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零九章 科技強國(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零九章 科技強國(中)

: 感謝書友望雲山人的再次慷慨打賞和書友薩扎比投出的2張月票

防空導彈的研製相比反艦導彈要更晚一些,因為二戰初期的飛機太廉價,而導彈作為高科技產品,短時間內不可能將造價降下來,靠它防空的話,明顯是得不償失。但是造價接近上百萬美元的b29戰略轟炸機出現後,防空導彈就有了實用價值,而且因為地面雷達引導較易實現,技術上難度比反艦導彈小得多,因此雖然立項較晚,卻幾乎與反艦導彈同時獲得成功。

在911工程之外,1946年裡中國取得的其他科研成果也為數不少,但同樣集中於軍事領域。舉例來說,中國政府之所以同意將效能先進的殲2高亞音速噴氣式戰鬥機和水滴形潛艇賣給日本,正是因為國內已經研發出了更好的產品......

由於並行工程學的應用,早在殲2才剛剛完成首飛的時候,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的研製就已經正式立項,而鈦合金的研究則因為火箭同樣需要而開始得更早,加之又有胡衛東提供的殲6設計圖樣作為參考,所以這款被命名為殲3的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能夠在1946年定型入役,其實並沒有太過超出胡衛東的預料。

不過,若非吳仲華在噴氣發動機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殲3的研制成功至少還要晚上三年,這就是天才的作用。沒他們未必就一定搞不出來,但是所花的時間和資金卻肯定會大大增加,在目前中國連人才的數量和質量都不能滿足需要的情況下尤其如此。也無怪乎胡衛東雖然對吳仲華的性格頗為詬病,卻一直對其給予特別的關照了。

水滴形潛艇在潛艇的發展史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但它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陷,那就是水上航行速度太慢,這一點對於反潛經驗豐富的敵人來說,是很容易加以利用的,德國潛艇部隊現在不復昔日的威風就是為此。事實上,水滴形的設計只有用在基本不需要上浮的核動力潛艇或者裝有aip不依賴空氣推進裝置系統的常規潛艇上面。才能夠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但問題是。除了歷史上戰後國力之強無以倫比的美國,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國家能夠奢侈到完全用造價昂貴的核潛艇來替代常規潛艇的作用,而aip系統的研製也同樣技術難度很高。於是,歷史上後來就有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對水滴形的設計進行了一定的調整。使潛艇看上去不再像是水滴的形狀。而更像是一條鯨魚,這就是所謂的鯨形潛艇。

與水滴形潛艇相比,鯨形潛艇的水下航速要慢一些。但是依然要快過商船,所以並不影響其最主要的作戰任務破交,加之水滴形潛艇的水下航速同樣不可能快過作戰艦艇的水面航速,因此水滴形潛艇能夠執行的任務,鯨形潛艇也一樣可以很好地完成。而鯨形潛艇的水上航速卻比水滴形潛艇快得多,同樣能夠超過商船,這就使得它在必要時可以上浮追擊目標,戰術上要比水滴形潛艇靈活得多......

深知水滴形潛艇缺陷的胡衛東早在當初水滴形潛艇的試驗型號初次海試的時候,就開始秘密立項研究鯨形潛艇,到1946年終於定型入役,被命名為明級,除了良好的航行效能,這款新型潛艇上面還首次應用了中國自主研發成功的消音瓦而大大降低了噪音,令其直到50年代初期依然具有世界先進水平。

至於德國人一度令盟軍損失慘重的制導魚雷,則因為缺陷頗多技術上還很不成熟,因此暫時只作研究,直到50年代中期明級常規潛艇退役的時候都沒有大量裝備部隊,直航魚雷雖然落後,但勝在成熟可靠,歷史上直到馬島戰爭的時候都立下過大功,在明級潛艇服役期間已經足夠用了。

鯨形潛艇很好用,但1946年海軍裝備方面最大的科技成果卻是首艘國產航母的成功建造。吸取了當初試製失敗的教訓之後,這艘航母更多地採用了成熟的技術和工藝,而不再盲目地追求先進,滿載排水量3萬噸也在中國造船能力特別是設計能力的限度之內。但是,由日本設計師福田啟二主持設計建造的這款航空母艦在效能上卻並不遜色於美國的埃塞克斯級航母,再次證明了武器效能並不僅僅取決於技術的先進性,而福田啟二也透過這款航空母艦證明了自己並非只會設計戰列艦,給了日本國內那些當初將他排擠出國的傢伙一記響亮的耳光......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中國噴氣式飛機出現較早,因此這艘被命名為湖南號的航空母艦特意加長了艦體,為噴氣式飛機上艦做好了準備,雖然因此對軍艦的適航性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由於中國尚未研製出效能令人滿意的彈射器,所以只能採取這個笨辦法,考慮到噴氣式飛機相對於活塞式飛機效能上的壓倒性優勢,這樣的改動還是值得的。

其實歷史上在英國人發明具有實用價值的蒸汽彈射器之前,美國海軍也採取了同樣的做法,只是隨著噴氣式飛機的速度越來越快,光靠加長航母的飛行甲板終究有個限度,因此早晚還得需要彈射器。以中國海軍目前的情況來說,亞音速的飛機還好,超音速的想要上艦,航母的噸位就將增大到超出中國的軍艦建造能力了,哪怕只是戰鬥機哪怕只是殲3這種最大速度比音速只是稍快一些的第一代超音速戰鬥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所以彈射器的研究是必須開展的,如果按照常理,歷史上美英等國採用的蒸汽彈射器似乎應該是首選,但因為蒸汽彈射器對於工業基礎的要求極高,別說是中國,就算是現在的德國都造不出來,甚至即使歷史上50年代初的美國,也是引進了英國的材料工藝後才能生產的,在這些需要所謂底蘊的領域,英國這樣的老牌帝國還是很有優勢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