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武唐第一佞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六章 胎死腹中的政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六章 胎死腹中的政變

顯慶五年(公元660年),春三月初五,辰時五刻。

太原城晉陽宮,南方承天門外,右屯衛將軍楊思訓,巡視完扈從衛隊,回到臨時辦公地。吩咐親衛上茶,盤膝端坐矮榻,低頭看宮禁輿圖。凝視左千牛府,想到那個怪人,越發心神不寧。

接下來的豪賭,真的很兇險,心中再起波瀾。賭上家族前途,獲不對稱利益,到底值不值得。一時六神無主,抓出筆筒筆桿,直接丟在地上。開啟腰間算袋,拿出十文銅錢,丟進青竹筆筒。

緩緩閉上雙眼,雙手合十祈禱,拿起筆筒搖晃,誠心占卜吉凶。這時屋門開啟,楊嘉本走進來,看到父親占卜,安靜的站旁邊。很快筆筒扣矮榻,噪音隨之停止。

楊思訓睜開眼,神情如臨大敵,挪開手中筆筒,撥弄占卜錢幣。共有十枚銅錢,只有一枚正面,“開元通寶”四字,顯得格外的刺眼。拈起那枚銅錢,白臉黑成鍋底,嘴裡喃喃重複:一生九死...

見他失魂落魄,嘉本有些擔心,湊過來準備安慰。看到那枚銅錢,忽然想到什麼,壓低聲音問:“這銅錢很眼熟,應該是變之的,阿爺和他很熟嗎?”

楊思訓錯愕,陡然間站起,帶翻身前矮榻,臉色蒼白如紙。楊嘉本嚇壞了,趕緊伸手攙扶,卻被擺手阻止。楊思訓瞪大眼,死盯嫡親長子,一字一頓問:“這是武康的?”

楊嘉本再次審視,重重點下頭,言辭鑿鑿道:“銅錢周邊打磨,鋒利可切皮肉,變之稱其金錢鏢。我曾親眼目睹,兩丈開外的距離,他打出的銅錢,釘在箭靶紅心。”

楊思訓如遭雷擊,握銅錢撒腿跑,找右屯衛中郎將。拉他到偏僻角落,咬牙切齒吩咐:“通知所有人,沒有我的命令,不許輕舉妄動。給我找最快的馬,現在就去找!”

中郎將疾跑離開,楊思訓瑟瑟發抖,豆大冷汗滑落。手中怪異銅錢,是初二那天早晨,烏衣巷和趙氏纏綿,準備離開時發現的,就在西窗臺之下。

抹掉額頭汗,想到那個人,倒吸口冷氣。我與皇后是表兄妹,他是皇后從父弟,應該和我親近。可他看我的眼神,帶著淡漠與疏離,若有若無的殺氣,這很不合常理。

難道我們的計劃,全在他掌握之中,否則不會跟蹤我。想到那句話: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再次如遭雷擊,在中郎將幫助下,艱難爬上馬背,狂奔去烏衣巷。

晉陽宮內殿裡,武氏親朋宴會上,美人痣小娘子,政變的嫌疑人,正向媚娘敬茶。媚娘伸手去接,武康悄然而至,截留熱騰騰茶杯。輕輕放桌上,打量著美人痣,皮笑肉不笑:“卿本佳人,奈何做賊?”

如此裝逼的話,讓嘈雜的內殿,瞬間鴉雀無聲。眾人不明所以,視線聚焦魁梧將軍,媚娘也柳眉輕蹙。鬧鬧膽子很小,屁股離開板凳,藏在母親身後,調皮的探出腦袋。

美人痣垂頭不語,武康淡淡說道:“血流加速,臉色潮紅;心跳加快,胸悶氣短;呼吸急促,身體微顫。種種跡象表明,你現在很緊張,你這害怕什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頭垂的更加,顫抖更明顯,媚娘也冷了臉。武康淺笑,繼續分析:“文水縣尉的妻子,弘農楊氏的出身,各種的大場面,早已耳濡目染,不該如此慌張。若是敬畏皇后,不敬茶就行,同桌八個人,不是非你不可。”

端起手中茶杯,放在鼻下輕聞,不緊不慢道:“從那邊到這裡,視線不離茶杯,讓我非常奇怪。難道這杯茶水,加了特殊調料,小聲的告訴我,加了什麼啊?”

楊氏直接癱倒,臉色蒼白如紙,數道冷汗滑落。賓客集體失聲,無不驚慌失措,有的起身離席。侍衛覺察異常,全部湧向內殿,伴隨雜亂腳步聲,快速控制局面。

千牛刀全部出鞘,眾人戰戰兢兢,被控制在座位上,不敢動彈分毫。而楊氏的同桌,也是全部痴傻,甚至掩面嗚咽。千牛備身崔神慶,小晴的親哥哥,跑步來到主位,保護小晴和鬧鬧。

備身左右楊嘉業,楊思訓的幼子,也跑向了這邊。武康橫出手臂,攔在他的胸前,指向東邊角落。目光殺氣騰騰,帶著不容置疑。楊嘉業不明所以,見橫刀微出鞘,一時心驚膽戰,乖乖跑去角落。

兩名備身侍衛,繳他的弓箭,左右監視著。武康松刀柄,媚娘輕咳提醒:“她們進殿之前,會被層層搜查,除鬧鬧和小晴,都會一絲不掛。宮人深諳此道,想帶外物進來,幾乎不可能。康郎你說說,她如何做到的?”

這個不好明說,俯身湊她耳邊,如此這般解釋。媚娘被噁心到,鄙夷看向楊氏,對心腹八兩擺手。六個貼身婢女,架著楊氏離開。她如行屍走肉,沒有半分反抗,看情況是認命了。

見媳婦有興趣,武康也湊過去,也給她解釋。小晴瞠目結舌,見夫君表情曖昧,想到閨房私密,直接羞紅了臉。那噁心的模樣,估計再沒胃口,享受豐盛美餐。

約莫半刻鐘多,婢女架來楊氏,直接丟在地上。八兩怒氣衝衝,遞出手中紙團,小心翼翼彙報:“回稟武將軍,肚兜裡搜出的,經奴奴們確

認,不是宮內之物。”

武康伸手接過,小心翼翼開啟,瞪著眼仔細查,有殘留的粉末。拿鼻子輕嗅,味道差不多,果然不出所料。偷眼瞧媳婦,揚揚手中紙,再次曖昧怪笑。小晴狠翻白眼,直接偏過頭去。

氣氛開始肅殺,媚娘臉沉似水,轉頭看向楊氏,咬牙切齒道:“你出身觀王系,和阿孃是同房,若按輩分講,我們是表姊妹。你是妾室所出,能嫁文水縣尉,是沾了我的光,為何恩將仇報?”

楊氏面如死灰,嘴唇不停哆嗦,垂頭保持緘默。媚娘強壓怒火,眼中迸發殺氣,盯著手指發呆。武康指茶杯,吩咐崔神慶:“抓只貓或狗,再請聖人移駕,這裡有好戲看。”

崔神慶猶豫,湊過來小聲說:“剛才聽李洋說,長安加急公文,聖人和諸宰相,在關德殿議事。新羅使節也在,應該是軍國大事,屬下竊以為,不宜驚動聖駕。”

新羅使節與會,如果所料不差,是再次請求朝廷,出兵攻伐百濟。看眼前的情況,確實不宜驚擾。先確定茶中毒,等到塵埃落定,再彙報李九吧。想到這揮揮手,示意速去速回。

開始發號施令,備身控制楊氏,防止畏罪自殺。等確定茶水有毒,便以她為突破口,揪出慕容寶節、楊思訓。或許有意外收穫,凡是預謀政變的,主謀不會只有兩個。

儘可能的發掘,把關隴系頭目,全部一網打盡,再殺個血流成河。轉身看向媚娘,見他悵然若失,被打擊很慘。早就告訴過你,舅家人不可信,他們是關隴門閥,更傾向門閥利益,不是你這外甥女。

很快一刻鍾過去,崔神慶拎貓回來,抓貓腰放桌上。武康捏片羊肉,蘸在下藥茶水裡,放在貓咪旁邊。花貓大快朵頤,呼呼吃掉肉片,不停的喵嗚著。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五分鐘過去了,花苗看想武康,看意思還想要。崔神慶有些懵,略微鬆開手,花貓向前猛躥,目標是盤裡羊肉。生龍活虎的樣子,不像中毒呀?

再次抓緊花貓,武康再拿羊肉,長時間蘸茶水,丟在花貓臉上。同樣的吃肉,還是啥事兒沒有,這劇本不對呀。綜合楊氏表現,以及詭異藥包,茶水絕對有毒。

難道是劑量太輕,還是花貓太抗?武康不信邪,再次捏羊肉,摁進茶杯裡,茶杯端過去。花貓邊吃邊喝,仍沒中毒跡象,享受完羊肉,抬起頭喵嗚。

兩刻鐘過去了,還是仰貓頭喵嗚,赤裸裸的嘲諷。人貓互相對視,大眼瞪小眼,武康都懵了。跑龍套的也是演員,你的職業道德呢,為何不七竅流血,為何不瞪眼伸腿兒?

時間分秒過去,武康陡然轉身,逼視癱倒的楊氏。兩人視線相接,都是瞠目結舌,都是不可置信。心裡也都在想,為什麼貓沒死,這不可能呀。

武康咬牙切齒,撲街的小娘們,是不是被藥鋪坑了。如此關鍵時刻,你卻買到假藥,你咋不去死啊。現場極度尷尬,崔神慶輕咳,小心翼翼問:“花貓沒中毒,接下來怎麼辦?”

賓客也明白了,茶水裡沒有毒,這就是場鬧劇。楊氏放聲哭,跪地上磕頭:“我是冤枉的,皇后待我,恩同再造,不敢有加害之心。奴清白盡毀,玷汙夫家聲譽,辱沒楊家名聲,奴不想活了...”

說罷爬起來,跑著去撞牆,牆角兩備身,趕緊攔住她。武康堪堪回神,什麼情況嘛,我被無情打臉,劇本肯定不對。扭頭看媚娘,表情很尷尬,不知如何解釋。

賓客長出口氣,原來虛驚一場,再次看向武康,帶著鄙夷與怪異。媚娘輕翻白眼,不省心的小康,我給你收場吧。轉頭望向楊氏,打著官腔說:“康郎是千牛將軍,排查安全隱患,是他職責所在,你們要理解。”

拿起桌上紙團,眼中閃過狠戾,風輕雲淡道:“都是宮人大意,才讓這團黃紙,在你們不知情時,被帶進晉陽宮。康郎因此起疑,造成今日誤會,都到此為止吧。表妹也別傷心,我會補償你的。”

這句表妹叫出,給了天大面子,可別不識抬舉。楊氏哭哭啼啼,重新跪地謝恩,幾個婢女攙著,回到原來座位。媚娘吩咐八兩,賞賜玉帛五匹,撫平她的傷痛。

烏雲消散之際,平地波瀾再起,李洋匆匆跑來。先對皇后行禮,然後焦急彙報:“烏衣巷發生大案,右屯衛楊將軍楊思訓,死在慕容將軍外宅。初步斷定是鳩殺,當事人有慕容將軍,以及他的妾室趙氏。”

如同晴天霹靂,雷暈在場眾人,楊嘉業呶一嗓子,哭喊著衝出去。武康驟然轉身,與媚娘四目相對,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事實真相。兩人都心知肚明,這就是場政變,針對武家的政變。

李洋急不可耐:“大佬別發呆,半個時辰後,幷州衙審理此案。狄仁傑主審,聖人和眾宰相,以及幷州官員,都會在場旁聽。李將軍有令,讓您率左千牛府,負責保衛事宜。”

如此正合心意,向媚娘告辭,轉身大步離開。所謂的李將軍,是韓王李元嘉,當初就是他和李勣,去婺州押解武康。左千牛府大將軍,武康的頂頭上司,兩人關係很不

錯,經常喝酒聊天。

快速集合部下,一時思緒萬千,此案來的太突然。正三品的大將軍,鳩殺從三品將軍,絕對的驚天大案。要說沒有貓膩,二傻子都不信。此刻可以篤定,慕容寶節和楊思訓,就是政變籌劃者。

來不及細想,帶領左千牛府,快速開進幷州衙門。仔細排查州衙各處,不放過犄角旮旯,遣散工作人員,接手開庭事務。佈置庭審現場,確保萬無一失,等候聖人駕臨。

狄仁傑首先來到,抱著厚厚的檔案,正襟危坐書案後。千牛衛抬著屍體,押著嫌疑進殿,是慕容寶節和小妾。約莫一刻鍾,李洋過來彙報,李九和宰相來了,眾人列隊迎接。

相關人員各就各位,狄仁傑開始問案,武康站李九身邊,死死盯著慕容寶節。該死的老狐狸,出手很果斷嘛,竟然殺人滅口。長孫無忌剛死,你們就跳出來,所有的關隴門閥,統統都該下地獄。

此刻聽熟悉聲音,武康瞬間明悟。眼前這個女人,就是在烏衣巷裡,與楊思訓滾床單的。對於別人來說,此案匪夷所思,他卻懶得關注。開始冥思苦想,串聯來龍去脈。

李九巡幸幷州,去年十月確定。也正是那個時候,以慕容寶節為和諧,眾多關隴系巨頭,共同謀劃這起政變。打算趁聖駕幸幷州,護衛力量薄弱之際,拉攏扈從將軍們,逼李九廢媚娘,立關隴女為後。

楊思訓是扈從將軍,他的支援或阻止,直接影響成敗。他與媚娘有親戚,媚娘戒備心更低,所以拉他入夥,政變勝算更大。在慕容寶節看來,楊思訓可以爭取,甚至是必須爭取的,因為他也是關隴系。

驚堂木拍響,女人掩面泣,斷斷續續回話:“郎君很疼愛奴,安頓奴在外室,經常邀楊將軍飲宴。楊將軍總是埋怨,說郎君怠慢髮妻,讓郎君把奴賣了。奴便懷恨在心,就在今天辰時,鳩酒毒殺楊將軍。”

狄仁傑冷哼,言辭鑿鑿道:“趙氏你在說謊,寶節並未聽勸,對你寵愛不減。甚至扈從幷州,也帶你在身邊,所以楊思訓將軍,對你沒有威脅。根據本官調查,他們單獨飲酒,你沒伺候左右。難道你不怕,誤殺寶節嗎?”

在場旁聽的人,都是成精的狐狸,趙氏錯洞百出,沒人會相信的。她就是替死鬼,替慕容寶節背鍋,從而掩蓋什麼真相。李九的目光,看向慕容寶節,帶著不解與痛惜。

慕容寶節長嘆,看著狄仁傑說:“人是我殺的,我早就知道,他和趙氏有染。我們是老友,也曾提醒過他,可他依舊如是。昨天他們苟合,被我當場撞破。老夫忍無可忍,今日邀他聚會,並在酒中下毒。”

也是錯洞百出,老匹夫年過半百,先後出使突厥、吐渾谷,處事沉穩老辣。不可能因為女人,或者口舌之爭,就鴆殺楊思訓。那可是右屯為將軍,門第顯赫的世家,還是皇后的表兄。

武康已經明白,他毒殺楊思訓,為了殺人滅口。他們今早碰頭,是要啟動政變,楊思訓卻臨時反悔。剛才在內殿中,楊氏茶中下藥,是楊思訓指使的。另外她下的藥,應該不是毒藥,如果所料不差,是麻藥之類的。

媚娘出現狀況,勢必會引起混亂,千牛衛必戒嚴內殿。主殿守衛空虛,他們藉此機會,出兵完成政變。楊思訓突然變卦,沒給楊氏麻藥,導致乃翁被打臉。武康皺眉沉思,到底什麼原因,促使他的反悔?

隨著庭審繼續,想到那種可能,不解嗤之以鼻。對楊思訓而言,媚娘是外甥女,她坐皇后寶座,終歸不是壞事。而政變一旦失敗,必遭鐵腕報復,禍及整個家族。所以其倒武決心,遠不如寶節堅決。

寶節得知他變卦,必然殺人滅口,他知道的太多了。寶節也心知肚明,毒死了楊思訓,自己凶多吉少,依舊毅然決然。因為這場政變,還有其他同謀,他要保護同黨。

武康望向死屍,恨的咬牙切齒,沒卵子的貨色。乃翁派出錢順,當街格殺慕容慶,是給你們“清君側”藉口,最好的政變藉口。撲街的楊思訓,為何突然變卦,打亂我的計劃,死有餘辜啊你。

若是讓他知道,導致老楊變卦的,是他偷聽牆角時,落下的那枚金錢鏢,肯定會悔青腸子。然後抬頭望天,擦去眼角淚水,嘟囔句“人算不如天算”。

案子進入尾聲,狄仁傑給出定性,慕容寶節爭風吃醋,投毒殺害楊思訓。並依據《賊盜律》,判慕容寶節絞刑,判趙氏徒刑。李九顧念舊情,干預司法公正,改判流放嶺南,終生不得離開。

預謀已久的政變,武康的處心積慮,寶節的運籌帷幄,鬥智鬥勇的交鋒。只因楊思訓暴斃,不得不胎死腹中,最終消弭於無形。雷聲大雨點小,重拳砸在水裡,濺出幾滴水花,沒收穫一粒魚卵。

當天與媚娘長談,晚上回到家中,武康夜不能眠。想到潛伏的敵人,不斷喟然長嘆,該用什麼辦法,逼他們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