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武唐第一佞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謀城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謀城池

顯慶五年(公元660年),秋八月二十四,未時兩刻。

泗沘城貧民區,犯禁婦人宅院,武康站東廂外,盯房鐵鎖發呆。胖翻譯點頭哈腰,饅頭臉滿是諂笑,講述著家庭狀況。此戶人家姓階,階老丈十年前去逝,階老婦拉扯二子。

老婦居住正房,今年三月病死,兄弟倆居東西廂。長子階富是豪商,腰纏萬貫,家有千鍾,八處宅院。次子階仁沒能耐,只是個普通士兵,貧寒的家徒四壁。

若按常理來說,兩人一母同胞,弟弟如此艱辛,兄長應該幫襯。階富不這樣想,非但不接濟兄弟,反而佔半份老宅。東廂富麗堂皇,名貴傢俱裝飾,平時也不居住,就用鐵鎖把門。

階仁和黑齒氏,兩人的獨生女,擠在破敗西廂。黑齒是百濟姓氏,武康不禁想起,名將黑齒常之。百濟國扶余族人,降唐後戰功彪炳,爵封燕國公,平定李敬業叛亂。

後被酷吏周興,逼死在監獄裡,著實令人唏噓。武康暗下決心,以後我來保他,難得穿越大唐,總要改變些歷史。如此彪悍猛將,就算罪不可恕,也要死在戰場上。

胖翻譯繼續講,天兵殺來後,熊津灣潰敗,階仁沒回家,估計戰死了。故事挺悲催,錢順嗤之以鼻:“階富尖酸刻薄,不顧手足情義,堪稱為富不仁。”

胖翻譯插話:“錢將軍有所不知,階富是天唐擁躉,對天唐忠心耿耿。蘇元帥破外郭,階富傾盡家財,購糧草和布匹,慰勞天朝上兵。武將軍下榻的宅院,以及吃穿用度,都是階先生提供。”

錢順更加鄙夷,武康無聲淺笑,階富挺奇葩的,相比大清慈禧,兩人伯仲之間。腰纏萬貫財物,不幫襯親兄弟,卻傾囊襄助外敵。寧贈友邦,勿與家奴,賣國八字真言,體現淋漓盡致。

抽出鑌鐵橫刀,走到廂房門前,劈斷掛鎖鐵鏈。見順子義憤填膺,便抿嘴呵呵笑:“老人留的遺產,他們兄弟平分,也是理所應當。階富繼承財產,不讓外人插足,也是人之常情。”

轉身走進廂房,傢俱古香古色,唐朝的瓷器字畫,各個價值不菲。示意錢順坐下,繼續說道:“他發家致富,是否接濟胞弟,如何使用財富,是他自己的事,外人不容置喙。所以說順子,你剛才的話,是道德綁架。”

錢順尬笑撓頭,殷勤的擦拭椅子,伺候大佬坐下。吩咐黑齒氏,趕緊先去熬粥,再陪大佬聊天。指使百濟翻譯,這裡沒你的事,去大門外守著。笑著招呼蘿莉,和小夫人同歲,陪大佬玩耍,慰藉相思苦。

井井有條安排,他們立刻行動,武康啞然失笑。沙包還給女孩,讓她去外邊玩,招呼錢順坐下。哥倆輕鬆閒聊,錢順滔滔不絕:階仁效力的軍隊,駐守在熊津灣,阻擋我們登陸。

守軍被打垮後,已經完全潰散,階仁沒有回家,估計十有八九,戰死在熊津灣。這就搞笑了,殺黑齒氏夫君,讓她熬粥伺候;若非誓言加身,還會逼她侍寢。殺男人睡女人,這就是侵略戰爭。

掃視牆上字畫,感慨他們的結局,忽然想到什麼。很快陷入沉思,不知過了多久,漸漸露出詭笑,笑容越發放肆。這時聞見稻香,錢順銀針試毒,捧著碗遞過來。

米粥熱氣騰騰,比粟米炊餅美味,好久沒吃過嘍。拿筷子開動,感覺有視線,循著望過去。蘿莉盯著熱粥,不停抿動嘴唇,黑齒小跑過去,拉著女兒離開。武康喊停,淡淡吩咐:“給她盛一碗,都留下吃飯。”

錢順馬上安排,胖子進屋翻譯,婦人受寵若驚。蘿莉抱大碗,狼吞虎嚥著,也不怕被燙。估計老長時間,沒喝過白米粥。階富挺黑的,若我有侄女兒,肯定不會如此。

兩碗粥下肚,婦人放下碗,再盛第三碗。武康摸肚皮,呵呵感慨道:“百濟的稻米,不輸婺州米,吃著又香又甜。咱們帶兵打仗,吃頓舒服飯,真的不容易。出征到現在,有半年時間?”

錢順點頭,再過五天,整整半年。不過大佬說錯了,婺州稻米甲天下,百濟海外蠻荒地,不能相提並論的。糾結片刻,小聲說道:“以皇后的地位,您不必屢次出征。”

武康笑而不語,埋頭吃米粥,出征是必須的。在軍界站住腳,結識諸位將軍,是為將來考慮。軍界威望足夠,將來帝后爭權,可遏制廢后舉動。腹黑的李治大帝,不敢投鼠忌器,為媚娘增加籌碼。

還有更大好處,得衛士們認可,立於不敗之地。將來無論李氏,還是李敬業等,都翻不起大浪。同時為了自保,立的戰功越大,李九越不敢動我。不會像武家兄弟,要麼被貶死,要麼被毒死。

喝完第四碗,摸滾圓肚皮,舒服打飽嗝,起身伸懶腰。錢順立刻起身,快速撥動筷子,吃完碗裡粥。蘿莉沒心沒肺,依舊捧碗埋頭,貌似餓死鬼投胎。

黑齒放下碗,跑去東牆角,抱來千牛刀,給他背身上。小鳥依人的模樣,武康開始手賤,揩她朱唇米粒,放在口中咀嚼,動作很曖昧。黑齒羞紅臉,乖巧的垂頭,一副任君採擷。

解開腰間

算袋,拿出全部金葉,大概有九片,塞到她手裡。黑齒芳心亂顫,沒有膽子拒絕,模樣不知所措。錢順眼珠轉,壓低聲音說:“百濟女是賤籍,不配稱呼女人,大佬若是喜歡,不算違背誓言。”

種族主義不好,武康淡淡道:“在這吃頓飽飯,想到破城之策,若能完美運作,可以兵不血刃,拿下泗沘城池。金錢是感謝費,她的不幸遭遇,給了我靈感。”

盯著錢順,滿臉嚴肅:“順子你記住,人無信而不立,誓言必須遵守。當然我也承認,如此成熟美婦,是我的最愛。我對她有慾望,卻能剋制慾望,今日之事,下不為例。”

錢順連連點頭,武康繼續吩咐:“我去找階富,打聽城內情況,希望有收穫。少則半時辰,多則一時辰,我去中軍營。你通知老蘇,召集全部總管。”

說完離開廂房,吩咐百濟翻譯,馬上去找階富。離開階氏小院,與錢順分道揚鑣,跟隨翻譯向西行。走出百十步,陡然轉過身,婦人探著頭,正深情凝望。無奈揮手道別,實在搞不明白,她在想些什麼?

胖子翻譯帶路,找了三處院落,終於找到正主。階富搖尾乞憐,胖臉笑出菊花,把武康當親爹。兩人書房長談,階富知無不言,詳細介紹城內,駐紮什麼軍隊,彼此間的關係。

感覺不虛此行,假惺惺的勉勵:你是大大的良民,好好為天朝服務,少不了你的好處。階富瞬間高潮,興奮的直搓手,轉身跑進書房,奉獻一盒珠寶。

果斷照單全收,走到大門口,想到美婦人。珠寶塞回去,煞有介事道:“你的弟媳婦,已經獻了身,她是我的女人。我無法帶她走,珠寶給她送去,以後多多接濟。”

階富更興奮,拍胸脯保證,以後當祖宗供著。武康呵呵淺笑,帶著翻譯離開,前去老蘇的宅院。一路都在勾勒,越想興致越濃,如果所料不差,計劃可能成功。

來到會議室,當場瞠目結舌,十四位行軍總管,除了嵎夷道金春秋,已經全部到齊。互相見過禮,蘇定方說道:“變之先入席,東線傳來戰報,報與諸位知曉。”

武康正襟危坐,蘇定方輕嘆:“不出變之所料,東線戰事不利。新羅將軍金庾信,在小白山附近,遭遇頑強抵抗。百濟名將階伯,率五千士卒殊死,戰局異常焦灼。”

眾人嗤之以鼻,新羅的戰鬥力,向來弱的可憐。武康更加不屑,對新羅要求不高,別拖後腿就行。可笑的大韓國,還把這等戰鬥,拍成電視劇歌頌。

左驍衛將軍劉伯英,賊眼瞄武康,嘿嘿戲虐道:“蘇元帥召開會議,因為你的親信,說有破城良策,邀請我們參詳。變之有何妙計,趕緊說出來,我們這些老家夥,早就急不可耐。”

善意笑聲響,大佬隨聲附和,武康開門見山:“最堅固的堡壘,都從內部攻破。泗沘城衛戍部隊,共有三大主力。扶余鎮左廂軍,實力最為強大,由扶余泰統領,是義慈的次子。”

茶杯扣桌面,拿第二茶杯,輕輕放旁邊:“扶余鎮右廂軍,與我軍對壘時,傷亡頗為慘重,實力弱於左廂。本由扶余隆統領,他卻追隨義慈,逃亡到北方。此刻由他嫡子,扶余文思管轄。”

扣上第三茶杯,繼續分析道:“最後是百濟聯軍,實力最為弱小,是勤王的地方軍。統領他們的,是扶余郡將階尋,階伯的親兄弟。扶余泰實力最強,不能掌握右廂,百濟聯軍階尋,也是陽奉陰違。”

這些眾所周知,武康接著忽悠:“扶余泰此人,曾在高句麗生活,異常仇視大唐,會負隅頑抗的。可他也很發愁,如何團結部隊,共同守衛內城?”

三個茶杯摞起,煞有介事道:“也可以這樣說,用什麼樣的身份,以什麼樣的名義,才能名正言順的,號令城內所有軍隊。武康才疏學淺,還請伯父們解惑。”

會議室安靜,大佬表情各異,都在冥思苦想。不到兩分鍾,眼珠都亮了,蘇定方笑罵:“變之有話就說,別拐彎抹角的,要考究我們嗎?最好的身份,是成為百濟王,名義上統領眾軍。”

武康豎拇指點贊:“老師說的對,我相信扶余泰,也是這樣想的。好比有座寶庫,主人家逃亡了,我來幫他守護。若是我的心裡,沒有半分覬覦,那是不可能的。”

眾人嗤之以鼻,左驍衛朗將劉仁願,陰陽怪氣兒道:“帶兵打仗的將軍,都是一副直腸子,哪像變之這樣,九曲十八彎的。扶余泰不敢自封,眾多將領不服,除非我們幫他。”

隴州刺史董寶德,笑呵呵說道:“劉將軍說的對,這個忙很好幫,只要我們攻城。生死存亡之際,他們暫時齊心,扶余泰藉此良機,自封為百濟王。可是變之啊,剛才你說的,都是廢話嘛,如何兵不血刃?”

武康回答:“咱們佯裝攻城,遠端發射弩箭,不派衛士進擊。幫忙扶余泰,自封百濟王。最多佯攻兩天,咱們收拾細軟,擺出撤兵架勢。敢問諸位伯父,此刻的扶余文思,心中有何想法?”

再度陷入沉思,武康怡然自得,

把玩手中茶杯。約莫半刻鐘,劉伯英淺笑:“百濟王、太子逃走,現在都活著,扶余泰擁兵自封。倘若我們撤軍,好戲馬上開始,扶余泰會禪讓嗎?”

劉仁願笑道:“讓二王子扶余泰,接回義慈和太子,禪讓百濟王位,顯然不現實。若所料不差,他會派兵殺義慈,殺掉扶余隆,以及扶余文思,繼續做百濟王。”

眾人恍然大悟,看過來的眼神,多少都有讚許。武康挺直腰桿,信誓旦旦道:“可能不殺義慈,封太上王就行,但是扶余隆父子,絕對在劫難逃。咱們能看透,扶余文思不傻,也是心知肚明。”

看向蘇定方,言辭鑿鑿道:“對於文思來說,只要唐軍撤退,他是必死無疑。如果我是他,會帶部下投降。以唐朝的作風,以聖人的仁義,肯定赦免死罪。”

氣氛頓時尷尬,大佬飽含鄙夷,蘇定方瞪起眼,武康趕緊補救:“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我若是文思,肯定拼殺抵抗。只要國家不亡,個人的生死得失,又算的了什麼?”

節目效果很差,眾人鄙夷更甚,武康果斷閉嘴。出乎意料的是,向來鬥嘴的老劉,竟然打起圓場:“為一己之私,出賣國家利益,每個國家和朝代,都是層出不窮。以變之的為人,肯定血戰到底,這點毋庸置疑。”

武康差點哭了,投以感激眼神,收穫兩個白眼。劉仁願說的對,諸如大清國慈禧,還有百濟的階富。寧贈友邦,不與家奴,寧願給敵國,也不給本國人,哪怕是江山社稷。

在他們看來,國家的利益,等於他家族利益。統治階級們,視國家利益,高於家族利益的,又有幾個人呢?所以萬分篤定,扶余文思寧願投降,把百濟國給大唐,也不會便宜讓給,篡位自封的二叔。

劉伯英說道:“變之的計策,我們佯裝攻城,幫助扶余泰上位。兩日後停止攻城,文思為了活命,會率左右部下投降。以我的推測,他沒權利開城門,會順繩爬下來。”

左領軍將軍金仁問,接過話說道:“扶余右廂投降,守城兵力更弱,相信文思手上,有泗沘防禦圖。哪裡有缺陷,哪裡可進攻,他瞭如指掌。得到這些機密,我們再度攻城,肯定事半功倍。”

眾人表示贊同,淄州刺史於元嗣說:“恐怕不僅如此,城內普通百姓,早是驚弓之鳥。老夫可以斷言,只要扶余文思,扶余右廂投降,他們也會效仿的。”

討論聲再響,氣氛很輕鬆,約莫十分鐘,右武衛中郎將,曹繼叔將軍說:“上述若能實現,城內大局已定。扶余泰無計可施,會按變之的設想,開啟城門投降。”

劉仁願贊同:“若按計劃發展,扶余泰必降,因為負隅頑抗,只有死路一條。老夫竊以為,兵不血刃破城,極有可能實現。變之了不起,既能衝鋒陷陣,又能運籌帷幄,還精通天文地理,老夫也想收徒了。”

花花轎子眾人抬,商業互吹開啟,一句名師出高徒,也讓蘇定方欣慰。老臉笑意很濃,假惺惺訓斥:“諸位切莫浮誇,變之還差很多。試問在場同僚,誰不能運籌帷幄?不懂天文地理,如何行軍打仗?”

武康不停自謙,大佬們的高帽子,戴著太難受。不過能看出來,在場的將軍刺史,都沒有惡意。也許真的看重,也許看媚娘面子,此次和他們相處,還是很和諧的。

討論仍在繼續,眾人暢所欲言,圍繞誘降策略,完善實施步驟。一句話概括,擺最大陣勢,作最大場面。老蘇甚至命令,拆掉樓船絞車弩,運到泗沘城下。只要扶余泰,自封為百濟王,扶余文思的叛逃,就會水到渠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泗沘城告破,百濟國覆滅,戰略目的達成。氣氛十分輕鬆,劉伯英戲謔:“變之的計劃,老夫很有信心。只是美中不足,義慈和扶余隆,仍在逃亡中。若抓到他們,咱們百濟之行,堪稱功德圓滿。”

視線聚焦過來,武康淺笑道:“只要攻破泗沘,不用咱們去抓,有人會送來。護衛義慈父子的,是百濟大將禰植,而他的先祖就是,三國名士禰衡。”

又是重磅炸彈,會場剎那寂靜,蘇定方首先叫好,大佬紛紛響應。據說禰衡的後人,為躲三國亂世,家族不斷遷徙。如果泗沘城破,禰植失去百濟利益,肯定謀取新利益。

進獻義慈父子,堪稱大功一件,跟隨王師進京,家族落葉歸根。憑著獻俘之功,靠著先祖禰衡,在大唐當個官,那是易如反掌。他對百濟沒歸屬,只要腦子不傻,都會如此抉擇。

眾人笑逐顏開,對謀劃者武康,也都刮目相看。如同卸去重擔,心態如釋重負,蘇定方擺宴。一時推杯換盞,武康成為目標,被車輪戰敬酒。酒到酣處,老蘇說:我徒武變之,可獨當一面矣!

很高的評價,武康受寵若驚,很快把心態放平。想獨當一面,還是差很遠,先考慮眼前吧。泗沘城的局面,是否按劇本發展,文思是否投降,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