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武唐第一佞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六章 泰山封禪準備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六章 泰山封禪準備中

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夏六月初八,炎炎三伏天。

時間進入六月,武康開始忙碌,幾乎不可開交,都是封禪鬧的。封建社會以來,曾封禪泰山的,只有三位帝王,秦皇漢武光武。李治妄想比肩之,文治武功先不說,氣派必須要碾壓。

六月初五朝會,四品以上官員,商討大典事宜,決定大辦特辦。南衙全部官署,北衙羽林禁軍,東宮太子十衛。朝廷文武百官,諸州縣地方官,全部內外命婦。天南地北使臣,各種親衛儀仗,全部參加封禪。

人員數以萬計,武康初步估計,那長長的隊伍,會蔓延數百裡。諸衛親勳翊府,關內道折衝府,負責安保工作。李治再次坑爹,指派六人負責,他是其中之一。

每天焦頭爛額,與其餘五將軍,制定路線章程。起得比雞早,睡的比狗晚,吃的比貓少,跑的比豬慢。累到什麼程度,回家倒頭就睡,晚飯都懶得吃。忙到什麼程度,太平公主誕生,只抽空看兩眼。

小公主的出生,他沒多少興奮,只有滿心震驚。曾經在上輩子,女閨蜜李令月,拍著胸脯發誓。肯定的告示他,太平公主的生辰,是麟德二年六月,望日巳時四刻。

後世曆法換算,公元六六五年,農曆六月十五,中午十一點整。公主出生地點,洛陽宮紫微城,內寢宮貞觀殿。真是見了鬼了,無論時間地點,全都被她言中,還真是個神婆。

武康身為舅舅,按照宮廷禮儀,讓小晴去看望。見面禮送過去,本人親手製作,各種幼兒玩具。諸如積木拼圖,木雕坦克飛機,足足兩大箱子。惹來李九鄙視,所有的加起來,不超過兩貫錢,你咋那麼摳呢?

你丫懂個屁,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武康嗤之以鼻,你丫有眼無珠,禮物金貴的很。拿拼圖舉來說,上面的山水圖,出閻立本之手,潤筆費四十貫。

上面兩首律詩,是楊炯和王勃,初唐兩傑親題,又花費四十貫。由我親手雕刻,司稼卿梁孝仁,親自駕臨指導,指導費二十貫。懶得多費唇舌,你的陰陽怪氣,乃翁渾然不理。

媚娘卻很喜歡,禮物製作精美,特別鍾愛拼圖。不僅別出心裁,還能開發智力。後來得到訊息,山水詩歌拼圖,被李治貪汙了,說是打發時間。這個殺千刀的,搶閨女的玩具,臉都不要了嗎?

秋季七月十九,得到不好消息,李淵第十七子,兗州都督鄧王,元裕薨於任上。武康也見過他,好像是永徽年,在穰縣鄧州城。原因有些搞笑,為了揍盧照鄰,他是王府典籤。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治略感悲傷,派武康去鄧州,持表追贈元裕。贈一品司徒,益州大都督,許陪葬獻陵,賜諡號曰康。所謂的獻陵,是李淵陵寢,他是李淵子嗣,自然陪葬其中。

又見到盧照鄰,三十歲大青年,心中頗為感慨。兩人上次見面,我是婺州刺史,你是王府典籤,從八品的小官。十一年過去了,我是大將軍,你還是典籤。

典籤是王府官,鄧王已經薨逝,他也丟了飯碗。元裕很關照他,數次上疏朝廷,舉薦照鄰為官。李治知其有才,給出新的任命,益州新都縣尉。從九品的縣尉,竟然被降級了,可真夠可憐的。

完成追贈使命,立刻返回洛陽,梳理安保工作。秋季九月二十,劉仁軌入東都,帶來五國使者。新羅和百濟的,耽羅和倭國的,還有高句麗的。高句麗最有牌面,太子高福男親至,來伺候李治封禪。

果然不出所料,李治龍顏大悅,大肆誇獎仁軌,給其加官進爵。由帶方州刺史,榮升為大司憲,就是御史大夫。同時兼知政事,可以參與朝政,就是臨時宰相。

火箭般的升遷,當真羨煞旁人,此乃出將入相。田舍奴劉仁願,如果聽我的話,升遷的就是你。他對於劉仁軌,沒有交往之前,有尊敬和憐憫。昔日被加害時,也曾感到惋惜,後來有了深交,很難升起好感。

他太擅於鑽營,為人異常虛偽,是個典型政客。十月初二那天,與袁異式交談,得到稀奇訊息,更加不屑一顧。昔日東征百濟,仁軌是青州刺史,檢校渡海運糧。不巧遭遇風暴,損失糧船眾多,丁夫溺死甚眾。

朝廷經過徹查,監察御史袁異式,奔赴青州審問。李義府找異式,讓他到了青州,逼劉仁軌自盡。仁軌不想自殺,所以據理力爭,頗為大義凜然。

異式回京覆命,為防止他逃跑,用鐵鏈鎖住他。後來李治開恩,仁軌躲藏百濟,開始苦心經營。終於熬出了頭,高升為大司憲,成為御史總管。可憐的袁異式,仍是監察御史,成了他的部下。

因為那段舊怨,擔心公報私仇,惶惶不可終日。搞笑的事來了,仁軌入職當天,便找來袁異式。把酒倒地上,信誓旦旦說:之前的不愉快,我從來沒在意,如果公報私仇,就像此酒灑地。

大概意思就是,過去的不追究,以後精誠合作。異式誠惶誠恐,找到武康斡旋,準備擺宴請罪。酒席還沒備好,仁軌再次作妖,竟舉薦袁異式,為殿中侍御史。

御史共有三種,侍御史最高等,負責糾舉百官。殿中御史次之,掌管殿廷儀式,糾察違規儀仗。監察御史最苦,負責地方州縣,隔三

差五出差。朝廷派的任務,如果遠在嶺南,能把他們搞哭。

所以仁軌此舉,是以德報怨嗎,武康樂出豬聲。好虛偽的人啊,這場政治作秀,令人擊節讚賞。俗話說的好,公報私仇者,是卑劣小人。以德報怨者,不合乎常理,心中必有詐。

偉大的孔丘先生,對於以德報怨,也是不以為然。難道你劉仁軌,比孔丘更高尚,開什麼玩笑啊。懶得再過問,告誡袁異式,不要擺宴了,趕緊開溜吧。馬上找關係,離開御史臺,那人太陰險,你鬥不過他。

冬季十月十五,媚娘上陳情表:舊時封禪大典,祭祀地神之時,由皇太后陪祭,三公九卿主祭。妾身依據周禮,竊以為不妥當,男女沒有區別。懇請陛下允許,我率內外命婦,主持祭祀典禮。

這是商量好的,李治言而有信,很快頒佈詔書:社首山的地神,武皇后為亞獻,作為第二梯隊。越國太妃燕氏,作為第三梯隊,完成最終獻祭。

這個越國太妃,是太宗燕德妃,越王李貞之母。燕德妃的母親,和媚娘的母親,是親堂姐妹兒。媚娘與燕太妃,就是表姐妹兒,太妃性格謙和,兩人關係不錯。

昔日媚娘進宮,就是燕妃舉薦,武康也敬重她。將來李貞倒武,媚娘殺其滿門,不牽連燕妃墓。李敬業叛亂時,不僅大殺特殺,還挖李勣的墓。最後戮棺鞭屍,吊在城頭曝曬,由此可見親疏。

十月二十四日,李治再次下詔,大概意思是說:往屆的泰山封禪,天神地神的祭壇,牌位擺設很寒酸。枯乾的麥秸稈,陶土做的酒瓢,都是什麼東西?朕要與眾不同,改用綾羅綢緞,黃金白銀酒壺,以後按此慣例。

又頒詔書指定,郊外祭祀天地,太廟祭祀祖先,包括宮廷宴會,各用專業舞曲。文舞《功成慶善樂》,武舞《神功破陳樂》,以後形成慣例。所謂文舞武舞,拿的東西不同,文拿古笛雞毛,武拿盾牌斧頭。

十月二十六日,一切安排妥當。李治體恤下屬,官員放假兩天,二十八日出發。大概路線如下,以洛陽為起點,先去帝丘濮陽,經由山東鄆州,到達山東齊州,最後泰山腳下。

至於回程路線,李治的意思是,封禪以後再說。武康難得休息,興沖沖回到家,幫忙收拾東西。小媳婦和大丫,都有誥命在身,到時跟著媚娘,完成亞獻祭祀。

全家老小都去,各種生活用品,衣服盤纏等等,裝了六輛馬車。此次隊伍龐大,只能住宿野外,必須慎之又慎。婺倭兩營部曲,共計六百餘人,也都跟隨護衛。

鬧鬧興奮異常,她早就想體驗,老爹行軍打仗時,住帳篷的感覺。早就纏著錢順,編織小型盔甲,改造小弓小刀。小身板穿戎裝,各種袖珍裝備,騎上棗紅小馬,看著英姿颯爽。

還提無理要求,聖駕出發之時,跟在老爹身邊,共同護衛玉輅。武康哭笑不得,上陣父女兵嗎,這點遺傳你媽。反觀二丫秀娘,還是沉默寡言,抱著個小白兔,能發呆一整天。

她們姐妹兩個,就是兩個極端,讓他喜憂參半。吃過午飯後,留在後院廂房,陪著她們閒聊。午時四刻左右,錢順遣人彙報,武氏兄弟來訪,正在門外等候。

武康微蹙眉頭,來的武氏兄弟,是懷運和惟良,武士稜的子嗣。武士彠四兄弟,武士稜是長兄,士逸士讓次之,士彠是老弟弟。時至今日,兄弟四個,全都走了。

懷運和惟良,元慶和元爽,被楊氏陷害,被貶出京城。懷運遷淄州刺史,元慶遷龍州刺史,惟良遷始州刺史,元爽遷豪州刺史。最慘的是元慶,剛到龍州不久,竟然鬱鬱而終。

此次泰山封禪,超過半數刺史,跟隨見證大典。豪州刺史元爽,沒被皇帝點名,依舊待在任上。由此便可知曉,榮國夫人楊氏,多麼厭惡元爽。懷運惟良幸運,允許進京侍奉,還是李治欽點的。

小晴也曾提起,哥倆進京之後,前後五次登門。可惜武康太忙,每天早出晚歸,一直沒有會面。今天恰好假期,他們再次拜訪,倒也鍥而不捨。

對於他們兩個,印象還算不錯,多少有些交情。上次出征百濟,收攏淄州府兵時,與懷運喝過酒。一頓飯的功夫,他三番五次的,恭謹婉言表示,要與榮國夫人,修復親情關係。

此次拜訪目的,應該也是如此,他們想要回京。離開後院廂房,小晴溫言提醒:“伯母和皇后,都厭惡他們,別交往太深。不如這樣吧,夫君不出面,我打發他們。”

貌似沒有必要,媚娘不煩他們,只是礙於楊氏。回房整理衣冠,溫言安慰妻子:“我去接待他們,你就不要去了,好好檢查行李。千萬管好女兒,你們跟著皇后,那麼多的命婦,不能失了禮數。”

小晴翻起白眼,說了那麼多遍,耳朵起老繭啦。武康尷尬撓頭,大步走向前院,門外見到兩人,拱手哈哈笑道:“勞煩兄長久等,武康心中有愧,快快客廳說話。”

態度十分殷勤,兄弟倆放心了,特別是武惟良,竟然暗鬆口氣。簡單寒暄片刻,三人回到客廳,各分賓主落座。吩咐管家錢順,沏最好的茶水,準備幾樣甜點。

武康八面玲瓏,沒有半分怠慢,交

談倒也和諧。大概一刻鍾後,兩人矜持稍減,漸漸鋪開話題。首先談及武順,哥倆唏噓感慨,多少有些悲傷,更多的是委屈。他們進京後,想去拜祭她,被楊氏拒絕。

沒什麼委屈的,楊氏精神失常,甭說你們兩個,我都不能上墳。接著談到元慶,哥倆又紅眼眶,懷運唉聲嘆氣:“元慶身體不好,龍州地處蜀中,北人水土不服,最終沒能倖免。”

惟良接過話說:“元慶過世之後,留下孤兒寡母,只能待在那裡。人生地不熟的,也沒有頂樑柱,生活確實艱辛。還是多虧楚公,資助他們多年,勉強衣食無憂。三思那個孩子,不敢給你寫信,託我轉達謝意...”

他的欲言又止,武康心知肚明,擺擺手微笑道:“咱們自家兄弟,千萬不能見外,喊我變之就行。那孩子可真傻,給叔父寫家書,是天經地義的。還有兩位兄長,咱們天各一方,有事沒事常聯絡,不要疏遠了親情。”

這話說的漂亮,兩人神情放鬆,繼續說客套話。懷運擺上禮物,開始步入正題:“適逢封禪大典,承蒙聖人不棄,點選我們陪駕。便準備土特產,這是給變之的,淄博頂級防風。”

沒有半分遲疑,武康接手道謝,這可是好東西。山東的中藥材,治療風溼痺痛,極品的更難求。惟良送的禮物,是始州的葛粉,從葛根中提取。當時婺州也有,小晴特別鍾愛,每天當飯來吃,說是美容養顏。

兩人送完禮,擺上大禮盒,懷運泫然欲泣,語氣頗為陳懇:“昔日年輕氣盛,怠慢榮國夫人,致使皇后厭惡。愚兄追悔莫及,奢望修復關係,無奈處處碰壁。”

惟良痛心疾首,同樣唉聲嘆氣:“去拜訪楊伯母,三次吃閉門羹,給皇后的禮物,被監門衛退回。內侍李德官說,皇后產後虛弱,飲食專門定製。”

懷運十分沮喪,見武康很和善,壯著膽子傾訴:“我們帶的特產,只送出去兩份,魏國夫人收了,變之也不嫌棄。愚兄實話實說,想請變之斡旋,幫忙轉交皇后。”

武康心知肚明,這是拜訪目的,找我做中間人,得到媚娘諒解。沒用啊哥哥們,還是那句老話,媚娘不恨你們。貶你們出京的,始作俑者楊氏,推波助瀾李治。

並且我有預感,李治讓你們來,可能不懷好心。對於打壓外戚,他是不遺餘力,我比你們更苦,整天如履薄冰。點選你們進京,肯定憋著壞水,只是我猜不到。

望著桌上禮物,以及殷切眼神,實在不忍拒絕。心思電轉間,決定先搪塞:“兩位兄長明鑑,不是我不幫忙,現在不是時候。封禪是件大事,無論聖人皇后,都會慎之又慎。這個節骨眼上,私事必須緩緩。”

哥倆難掩失望,武康和顏悅色:“兩位兄長放心,親情血濃於水,皇后豈能不知?她的心胸開闊,不會因為往事,遷怒武家族人。可惜身不由己,因為待母至孝,不得以而為之。”

話到這個份上,哥倆也都明白,失望消減不少。武康趁熱打鐵,繼續忽悠他們:“我會尋找機會,和皇后講清楚,所以不要著急。封禪之旅結束,回到東都之時,再上呈禮物吧。”

失望消失殆盡,興奮取而代之,哥倆起身道謝。他們心知肚明,武康之於皇后,就是心腹臂膀。只要他肯幫忙,這事就算成了。他們要求不高,不求攀龍附鳳,只求不被針對。

武元慶被貶死,武三思的疾苦,他們惴惴不安。每天膽戰心驚,最怕京城來人,特別怕御史們,帶來貶黜公文。像褚遂良那樣,貶到極南之地,無辜客死異鄉。

三人重新落座,懷運感觸頗深,真心實意誇讚:“三思說的不錯,變之看重親情,這是武家幸事。禮物我帶回去,等封禪結束後,勞煩變之幫忙。到時我們兄弟,親自帶著禮物,進宮拜謝皇后。”

武康客套幾句,果斷步入正題:“兄長不要客氣,咱們是一家人,肯定互幫互助。其實我也有事,需要你們幫忙,關於魏國夫人。她辦了件錯事,聽我慢慢道來。”

話匣子開啟了,外甥女賀蘭氏,勾搭姨父李治。最近聽德官說,她又變本加厲,之前偷偷摸摸,現在明目張膽。李治甚至動心,想立她為妃嬪,話還沒說出口,就被媚娘堵回。

這樣下去不行,賀蘭氏在作死,會步武順後塵。聽完武康講述,哥倆瞠目結舌,久久不能回神。不知過了多久,懷運艱難開口,試探著問道:“變之的意思,讓我們兄弟,勸勸賀蘭氏?”

武康輕輕點頭:“她已走火入魔,恐怕難以回頭,但我不想放棄。明知不大可能,還要懇請兄長,以長輩的身份,規勸魏國夫人。她的所作所為,可說背棄人倫,會讓武家蒙羞。”

長時間的沉默,哥倆確定眼神,懷運再次開口,底氣略顯不足:“我們都是外臣,不能出入宮闈,需要變之幫忙。等到封禪結束,給皇后送禮時,我們婉言規勸。不過變之啊,可能沒效果,不要太失望。”

盡人事聽天命,沒有必要失望,武康微笑回話:“聖駕重回長安,我就穿針引線,安排兩位兄長,進宮拜見聖人。然後再找機會,去後宮見皇后,再去勸魏國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