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拯救中鋒姚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2章 意外之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2章 意外之財

第242章意外之財

“能下你要收購的那家嗎?”為了照顧南希的情緒,雷明遠做出一副很關心的樣子,但是心裡已經準備開始接聽馬雪梅的娛樂部彙報,但是南希的話讓他的這個打算煙消雲散,因為她的是…。(手打)

“我收購的是FACEBOOK,創始人是個還沒有畢業的學生,我覺得挺有意思的,就花了五十萬美元買下了五成的股份,我認為這家企業有可能成長為NETSCAP這樣的公司,當然我們不會等到那個時候,但是獲利的前景非常誘人。”

這還用嗎,雷明遠連描述快嘴男扎克伯格的電影都看過,裡面的情節記得很清楚,這是一個埋頭於自己世界的大男孩,因為談戀愛失敗而想出的一個子,當然按照扎克談物件方法,他是不可能成功的,除非物件是一個機器人,否則很難跟快嘴男有什麼交流。

最初FACEBOOK網站的註冊僅限於哈佛學院的學生。在之後的兩個月內,註冊擴充套件到波士頓地區的其他高校,波士頓學院BostonCollege、波士頓大學BostonUniversity、麻省理工學院MIT、特福茨大學Tufts,以及羅切斯特大學Rochester、斯坦福Stanford、紐約大學NYU、西北大學和所有的長春藤名校。第二年,很多其他學校也被加入進來。

最終,在全球範圍內有一個大學字尾電子郵箱的人,如.edu,.ac,.uk等都可以註冊。之後,在Facebook中也可以建立起高中和公司的社會化網路。而從2006年9月11日起,任何使用者輸入有效電子郵件地址和自己的年齡段,即可加入。使用者可以選擇加入一個或多個網路,比如中學的、公司的、或地區的。

據2007年7月資料,Facebook在所有以服務於大學生為主要業務的網站中,擁有最多的使用者:三千四百萬活躍使用者,包括在非大學網路中的使用者。從2006年9月到2007年9月間,該網站在全美網站中的排名由第第7名。同時Facebook是美國排名第一的照片分享站,每天上載八百五十萬張照片。

Facebook作為典型的SNS網站發展案例,其成功與SNS順應當今網路潮流有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1、外在環境:Web2.0時代所塑造的全新資訊生態環境。

在Web2.0時代,網民已經可以在相當大的自主空間內將個人信息釋出開來而不受傳統封閉式門戶的約束,資訊生產與資訊傳播的主動權在一定程度上迴歸大眾,資訊傳播的內容多樣性、互動便捷性與個性化訂製功能大大增強,以個人為中心的web2.0應用已經擺脫少數商業精英力量的控制,自媒體促成了草根階層的迅速崛起,推動著網際網路朝著親和開放的方向發展,顯示出一種全新的傳播生態。

2、理論支撐

(1)六度分隔理論。SNS網站的理論模型是哈佛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StanleyMilgram(1933年-1984年)於1967年所創立的六度分隔理論該理論的核心思想為: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6個,也就是,最多透過6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按照六度分隔理論,每個個體的社交圈都不斷放大,最後成為一個大型網路,這是社會性網路(SocialNetworking)的早期理解。後來有人根據這種理論,創立了面向社會性網路的互聯網服務,透過熟人的熟人來進行網路社交拓展。

(2)主我與客我理論。美國學者米德在研究人的自我意識與內省活動之際發現:自我可以分解為相互聯絡和相互作用的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作為意志和行為主體的主我,它透過個人對事物的行為和反應具體表現出來;另一方面是作為他人的社會評價和社會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識的社會關系的體現,人的思維內省活動就是一個主我和客我之間雙向互動的傳播過程。根據這個理論,可以明人在很大程度上是活在他人的判斷之下的。人們渴望認識客我,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Facebook這樣的SNS網站就為人們提供了這樣。

獨創因素

1、向已存在的實體社群提供輔助的網路線上服務。Facebook網站最初的成功是透過向大學生提供實體社群不能獲取的資訊服務,這是一種互動式的學生指南,包括每個學生的課程計劃和社交網路。在Facebook新增今天所具備的功能特之前,它只是簡單地提供一種更全面的學生指南。Facebook網站並沒有建立一個以前完全不存在的新社群,相反,他們是為已存在的實體社群提供一種更重要的資訊和交流服務。

2、限制用戶注冊來建立理想的線上服務。Facebook作了很重要的產品決策,保證實體社群和線上服務之間的協調和信任。Facebook網站最初僅限於能夠驗證所在大學的.edu郵件地址的使用者登陸使用Facebook,也限制了使用者能夠查詢或瀏覽的學生範圍僅限於使用者所在的大學。這些措施的目的是讓使用者感到網站是排外的,僅限於他們實際所在的社群(學院或大學)內部的人員。對.edu教育網外面的使用者開啟大門後,他們建立了一系列網區來完成這種方案,當使用者加入到這些網區時,僅能夠看到特指的網路中的成員,此外,Facebook已經實行了一系列**控制,允許使用者準確地控制誰能夠檢視他們所提供的資訊。

3、集合一系列被滲透的微社群。Facebook比其他的社交網站更能吸引廣告機會,因為能夠深入地滲透到一系列微社群(各大學校園)內。如果一個地方的廣告商想定位一個特殊的大學校園,Facebook網站是將廣告資訊傳遞給觀眾的最佳途徑。本地廣告行為的CPM千人成本因為所具有的定位本質,因而受到廣告商的高度重視,每日65%和每週85%的使用者登陸率保證了廣告商能夠非常有效地操作時間導向的廣告活動。

4、透過用戶群和廣告商建立強大的品牌效應。想透過線上廣告業務定位來建立品牌的廣告商(廣告商是為了建立品牌,而不僅僅是擊數的關鍵是擁有強大的品牌,使眾多廣告商願意與之合作。一個被認可的著名品牌能夠獲取更好的廣告。Facebook完成了非常出色的公關工作,強調Facebook對大學生的生活和線上消費產生的影響力。

5、公開頁面原始碼。在Web2.0時代,透過強大的搜尋與訂閱功能,網民們已經沒有必要為了取得有用的資訊反覆輾轉於各種類型的BBS、部落格或者入口網站。使用者已經越來越討厭無處不在的顯示廣告,對沒有經過任何過濾的海量資訊已經越來越感覺遲鈍和麻木。Facebook網站充分把握住這一趨勢率先公開自己的頁面原始碼,讓各種類型的互聯網內容

提供商開發出嵌入。

唯一有些遺憾的就是,南希的步子還不夠大,現在FACEBOOK已經成長起來,在想要用五十萬美金收購剩下的一半網站已不可能,雷明遠也不是貪婪的人,深知做人做事留一線的道理,既然五十萬收購了FACEBOOK一半的股份,已經是非常難得的好事,南希做了這麼一票生意,以後盡可以悠閒度日了。

誇獎了南希幾句之後,雷明遠將影片切換到了馬雪梅這邊,聽取馬雪梅的彙報,幾個月不見,馬雪梅有些消瘦,人看上去也憔悴了幾分,不過一雙眼睛還是顧盼有神,看上去更美了幾分:

“現在體育頻道每天24時轉播火箭隊和艾迪克的相關賽事,收視率在文廣傳媒中排名第七,體育類排名第一,廣告費已經上漲了三成,但是由於投入太大,現在的體育頻道每天虧損十五萬元,估計到年底的話,總共要虧損五千萬元。”

雷明遠了頭:“這沒關係,有賺就有賠,現在我們是在擴張期間,適當的負債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所以你只管放心好了,虧五千萬不算什麼,我希望你能虧損一億五千萬,等到那個時候,咱們在鞋業公司賺的錢,恐怕是你這裡虧損的十倍二十倍了。”

雷明遠的是真心話,廣告費投入多了,看起來是個賠錢的買賣,但是球員收入多了,想打球的孩子也會越來越多,這樣引發的是一個良性循環,如果還是扣扣嗖嗖的量入為出,幾年內是無法開啟局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