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唐之龍傲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5章 杯酒釋兵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15章 杯酒釋兵權

第415章 杯酒釋兵權

杜忠對晉文斌的話也十分不滿,調查處的情況也能到他手裡。對軍方的調查源於青海西南北軍區。

軍隊的供應是軍需局,和地方的官府不免有牽連,根據徐靜文報告,富商、軍政官員相互勾結,貪贓枉法。結果公開將震動天下,事情牽扯太大,徐靜文有些不敢調查,所以才找杜忠商量。沒想到晉文斌這麼警覺,不過根據調查結果,好像和晉文斌沒有牽連,他這麼激動幹嘛?

杜忠是幹什麼的,他也多少明白皇上把自己調入尚書省的原因,也就說道:“晉大人,身為臣子盡忠皇上,為天下謀利,哪怕是一個庶民也有舉報貪官的權利,何況杜某身為右僕射,難道不應該嗎?”

晉文斌一下站起來:“杜忠,你認為軍方有人枉法?”

杜忠冷冷的說道:“我認為沒用,要看事實,相信事實勝於雄辯。你認為軍方就是玉潔冰清?”

“這……”晉文斌還真不敢說。樹大有枯枝,幾十萬部隊,成千上萬的軍官將領遍布全國五大軍區,一些邊塞更是天高皇帝遠。

他是戰時參謀部,平時是不管軍隊的,那是兵部的事情,他敢說嗎?再說軍方將領,部隊什麼樣,晉文斌不可能一點不知道。

礙於丁解元的面子,晉文斌不好插手,只能冷冷的說道:“參謀部你可以隨便查,如果晉某有違法的事情,我會向皇上交代。”

兩個人火藥味越來越濃,李孝說道:“怎麼,你們眼裡還有沒有朕的存在?文斌,調查處是職責所在,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難道軍方不能碰嗎?”

“臣不敢。”晉文斌聽出皇上的不滿,連忙說道:“臣不是那個意思,參謀部在臣的領導下,我還是相信自己的手下。”

杜忠也平靜一下:“晉總長,參謀部是臨時指揮機構,不打仗你手下又有多少人?軍隊可不在你手裡。你只能保證參謀部,能保證五大軍區和五十萬唐軍嗎?”

晉文斌吃了一驚,杜忠敢這麼說,看來他一定是掌握了什麼情報。確實,他的參謀部是個臨時機構,不對外作戰,並沒什麼權利,部隊的一切並不歸自己管,他用什麼保證?杜忠的口氣中已露出來,矛頭指向了丁解元的兵部,這讓他無話可說。

其實丁解元最近有些不一樣,晉文斌也知道,可他無權插手兵部的事情,幾次提醒丁解元讓他注意手下,不要出問題。但丁解元沒什麼表示,晉文斌不好再說什麼。

對兩個人的爭論李孝一直看在眼裡,阻止了兩個人的爭論,說道:“大唐此時軍政是分開的,各司其職,每項工作都有人負責,調查處也不歸三省管理,希望你們能守住本分,不要越權干涉,但有一點要記住,犯法的事情誰也不行。”

李孝的話同時連兩個人都警告了,言下之意幹好自己的事情,都不要插手自己職權以外的事情。兩個人都低頭答應,李孝說道:“我找你們來是研究南詔的情況,如何給於朝陽幫助,平定江南。”

晉文斌說道:“其實杜大人說的也有道理,我認為還是派一批人秘密到達南詔,歸公主所用,一切以她出面,不宜大唐出面,以免引來大面積戰爭。畢竟青海方面還沒有穩定,千陽和德王他們並沒取得效果。”

這一點上杜忠和晉文斌是意見一致,如果公開幫著朝陽,必然引來南方諸部的不滿,局面可能失控,從而變成對抗大唐,讓更多的地方勢力投靠吐蕃。

對突厥的戰爭剛剛結束,北方契丹又開始不穩,所以想徹底解決南方就必須在青海和契丹那面徹底穩定之後,畢竟南方各部還是要好解決一些。

李孝點點頭:“那好吧,我已派特戰隊前往江南歸朝陽指揮。文斌看看有誰適合幫助朝陽,讓他前往江南。”

杜忠說道:“皇上,根本不用派人,你忘了韓將軍。”李孝一愣,他想起來了,眼睛一亮:“好,讓徐靜文通知雲海山莊,接受朝陽指揮,協助她的行為。”

杜忠一笑:“皇上英明”。

晉文斌眼裡是震驚,他當然明白皇上和杜忠說的韓將軍是誰?原來失蹤的韓成一直和皇上有聯絡。看來皇上圖謀江南不是一天兩天了,韓成已失蹤十幾年,那他在南方幹什麼?

當初韓成前往嶺南再沒有訊息。和晉文斌,丁解元平起平坐的只有韓成一個人,當初那可是李孝手下鐵三角,韓成因為在遼東城損失一個師的兵力,被免職,原來……

晉文斌覺得皇上有些可怕,既然他去南方,就算要解決江南也不用這樣嗎?難道是針對朝中的人?這讓晉文斌警覺起來。明顯調查處知道這件事,李孝看到了晉文斌的表情,沒說什麼:“杜忠,通知徐靜文辦理吧,朝陽情況可能不是太好,你讓他抓緊,希望溫兆倫能來得及。”

“是”杜忠答應一聲離開,晉文斌也告辭退出。

第二天,接到聖旨的晉文斌進入皇上御花園西梅廳,這是在北海邊上的一個小亭子,當他來的時候,周圍一個人沒有,連平時李孝身邊寸步不離的袁芳和劉平也不見了,涼亭裡只有李孝一個人。

晉文斌還沒有走到近前,就看到從後面來的丁解元,明顯皇上召見兩個人。兩個人點點頭並沒說話,一同來涼亭裡參見李孝。

小亭子裡只有一個石桌,四個石凳,石桌上只有一個簡單的小菜,一壺酒。讓兩個人免禮坐下,李孝抄起酒壺要倒酒,把兩個人嚇得站起來。李孝說道:“坐下,今天這裡沒有別人,暫時也沒有皇上和大臣。”

丁解元和晉文斌是什麼頭腦?皇上明顯有話說,也就冷靜的看著李孝。

李孝把三杯酒倒上,說道:“一晃二十幾年過去,你我從十幾歲到今天的四十幾歲,快五十歲的人。年輕一代已然成長起來,我當上皇帝,你們也成為朝中大員,身份地位都今非昔比。但是我們這樣坐下來的時候卻沒有了,我恨懷念劉家集,也懷念寧遠。”

李孝的話說的很動情,讓兩個人也很感動。丁解元說道:“臣有幸能追隨皇上走到今天,對皇上萬分感激。”

晉文斌也說道:“良禽擇木而息,臣雖不敢說是良臣,但忠心可講,對皇上絕無二心。”

李孝點點頭:“二位的心朕知道,但這是長安,是太極宮,不再是寧遠,甘州。朕掌有天下,你們握有軍隊,你們才是大唐軍人代表,皇上也不是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你們才是大唐安穩的基石。”

這話說的太嚴重了,都聰明絕頂的兩個人明白了皇上什麼意思。晉文斌說道:“感謝皇上的厚愛,可臣也沒辦法,最近不知是年齡的原因,還是其他問題,處理起事情總覺得力不從心,想休息一下,請皇上恩准。”

李孝看看他說道:“是啊,你們征戰多年,朕能理解,但大唐天下不穩,還是離不開你們的。”

丁解元一笑:“皇上,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十年。如今漢王,夏王,德王,已然長大,他們表現都不錯。就我那犬子也可以領兵上陣,臣等能不老嗎?正如文斌所說,我一直想閉門著書,把皇上的兵法延續下去,卻沒有時間。還望皇上恩准臣致仕,臣不想有什麼遺憾,那可是不輸於武略六韜,更勝於武子十三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孝笑笑說道:“好了,今天不談這些,其實朕說在位二十年,可哪能有那精力,也該卸下重擔,帶幾位愛妃遊一遊大唐壯麗江山,有沒有興趣和朕一起去呢?”

兩個人連連點頭,晉文斌說道:“我小時候還想當大俠,仗劍天涯,為民除害。可如今卻沒去過任何地方。”

丁解元說道:“那是,誰沒有少年夢想,不過皇上想去哪?”

李孝看著遠處說道:“白山黑水,大漠風光,冰峰雪嶺,南海波濤,你說朕算不算荒淫無道,昏君所為?”

晉文斌說道:“哪裡的話,皇上可不像煬帝,到時候,幾個皇妃,幾位老臣,輕車簡從,我想天下沒人罵皇上。我們也可安穩骨埋鄉梓,不是很好。”

三個人越說越興奮,數著天下的名山大川,哪裡有好地方,雖然談得很熱烈,但是卻有一種淡淡的憂傷在其中流動。一直到夜晚,三個人都喝醉了。這十多年以來,李孝第一次喝這麼多酒,最後三個人說的什麼都不知道了,但他們真的不知道嗎?

晉文斌,丁解元那感激的淚水,李孝那悵然的表情,證明他們都知道說的什麼?也都知道明天該怎麼做。

第二天的朝會上,幾件大事震動朝野。大唐軍隊方面出現了重大變化,晉文斌和丁解元突然提出辭呈,說身體不好不再勝任當前的工作,因此提出致仕回家。

年齡才不到五十歲,竟然提出致仕,引起了朝中一片震動,皇上竟然批准了。

兩個人永遠保留軍銜,是大唐永久軍人,同時賜封為榮譽大將軍,上將軍銜。兵部尚書和總參謀長同時辭職,這恐怕不是什麼好事吧?

本來很多人都想勸一勸的,但最終沒有人說話。李孝傳旨,西北軍區趙殿臣升為總參謀長,沈川出任兵部尚書,隨後對軍方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

朝中不凡聰明的人,馬上敏感的感覺到,軍隊出現變化,恐怕很快文臣中也會出現變化。果然沒多長時間,杜忠辭職,姚崇接任尚書右僕射之位,徐文辭職,姬允竟然調離軍隊出任警察總局長。

短短的幾天,大唐朝中出現重大變化,王勝,劉奇相繼辭職,轉入翰林院成為大學士,不再掌握朝政。

在吏部報上來的人員名單中,李孝看到了他熟悉的幾個名字,但他不知道該怎麼辦?當他看到一個從川中報上來官員名字的時候,心裡狠狠地震顫了一下“楊釗”?

對這個名字這麼大反應,是他想起了一個最著名的人物,楊貴妃楊玉環。就像他剛穿越的時候聽到武媚娘的名字時一樣,影響大唐的兩個女人,一個人承接貞觀之治,開創永徽之治。另一個承接開元盛世,卻弄出來安史之亂。李孝想到楊玉環,可是安祿山呢?史思明呢?他們應該快出現了吧?

大唐讓自己弄得已經和原來一點都不一樣,這些人還會出現嗎?李孝思考了一下,對劉平說道:“通知徐靜文來見我。”

徐靜文不知道皇上給他的這份名單什麼意思,皇上也沒說,但他只能想辦法調查這些人,在什麼地方,幹什麼呢?

李孝把名單交給了徐靜文,長長出口氣,對名單上的這些人出生於什麼時代,現在多少歲了,李孝根本不知道,所以讓徐靜文去查。以調查處的能力,應該能查到,這當中有些人此時應該出生,也可能不大。不過應該有些人還沒出名。

不過被自己封為永安王的李隆基,已和自己年齡相差不大,歷史還會走原來的路子嗎?李孝也不知道。

李孝終於又完成了一件事,對晉文斌和丁解元,徐文,杜忠這些人,李孝必須處理掉他們。他不想成功後大殺功臣,但杜忠和晉文斌的爭論提醒了他,這些隨自己起家的元老,他們已很難再控制。再有幾年,自己真的該退位了,無論誰上來,他們駕馭的了這些人嗎?

無可奈何的李孝想起了宋太祖的辦法,也就有了西梅亭裡的一幕。果然,兩個人是明白人,也聽明白皇上的提醒,如果現在退出,他們一生將功成名就,否則有一天下場恐怕不會好的。

丁解元,晉文斌的辭職引起了連鎖反應,大唐高層進行了大換血,這是一般人始料不及的,但朝中的變化,對於江南和西北卻沒有絲毫影響。(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