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青春 > 明末求生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征之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征之心

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征之心

鄭成功在羅州停留的這一個月之內,做了很多事情。

他將韓王搬出了,重新組建了朝鮮朝廷。然後以朝鮮朝廷統領慶尚,全羅兩道。整理朝鮮義軍,將大部分朝鮮義軍都遣散了。

只留下五萬左右,當做大軍民夫,跟隨大軍出征。

鄭成功與陳永華商議之後,將陳永華留在羅州,主持大軍後勤,輔佐韓王管理朝鮮兩道。

努力為大軍供應輜重與糧草。

見識過羅州之戰後,鄭成功心中隱隱約約有一絲感覺,他覺得這一場朝鮮之戰,決計不會那麼容易結束。

而萬里迢迢的運輸物資,消耗實在太大了,即便有日本的物資作為補充,也耗費不小。

這也是鄭成功為什麼遣散朝鮮義軍了。

朝鮮並不是一個大國,但是朝鮮之戰開啟到而今,效力於清夏兩方的朝鮮人,就超過了數十萬。

可以說,朝鮮國內,但凡是成年的男丁,恐怕都捲入其中了。如此一來誰種地?誰為大軍供應糧草?鄭成功為了能在朝鮮持久下去,自然要讓朝鮮能自己產出糧草為好。

“末將拜見王爺。”梁化鳳出全州十里相迎,不過他的傷勢還沒有好。雙腿不能沾地。是騎在馬上向鄭成功情理。

鄭成功微微一笑,說道:“梁將軍能攻克全州,是此戰首功。”

梁化鳳的臉色有些變化,說道:“不敢當。”他心中有話,但是而今卻不是說話的地方,只能欲言又止。

鄭成功也看得出來這一點,也沒有多說什麼,先進了全州城,接見諸將。並召見當地名流。

一番話說到了晚間,才請梁化鳳過來。獨自相對,命人上了酒菜,問道:“岐山,今日你見我的時候,有何話說。此刻可以說了。”

岐山乃是梁化鳳的字,梁化鳳其實也等著鄭成功詢問,躬身行禮說道:“末將有一愚見,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講。”鄭成功說道。

梁化鳳說道:“是。前番全州之戰,雖然報了大捷,但是卻是達素主動撤退的,論起來傷亡,我軍還在清軍之上,委實算不上什麼勝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鄭成功聽了微微一笑,說道:“岐山何必如此,不管怎麼說,全州城在手,這一戰誰也挑不出一個錯來。”

梁化鳳說道:“末將謝王爺愛護,只是臣在全州聯絡北方朝鮮士紳,卻發現清軍八旗,綠營,都不知所蹤。唯有朝鮮軍鎮守各城。”

鄭成功似乎聽出

來什麼,又似乎沒有聽出來什麼,說道:“你的意思是?”

梁化鳳說道:“以末將之見,阿濟格似乎將全州與漢城之見,全部放空了。王爺如果北上的話,一定是勢如破竹。最多有幾根硬骨頭,如羅州一般。”

“你的意思是阿濟格不打算與我交戰?”鄭成功說道。

“不,”梁化鳳雙眼放光,說道:“末將以為,阿濟格早已準備在漢城之南,全州之北這一片地域與王爺決戰。”

“就在某一場大勝之後。”

鄭成功聽了,頓時眉頭鎖緊,說道:“你的意思是,阿濟格要用驕兵之計?”

“王爺英明。”梁化鳳說道。

梁化鳳一番話,讓鄭成功陷入沉思之中。

鄭成功之所以如此看重梁化鳳,就是他在南京之戰後的反思。在南京之戰前,鄭成功並不覺得自己會指揮不陸上大戰。

但是南京之戰,卻是鄭成功生命之中的轉折點。很多事情在南京之戰後就發生了變化,鄭成功再也沒有這番自傲之心了。

倒不是說鄭成功不會打了,而是變的謹慎多了。對在陸上作戰,對別的意見也能多聽聽了。

鄭成功想梁化鳳所心,後背微微見汗。

不管梁化鳳所言是不是真的,鄭成功都覺得梁化鳳這個建議夠毒的。

如果阿濟格真這樣做,鄭成功一時間居然也沒有什麼好辦法來應對。

首先,清軍多為騎兵,機動力很強。或許數日之前,還在數百裡之外,一夜之間就能到了大營之外。

這種機動力,就是騎兵的根本所在。

鄭成功一想到,一場大勝剛剛過去,所有的將士都在慶祝勝利,清軍突兀而來,將慶功宴變成一場血宴。

心中就有一種揮之不去的陰霾。

“岐山何以教我?”鄭成功對梁化鳳說道。

梁化鳳說道:“末將別無他策,唯有謹慎兩字。”

鄭成功一陣氣悶,心中暗道:“廢話。”但是也明白 梁化鳳所言雖然是廢話,但也是正確的廢話。

騎兵的優勢如果那麼容易抵消,騎兵這個兵種就不會在數千年之間,一直是冷兵器時代的王者了。

如果騎兵衝擊步陣,步兵有很多辦法來反制。但是如果想剋制騎兵的機動力,除卻謹慎之外,還有什麼辦法?

只是只有千日做賊,哪裡有千日防賊啊。

鄭成功與梁化鳳又說了一番話,將梁化鳳送走了。隨即起身踱步,說道:“國軒你覺得梁化鳳所言對不對?”

劉國軒從一邊出來,說道:“王爺,我覺得梁將軍不敢欺瞞王爺,而且阿濟格也不是易與之輩。”

鄭成功說道:“我知道。只是阿濟格擺出個局面,該如何破局?”

劉國軒想了想,試探的說道:“不如,沿海進軍,有水師支援,清軍也拿我們沒有辦法。”

鄭成功聽了,劉國軒的話。沒有說話,只是斜眼看了劉國軒一眼。

劉國軒立即低頭不敢說話。

不過戰船再怎麼厲害,也是上不了岸的。戰術上這樣做,應該可以的。但是在戰略上卻決計不行,朝鮮雖然是一個半島。但是真正決定勝負的戰場還是在陸地之上。

鄭成功一時間心中猶豫不定。

似乎是南京之戰,在鄭成功心中留下了不小的陰影。在寫了一封書信,讓人快馬送到羅州,讓陳永華過目。

這書信之中,自然沒有說別的事情,就是詢問這個局面如何破解。

陳永華的回覆很快就來了。鄭成功開啟一看,卻見這一封書信之中,只有一個墨跡淋漓的大字,不是別的字就是一個戰字。

鄭成功見了,先是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聲音極大,聲音遠遠的傳了出來。

很多事情,看上卻很複雜,其實很簡單。

有什麼人需要的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而是解決問題的勇氣而已。

到了而今的局面。鄭成功可以退嗎?不可以。他如果臨陣退縮對鄭成功的損失更大。畢竟,張軒將朝鮮戰事交付給鄭成功了。一旦暫時遷延不下天下人如何看鄭成功。

大夏朝廷,的財政問題,幾乎所有大員都知道。

大夏朝廷對朝鮮戰事的期望是什麼?越早結束越好。

鄭成功既然已經來了,不打上一場,是不可能就此收兵的。

所以不管前面有多麼艱險,一仗一定要打的。想那麼多也沒有用。只能走一步,見一步見招拆招。

還是陳永華瞭解鄭成功,他所言幾乎與梁化鳳所言沒有什麼區別,卻能解開了鄭成功的心結。

鄭成功心結一去,立即整頓大軍,就要北上。

不過,他雖然決定北上,但也擔心,阿濟格真如梁化鳳所言,打他一個措手不及,故而雖然大張起鼓,但是行為卻很謹慎,更是將僅有的騎兵全部派了出去,當做斥候嗎,似乎想從漢城之下,到全州城下,拉開一場密不透風的情報網。

不過,在這個時代,這樣舉動,根本不可能成功的,縱容這一張網再秘籍,也會有疏漏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