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青春 > 明末求生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

阮大鋮聽兩人的對話,不由的一笑,說道“張將軍如此果決,實在讓在下佩服無比,我萬萬沒有想到,錢老兒居然會如此,真是時窮節乃見。”

一行人之中,阮大鋮感覺最為痛快。

阮大鋮與錢謙益的關係也好不到什麼地方去,只不過他現在跟隨羅玉龍,對以前的是是非非暫時按下不表,並不是說阮大鋮寬宏大量。而是他知道他在羅玉龍身邊,還沒有站穩腳跟。很多事情都不能做,否則私心太過的話,會動搖羅玉龍對他的信任。

今日之事,阮大鋮覺得再痛快不過,東林中人,一個個以忠臣自詡,阮大鋮甚至想今天錢謙益的表現,讓諸多東林人士知道之後,有什麼臉色,東林領袖與自己這個閹黨一併投賊。

阮大鋮一想起來,就覺得好笑之極。

沒有比這個更好像的了。對張軒的感覺也多了幾分親近。

張軒聽了阮大鋮的話,心中暗道“似乎阮大鋮你是什麼忠貞之士。”

不過,這話不能說出來,太過打臉了。張軒輕輕一笑,說道“阮大人,我對東南人才瞭解不多,卻不知道東南有什麼人才。至於文臣士大夫我就並不問了。想知道東南有沒有什麼將才”

張軒已經找準自己的定位了,見識過張質的內政能力,張軒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看上去有很多新想法,新思路,但是缺乏執行能力。恐怕在內政能力上也比不過張質。

張質在明末也沒有什麼名聲,不知道是早死了。還是別的原因。張軒猜測張質的內能能力,在當世恐怕也不是第一流的。再加上張軒費了這麼長時間學習行軍打仗,自覺是入了門欄。如果就此放棄,也太過可惜了。

他給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個外戚大將軍,開國大將。政壇大佬,將來打平天下之後,什麼也不管,帶著羅玉嬌天南海北的優哉遊哉就行了。兒孫頭上再有爵位,說不定孫子輩還能尚公主。

歷朝開國大將之中,有這樣待遇的人也不少。

故而張軒決定放棄在文官方面插手。這一次如果不是阮大鋮勸降不順利的話,張軒也不會出手。而且如果不是張軒決定不與文臣走得太近的話,即便出手,也不是這個樣子。

相信即便是錢謙益將來位高權重之後,也決計不會感謝張軒這個引路之人。

真因為放棄如此

之多,張軒準備多加強一些自己在軍事之上的實力。這一句話,其實也是沒事找事的客套話。找將才來江南找,本就是一個笑話。

“將軍有所不知,江南文風鼎盛,才子佳人,那是歷代不缺,但是將才,卻是少之又少,歷代將才多出西北,漢代就有關東出相,關西出將之稱,而到如今,將領多出九邊,江南也只有義烏一地,被戚將軍提攜出了不少將領,其他地方根本沒有什麼將領。”

說到義烏,阮大鋮忽然一頓,說道“說起來,金華一帶還真有一個將才。”

“卻是何人”張軒問道。

“許都。”阮大鋮說道。

張軒本是隨口一問,卻不想還真問出一個人來。連羅玉龍也感興趣,說道“許都是何許人也”

阮大鋮說道“啟稟殿下,許都乃是金華人,也是讀書人出身,好兵略,家中也是當地豪強,與陳子龍相交甚好,甚至有人向朝廷上書,推薦許都為將,不過都不了了之,這牽連到一件故事,崇禎八九年的時候,崇禎下令各大臣推薦有能將兵之人,而有人推薦了一名武僧,崇禎下令召見,撥給他三千兵馬,出城迎敵,接過被軍中抵制,到手的只有幾百羸弱之兵,被迫出城,被東虜圍在河邊,部下或降或逃,他本人戰死。如此大敗之後,朝中皆言,江南之人不可為將。於是許都雖然有人推薦,不過嘉獎而已。就在今年出了一間事情,許家豪富,而家中無人為官,自己雖然有功名,但是也擋不住地方官的貪婪之心,上面催稅,催得緊,下面的人自然實心有事,將地面百姓逼反不少,而許家在當地有些威望,許都與這些起事之人,也有些來往,官軍就將許家也納到其中了。許都當然不能從命了,他太知道,入了衙門,生死都由不得自己了。故而他聚眾鬧事,金華方面向上報是謀反,此刻正僵持著。不過,聽說杭州方面已經派了陳子龍去了,想來陳子龍一到,許都定然會投降。”

“此事我怎麼不知道”張軒大喜說道。一想到,他在江南的情報網,不,他在江南根本就沒有情報網這東西可言。有些東西,阮大鋮知道,而張軒卻是不知道的。

不過,張軒從這裡聽到了機會,對羅玉龍說道“殿下,如今局面,勢如破竹,江南幾乎沒有抵抗之力,故而我們沒有必須聚集在一起,最好是分兵,而許都之事,卻是一個機會。末將之所以一定要逼著錢謙益投降,就是要在江南找合

作之人。不管許都怎麼想,他此刻與官府之間,已經有了隔閡。如果能將許都納入我們麾下,在金華一帶,也就人支援,豈不是大妙。”

江南畢竟是江南。

張軒一直在想的,就是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劃分敵我,是首要問題。義軍在北方所向披靡,是因為北方已經到了破產的邊緣,天災人禍之下,朝廷依然重負不減,想活命只有加入義軍之中。

這是大勢所在。李自成所向披靡的最重要的原因。

而江南卻是不一樣的。

江南富足,雖然在官府士紳,乃至於天才的壓迫之下,百姓已經並不堪重負了,但是僅僅是不堪重負了,還是活下去。許都這樣事情,也發生在很多地方,不過許都是一個典型而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許都所為並不是起義,而是抱團與官府討價還價。

中國百姓沒有到生死關頭,是不會起來鬧事的。

為什麼江南易平難定,就是這樣的。不管生死關頭,百姓是不會投向義軍,在他們看來,平素在地方有威望的士紳更值得投靠。有這樣不穩定的因素在,才是易定難平的原因所在。

但是有許都這些人在,義軍很容易的掌握金華一地的虛實。甚至從許都部眾之中選一些出來當金華的地方官,想來這些人定然是忠心耿耿。

羅玉龍聽了之後,說道“阮先生說,這許都很容易投降,到時候大軍豈不是白跑一趟”

“所以,我提議分兵。”張軒說道“大軍兵分三路,一路往松江而去,一路從蘇州攻杭州,另一路南下金華。金華這一路,是我說的,我自然帶兵南下,卻不知道世子意下如何”

羅玉龍聽了之後,立即明白一個問題,看上去分兵三路,其實是兩路。

無他,常州與蘇州之間,隔了一個太湖,松江在太湖之東,張軒南下,定然走太湖之西,羅玉龍去蘇州卻是要走太湖之東。

也就是說進攻松江與蘇州,幾乎是可以歸為一路。而從常州到金華,卻是走相當遠的距離。路過數府縣,這才是真正的分兵。

羅玉龍沉吟一會兒,說道“既然你想去,就去吧。這裡交給我便是了。”

張軒說道“多謝殿下恩准。”

羅玉龍說道“既然如此事不宜遲,回去之後,就快些準備吧。”

“是。”張軒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