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青春 > 明末求生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章 進入武江之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章 進入武江之前

明末求生記第一百五十章進入武江之前第一百五十章進入武江之前

“今日之戰,程將軍大功一件,本國公就將後路交給程將軍。”張軒說道。

程繼孔說道“這都是大將軍威名所至。在末將不敢居功。”

“功就是功,過就是過。”張軒說道“我豈是功過不分之人。”張軒立即令左右取白銀萬兩賞程繼孔。

程繼孔大喜過望。

他歡喜的不僅僅是萬兩白銀。

萬輛白銀雖然多,但是程繼孔當初在徐州也做過一段時間的沒有本錢的買賣,手中也有數萬兩的家產。更何況,張軒從來將上面賞賜的白銀分給麾下諸將。他以身作則之下,縱然再愛錢的士卒,也不會將這些賞銀全部截留在手中,他真正留到手中也不過三四千兩左右。

比起這些銀子。他更看重的是張軒對他的看重。

只要他被張軒看重,平步青雲之間。還怕沒有銀子。

張軒獎勵了程繼孔之後,就讓程繼孔入住坪石鎮,並專心準備筏子。不管是竹筏還是木筏都行。

從武江到韶州之間,再也沒有其他的阻礙。有的僅僅是武江的險阻。

張軒隨即問傅上瑞說道“傅先生,竹筏都準備的怎麼樣了”

在長沙的時候,傅上瑞表現出積極的向大夏靠攏,張軒不能不有所表示。故而在姚啟聖要坐鎮長沙的時候。傅上瑞被張軒徵召隨軍,並負責後勤事務。

在張軒軍中為他管理後勤事務的文官不少,但是張軒軍中的後勤很多時候,並不是依賴這些官員,而是依賴專業的後勤軍官。

這些軍官之中,或許還不能獨當一面,但已經是張軒手中後勤骨幹人員,只要上面來的人,並不是差勁到了極點,都沒有什麼問題。

傅上瑞雖然現在拍馬之上,有強項。但能力還說的過去,要不然也不會為何騰蛟所看重。

傅上瑞說道“已經準備了竹筏一萬多張了。”

準備竹筏這一間事情,不是開始於今日,在昨日張軒到底金雞嶺之下的時候。就已經著手準備了。

竹子在南方並非什麼稀罕的植物。編竹筏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數萬人一起動手。並不是太難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張軒也沒有想僅僅憑藉這些竹筏就能代替船隻,將大軍運出百餘里的險灘激流。

張軒說道“秦猛,武江百餘里河道探查的如何了”

張軒對秦猛特殊照顧,總是派他做一些容易立功的事情。比如這一次探查武江河道。這一件事情非常重要,關乎著一次南征廣州的關鍵。

但是又不是很困難的,只要細緻的去做,就一定有一分功勞。那時候秦猛丟下的官職,又能升上來了。

秦猛也不負張軒的期望,這數日之內,他數次往來於武江之上。對武江的水文進行細緻的考察。

此刻張軒問起來,秦猛立即說道“大人,武江以每年春末到夏末這一段時間,多雨水,時不時有洪水,有些時候會蔓延到秋初。不過看今年年景,十餘日不下雨,武江水位有明顯的降低。漏出一大片河灘地。”

“武江的特點就是激流淺灘,絕壁怪石。船隻順流而下,不過一日就能達到樂昌縣,過了樂昌縣就是韶州。到了韶州府之後,水路就暢通。數日就能達到廣州府城下。”

“不過,明軍已經將所有的船隻都收繳了,武江上游到樂昌縣沒有一艘船隻。單單憑藉這些竹筏從坪石到了樂昌太過危險。”

“從坪石到樂昌這一段武江,有一個稱呼,號稱九瀧十八灘,雖然已經經過修繕,但是船隻往往傾覆。唐宋事或多用之,然元明之時,東城東移,出廣州多走大庾道。武江水道也處於半廢棄狀態。”

“水路不能說完全不通,但卻不是多安全。屬下勘察武江水道,已經探明道路,從坪石到武江,可以將大軍輜重放於武江之中,使人用纖繩拖住,阻止因水流太快,而陷入急流之中。士卒多走河岸邊的河灘地。所有人有很多沒有難以通行的地方,但是可以派士卒先行開路。”

張軒聽到此處,不由的微微點頭了。

即便張軒進行了多次輕裝,但是大軍的輜重依然是大軍最難運輸的東西。

將大軍的輜重放在水上拖行,可以說大大減輕了行軍的負擔,即便是有些困難的道路,也能走出相當不錯的速度。

負重行軍,與非負重行軍,是安全不同的兩個狀態。

“唯一讓屬下覺得有問題的地方,是宿營地。”秦猛臉上帶上難色說道“雖然說武江沿岸有一些谷底,但是想容納大軍紮營的地方,還是少的。恐怕在行軍之中,要分散宿營了。”

“這個可以接受。”張軒說道“我只想知道,按你的計劃,多長時間能到樂昌縣城”

秦猛說道“如果順利的話,三日之內,就能到達樂昌縣。”

三日推進百餘里,一天也不過三四十裡而已,看起來並不多,但是看走的什麼路。這個速度已經很驚人了。

張軒心中盤算一二,到達韶州之後,可以接地徵召船隻。雖然夏軍在珠江流域之中,並沒有水師,但是明軍所謂之水師,多是海上的海盜,在內河之內的水師不多。

而且只要做得好,讓速度比訊息快。十日之內,到達廣州城下,完全沒有問題。

這完全符合張軒的計劃。張軒說道“好,”隨即問其他人說道“沒有其他問題了吧”

“我有一個問題”羅岱說道“我部都騎兵馬匹的問題怎麼辦”

“這”秦猛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說。

用竹筏運輸一些死物,還是可以的。但是用來運輸大規模馬匹,還真是一個問題。馬匹是活物,在水上,誰知道這些馬兒會不會有問題。

張軒見狀,也明白了幾分,說道“這一次就讓羅將軍在最後殿後吧。等到了樂昌用船來接吧。”

大軍行動,並不是能一次透過,特別是這種道路困難的情況之下。分批行進就是必然選擇了。

羅岱有些不忿,他從來是當先鋒的,這個時候卻被放在最後的。雖然不怎麼願意,但是也無可奈何說道“是。”

張軒想了想說道“我本部人馬與許都部,是第一批。鄧和部是第二批,羅岱部是第三批。待第一批進入武江沿岸之後,剩下的人繼續做竹筏,有備無患。”

“是。”羅岱與鄧和只能說道。

張軒說道“傅先生,你也要將方圓數里之內,有過在武江沿岸行走經歷的人全部走過來,作為嚮導。”

傅上瑞說道“是。”

張軒說道“都去準備吧,明天一大早,就要出發了,從明天開始,到廣州城下,再也不會有一日休息了。”

“末將等明白。”諸人齊聲說道。

張軒將他們都打發走了,問秦猛說道“武江之中可以什麼問題”

秦猛心中一驚,暗道“被大將軍看出來。”

“是。”秦猛說道“有一件事情不知道該講不該講。”

“講。”張軒說道。張軒對秦猛太瞭解了,一看秦猛的神色就知道他心中有事情。

秦猛說道“武江雖然春汛與夏汛比較大,但是秋汛也不得不防,這都晴了十幾日了。如果繼續晴下去自然是最好的,但是有一個萬一,”

“不用說了。”張軒說道“我都知道了。他下去吧。”

秦猛不敢再說,只好低頭說道“是。”隨即緩緩的退了下去,他也不知道張軒是真的知道,還是假的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