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傳承基地最新章節列表 > 二十七、兩族談判(3)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十七、兩族談判(3)

韓文正笑笑說:“清傑,我雖然沒有修過無極劍道,但是,我得自黃帝陛下的軒轅劍道卻也是出自老子族長所創,與無極劍道同出一脈,可以說其中也有關聯,我修煉的時間長於你,所習劍道雖然不如你的精深,卻也可以探討一下。”(附:在傳說中,黃帝之師為元始天尊門下大弟子廣成子,可廣成子卻並不是專於劍道,而黃帝卻以劍道而稱雄天下,私以為,黃帝所修之劍道也是為老子所創,假廣成子之手而傳於黃帝的。遠古三皇之中,天皇伏羲創八卦,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天資,一方向是因為其為女媧娘娘之兄,上古大能之故。地皇神農,所傳承的卻是老子族長的丹道,煉丹之道雖然說不上是青出於藍,卻也差不了多少。而作為遠古三皇之一的黃帝如果沒有傳承到老子的一點本事那是說不過去的,因此,本書中軒轅劍道假託為老子所創。)

方清傑問:“爺爺,你修習劍道那麼久了,我只是初學,對於無極劍道也只是一知半解,雖然能用,卻也無法發揮出無極劍道的一成威力,實在是丟臉啊。”“呵呵,清傑,那是你的修為低,對劍道的領悟還低。清傑,我且問你,對於劍道,你有什麼看法呢?”“劍為君子之兵,君子持之平天下,還天下太平,教化眾生,劍象徵著仁義、智慧、堅強和勇氣。”

韓文正笑笑說:“不錯,劍正是有此四大象徵之意。但在我們炎黃族中,不計其他的旁門兵器,共計有長短十八般兵器,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钂、棍、槊、棒、柺子、流星,在這長短十八般兵器之中,講到殺傷力以及其他方面,劍並不突出,可劍卻為歷代人所稱頌,你可知為何呢?”方清傑搖頭:“爺爺,孫兒不知。”

韓文正說:“十八般兵器之中,講到詭異百出,莫過於柺子流星。講到力大招沉,莫過棍錘。講到剛猛凌厲,莫過於斧鉞。若說戰場之中,用得最多的,便是槍,號稱為人如虎,槍如龍,修煉者又有年刀月棍一輩子槍的說法。但是,講到殺傷力最強者,就要稱得上是刀了。真正殺人無數,以殺傷力而稱雄的兵器,也只有刀。劍於十八般兵器之中,絲毫也不起眼,可劍卻是最為人所稱頌,這其中就是劍最貼近於天道,以人道之兵而近天道。”

方清傑只有搖頭的份。韓文正說:“用劍者,不能與刀爭鋒,若是刀劍互拼,必須是劍斷而刀無損。劍也無法與槍爭巧,槍出如龍,其巧無方,這也是劍無法比擬的。劍更不可以與棍錘爭力,劍若與棍錘爭力,非斷不可。然,劍所有的,卻是其他兵器所無,其原因就在於中庸二字。”

“刀雖是鋒銳無雙,卻失之輕靈。槍雖勇猛難敵,靈巧無匹,卻失之鋒銳。棍錘雖然力大無窮,卻欠靈巧。因此,劍雖無各般兵器之長,卻也無各般兵器之短,不論是馬上步下,雙人爭雄還是沙場戰陣,劍都能大放光華,可以說,劍卻是任何地方都可用。此卻是別般兵器所難能的。”

“劍因為中庸,卻更注意於用劍的技巧,人世間,世人但凡有長,必持所長而傲天下,卻難視己短,因此,人之所長卻往往是敗亡之根。如勇猛過人者,一般都是自持能力而傲天下,卻未聞晏子之二桃殺三士。智謀過人者,自持智謀而小天下,卻未知五步之內,匹夫可滅蓋世謀。唯有中庸者,方能時刻自我警惕,不驕不傲,方能笑到最後。”

方清傑有點糊塗地問:“爺爺,孫兒卻是不明白了,此等做人道理卻與劍道何干呢?”“做人就是練劍,練劍就是做人。我們炎黃族的諸般學問,從來就沒有明顯的區分的,良相若是學醫,必會比他人上手容易百倍,良將若是學棋,不出數年定為不出世的棋手,舉凡我炎黃族的所有學問,其中都有共通之處,所謂一理通而百理明正是此意。當然,這個話題就扯遠了。清傑,我們來假設一下,如果你只是一個平凡人,各個方面都不出色,那你會怎麼做呢?”

方清傑一怔,這一個他卻是從未想過:“爺爺,我卻要好好想一想才行。”方清傑陷入沉思之中,過了很久,他才說:“爺爺,我明白了,若無傑出的天資,卻又想與天下人爭雄,必定要付出比天才者多出百倍的努力與汗水。用劍者,正因為劍無所長,因此,要以劍與天下人爭雄,必定要百倍努力方能成功。下苦功者,必有所獲。”

韓文正微笑說:“清傑不愧是天才,這麼快就明白過來了。不錯,劍無法與其他兵器較其所長,卻能用己之長克敵之所短,這就要求用劍者需要下更多的苦功,這正是天道酬勤啊。”

“爺爺,這個我明白了,那為何十八般兵器之中只有劍道,而無刀道、槍道呢?”方清傑再問。“劍道,也為天道,用劍之道,便是明天道。用劍者,非以武力用劍,而是以智慧用劍。用劍殺人,非為殺人而殺人,而是為天下而殺人。用劍打天下,是為了平天下。平天下也好,定天下也罷,此都是天道而行。君子持劍而行,非持劍也,而是持智慧、堅強、勇氣、仁義而行。刀行殺戮而槍稱皇,戟號霸而棍稱尊,此都只是持勇力非仁義智慧,因此,都不配有道。”

方清傑明悟,向韓文正道謝:“多謝爺爺的指點。”“你且慢慢去悟吧,什麼時候領悟了人道,便明白劍道,以人道悟劍道,以劍道證天道,當你能夠證天道的那一刻,你便可以為聖了。”

方清傑再問:“爺爺,到了神光星,可不可以派我去打第一場呢?”“為什麼呢?”“我的修煉已經達到了一個瓶頸了,再是這麼修煉下去也不會有什麼進步了,只有在生死之戰之中才能夠突破自己,才能夠突破到更高的境界。可我卻是找不到對手,因此,我想打第一場。”

韓文正微笑說:“生死之間有大恐怖,遊走於生死之間,就能夠有機會突破原來的境界,更進一步。此謂之以戰養戰。你是這麼想的,對嗎?”“是的,爺爺。”“扯淡。”韓文正一言否決了,“那純粹是混帳話。”

方清傑一怔說:“爺爺,可老爸是這麼說的。”“那只是一種可能,並非是全部,生死之戰是有很多人能夠突破到原來的境界,卻不表示這是突破境界的唯一方法,更不是什麼秘方,萬能之法。生死之戰的確是比較有效,卻不是萬能的。你爺爺我當年在戰場上,險死還生的經歷都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次了,可我的實力卻一步沒有什麼大的提高,還是老樣子,這就證明了這個方法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效的。如果按這麼個說法,那經常遇到生死危險的人實力最強了,那不是混帳話嗎?”

方清傑抓抓頭說:“爺爺,經常遊走於生死之間的人,實戰經驗豐富,很容易突破境界,實力的確是比總是閉門修煉的人強得多。”“是嗎?我炎黃族的七位聖人之中,實力最強的是那一位呢?”

方清傑一怔,好一會才說:“雖然七位聖人沒有認真的打過,並沒有打過生死之戰,不過,從實力來說,應該是四代族長老子族長最強吧。”“不錯,老子族長的實力在七位聖人之中公認是最強的,但是,老子族長有沒有經常打生死之戰呢?”“這個……。”

韓文正打斷他的話說:“老子族長有大氣運,一出世就擁有天地玲瓏玄黃寶塔這樣的至寶護體,你也知道,天地玲瓏玄黃寶塔懸於頭上,有萬丈玄黃之氣垂下,萬法不侵,可以說,老子族長在戰鬥的時候,祭出天地玲瓏玄黃寶塔,就是站在那裡,任別人打,別人也是無法打得動他的,那他還有什麼危險呢?可以說,在我炎黃族之中,只怕遇到危險最少的就是老子族長了,經歷生死之戰最少只怕也是老子族長,可老子族長的實力卻是最強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方清傑想想也就明白了,的確如此,這就反證了生死之戰能夠提高實力,突破境界的說法了。“文人作詩,講究的是以情寫景,觸景生情。武人戰鬥,在生死之間有提高,那是正常的,但是,這都是講究在平時的積累,積累不到,那是什麼生死之戰都沒有用。正如一個文盲,任你什麼好景也是寫不出好的詩文的。你且說說,我們炎黃族中,有那一本驚世鉅著,有那一幅驚世之畫是作者是倉促之間寫出來和畫出來的?”

“沒有,絕對沒有。吳承恩著《西遊記》,歷數十年。羅貫中著《三國演義》,也是窮十數年時間。傳說中施耐庵著《水滸傳》,請畫師作出天罡三十六星畫像,時刻觀摩,不時地想像各人的性格,這才寫出個個性格不同的人物。曹雪芹著《紅樓夢》,更是三十餘年間不停地寫作,並且,三易其稿,積三十年之力才寫出《紅樓夢》。”對於這一點,方清傑非常肯定地說。

方清傑說完之後,便悟了,原來如此,要想突破到下一境界,不論是文學家也好,武術家也罷,最重要的還是平時的積累,積累夠了,境界自然而然的就突破了,積累不到,任你再怎麼求都是沒有用的,這才是真正修行的王道。

韓文正微笑說:“不錯,正是如此,你明白就最好了,要突破境界,這並不困難,關鍵還是在於自己的積累,積累足夠,那什麼時候都可以突破,積累不夠,那再怎麼追求生死之戰都沒有用。所有的學問都是如此,若是對於普通的凡人來說,只有區區數十歲壽,那當然得不停地去求快速突破了,可對於你來說,卻不需要如此,你只需要不停地積累,到時候,自然就是水到渠成了。”“我明白了,爺爺,多謝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