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我爹是王羲之最新章節列表 > 112、第 112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12、第 112 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世間百態

因為去逍遙山莊玩樂的客人, 都是貴族子弟。為防止小皇帝被人認出來,王獻之讓小皇帝戴上面具上山。

白日裡來酒肆蹦迪的人比較少,王獻之帶小皇帝在酒肆裡參觀了一遍,便離開了酒肆。

接下輪到參觀密室迷宮、健身館、溫泉館、遊樂園……

小皇帝司馬聃覺得逍遙山莊真是有趣,他不捨得離開這裡。

“王七郎,朕想住在此地。”司馬聃摘了面具, 眼巴巴地望著王獻之。

王獻之告訴司馬聃:“我再帶陛下去一個地方。”

司馬聃覺得肯定是個有趣的地方, 他立馬點頭, 高興地說道:“甚好!”

王獻之帶司馬聃下山,前往廣陵郡。

司馬聃探頭望著路邊的景色,覺得心情輕鬆歡快。

心情喜悅,司馬聃衝樹林長嘯起來。

長嘯完, 司馬聃喘著氣, 回頭望向王獻之,笑著說道:“宮外真有趣, 朕想每日都能出宮。王七郎, 你每日都帶朕出宮好不好?”

王獻之面上保持著淡淡的笑容,沒有回答司馬聃。

阿陌倒了茶水, 遞給司馬聃。

司馬聃慢慢喝茶,喝完之後, 他舔著嘴唇說道:“先苦後甘。”

阿陌又給司馬聃倒了一杯茶。

王獻之望向外面, 開口說道:“陛下,看看外面。”

司馬聃馬上轉頭望向窗外。

窗外,路邊立著很多墳。有兩個孩子正跪在其中一座墳前哭泣。那兩個孩子, 大的十一二歲,小的年紀與王獻之司馬聃差不多。

司馬聃目光好奇地望著那兩個孩子,指著他們說道:“王七郎,他二人為何跪在土堆前哭泣?”

聞言,阿陌驚愕,不敢置信地看了眼小皇帝。

王獻之面色平靜地言道:“陛下可要下去看看?”

“可以嗎?”司馬聃問道。

王獻之點頭,看了眼阿陌。

牛車停下,阿陌攙扶著小皇帝與王獻之下車。

那兩個孩子哭得傷心。已是孟冬時節,天氣越來越涼。他們穿著帶補丁的衣衫,腳上穿著草履。兩人哭得滿臉淚痕,鼻子跟眼淚糊在一起,看起來髒兮兮的。

司馬聃未曾見過這樣邋遢的孩子。他微蹙小眉,臉上露出嫌棄的神色。小聲地對王獻之說道:“王七郎,你我還是走吧!”

司馬聃不喜歡這兩個又醜又髒的小孩,頓時沒了興趣,想要離開。

王獻之淡笑著看向司馬聃,輕聲說道:“陛下不好奇他二人為何在路旁哭泣?”

司馬聃的確好奇。猶豫了一下,他轉頭對阿陌說道:“你去問問他二人為何哭泣。”

阿陌心情複雜,他邁開腳步,朝那兩個孩子走去。

“我家郎君問你二人,為何在此痛哭?”

年紀小的孩子,乍然看到出現了好幾個陌生人,一時之間,忘了繼續哭泣。

年紀大一些的孩子,他紅著眼睛,望著王獻之與小皇帝。見這兩個孩子穿得這麼好,乘牛車出行,還有僕人伺候。他突然朝王獻之與小皇帝跪下來,聲音哽咽地說道:“求二位郎君收留我兄弟二人!只要能給口糠吃,我兄弟二人願意為奴!”

司馬聃被這個孩子的舉動嚇到了,他神色慌張地望向王獻之,出聲問道:“王七郎,他這是何意?”

王獻之拉著司馬聃的手,帶他往前走。

跪下來的哥哥,轉頭叫弟弟:“阿弟!過來跪下!”

年紀小的孩子,被王獻之的容貌吸引了,呆愣愣地望著王獻之。

走到年紀大一些的孩子面前,王獻之靜靜地看著他,語氣平靜地言道:“為何要收留你二人?你二人沒有家嗎?”

李大抬起頭,剋制住悲傷的情緒,哽咽道:“我阿耶被山上的野獸咬死。村人替我兄弟二人葬了阿耶。我兄弟二人,已經無處可歸……”

司馬聃不解,奇怪地問道:“怎會無處可歸?難道你二人沒有親人?”

李大哭著說道:“是有親人。有一姑母同住在村裡。可姑母不會養我兄弟二人!阿耶入土後,我帶阿弟到姑母家。姑母不許我兄弟進入。這幾日我兄弟與鄰家的牛住在一起,吃的是豚食……”

司馬聃越聽越糊塗,他繼續問道:“為何你姑母不許你兄弟二人進門?”

李大的淚水越流越多,他心裡痛苦,已經說不出話了。

阿陌不忍心,他忍不住開口替這個孩子解釋道:“當今亂世,百姓日子過得貧苦。多一個人多一張口,養活自己都難,更別說是養孩子了。”

司馬聃搖頭,還是聽不明白。

王獻之放開司馬聃,他彎下身子,遞了一塊手巾給李大。

“你叫什麼?”王獻之輕聲詢問。

李大不敢接王獻之的手巾,他猛地用手擦了擦眼淚,大力吸鼻涕,咳嗽著回答道:“李、李大。阿弟叫李、李二……咳咳咳……”

王獻之轉頭看向阿陌:“將車上的吃食取來。”

阿陌立馬跑回車上,拿了一盤蟹螯與一盤炒豆子,還拿了一壺茶。

看到王獻之用漂亮白淨的手,觸碰李大那張髒兮兮的臉,幫李大擦臉。司馬聃小聲地說道:“王七郎,你別碰他。”

李大看出了司馬聃的嫌棄之意,他立馬後退幾步,不敢再讓王獻之靠近自己。

王獻之的手頓住了,他彎起嘴角,朝李大溫柔一笑,揮了揮手上的手巾。“你自己來擦臉。”

李大嘴唇顫抖,他忍著不哭,伸出顫巍巍的手,接過了手巾。

轉頭,李大衝弟弟叫道:“阿弟,過來。”

李二眨了眨溼漉漉的眼睛,抬手抹了抹眼淚,朝哥哥靠近。

李大拉著弟弟跪下來,先幫弟弟擦臉。

阿陌取來吃食,還讓僕人搬了一張案几過來。

將吃食擺在案上,阿陌看向王獻之。

李二看到那些東西,口水立馬順著嘴角流了出來。他指著那些東西,小聲地說道:“阿兄,我餓……”

李大何嘗不是如此。他吸了吸鼻子,轉頭看向王獻之,朝王獻之磕頭:“多謝郎君!請郎君收留我兄弟二人!再過幾年,我就長大了。我可以幫郎君幹很多事!我會勤奮幹活,不會偷懶!”

王獻之溫柔地說道:“你二人餓了,先吃些東西。”

李大忐忑不安地望了眼司馬聃。

司馬聃沒說話,被李大盯著,他莫名覺得身子難受。

王獻之對阿陌言道:“阿陌,伺候他二人用食。”

阿陌點頭,他跪在地上,拿起案上的蟹螯,掰開裡邊的肉,放在青釉小碟中。

李二的口水滴到了地上,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阿陌的動作。

李大也咽了咽口水,他吸著鼻子,再次朝王獻之磕頭:“多謝郎君!多謝郎君!多謝郎君!阿弟!快磕頭!謝郎君!”

李二懵懵的被李大摁著磕頭。

司馬聃看不懂眼前的情況,他覺得自己的身子突然間好難受,特別不舒服。

司馬聃把王獻之拉起來,低聲說道:“王七郎,朕不舒服。”

王獻之轉頭看向司馬聃,輕聲問道:“陛下有何不適?”

司馬聃搖頭:“朕不知道。朕只覺得身子甚是難受。不想再待在此處。”

王獻之伸手指著司馬聃的心口,烏黑如染墨的眸子,目光平靜地望著司馬聃,他柔聲問道:“是這裡難受嗎?”

司馬聃想了想,他點頭回答道:“是也!就是這裡難受!朕怎麼了?”

王獻之告訴司馬聃:“這裡是心口的位置。心,就在這個地方。人的情感,會影響到心臟的建康。人悲傷難過的時候,心口就會難受,如同烏雲壓城,陰霾遍佈,陰沉壓抑。人快樂之時,心口就會舒服,那種感覺就像是春天到來,萬物復甦,明媚溫暖。”

司馬聃愣住了,他呆呆地伸出手指著自己的鼻子,語氣僵硬地說道:“王七郎之意,朕會不舒服,是因為朕在悲傷難過?朕為何會悲傷難過?朕明明是歡喜的。”

司馬聃不明白。自己出宮後,心情明明很快樂。為什麼會突然變得悲傷難過呢?

李大目光忐忑不安地望著王獻之與司馬聃,不敢吃東西。

李二一直在流口水,目光渴望地盯著阿陌剝的蟹肉。

王獻之指著李大,告訴司馬聃:“陛下看到這二人過得悽慘,故而心裡難受。”

司馬聃愕然,他眨了眨眼睛,望向李大跟李二。漸漸地,他明白了什麼。點頭說道:“是也。這兄弟二人過得是悽慘。朕不喜歡這二人。這二人讓朕覺得不舒服。”

王獻之語氣輕而緩地言道:“陛下覺得不舒服,是因為你看到這二人過得如此悽慘,卻不知該如何幫助對方。陛下不理解,為何這二人會變成這樣。”

司馬聃點頭,他開口問道:“王七郎,朕心口難受。如何才能擺脫這種不適?”

王獻之告訴司馬聃:“陛下是因為看到對方過得悽慘,才會產生這種難過的情緒。只要幫助對方,讓對方過上好日子,陛下的心情自然就能恢復。”

“那朕該怎麼做?”司馬聃問道。

王獻之看向阿陌,阿陌已經將那盤蟹螯剝得差不多了。

王獻之對李大言道:“吃吧!”

李大感激地向王獻之叩頭:“多謝郎君!”

李大拉著弟弟,來到案前。兩人流著口水,不敢伸出手。

阿陌笑了笑,伸出手,拉起他們二人的手。

見這兄弟二人的手還是髒的,阿陌拿出新的手巾幫他們二人擦手。

擦的差不多了,阿陌將著遞給他們。

李二拿不穩著。李二拿穩著後,他顫巍巍地夾了蟹肉,先餵給弟弟吃。

李二吃得很急,蟹肉還沒伸到他的嘴前,他立馬張開口湊過去咬肉吃。

司馬聃的眼睛漸漸泛紅,他抱著王獻之,聲音不自然地說道:“王七郎,朕難受。”

王獻之無聲地嘆了口氣,伸手拍了拍司馬聃的後背,伸手指著那些墳,輕聲說道:“陛下可知這是什麼?”

司馬聃抬眼望向那些墳,他搖頭:“不知。”

王獻之告訴司馬聃:“帝王、諸侯墓地曰‘陵’。平民百姓墓地曰‘墳’。這是墳,無碑無牌,甚至沒有壽枋棲身。貧苦百姓離世之後,直接挖坑埋入土中。被土中屍蟲啃噬,最後變成一具白骨。”

司馬聃面色慘白,他的嘴唇發抖起來,眼中流露出驚恐的神色。他瞪大雙目,驚恐地望著這一座又一座的墳堆。

“為、為何會如此……”

司馬聃不明白,為什麼百姓的生活是這樣子的。他聲音顫抖地言道:“城、城裡的百姓明明過得很幸福……”

王獻之輕聲言道:“天地萬物,可分陰陽。陰陽相對立,陰陽可互轉。這世上,有幸福之人,就會有不幸之人。生與死、笑與哭、來與去、白日與黑夜。萬物相生相對立。陛下在城裡看到了幸福之人,心情受幸福之人的感染,會覺得輕鬆愉快。眼下陛下在城外遇到了不幸之人,心情受到不幸之人的感染,會感到悲傷難過。這些都是人之常情,正常反應。”

望向李大與李二,王獻之露出溫煦的笑容,柔聲說道:“世間百態,需要用心去感受,才能瞭解這個世界。陛下只有親眼目睹百姓的生活。才能知曉朝廷所治理的天下,究竟是變得更好,還是變得更糟糕。”

司馬聃吸了吸鼻子,淚眼朦朧地看向王獻之,他低聲說道:“朕還年幼,不知該如何治理天下。王七郎,你幫朕治理天下可好?你如此聰慧,如此善良,一定能治理好天下!讓天下百姓都能過上幸福的日子。”

王獻之告訴司馬聃:“陛下可是天下之主,一國主君。這些都是陛下的子民。連陛下都不願意治理天下,關愛百姓。何人會在乎這些百姓的生死?”

司馬聃著急的辯解道:“朕並非此意。朕有心幫助百姓,奈何朕不知該如何治理天下……”

王獻之笑著握住司馬聃的手:“陛下莫怕,臣會教導陛下,讓陛下成為一個仁愛寬厚的明君。你我努力,攜手共創太平盛世,讓天下百姓都過上安樂的日子。”

司馬聃用力地點頭,激動地說道:“好!”

李大目瞪口呆,忘了喂自己的弟弟。

李二見哥哥不喂他吃東西,乾脆自己用手抓起吃食,自己吃東西。

李大渾身顫抖起來,他面色震驚地望向王獻之與司馬聃,聲音顫巍巍地言道:“一國之君……皇、皇帝……”

李大說完,兩眼一翻,直接暈了過去。

“阿兄!”李二被哥哥嚇到了,不敢再吃東西,立馬伸手去搖哥哥的身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阿陌立馬檢查李大。他告訴王獻之:“七郎,昏過去了。”

王獻之開口言道:“帶上他二人,回城。”

路上,司馬聃沉默不語,低著頭,一副喪氣失落的模樣。

王獻之也沒有再安慰他。

回到宮中,司馬丕被司馬聃的神態嚇到了。他詫異地問道:“發生了何事?陛下的臉色為何如此難看?”

王獻之搖頭,開口對司馬丕說道:“今日多謝殿下!請殿下隨我出宮。”

司馬丕不放心地望著司馬聃,低聲言道:“陛下今日出宮,遇到了不快之事?”

司馬聃抬起眼眸,看向司馬丕,慢吞吞地開口問道:“朕今日見到了幸福之人與不幸之人。琅琊王,你可見過不幸之人?”

司馬丕輕輕頷首:“見過很多。從琅琊國到建康,小王在途中看到了許多不幸之人。那些流民無處可去,最後餓死在道路旁。甚至在死後,會被其他流民分屍成肉塊烹食。”

司馬聃瞪大眼睛,臉色瞬間變得十分難看。神色驚恐地望著司馬丕,四肢莫名發寒。雙腿發軟,司馬聃跌坐在席上。

司馬丕沒想到司馬聃的反應這麼大,他立馬問道:“陛下可好?”

王獻之靜靜看著。

司馬聃伸手捂住自己的心口,哭著說道:“為何如此……”

司馬丕沒想到司馬聃會受到這麼大的刺激。司馬丕轉頭看向王獻之。

王獻之蹲下身子,跪坐在司馬聃的面前,輕聲開口言道:“陛下,天下百姓是否能過上好日子,成為幸福之人。全因朝廷之政策。只要陛下與百官共同努力,上下團結,必定能治理好天下,讓天下人漸漸過上好日子。幸福之人,會越來越多。”

司馬聃抱住王獻之,放聲大哭起來。

守在殿外的宮人聽到小皇帝的哭聲,立馬拍門詢問:“陛下!陛下可好?發生了何事?”

司馬丕勸司馬聃:“陛下莫哭。”

司馬聃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捂著嘴巴,不讓自己繼續哭。

王獻之說道:“陛下,深吸氣。放鬆。”

司馬聃把手放下,深吸氣。

殿外的宮人拍門許久,不見小皇帝回應,立馬說道:“速去稟告太后!”

褚太后趕過來的時候,司馬聃已經收斂了情緒。那雙眼睛又紅又腫。

見狀,褚太后變了臉色,面色不悅的質問宮人:“發生了何事!何人欺負陛下?”

宮人們全都跪下來,紛紛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甚至把責任推卸到王獻之與琅琊王的身上。

“奴婢不知!陛下與琅琊王、衛將軍在殿內,不許奴婢在殿內伺候。奴婢並不知曉發生了何事!”

褚太后轉頭看向王獻之。

王獻之詫異於褚太后的年輕,這是他第一次與太后見面。往日裡,褚太后雖然上朝,但是都坐在幕簾後面,看不清她的容貌。

褚太后正準備開口質問王獻之時,司馬聃出聲說話了。

“阿孃,不怪王七郎與琅琊王,是朕自己想哭。”

事出有因。褚太后不相信,她覺得肯定是發生了什麼事,小皇帝才會突然痛哭。

褚太后放柔聲音,溫柔地詢問司馬聃:“陛下,究竟發生了何事?告訴阿孃可好?”

司馬聃看了眼王獻之,又望了眼司馬丕。聲音沙啞地說道:“朕聽聞琅琊王從琅琊國到建康的途中,遇到很多流民。無人在意流民生死。有些流民被餓死。死後屍體被其他流民分成肉塊烹食……”

褚太后愕然,原來小皇帝是被嚇到了!

褚太后立馬對司馬聃言道:“這是假的,陛下莫要聽信。”

聞言,司馬丕微蹙眉頭,開口言道:“太后何意?難道太后以為小王在欺君?”

褚太后沒想到司馬丕會槓自己,她衝司馬丕使了個眼色,希望司馬丕與王獻之能先離開。

司馬丕面色認真地言道:“小王所言,句句屬實。若是陛下不相信,可出宮一睹!”

褚太后立馬責備道:“陛下乃天子,豈能隨意出宮!”

轉頭,褚太后命令宮人:“時候不早了。送琅琊王與衛將軍出宮!”

司馬丕與王獻之被褚太后攆出宮後,褚太后摟著小皇帝,哄了很久。

“宮外百姓安居樂業,並無流民。陛下莫要聽琅琊王胡言。琅琊王定是在與陛下說笑。”

“陛下不是喜愛吃鱸魚膾嗎?讓宮人傳膳可好?”

司馬聃忽然開口問道:“阿孃,餓是什麼感覺?”

司馬聃從未體驗過飢餓的感覺。對於食物,向來只在想吃與不想吃之間做選擇,他不曾捱餓過。

褚太后懵了,不知道該如何向司馬聃解釋。

見褚太后許久不回答,司馬聃看向其中一個宮人,出聲問道:“你說,餓是什麼感覺?”

那名宮人跪下來,聲音不自然地回答道:“餓、餓的感覺,會、會讓人覺得身子難受。”

“如何難受?”司馬聃追問下去。

那名宮人忐忑地解釋道:“腹、腹中會難受……人、人會、會沒有力氣……”

司馬聃沉默,雙手握成拳頭。

“陛下?”褚太后心裡擔憂。

沉默片刻,司馬聃緩緩開口言道:“今日起,朕不進食。”

褚太后變了臉色,立馬說道:“陛下乃天子!豈能不進食!”

司馬聃看向褚太后,他緩緩起身,慢吞吞地說道:“朕乃天子,一國之君。朕說的話,即是口諭。何人敢忤逆?”

面色大驚,褚太后不敢置信地盯著小皇帝。萬萬沒想到小皇帝竟然會說出這番話!

作者有話要說:  褚裒:何時放褚謀出來!

會稽王:還有本王!

殷浩:殿下,浩來救你了!

ps:有一句特別有名的話,叫做“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出自西晉晉惠帝之口。

有一年發生□□,訊息傳入宮內,晉惠帝聽說之後,覺得奇怪,問了一句話:“何不食肉糜?”

意思是:既然沒米飯吃,那為什麼不吃肉粥呢?

存稿君:嚶嚶嚶~作者大人快餵飽我!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言深情淺、hgvfj 5瓶;嘛花 3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