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我爹是王羲之最新章節列表 > 第 214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 214 章

第兩百一十四章人非草木

王獻之送燕國當地世家暫時離開燕國避難,取得當地世家的好感。許多世家表示,若是王獻之在燕國需要幫忙,儘管開口直言。臨走之前,各大世家吩咐管事,若是王獻之求助,必須要出手幫忙。

此番前往江左,各大世家心裡既是期待,又有些不安。故而,才會如此巴結王獻之。

王獻之出身琅琊王氏,琅琊王氏對於晉室而言,有一定影響力。只要能得到琅琊王氏的庇佑,那麼各大世家此行就不會遇到麻煩!

“七郎,最新消息。”王獻之正在作圖,阿陌匆忙走進屋內,將信箋遞給王獻之。

王獻之放下筆,伸手接過信箋,拆開瀏覽。

看完信,王獻之倏然起身,走到地圖面前,盯著地圖。

一看到王獻之盯著地圖,阿陌就有些不安,他出聲問道:“七郎,發生了何事?”

王獻之開口言道:“桓大將軍率大軍一路攻至雁門、中山!如今,中原已收復。”

阿陌聞言,面色大喜:“妙哉妙哉!我晉國終於收復中原!百萬晉人,可以返回故土了!”

阿陌心情激動,雙眼忍不住泛紅。

王獻之伸手撫摸地圖上修建長城的位置。

王獻之輕聲說道:“如今,只剩下秦國與西涼了。”

涼王張重華去年駕薨,其子張祚繼位後,給前任涼王追加廟號、諡號。新涼王雖然沒有昭告天下稱帝,但是此舉,已經明示了涼王的野心。

阿陌擦了擦眼淚,哽咽地說道:“幾十年動盪,未曾想,在我輩能看到山河收復,天下統一!”

中原都收復了,天下統一還會遠嗎?

王獻之靜靜地盯著地圖。

阿陌哭了一會兒,將眼淚擦乾淨,他看向王獻之。

王獻之轉身回到案前,開始提筆書寫。

連續寫了十封信,王獻之交代阿陌:“此書,即刻送到桓大將軍手上。此書,即刻送到褚公手上。此書送到謝艾手上。此書送到阿三手上。此書,傳回建康,送入皇宮。此書,送到叔父手上。此書,送到武陵王手上。此書,送到驃騎將軍手上。此書,送到謝叔父手上。此書,送到四郎手上。”

“遵命!”阿陌將這些信收好,立馬跑去找人送信。

寫完信後,王獻之站起來。他走到院子裡,抬頭凝望夜空中的明月。

身後忽然傳來一陣動靜。

兩名死士押著一個人,從屋簷上跳下來。

王獻之轉身看向身後。

“小玉兒!”

段陌朝王獻之笑嘻嘻。

見到這個人,王獻之蹙著眉頭,一臉不悅。

“許久未見,小玉兒越發俊美,風華賽過從前。”

王獻之語氣淡漠地問道:“足下前來,有何貴幹?”

段龕掙扎著,對王獻之說道:“先讓這二人放開我。”

王獻之告訴段陌:“若無要事,足下可以離開了。”

“小玉兒,你竟如此冷漠。虧我對你念念不忘,朝思暮想……”

王獻之出聲打斷道:“足下阿翁丟失渤海郡一事,朝廷尚未追責。”

聽出王獻之的警告之意,段陌回應道:“後來不是將功補過,奪回渤海郡矣?”

“若非荀長史與冉將軍出手幫忙,光憑段氏,如何能奪回渤海郡?”王獻之語氣淡淡地說道。

段陌換了話題,嬉皮笑臉地說道:“小玉兒說的是。不知小玉兒,是否會看在你我的交情,為段氏求情?”

王獻之告訴段陌:“若是足下無事,還請足下早些離去,莫要打擾獻之休息。”

“小玉兒何必這般冷漠?”段陌一臉委屈地望著王獻之。

王獻之倏然一笑,眉目清明若月,他緩緩言道:“獻之為足下修建了一座精神院。不知足下是否有意前往精神院做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琥珀色的眼眸,直勾勾地盯著王獻之。段陌笑著說道:“小玉兒何必如此厭惡我?我對小玉兒並無惡意。”

王獻之轉頭對死士言道:“送這位貴客到上船,前往江左,請他到精神院做客。”

死士馬上押著段陌起身。

段陌立馬叫道:“秦王傳書聯絡家翁。”

王獻之出聲叫住死士:“慢著。”

死士停下腳步。

王獻之走到段陌面前,眉眼平靜地看著段陌。他出聲問道:“所以,段氏想得到什麼?”

段陌特地跑來找他,將這件事告訴他。必定是想為段氏爭取利益。若是段氏有意與秦王合作,早就私下答應秦王了,不會將這件事告訴他。段陌之所以跑來找他,談論此事,無非是想為段氏爭取更多的利益。

中原收復的訊息,很快便會傳回江左。到時候,晉國舉國歡慶。大批晉人重返故土。而段氏,身為異族。如今安置在青州一帶,原本生活在青州當地的晉人返回故土時,知道自己的故鄉有異族人在此生活,必定會排擠段氏。

琥珀色的眼眸,幽深莫測地盯著那雙清澈如水的眼眸。

世上怎麼會有如此之人?年紀不大,心機如海。

莫非,當真如傳言那般,王獻之真乃天人轉世?他來到這個世上,便是為了平定天下?

被王獻之看穿,段陌忽地一笑,琥珀色的眼眸露出幾分無奈。他開口言道:“段氏想遷往燕國。求三郡之地生存。”

燕王慕容氏乃鮮卑人,佔據燕國自封為王后。燕國此地有不少鮮卑人。若是段氏遷往此處生活,將來必定不會擔心受晉人排擠。

王獻之告訴段陌:“晉人之所以恨胡人,是因為胡人殺晉人,奪晉人故土。逼迫晉人離開故土,流落異鄉。”

段陌哂笑,他低聲言道:“前輩犯下的錯,由後背承擔。吾輩又做錯了什麼?為何要承受這一切?”

王獻之輕聲言道:“逃避,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此時不解決問題,將來還是會影響後輩。”

段陌靜看王獻之,出聲問道:“如何解決?”

民族與民族之間的仇恨,是那麼容易解決得了的嗎?

王獻之對死士說道:“放開他。”

死士鬆開手,放開段陌。

王獻之朝段陌伸手,示意他進屋。

段陌跟隨王獻之進屋。兩人坐下後,王獻之開口言道:“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只要段氏願意作出改變,讓晉人知道,並非所有胡人都是可恨之人。胡人當中,也有善良之人。胡人也會救助晉人,胡人也會保護晉人。晉人對胡人的看法,會漸漸改變。吾輩這一代,一時之間,或許融化不了雙方仇恨。但是只要堅持下去,一代又一代的互幫互助,獻之相信,有朝一日,雙方會融合成一族,成為同胞。”

段陌低聲呢喃:“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王獻之伸手拿起茶壺,給段陌倒了一杯茶。將茶杯遞到段陌的面前。

段陌盯著這杯茶,看了一會兒,伸出手拿起茶杯,喝了一口。

王獻之說道:“生於亂世,眾生皆苦。獻之希望,段氏以誠心,幫助晉室統一天下,還天下蒼生太平。”

段陌目光深邃地凝視著王獻之。

原來,王獻之一直知道。

段氏先前之所以選擇臣服晉室,不過是因為被逼無奈,沒得選擇了,所以才會聽從王獻之的命令。向晉室稱臣,聽從晉室的命令。其實,段氏至始至終,都沒有將自己當成晉室的臣子。

直到,王獻之出手收拾燕王。桓溫率大軍收復中原。段氏這才徹底認命,從心裡對晉室順服。

段陌放下茶杯,他站起來,認認真真地向王獻之作揖:“段氏願誠心效忠晉室!並盡最大努力,與晉人化干戈為玉帛。”

王獻之站起來,向段陌作揖:“獻之替後輩感謝足下。”

是啊,今日之舉,皆為了後輩。

昔日,前輩不顧後輩,展開廝殺。今日,他們這一輩,不單要承受前輩犯下的錯,還要為後輩努力。他們這一輩,若是成功平定戰亂,讓天下統一,將來後輩便輕鬆了。不必再像他們這一輩一樣,生來承受戰亂之苦。後輩們,可以快快樂樂的在太平盛世裡長大。

思及此,段陌低低一笑。

他抬眼,眉眼含笑地望著王獻之:“聽聞小玉兒收養一義子?”

王獻之把手放下,靜看段陌。

段陌問道:“家君在戰亂中喪命,說來我也是可憐之人。不知小玉兒是否願意收養我?”

王獻之:……

他不願意!

王獻之面色淡淡地回應道:“時候不早了。獻之還要休息,就不招待足下了。足下請自便!”

段陌坐下來,拿起茶杯,一副好奇的模樣,打量著茶水,他問道:“阿耶,這是何?”

王獻之:……

“請足下注意稱呼。”

段陌追問道:“江左名士,都飲此物?”

王獻之轉頭望向屋門,開口叫道:“來人,進來送客!”

段陌站起來,面色委屈地望著王獻之:“阿耶要趕陌兒離開?陌兒與阿耶見面不過半個時辰,阿耶便要讓人趕走陌兒?”

王獻之咽了咽口水,壓下一股噁心味。他轉身,背對著段陌。

死士從外面走進來。段陌直接翻窗跳出去,臨走前衝王獻之說道:“阿耶!下回陌兒來看你時,給你帶禮物!”

王獻之:……

他不想再見到此人。

作者有話要說:  顧愷之:你奏凱!

段陌:不走!

顧愷之:這是我阿耶!不是你的!

段陌:現在是我的阿耶了!

顧愷之(記仇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