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我爹是王羲之最新章節列表 > 第 237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 237 章

第二百三十七章大小區分

王獻之被封為太保的訊息, 立馬傳遍整個建康城。

這是琅琊王氏出身的第二位丞相。年紀未到立志, 卻當上了丞相。備受眾人關注。

尤其是王獻之本人, 不久前因容貌俊美, 被圍堵在街頭。已經獲得了一大批愛慕者。聽說王獻之當成了丞相,眾人立馬朝烏衣巷奔去。

這一日,烏衣巷車水馬龍,擠滿了人。

各大世家紛紛前來道喜。王獻之的友人們, 也都來到了王家。

宮裡派來的使者, 擠不進烏衣巷,只好大聲叫喊:“吾等奉皇命, 特來傳旨!諸位借過!”

聽到此話, 眾人這才讓出一條路。

使者艱難的擠過去。

王獻之睡得正沉, 王家子弟得知訊息,歡喜地跑來吵醒他。

“七郎!快醒醒!你被封為太保了!”

“以後要叫七郎王丞相了!”

“王丞相!快起來!宮裡派人送來了金印,要親自到大門迎接!”

王獻之睜開眼睛,望向他們。

“我知曉了。”王獻之打了個哈欠,推開眾人,從榻上起來。

阿陌高興地湊過來,為王獻之披上衣衫。

阿陌轉頭對其他王家子弟言道:“諸位郎君,不如到外候著。小奴先伺候七郎梳洗更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王家子弟羨慕地望著王獻之。有人出聲說道:“七郎真是俊美。我的容色能及你一半,那該多好!”

“今後要叫王丞相!”王珣糾正道。

“王丞相多生疏!”那人撇嘴。

王獻之轉頭看向他們, 笑著說道:“自家人何必如此多禮。如往常一樣即可。王丞相倒是把我叫老了。”

王家子弟笑起來。

已經及冠的王家子弟告訴王獻之:“這倒是。一叫王丞相,我便想起阿龍從翁。”

從前,王丞相這個稱呼, 預設為王導。

如今,琅琊王氏又出第二位王丞相了!今後,可要將前一位王丞相與現在這位王丞相區分開來。

王珣說道:“不如叫小王丞相?”

其他人紛紛點頭:“倒是可以如此!這樣一來,便能區分前一位阿龍從翁與七郎了!”

王彪之下朝回來,發現烏衣巷都是人,擠都擠不進去。哪怕亮出琅琊王氏的身份,也沒人在意,圍堵的路人,都不肯退讓。他只好從車上下來,繞了一段路,從後門走進王家。

看到王彪之走後門進來,王家僕人大吃一驚,還以為自己看錯了。

王彪之走進來後,直接問道:“七郎醒來否?”

王家僕人張大嘴巴,一副吃驚的模樣,沒有回應王彪之。

王彪之嫌棄地看了眼那個僕人,轉身離開。

一路往王獻之的院子走去,半道上碰到王家的管事。王彪之問道:“七郎醒來否?”

王家管事向王彪之行禮,一臉喜色地說道:“郎主!七郎被封為丞相了!大喜!”

王彪之剛從宮裡回來,當然知道這件事。他再次問道:“七郎此時在做什麼?”

王家管事笑著告訴王彪之:“宮裡使者送來聖旨,正等著七郎到大門接旨!”

王彪之皺著眉頭說道:“他還沒起來?”

王彪之也不讓左右攙扶著他了,他加快腳步,往王獻之的院子走去。

王彪之還沒到王獻之的院子,便在院子外面碰到了許多族人。

王家族人都擠在王獻之的院子外面。正等著王獻之出來。

王彪之抬高聲音說道:“都站在此地做什麼?各回各院!莫要耽誤七郎的正事!”

王家族人訕訕地點頭,慢吞吞地離開了。

王彪之走進院子裡,聽到屋裡傳來各種說話聲,看到王獻之被一群王家子弟擁簇出來,王彪之出聲說道:“汝等不好好看書學習,在這裡纏著七郎做什麼?”

王家子弟:……

王彪之說道:“看到七郎如此風光,汝等難道沒有出仕之心?想要出仕,如七郎這般當上丞相,就得好好學習!用功讀書!”

王家子弟:……

他們哪有王獻之那個本事!

王獻之在宗塾待了沒多久,就被小皇帝徵辟了。壓根沒讀多少書。王獻之就是個奇葩!甚至,可以用非人哉來形容!外面人人都說王獻之是天人轉世,為的是拯救蒼生才來到人間。這樣的人,王家子弟怎麼可能比得過!

王家子弟訕訕地點頭離開。

人都走了,王彪之走過來,他打量著王獻之,滿意地說道:“不愧為王家麒麟。妙哉妙哉!七郎隨我到大門,接旨吧!”

王獻之笑著頷首。沒想到來到王家大門,被外面密集的人群驚到了。

“這麼多人……”

王獻之低聲呢喃。

王彪之笑著說道:“如玉美郎,少年丞相,全城的百姓,都向來目睹七郎的風采。”

王獻之的笑容有些不太自然。

“琅琊王獻之,接旨!”

來使大喊一聲。

王獻之行禮。

王彪之與王家族人也行禮。

顧和等人就在一旁圍觀。

來使唸完聖旨的內容,將聖旨與太保府的金印交給了王獻之,並且向王獻之行禮。這才轉身離開。

武陵王笑著走過去,出聲言道:“王丞相!”

顧和也湊過去,笑眯眯地說道:“新朝之後,王家出了兩位丞相。不如以大小區分?日後就叫小王丞相好了!”

王獻之笑著對他們言道:“多謝諸位。若非諸位支援,獻之也無法位及三公。諸位請!”

王彪之立馬將賓客請進來,讓王家族人與王家僕人用心招待來客。

王獻之成為丞相的訊息,像疾風一般,迅速傳到各地。

訊息傳到會稽,傳進學堂裡的時候,王羲之正在與全體教職工開會。

“郎主!郎主!大喜!七郎當上丞相矣!”

僕人忘了場合,高高興興地闖進屋子裡。

眾人聞言,微微一怔。

就連王羲之也怔住了。

謝安輕笑一聲,開口對王羲之言道:“恭喜先生。”

王濛高興地說道:“日後若是見到官奴,要稱呼官奴為王丞相矣!”

王玄之呆呆地問身旁的王徽之:“官奴當丞相了?”

王徽之伸手掐了一下王玄之的手,挑了挑眉。

王玄之吸了一口涼氣。

疼!

這是真的!

“官奴竟然當上丞相矣!”王玄之激動地對王羲之說道。

王羲之回過神來,扯了扯嘴角,笑容很淡,眉目之間甚至露出擔憂的神色。

這幾年,王獻之在廟堂上過得不容易。如今,當上了丞相,只怕將來在廟堂之上過得更是艱難。

當初王導成為丞相之後,其他士族聯手,多次尋找機會彈劾王導,想把王導從高位上拉下去。王敦作亂的時候,王導與身在建康的琅琊王氏族人,險些被朝廷治罪。好在,最後都化險為夷了。

越想,王羲之的眉頭簇得越緊。心裡為王獻之擔憂起來。

這會議的內容,直接變成了談論王獻之升官的事情。

王羲之心情複雜,他走出了屋子。

王徽之起身跟出去。

王玄之拉了拉王肅之與王操之,讓他們跟上。

王羲之走到外面,眉眼憂愁地望著院裡的景物。

王徽之漫不經心地言道:“官奴天生適合官場,更何況,有琅琊王氏幫助,他不會有事。”

王羲之轉頭看了眼王徽之,他低聲言道:“若是其他士族聯手對付琅琊王氏,只怕琅琊王氏承受不了諸位世家的政治攻擊。”

王羲之出生在天下大亂時期,他親眼見證琅琊王氏的興起,知道王導與琅琊王氏有多不容易。當初王導被庾亮、陶侃緊緊相逼,若不是與郗鑑聯手,透過王郗兩家聯誼,達到政治結盟,恐怕當時王導就被庾亮與陶侃逼出廟堂了。

想起成長時期,經歷過的事情,王羲之的面色越發凝重。

王徽之不以為然:“阿耶不必擔憂。官奴比你更清楚這些事情。”

王羲之懶得理會王徽之,他加快離開的腳步。回到辦公室,直接寫了一封信,讓人送去給王獻之。

王獻之收到王羲之的信,是半個月後的事。

見王獻之笑得這麼高興,王彪之問道:“是家書?”

王獻之望向王彪之:“叔父來了。阿耶給我捎來家書。”

王彪之點頭,他問道:“你阿耶都說了什麼?”

王獻之告訴王彪之:“阿耶恭喜我成為丞相。並且告訴我,二郎與三郎定親了。二郎的婚期舉辦在季秋之初,讓我務必歸家,參加二郎的婚禮。”

王彪之詫異:“二郎與哪家女郎定親?”

“是司馬氏女。具體身份,獻之也不清楚。”王獻之不想將對方的身份告訴王彪之。

王彪之一聽,王凝之竟然娶了司馬氏女,他皺著眉頭說道:“為何要娶司馬氏女?司馬氏女,配不上琅琊王氏嫡子。更何況,你如今身為丞相,如此身份。你的兄長,應該娶能幫助你的世家女。”

王獻之不想跟王彪之討論這個話題,他轉而言道:“只怕到時候我沒空參加二郎的婚禮。”

王彪之愣了一下,反應過來,他問道:“涼國那邊有進展了?”

王獻之頷首:“謝艾已經與當地世家商談好了,打算扶持張玄靖為新涼王。”

“張玄靖……”王彪之低聲呢喃,他詫異地說道:“未曾聽聞此人大名。”

王獻之告訴王彪之:“因為張玄靖五年前出生,五年前,涼王與晉國關係日漸冷淡,那時候起,涼王便不再向晉室上表涼國的情況。”

王彪之點頭,他低聲說道:“扶持一個稚子為新涼王,只要輔佐大臣心向晉國,這便足矣!”

新涼王人選已經選出來了,很快,涼國就會易主。到時候,只要新涼王上表朝廷,向晉國求助。晉國就有理由收拾秦國了!

作者有話要說:  王羲之:好擔心官奴!

謝安→_→:擔心他?不如擔心他的政敵。誰敢惹王七這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