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撿個系統當明星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4章 膽肥的合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94章 膽肥的合約

這是一份利益分成合同,順帶著一些保證合約和賠償合約,劉志明看到這個時候現在是受到了不小的驚嚇,不光是張良這個敢跟芒果臺分紅的想法,更是敢這麼冒風險的承擔風險,到底該說張良膽子大,還是說他對自己的節目有著充分的自信呢?

這一份合約其實也並沒有那麼麻煩,如今的張良在綜藝方面也不算是小雛雞了,以前那些啥事他自然也不會去做,在要給芒果臺做《我是歌手》之前,他就將《我是歌手》的一系列批文和專利都申請登記好了,省得再鬧出當初西杭衛視的事情。

而這一份合約就是關於張良授權《我是歌手》給芒果臺,然後關於合作的一些條文合約。

關於授權合作什麼的自然是千篇一律,最主要的還是利益分成和違約賠償方面的條文。

一般來說,一個電視臺引進一個綜藝節目,都是支付一定的授權費用就好了,這個節目引進之後怎麼做,做成什麼樣子都是電視臺的事情,賺了還是賠了自然也是電視臺的事情,差距也就是這個授權費的多少而已,像《我是歌手》在那個世界的授權費,就有數千萬之多!

而張良提出來的合作方式卻是分成!

分成的好處的是不用多說的,利益分攤的同時,風險也同樣的分攤了!

其實張良根本犯不著冒這樣的風險,畢竟他也不需要這麼去折騰,他現在怎麼也算是順風速運的老闆,這資產每天都在增長,他現在就算是在家悠哉的躺著,每天都在賺錢,完全沒必要毛這麼大的風險給芒果臺弄什麼綜藝節目,弄得不好自己不單是沒錢賺還要賠一大筆錢。

畢竟,《我是歌手》的賽制雖然好像沒有那麼複雜,拍攝起來好像也並沒有那麼困難,但是這一檔綜藝節目的製作費用可完全不便宜啊!這要是真的沒有達到收視率,那張良需要賠償的金額絕對是不會小到哪去,甚至於還要過億!

而芒果臺這邊其實也可以不用製作這個節目,畢竟現在的芒果臺可謂是各種各樣的節目排的滿滿的,之所以這麼想要跟張良合作,不過是劉志明想要做出點成績而已,想要來個節目吸引眼球,讓芒果臺在綜藝界更上一層樓罷了。

所以在這種時候,採用這樣的分成方式或許是對於雙方來說都是相當合理的存在,也更加容易接受一些。

以分成的方式合作,芒果臺自然是提供人力物力等等資金來運作《我是歌手》,而張良作為哦《我是歌手》的授權方,自然是努力配合將《我是歌手》創辦好,更是為了讓《我是歌手》儘可能達到張良預期的效果,張良更是直接擔任了總導演的職責!

以2%的收視率為起點,如果收視率達到2%張良就將獲得《我是歌手》利潤的一成收益;每提升0.5%的收視率,張良就可以多獲得一成的利益分成;而如果收視率沒有達到2%,張良也將根據收視率的縮水情況賠償芒果臺用於《我是歌手》的各方面支出,按照百分比來賠償。

簡單的說就是,假如收視率達到了3%,張良就能獲得3成的利益分成;反之收視率如果只有1%,那麼張良就要賠償芒果臺一半的製作費用!

這絕對是一個非常膽肥的合約!

這一份合約,完全算是讓劉志明沒有後顧之憂,2%的收視率真的不算低了,而且應該算是比較高的了,只要達到這個收視率就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存在了,如果還能超過這個收視率,雖然張良的收益也上升上去,但是相對的芒果臺的收益不也上去了。

何況,這收視率突破2%之上,基本也算是這個節目已經火了,那麼劉志明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反之,如果沒有達到這個收視率,事實上芒果臺的損失也並沒有太過於嚴重,哪個電視臺沒有幾個爛節目不是?每年的經費擺在那裡不用白不用不是?就算真的撲街了至少也算是給張良處好關係了,以後再合作就方便多了,何況這節目要是真的撲了,真正損失巨大的是張良才是。

只不過,張良這麼直接的拿出這份合約,總讓劉志明有種被算計了的感覺呢?

最終,劉志明只是覺得自己可能是多慮了,這麼一份雙贏的合約怎麼會存在什麼算計呢?怎麼說張良的作品,影響力是可想而知的,就像《蒙面歌王》當初的授權費就達到了兩千萬,現在似乎又增長了不少,而就算是兩千萬,如果只是達到2%的收視率,那麼張良想要賺這麼多錢那就必須要讓芒果臺賺到兩個億才行,還是純利潤的收入才行,這對於芒果臺來說簡直就是雪轉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如果,這一次的綜藝節目不是一檔唱歌類節目,關於這個利益分層或許劉志明還會猶豫一下,畢竟就算是張良的節目他也並不覺得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真的能達到2%的層次,就算是一開始因為張良的影響力稍微高一點,後面肯定就後繼無力了,基本能保持不虧就不錯了。

也就是說,芒果臺這一次不過是瞎折騰了一下,請來張良折騰了一檔綜藝節目還不用給錢,這種感覺自然是相當舒爽。

所以,這一次的合作在這麼一份合約的存在下,倒是沒有太大的難度,頂多就是對於這份合約的細節部分再進行了一些協商而已,不過這些事情就交給邵曉敏去處理了,這方面還是邵曉敏比較來的專業一些。

不過嘛,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此時心中各種盤算的劉志明,自然不會注意到當他在合約上簽上大名的那一瞬間,張良那揚起的嘴角還有那個奸計得逞的表情。

不過沒注意到也有沒注意到的好處,至少這一刻他的心情還是相當愉悅的,甚至於感覺都撿到了一個大皮夾子。

只不過,當《我是歌手》真的上線之後,造就了轟動之後再回想這個合約的那一刻,劉志明就有種五味陳雜的感覺了,更是後悔沒事幹嘛要跟張良籤這份合約,直接給人家授權費不就得了!

張良的作品,哪有不經典的存在?他都這麼自信滿滿了,怎麼就不知道機警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