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撿個系統當明星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0章 抉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40章 抉擇

作為盜墓小說的開山鼻祖,《鬼吹燈》在那個世界《2017貓片胡潤原創文學IP價值榜》上位列第12位,可見他的影響力!

但是,有趣的是,《盜墓筆記》作為《鬼吹燈》的同人作品,卻是在《2017貓片胡潤原創文學IP價值榜》上位列第2位!

愣是有著一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架勢!

嗯哼,順便說一句,位列第一的就是之前就被張良挖過去的《鬥破蒼穹》。

當然了,一本作品的好壞不僅僅只用這個榜單來評價,《鬼吹燈》和《盜墓筆記》到底哪本書好其實一直就是那個世界讀者們熱烈討論的話題,誰勝誰負其實一直都沒有一個定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畢竟,一個是更注重真實性,《鬼吹燈》雖然也描繪了很多詭異的場景和畫面,但是最終都算是得到了一個合理的解釋,所以可以說是娛樂性和專業性兼備,對於一部分讀者來說這樣的作品是相當難能可貴的存在。

而《盜墓筆記》就天馬行空的多,各種各樣詭異的事情可以說是讓你全程毛骨悚然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作為一部靈異小說顯然是相當成功而又到位的,畢竟是一本靈異小說,自然會存在很多很多科學無法解釋的靈異事件,這對於小說來說,自然也就更加的具有可讀性和故事性。

何況,南派三叔在寫這本小說的時候一直不停的挖坑,挖到最後他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去填了,不光是好好的靈異了一把,甚至於還讓讀者們活生生的被懸疑了一把。

連作者都不知道怎麼填坑,讀者們你們愛怎麼填怎麼填吧,我這叫發散性挖坑。

但不管《盜墓筆記》的挖坑到底坑了多少人,但是依然無法改變讀者們對於它的喜愛和推崇,也因為這一份推崇和喜愛,讓讀者們甘願這麼活生生的等了十年,才等到了一個勉強的大結局。

兩本書誰好誰壞不好說,但是作為網文來說,顯然喜歡《盜墓筆記》的讀者要比《鬼吹燈》多一些,也難怪會在那個榜單之上,《盜墓筆記》會高出那麼多,甚至於都拿到了第二的位置。

按照這樣的成績,張良自然應該選擇《盜墓筆記》不是麼,不管是它的影響力還是受歡迎程度,都相比《鬼吹燈》來說更加容易讓張良收穫聲望,但是最終張良還是糾結了。

為什麼?很簡單,還是因為兩部作品的IP!

雖然說,那個世界的《盜墓筆記》多少算是出自於《鬼吹燈》,但是《盜墓筆記》也是一個獨立完整的故事,不管是人物還是故事,其實和《鬼吹燈》都是沒有任何關係的,所以就算是拿到這個陌生的世界,沒有《鬼吹燈》的存在,讀者們依然還是能夠看懂《盜墓筆記》,這並不影響《盜墓筆記》在這個世界發光發亮。

只不過,這兩部作品在那個世界的一些影視作品多多少少還是會影響到張良的選擇。

明明是《盜墓筆記》更加的緊張刺激一些,但是這兩部作品翻拍的影視作品卻是有了一種截然相反的結果,也不知道是《鬼吹燈》這邊的投資人有錢,還是說南派三叔的命不好,各種被坑。

《鬼吹燈》的電影《尋龍訣》有著影帝影后的加盟,一堆的實力演員,最終獲得了16.82億的票房,而且是好評如潮都在期待著續作;

《盜墓筆記》的同名電影,演員方面選擇的卻是小鮮肉,演技不過關還各種面癱,加上各種路人演員,雖然最終依靠《盜墓筆記》的IP最終囊獲了十億的票房,但是確是被網友一度的狂轟濫炸,毀原著之類的評論更是層出不窮,更是不希望再出新作。

而在電視劇方面,《鬼吹燈》的電視劇《精絕古城》、《黃皮子墳》每集都是收穫了很高的收視率,網上的評價也是各種好評,更是連帶著原著都又被得到了很多的關注,相對來說算是網文界改變影視作品比較成功的存在;

再看《盜墓筆記》,低成本製作,加上又是面癱的演員和尷尬的演技,加上那不用心的特效和那些雷人的改編,又是在網路上嫌棄了一波吐槽的狂潮,甚至於一度都被下架處理,實在是讓人有些哭笑不得。

如今的張良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被封殺走投無路的娛樂圈新人了,他現在在各方各面都有著涉足,特別是在影視方面,加上《無間道》的表現,張良可以說已經在華夏娛樂圈已經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個時候再發書,他自然也需要注意一下在這方面的影響。

不管是為了自己的名聲,還是為了順利的收刮聲望,這種時候好好思量一下自然是沒有壞處的。

何況,張良現在雖然被外界捧到了天上去,但是事實上他也不過是一個文抄公而已,這讓他抄襲什麼的自然是信手捏來熟門熟路,但是真讓他自己原創那可就拉倒吧,說不定大街上隨便拉一個都比他強呢。

所以,就算是他現在有著導演技能,有著演技,有著各方面的技能,他也不可能把那個世界的爛片拍成經典作品不是麼?畢竟他沒有創造的能力,很多東西他無法更改,所以相對來說自然是《鬼吹燈》更加的適合一些,不管是作品影響力還是改編作品的影響力都是一個不錯的成果。

只是,就這麼放棄《盜墓筆記》張良自然是不甘心的,這麼經典的一部作品,就因為被各種坑爹導演演員翻拍被各種謾罵就把這部經典的作品藏著捻著,實在是太浪費了不是麼?

想來想去,思前想後,各種掙扎和糾結,在這兩部作品選了又選之後,張良乾脆一拍腦袋,媽了個巴子的!全發了不就完了,幹嘛只發一本嘛,挑來挑去累不累不是?

多發一本書怎麼了,不就是多兩百來萬字麼,不就是一百萬的聲望麼,就當是投資了,他還真不信這麼經典的作品,不能給他賺回這一百萬的聲望!

既然想明白了這一點,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的多了,不過嘛,既然是兩本書,何況風格還是完全不同的存在,自然是不可能今天更這個,明天更那個,所以,具體怎麼釋出,自然也是有著一套張良的想法和套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