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簽到諸天從四合院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2章 紡織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2章 紡織城

“這些年,我看了不少新學方面的書,發現興建工廠可不簡單,單就工廠選址、機器購置來說,都很有講究!”

李明浩還舉了幾個例子,“昔日張香帥在漢陽興辦鐵廠,共耗費五百萬兩之巨,然而漢陽鐵廠所鍊鋼料竟然不符合鐵路鋼軌的要求,經營陷入困境。”

“究其原因,便是機器選擇不當的緣故;最初在採購機器時,設備廠曾提出要將鐵礦石拿去化驗,卻被張香帥一口拒絕,他的理由是:中國地大物博,老祖宗鍊鐵煉了幾千年,礦石是好是壞還用你外國人教?”

“結果,漢陽鐵廠從英國購買了當時最先進的鍊鋼爐,這種鍊鋼爐只適合煉含磷量較少的鐵礦,而張香帥採購的卻是大冶鐵礦的礦砂,自然就煉不出好鋼來。”

張之洞和漢陽鐵廠的故事,那可是上過教科書的,至今李明浩還清晰地記得;張香帥在國內以興辦工業而著稱,連他都是這樣,更何況其它人?

“不過興辦漢陽鐵廠也並非全無是處,起碼選址就非常合適,漢陽地處長江沿岸,水運通暢,無論是運送煤礦、鐵礦還是把生產出來的鋼鐵賣出去,運輸都不是問題,所以漢陽鐵廠還有救!”

日後漢陽一直是國內的鋼鐵生產中心,在民國時期、新中國時期都為鋼鐵工業做出了卓越貢獻,其選址合適便是重要原因。

“想要興辦紡織廠,也要選擇交通便利之地,如此煤礦、棉花還有紡織出來的布匹才好運輸,同時還要有水,紡織廠日常用水需求頗大,要是距離水源過遠,那可開不下去!”李明浩解釋道。

井勿幕聽了若有所思,“棉花的話,白鹿原就有不少,煤礦的話,就只能從銅川運過來,所以必須靠近大道。”

“銅川煤礦固然不錯,但陸路運輸還是貴了些,不過好在我們滋水縣也有煤礦。”陝西是煤礦大省,煤礦主要埋藏在陝北、銅川等地,但這並不代表其它地方就沒有煤礦。

滋水縣的煤礦產業無論質量還是儲量,肯定都不如陝北,但李明浩要開的只是一家小紡織廠,靠縣裡的煤礦足夠了。

從縣裡買煤路途短,成本相對較低,而且還有一個好處,如今有實力開礦的都是大戶人家,跟他們達成合作,對保護自己的產業也頗有好處,他就算想反對,也得考慮下自己挖出來的煤還能賣給誰去。

一路走到日後紡織城的所在地,李明浩方才停了下來,新中國選擇在這裡建立西北紡織工業中心,是因為隴海線的便利,依靠鐵路運輸可以彙集煤礦、棉花等資源,也便於把成品銷往全國各地。

現如今隴海線還沒建成,不過好在這裡並非只能採取鐵路運輸,紡織城挨著滻河,可以利用滻河、灞河、黃河的水運優勢,同時還能解決紡織廠的用水問題。

而且這裡距離西安城也不遠,紡織出來的布匹運進城裡就能銷售,能夠節省大量的運輸成本。

挨著城又沒進城,遇到城中的官員大戶的阻礙也能少一些,所以李明浩早就盯上這塊地方了。

關中平原靠近水源的土地肯定是最上等的,一般人家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斷然不會出售,不過河邊總有一些碼頭、貨棧等不是耕地的土地,而且也總些人家難免遇到邁不過去的門檻,要不然怎麼會有千年地換八百主的諺語?

李明浩看上的這塊地,原本就是一塊倉庫旁邊的荒地,主家打算蓋點磨坊、倉庫賺錢,可惜他唯一的兒子被勾引賭博欠下了大筆錢財,不得不忍痛割愛,以償還賭債。

李明浩沒還價,他說多少就是多少,另外又讓他拿了自己的名帖去縣衙報官,把那個攛掇他家孩子賭博的混混抓起來,如此主家自然是百般感激。

按照慣例,請了冷先生做中人在契約上簽字畫押,這塊地就歸李明浩所有了,完了李明浩剛好順路送冷先生回白鹿原。

路上冷先生詢問起了他買地的原因,“嘉軒,你想買地,原上肯賣的人雖然不多,但也有幾個,為啥跑這麼遠來買?而且還是這麼晃的地?”

“我買地不是為了種莊稼,而是為了建廠,這地方種莊稼不合適,蓋廠子倒是合用!”李明建答道。

冷先生不愛多說話,聽了李明浩的解釋點點頭,便不再言語,回去後也沒和外人講。

買了地,就可以僱人蓋房子了,從周圍有磚窯的村子裡買了磚瓦,又僱了左近的村民幫忙,選個良辰吉日便開始動工。

找這些人幫忙幹活,自然是為了給周圍村民分潤好處,李明浩雖然已經有了舉人的功名,白鹿原一帶無人敢招惹,但光靠畏懼可籠絡不了人心,要讓他們從中得到實惠,他們才會真心實意支援自己。

後世許多廠家到某個地方興辦工廠,總會僱傭一批當地人,就是出於這樣的考慮。

李明浩也早早地放出話來,等廠子蓋好之後,優先在周圍村子招工,優先收購他們的棉花,如此以來,大家就幹得更起勁了。

工程開始後,李明浩自然要每天過去看,不過他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於是就把現場監工的任務交給了井勿幕和鹿三。

他們倆一個熟悉新學,看得懂李明浩畫的圖紙,一個忠誠勤懇,把工地交給他們,李明浩完全放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縣裡不少大戶聽說李明浩打算興建紡織廠後,也紛紛過來聯絡,或是推銷自家煤炭,或是想給自家地裡種的棉花找個大主顧,當然也少不了想入一股的,李明浩都是來者不拒。

只要不影響紡織廠的正常運營,那自然是把朋友搞得越多越好,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樂於看到他蓋工廠。

就比如原本在白鹿原收購棉花的,要是等紡織廠建起來,他們收棉花怕是就沒那麼容易了。

於是,幾個人便開始商量起來,可李明浩如今有舉人的身份,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

最後商量一番,還是決定先試探一番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