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科技狂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32章 windows98完蛋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32章 windows98完蛋了

……

兼具計算機病毒和計算機蠕蟲特徵,並能跨越多個平臺的切爾諾貝利病毒,重新整理了人們對惡意計算機程序破壞程度的認知,但也交上了好大的一筆學費。

畢竟,雖然大部分BIOS損壞的電腦,可以透過返廠維修、更換晶片的方式補救,但那些儲存著重要資料的文件,能否挽回,還要看幸運女神願不願意眷顧。

而這些僅僅是最直接的損失,至於那些間接的、隱形的損失,就很難精確地評估了。

《華爾街日報》所說的,切爾諾貝利病毒給全球造成了一百億美元的損失,一點兒也不誇張。

正當各界手忙腳亂地對付到處肆虐的切爾諾貝利病毒的時候,就在切爾諾貝利病毒大規模爆發後的第四天,即切爾諾貝利病毒的爆發之勢,開始從高峰滑落的轉折點,自~由和開源軟體社群裡的,一個據信來自俄羅斯的賬戶,發出了一封公開信。

其宣告:自己就是切爾諾貝利病毒的作者;純屬無意之中,不慎地將這個“小東西”洩露出來;對由此造成的出人意料的破壞,感到不安和歉意;為了儘量降低危害,現公開原始碼,以群策群力地形成更有效、更妥當的處置方案。

於是乎,讓無數人聞之色變的切爾諾貝利病毒,徹底地“大白於天下”了。

一開始,很多人非常抗拒接收到帶有切爾諾貝利病毒原始碼的電子郵件附件。

哼,休想騙我上當!

之前那些極具迷惑性的“求職信”、“I_LOVE_YOU”之類的電子郵件,可把人坑苦了!

不過,當這份切爾諾貝利病毒原始碼被確認無誤後,所有人的態度,立刻變了!

以賽門鐵克為代表的計算機安全公司,憂慮地表示,“切爾諾貝利病毒原始碼的公佈於眾,表面上看起來,有利於弄清其真正的機制,進而幫助防治;但與此同時,被有心人利用,滋生出切爾諾貝利病毒變種的可能性,也更大了。”

美國安全部門的態度,似乎也在以最大惡意揣度:切爾諾貝利病毒的作者,在這個時候公佈原始碼,未必是出於一片好心,恐怕包藏禍心地火上澆油的目的,才是主要的。

為此,美國請求俄羅斯,抓捕這個給全球造成上百億美元經濟損失的危險駭客。

俄羅斯答應的挺好,就是沒結果,也不知道是因為切爾諾貝利病毒的作者,真的神龍見首不見尾,還是由於經濟上的多年糟糕表現,開始和美國離心離德地陽奉陰違了。

倒是技術社群,對切爾諾貝利病毒原始碼的公開,可謂是一片歡騰;尤其在深入分析了切爾諾貝利病毒原始碼之後,無數人送上了崇拜的膝蓋。

……

切爾諾貝利病毒的作者,簡直就是外星人,如此精妙絕倫的數學演算法,是怎麼想出來的?

毫無疑問,切爾諾貝利病毒的作者,是一位頂級大師,對最近十幾年的計算機技術發展瞭如指掌;否則的話,切爾諾貝利病毒劍鋒所指,不會盡是幾乎不可能被發現的缺陷和BUG

切爾諾貝利病毒的出現,讓當代計算機工業,回頭對自己五彩光環下的那些不足之處,進行了一次認真全面的審視,從某種程度來講,不吝於一次鞭策。

切爾諾貝利病毒告訴大眾,一名高明的駭客,應該具備怎樣的技術。

如果你對計算機技術有興趣,那麼只要把切爾諾貝利病毒的原始碼研究透了,便可以成為一流高手了。

……

對切爾諾貝利病毒,及其作者,諸如此類的推崇,猶如滾滾長江之水,氾濫得不可收拾。

誇到後來,有人一琢磨:不對啊,切爾諾貝利病毒的作者,如此牛叉,不應該呆在俄羅斯那種個人電腦工業發展的荒漠吧。

於是乎,關於切爾諾貝利病毒作者的真實身份,又被討論得昏天暗地。

道理擺在那裡呢,這樣一位將整個計算機行業踩在腳底的大師,如果想要隱藏自己在網際網路上的痕跡,或者製造自己在網際網路上的一種存在假象,實在是太輕鬆了!

……

當然了,有人八卦之火熊熊燃燒的同時,也有人認認真真地做實事。

方圓公司正式宣佈:將會為方圓個人電腦所採用的主機板,推出一種雙BIOS設計方案,以抵禦切爾諾貝利病毒及其變種,對系統硬體的毀滅性破壞。

對應的原理,說起來也簡單:就是其中一塊BIOS晶片,仍然採用當下流行的、透過改變電壓便可以擦寫的那種,以利於新增包括對最新CPU提供支援在內的升級維護;而另外一塊BIOS晶片,則採用只能透過紫外線照射才能擦寫的那種。進而在前者被破壞,導致無法進行正常引導時,提供一個可用的備份。

雖然方圓公司推出的這個技術,沒什麼革命性的含金量,但做總比不做強,表明了一種知恥而後勇的認真負責態度,頓時迎來一片讚譽,業內也是應者雲集。

……

不過,並不是誰都可以從對切爾諾貝利病毒的檢討反省和亡羊補牢當中,得到正面的回報。

因為切爾諾貝利病毒對計算機硬件的破壞,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所以不難猜到,當切爾諾貝利病毒的原始碼被公開後,立刻有人對此展開研究,並很快有了結論。

那就是:相比於切爾諾貝利病毒對硬碟裡辦公軟體文件的無差別破壞,它對硬體的毀滅性攻擊,僅針對那些安裝了32位和16位混合架構作業系統的計算機,而安裝了純32位架構作業系統,或者64位架構作業系統,則秋毫無犯。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要想破壞主機板上的BIOS,就必須改變電壓,而這又需要得到系統的中斷呼叫許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恰恰是那些32位和16位混合架構作業系統,對中斷的許可權管理,不怎麼完善,從而讓切爾諾貝利病毒作者這樣的大師,找到了可被攻擊的空門。

既然知道了其中的問題所在,那麼切爾諾貝利病毒對計算機硬件的破壞,就沒有一開始完全不知就裡時的恐怖了。

使用者所需做的,無非就是安裝一套純32位的作業系統。

這不算什麼難事,包括哲儒軟體公司的StudiOS_i、微軟公司的Windows_NT在內的選擇,還是很有餘地的。

只是,這個研究結論,給微軟公司今年面向消費級市場推出的作業系統windows_98,帶來了滅頂之災。

必須承認,透過博採眾長,新面世的windows_98,贏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尤其哲儒軟體公司因為反壟斷官司的緣故,讓微軟得到了發揮的空間。

可windows_98為了保持對仍有可觀市場空間的16位應用程序的相容,採用了32位和16位混合的架構,而不是哲儒軟體公司為StudiOS_i配備了技術更加複雜的虛擬機器。

如此一來,在能對計算機硬件進行破壞的切爾諾貝利病毒的面前,windows_98成了最束手無策的作業系統的典型。

要知道,安全的作業系統,會有一個針對Interrupt_Description_Table——中斷描述表,即IDT的保護機制,以避免包括計算機病毒在內的程序代碼的改動。

而微軟主打消費級作業系統市場的windows_95和windows_98,恰恰就沒有這個保護機制,結果被切爾諾貝利病毒打成了篩子。

因為作業系統所設計的對中斷描述表的保護機制,位置實在太核心、太底層了,所以windows_98的改動價值,已經不大了。

畢竟,與其浪費資源修修補補,還不如開發一個足夠完美的全新替代品呢。

換而言之,切爾諾貝利病毒這麼肆虐一番後,讓微軟樂呵了不長時間的windows_98,可能就要因此壽終正寢了。

更準確地講,微軟面對消費級作業系統市場的整個windows_9X分支,都失去了存在的信任基礎。

……

西雅圖,微軟總部,蓋茨、史蒂夫·鮑爾默等人,正討論著整個windows_9X分支產品線如何處理的問題。

這可不僅僅是windows_95和windows_98的去留存廢,蓋因微軟看到windows_98市場反響良好後,便興沖沖地研發面向千禧年的下一代版本,即windows_ME。

在這種情況下,取消windows_9X分支產品線,就意味著放棄兩個仍在銷售的作業系統windows_95和windows_98,以及正在研發的繼任者windows_ME,由此產生的損失,實在太痛徹心扉了。

史蒂夫·鮑爾默還抱著僥倖的心理,以為正在研發的windows_ME,可以彌補windows_9X分支產品線被切爾諾貝利病毒擊穿的這個缺陷。

於是他開口道:“自從微軟決定在MS-DOS之外,開發圖形用戶界面作業系統後,windows_9X分支產品線便誕生了,頂著蘋果電腦公司的專利壓力,從探索階段的windows_1.0、windows_2.0,到開始貢獻利潤的windows_3.X,乃至目前的windows_95和windows_98,一路發展過來,非常不容易,凝聚了我們無數的辛苦和感情,如今正是收取回報的好時光,還是儘量補救一下吧。”

蓋茨微微苦笑,沒有馬上作答。

深諳技術的他,非常明白:windows_9X分支產品線已經成了一個泥潭,越是捨不得地在裡面撲騰和掙扎,就沉得越快!

為今之計,只有當機立斷地壯士斷腕,把微軟在作業系統上的佈局,完全壓到架構明顯更優秀的windows_NT分支產品線上。

環視著在座的部下,蓋茨張了張嘴,突然又覺得實在太窩火了。

如果說,windows_98技不如人,被競爭對手打敗了,蓋茨也就認了;可現在的情況卻是,windows_98還沒來得及和哲儒軟體公司對應版本的StudiOS展開正面廝殺呢,就稀裡糊塗地被一個計算機病毒逼得沒有立身之地,實在死得太憋屈了,怎麼能讓人甘心?

蓋茨端起杯子,喝了一口咖啡,澆滅了心裡的小火苗,然後緩緩地說道:“雖然我在感情上和你們一樣,不願意承認windows_9X分支產品線已經走到了盡頭,但事實就是如此殘酷地不可改變。”

抒情完畢後,蓋茨的語速明顯快了起來。

他拿出創業者的魄力和老闆的果斷,隨即指示道:“windows_ME專案的研發,立刻停止;windows_9X分支產品線轉入維護狀態;我們的下一代作業系統,只有一個,那就是5.0版本的windows_NT。”

見史蒂夫·鮑爾默心有不甘地要開口,蓋茨一擺手,“對於windows_9X分支產品線,市場那邊可以賣多少算多少,但公司在作業系統領域的重心,必須完全移到windows_NT分支上來,而且要馬上準備相關材料,我要以最快的速度,召開新聞發佈會,對外宣佈,正處於研發階段的5.0版本windows_NT,會在明年上市,並且將商業名稱定為windows_2000。”

史蒂夫·鮑爾默認識蓋茨的時間,已經長達二十多年了,可謂知之甚深。

所以,一見對方如此做派,他就心下瞭然:這就是最後的決定了!

史蒂夫·鮑爾默倒也能夠理解蓋茨的所思所想:windows_9X分支產品線的招牌,已經徹底被切爾諾貝利病毒搞臭了,以至於影響到了投資者的信心,連累微軟股價下跌。

在這種情況下,蓋茨必須透過壓寶5.0版本的windows_NT,來讓外界重拾對微軟的信心。

……

事實也是如此,蓋茨為尚處於研發階段的windows_2000,舉行了一個精心籌備的媒體吹風會。

他表示:將在明年推向市場的windows_2000,除了分伺服器和工作站兩大版本之外;工作站版本又會細分出專業版、家庭版;而後者會具備windows_9X分支產品線的消費級功能。

……

到了互動環節,記者很不給面子地詢問:微軟會給windows_9X分支產品線,一個怎樣的結局?

蓋茨含糊地回答道:“鑑於架構的優越性,微軟當然會選windows_NT分支產品線,來承擔公司未來的使命。”

……

對此,著重報道科技影響的《連線》雜誌,弄了一個非常直白的題目,《windows98完蛋了》。

而具體的報道內容,則是感慨道:

我們見識到了切爾諾貝利病毒到處肆虐的危害,本以為這就是一切了。

但事實並非如此。

我要告訴你,至少微軟會因為切爾諾貝利病毒,不得不改變經營策略,甚至廢掉了一個很受歡迎的作業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