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科技狂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0448章 MIDI和音效卡盡在手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448章 MIDI和音效卡盡在手中

不得不說,唐煥的本地化策略所具備的獨特功效,非常地給力。當他打著愛普生或者太東這些日本公司的旗號去強取豪奪的時候,遇到的排斥力度往往相當有限。

就拿川上源一來講吧,論資歷,他也能擠進日本企業家黃金一代的行列了,可面對唐煥抽冷子揮出的資本大棒,卻不得不委曲求全。

見唐煥毫不掩飾自己的洋洋得意,川上源一只能任憑這位勝利者躍武揚威,陪著笑臉,違心地說道:“希望能借唐先生的吉言吧,日本樂器製造株式會社繼續發揚光大,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擺脫困境。”

川上浩仗著膽子插嘴問了一句,“我記得唐先生曾經說過,可以幫助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在中國找到一個市場機遇,不知道這個承諾是否仍然有效。”

川上源一讚賞地瞥了一眼自己的兒子,心說最近總算有長進會觀察場合了,蓋因這個話題他也非常關心,但礙於身份,不好意思主動開口詢問。

“我當然不會食言了。”唐煥淡淡一笑,“這樣,我先從你們這裡採購500輛摩托車,試探一下行情。不過有一樣,配件一定要跟上。”

唐煥才沒閒心去專門幫助庫存積壓嚴重的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只是恰逢其會地摟草打兔子罷了。

周重已經到地方任職了,唐煥自然要協助他做出一番政績來。

現階段,大陸的治安形勢不容樂觀。這批摩托車算是送過去的一份禮物,周密可以拿來增強一線的巡邏力量,威懾不法分子,用不了的那部分,還能援助有需要的地方。

如果雅馬哈摩托車適合中國的使用環境,那就可以考慮在港城或者東文省其它城市進行某種形式的引入與合作了。當然了,這個專案還要落在周重頭上。

因果關係就如此簡單,可川上源一父子二人上哪知道唐煥的漫不經心,只以為這位美國首富人品好,信譽佳。

面對強者的力貫千均,無法反抗的弱者,只能找心理安慰,閉眼享受。

川上源一父子已經想開了,尤其是在思想發生轉變之後,注意到了早前忽視的一些情況。

服部家族在拱手讓出愛普生的控制權後,靠著剩下的那部分股權收益,儼然成了坐著數錢的富家翁,輕鬆愜意得沒法形容了。

米哈依爾.科根的變化更是誇張,在把太東賣給唐煥後,搖身一變,成了對方陣營裡的高層之一,並數次率領奧克蘭運動家隊來日本,和幾個著名財團旗下的棒球隊進行友誼賽,可謂風光無限,面子裡子賺得滿滿的。

詳細瞭解過這些先例後,川上源一才琢磨過味來,為什麼自己一開始尋找外力,以抗衡唐煥的時候,不但屢屢碰壁,還被對方不理解,為什麼要放過這麼好的合作機會?

已經年過古稀的川上源一,之所以頂著壓力,二度出山,重掌大權,究其實質,主要是為了把基業傳承給自己的兒子川上浩。

其中的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是他幾十年的心血結晶,度假村、體育用品等多元化產業,也都落實在其名下;最久歷史但卻架構相對單純的日本樂器製造株式會社,並非不可割捨。

如果能透過這次資本合作,像服部家族和米哈依爾.科根那樣撈到足夠的利益,倒也是壞事變好事了。甚至於,川上浩的上位還能更順利一些。

想明白這些關節的川上源一,在接下來協助唐煥整頓日本樂器製造株式會社的過程裡,殷勤款待,竭力拉近雙方之間的關係。

隨著把之前的那些不痛快刻意地忘卻後,川上源一父子和唐煥的關係,總算可以用融洽來形容了。

如此一來,涉及到討價還價的事情,就無需撕破臉了。

畢竟,日本樂器製造株式會社和愛普生、太東不同。

愛普生相對獨_立於服部家族的精工,太東則被米哈依爾.科根這個創立者完全脫手了,而日本樂器製造株式會社則一直和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共同擁有著YAMAHA的品牌。

這裡面有著太多的利益糾纏,必須斤斤計較。

年事已高的川上源一,不可能整天圍著唐煥這個年輕人轉,身份和精力都不允許,於是他把自己的兒子川上浩推到第一線,也算是幫其樹立威望了。

在見識到唐煥的厲害後,川上浩不用老爹川上源一抽嘴巴教訓,便知道要討好這位曾經的對手了,以至於這段日子幾乎成了跟屁蟲。

這一天,川上浩繼續跟隨著唐煥,欣賞對方如何把日本樂器製造株式會社吃幹抹淨。

當看到一大堆雅馬哈的電子樂器,透過MIDI介面,被一臺方圓電腦串聯並控制,進而得到混音、特效等等結果後,川上浩忽然有些明悟,脫口而出地問道:“如果日本樂器製造株式會社仍然固守著傳統意義上的樂器製造業務,並沒有把觸角深入電子樂器和MIDI領域的話,想必不會成為唐先生的獵物吧?”

“那是當然。我的計算機透過MIDI控制電子樂器的這套機制,總不能全部都從頭打造。”唐煥回答完後,隨手一敲回車鍵,一臺方圓電腦開始播放MIDI音樂。

現階段,數字音頻的應用領域主要體現在數字音樂上,畢竟只有受眾面最廣的普通消費者群體,才能帶來足夠的利益驅動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人們平常所能欣賞到的數字音樂,大致有兩類:個人電腦、電子遊戲機平臺上的晶片音樂——Chiptunes和激光唱片——CD。

電子遊戲從1970年代開始大行其道後,能夠提供聽覺體驗的遊戲音效和音樂,很快便成為設計當中一個頗為重要的環節。

但電子遊戲機發展到現在,都不具備成熟條件回放高分辨率的PCM錄音,更無從談起使用商業授權的高音質錄音了。

所以,遊戲音樂的實現,只能選擇實時合成,也就是將基本的聲音合成引擎植入硬體當中。

晶片音樂由此產生,並成為當下非常流行的一種電子音樂形式,很多音樂人在這個領域裡卓有建樹。

晶片音樂包括數種基本波形,如方波,鋸齒波或三角波,以及基本的打擊樂器,具備一定的藝術表現能力,從而湧現了不少讓人耳熟能詳的作品。比如《超級馬里奧》裡的遊戲音樂,就廣受歡迎。

更有甚者,很多遊戲程式和應用軟件的破解者,會在程式碼中加入自己的過渡音樂,來顯擺高超的技術。

包括EA在內的幾家業內領先廠商,其電子遊戲機都使用了技術獨到的聲音處理晶片,甚至一些個人電腦也紛紛效仿。

當然了,晶片音樂的不足之處也非常明顯。不同廠家的聲音處理晶片,會產生效果迥異的聲音,可謂設計水準,高下立判。

太東在1978年推出的大賣遊戲《Space Invaders》——《太空入侵者》,其街機硬體系統就使用了德州儀器的聲音處理晶片SN76477。

以沈望傅為首的數字音頻技術團隊,所研發的此類聲音處理晶片,在各系列的小霸王電子遊戲機、方圓標準的個人電腦上,表現可以用鶴立雞群來形容,引得不少第三方廠商專門跑來求購。

即便如此,晶片音樂的先天營養不良,仍然無法完全彌補回來。

比如,在晶片音樂裡,鼓聲較難獲得,只能透過短時間訊號、脈衝或是爆炸噪聲來模擬。

此外,晶片音樂的複音數很是有限,從而限制了音樂人的創作空間。

晶片音樂屬於8 Bit音樂,即意味著聲音的每個電子訊號,用8個二進制數組合來表示。

這和最新推出的激光唱片比起來,首先在音質上便大大地落了下風,CD的技術規格為16位,雙聲道,取樣頻率達到了44.1 KHz。

原本時空裡,激光唱片的受歡迎程度,證明了它的技術指標過硬並合理。

方圓個人電腦可以在CD-ROM/CD-R驅動器上,透過硬體和軟體結合的方式,讓計算機使用者體驗到CD這種高品質的數字音樂形式。

除了技術規範上的差異之外,激光唱片和晶片音樂的實現方式也完全不同。

晶片音樂透過聲音處理晶片,實時合成出來音樂,相當於現場演奏;而激光唱片則是回放音軌裡已經記錄好的數字信號。

激光唱片上的音軌,和計算機平常處理的各種檔案不同,如果把1個小時長度的CD音樂,無損不壓縮地轉換為計算機當中的檔案,大小會超過600 MB。

現階段,也就企業級儲存市場上的8英吋及以上的硬碟系統,才能提供如此的容量,方圓個人電腦的硬盤容量不過10 MB或者20 MB,方圓個人工作站稍多一些,但也不會超過100 MB。

顯而易見,在計算機上處理CD當中的某個音軌或者片段還行,但要想把它以檔案的形式,整合進電子遊戲,以供玩家玩遊戲的時候回放,那就辦不到了。

最新冒頭的MIDI,頗有一種應運而生的味道,既在技術上做到了比晶片音樂更靈活、更強大,又避免了激光唱片的回放所帶來的存儲容量難題。不是一般地討喜。

在各個電子樂器,以及電子樂器與個人電腦之間,MIDI算是一種通信協議和工作指令,可以讓這些裝置跨越生產廠商、硬體架構等等不同的鴻溝,協同運作,達到更高的藝術水準。

僅就計算機或電子遊戲機內部而言,MIDI的存在形式更趨近一種包含指令集合的檔案,用以指揮音效卡如何工作,和對應CD音軌,純粹記錄聲音的龐大檔案的以MB計量不同,其往往只有幾個或者十幾個KB的大小,在計量單位上就差了1000倍。

計算機在聲音功能的實現上,有著各自的不同,比如IBM-PC便整合了一個電子揚聲器,方圓電腦雖然也支援這種小喇叭,但更強調採用專門的聲音處理晶片,甚至於音效卡,配合著獨_立的外部音響,來實現聲音功能。

經過這幾年從電子遊戲機等應用上得到的技術積累,唐煥特意組建的數字音頻技術團隊,已經推出了支援MIDI技術的硬體,並配得上音效卡這個名稱了。

MIDI音效卡就像支援晶片音樂的聲音處理晶片一樣,現場演奏,實時合成,只不過合成器更為高階,分為兩種方式:Wavetable Synthesis——波表合成與Frequency Modulation Synthesis——頻率調製合成即FM合成。

波表合成和FM合成的技術原理,都已經成熟,但產品實現的進度迥然不同。

波表合成就是對樂器聲音取樣,從而形成波表檔案,當回放的時候,根據MIDI檔案記錄的資訊,向音效卡發出指令,從波表中逐一找出對應的聲音資訊,經音效卡上的微處理器或PC系統的CPU進行合成和加工。

這個波表檔案,隨隨便便就是幾兆位元組的容量,僅這一個要求,就限制了波表合成在計算機上的發展。

FM合成是最有效的一種電子音樂合成技術,最早由美國斯坦福大學的John Chowning——約翰.卓寧提出,並且他在1966年成為使用FM合成技術製作音樂的第一人。

斯坦福大學為此申請了專利,雅馬哈早在1975便得到了該授權,開始研發Digital synthesizer——數字合成器。

但雅馬哈並沒有能夠因此在商業上取得領先,澳大利亞的三位發明者於1979年在悉尼推出了Fairlight CMI系統,美國的New England Digital Corp.——新英格蘭數字公司隨後推出了Synclavier II系統。

這兩個產品都非常的昂貴,售價在20000美元以上。於是雅馬哈瞅準了這個空子,推出了自己的數字合成器——Yamaha GS-1,售價為16000美元。

可位於美國加州的E-mu Systems很快重新整理了這個價格優惠記錄,在今年推出了售價僅為7900美元的同類產品。

原本時空裡,數字合成器的市場競爭異常慘烈,雅馬哈迅速做出了回擊,在1983年推出了後續產品Yamaha DX7,售價為2000美元,在打壓同行之餘,也讓Analog Synthesizers——模擬合成器的市場地位開始衰落。

雅馬哈所使用的這一套以本傷人的招數,確實為它贏得了十幾年的市場優勢地位。而斯坦福大學也在FM合成專利到期之前,賺進了2000萬美元,成為第二吸金專利,比滑鼠不知道成功了多少倍。

FM數字合成器的市場繁榮,促使第一款平價音效卡——AdLib Card在1987年的問世,隨後才是創新的聲霸卡後發制人,大殺四方。

相比於波表合成,FM合成的一大特點就是結構簡單,成本較低,音源產生電路由軟體控制發聲,可以多聲道合成,模擬出各種樂器的聲音。

要不然,第一款平價音效卡也不會採用這種技術了。

唐煥把日本樂器製造株式會社這個樂器製造行業的翹楚收歸帳下後,便在數字音頻領域掌握了基本全套的環節,可謂是MIDI和音效卡盡在手中,足以控制未來十年的音效卡發展了。

憑藉這種整合優勢,吸引更多的音樂人採用數字音頻技術,並最終轉化為對IT產品的需求,也就水到渠成了。

見川上浩仍想繼續探究的樣子,唐煥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其實,你只要明白一點就夠了,日本樂器製造株式會社在我的棋盤上,會讓你們手中剩餘的股份產生更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