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科技狂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0525章 迷失方向的英特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525章 迷失方向的英特爾

眼見著這次會談演變出了話不投機的意味,安迪?葛洛夫果斷地提出了告辭,“唐,明天我們恭候你的大駕,來參觀Intel iAPX 432專案成果。”

“一定,一定。”唐煥臉上掛著溫和的笑容,將英特爾三巨頭送了出來,但轉身之後便冷冷地吩咐助理,調集最資深的專業人手,明天去英特爾砸場子。

……

上車之後,戈登.摩爾緩緩說道:“看來,這條路走不通,唐和日本六大半導體廠商的合作由來已久,至少有三個年頭的時間了,利益已經糾纏的太深了。”

羅伯特.諾伊斯點了點頭,但沒有說話。

“目前存儲器業務對公司的利潤貢獻比例,已經跌落到三分之一,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處理器業務則增長迅猛。我覺得,英特爾必須痛下決心,考慮如何轉型的問題了。”安迪?葛洛夫插嘴說道:“我們有處理器業務這個選擇,何必一直抱著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的存儲器業務不放呢。”

這次,羅伯特.諾伊斯和戈登.摩爾同時保持了沉默,鬱悶得安迪?葛洛夫幾乎吐血,但卻毫無辦法。

他雖然擔任著首席執行官的職務,但本質上還是一個管理者,羅伯特.諾伊斯、戈登.摩爾這兩位透過英特爾股票升值而身家過億美元的創始者,始終是無法跨越的存在。

有些迷失方向的英特爾,如此固執地要在存儲器業務這棵樹上吊死,外界看起來或許不可思議,但這就是一種企業文化。

當羅伯特.諾伊斯和戈登.摩爾離開仙童半導體,籌集來資金,創立英特爾後,在1970年推出了第一款產品——1 KB的動態隨機存儲器,由此帶來一場產業變革。

計算機廠商開始用動態隨機存儲器取代原來的磁芯存儲器,前者迅速成為計算機主記憶體的首選解決方案,後者則被徹底淘汰。

巨大的市場需求,促進了半導體存儲器行業的迅猛發展,市場份額一度高達百分之九十的英特爾,可謂風光無限,日進斗金,羅伯特.諾伊斯和戈登.摩爾也得到了崇高的個人聲望。

但在1972年中期推出4 KB動態隨機存儲器的時候,英特爾出現了質量問題,結果從德州儀器出走的一批人所建立的Mostek公司迎頭趕上,迅速佔領了4 KB動態隨機存儲器的市場,並率先推出16 KB的動態隨機存儲器晶片。

自此以後,英特爾的動態隨機存儲器市場份額,就沒超過百分之四十。

好在半導體存儲器產品並非只有動態隨機存儲器,還有靜態隨機存儲器和只讀存儲器,以及另外的通用微處理器和周邊晶片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英特爾在這些熱門領域裡都頗有建樹,倒也不至於丟掉業界先鋒的位置。

由於動態隨機存儲器的1 KB和4 KB階段,都被美國公司獨自掌握,因此,雖然行業競爭激烈,但英特爾的小日子過的還是非常滋潤的,並在1970年代末躋身於財富500強的行列。

可當動態隨機存儲器發展到16 KB階段後,情況就不一樣了,日本各大財團在國家的支援下,投入大量財力和人力,瘋狂地湧入了半導體行業。

對於日本人走馬燈似地參觀學習,美國的半導體公司並沒有放在心上,在他們看來,日本人難有作為,更談不上展開競爭,搶自己的飯碗了,於是紛紛放出了許可證,允許其利用美國的技術製造半導體芯片。

驕傲自大的美國人,並沒有意識到日本人“哈伊哈伊”的謙恭外表下,隱藏著怎樣一顆臥薪嚐膽的狂野之心。

結果很快開始風水輪流轉了,日本人在16 KB動態隨機存儲器的研發上,追上了美國人,並在1970年代末,佔據了百分之四十的市場份額。

在這種美國半導體公司只保留百分之六十市場份額的大背景下,英特爾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

可英特爾仍然樂觀地認為,只要開發出64 KB的動態隨機存儲器,憑藉這個絕活,好日子就能回來了。

但現實卻殘酷地表明,美國已經無法主導動態隨機存儲器的發展路線圖了,日本的半導體公司紛紛推出了64 KB的動態隨機存儲器,並在1981佔據了百分之五十六的市場份額,美國則退縮到百分之四十四。

如果說市場份額這個指標太過宏觀,不夠形象的話,那64 KB動態隨機存儲器每片的價格,從1981年的50美元,狂降到1982年的5美元,就足以說明市場競爭的血雨腥風。

僅把目光放在價格戰上,得到國家支援的日本半導體公司,似乎有些勝之不武,但實際情況卻是,一向注重質量控制和工藝最佳化的日本人,將自己的動態隨機存儲器成品率提高到了百分之八十,而美國的同行則為百分之五十。

唐煥那麼喜歡採購日本六大半導體公司的存儲器晶片,就是因為人家在價格和技術上取得完勝,美國的公司毫無競爭力而言。

至於英特爾投入巨大資源研發的64 KB動態隨機存儲器,根本達不到獨創的程度,自然也沒有為公司帶來預想的收益,整個存儲器業務不斷萎縮,越發彰顯出了處理器業務的蒸蒸日上。

但存儲器業務幾乎成了英特爾的基因,想要將其拋棄,轉向處理器業務,難度相當於脫胎換骨、重新做人。

說得功利點,一旦啟動企業的轉型,將有大批人失去現有的位置和利益,從頭做起,甚至乾脆被裁掉,由此產生的阻力可想而知。

安迪?葛洛夫有心改革,可如果得不到羅伯特.諾伊斯和戈登.摩爾的鼎力支持,那就寸步難行。

憂心匆匆地回到英特爾總部後,安迪?葛洛夫親自過問了明天接待唐煥參觀的準備事宜,並跑到Intel iAPX 432項目組轉了一圈。

他的打算很簡單,既然目前英特爾還無法轉過執著於發家的存儲器業務的彎,那就儘量讓處理器業務大放異彩好了,到時候自然高下立判。

但Intel iAPX 432相比於Intel 80286的實際表現,卻讓安迪?葛洛夫非常糾結,尤其唐煥來了後,直奔問題要害。

……

PS:汗,起點的計算規則好複雜,11月有事少更了,本來以為只是沒了當月的全勤獎,結果才發現,連半年獎也沒了哇,多麼痛的領悟^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