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科技狂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0581章 想進我的地盤就要認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581章 想進我的地盤就要認證

“微軟的工程師,又推出新作品了麼?”唐煥做出詫異的姿態,心裡則在揣測蓋茨要打什麼牌。

“也算不上什麼全新的軟體,1979年的時候,微軟從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那裡得到了UNIX的許可證,然後在其基礎上研發出來了Xenix。”蓋茨仔細地解釋起來。

“原來如此。”唐煥恍然地點了點頭。

嚴格來講,微軟將觸角伸入作業系統領域,並非起始於MS-DOS,而是這個UNIX血統的Xenix——因為在這筆交易當中,微軟沒有能夠從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那裡得到在產品名稱裡使用“UNIX”的授權,這才有了一個似是而非的新名字。

原本,蓋茨和加里?基爾代爾有一個默契,微軟的BASIC和數字研究公司的CP/M,在各自的程式設計工具和作業系統領域相互配合,結成聯盟。

個人電腦行業發展初期,這個機制無疑給雙方帶來了可觀的好處。可惜的是,所謂的友情還是經受不住利益的考驗。

追究誰首先把手撈過界已經毫無意義,事實就是,雙方都在對方產品的傳統地盤上鉚下了一棵釘子。

1980年微軟釋出了面向16位系統的Xenix版本,可以在廣受歡迎的DEC小型機PDP-11上執行,也首先滿足了微軟自身的需要。

蓋因在個人電腦發展初期,各種各樣的硬件平臺紛紛湧現,雖然萬馬奔騰地十分熱鬧,但也產生了無所適從的麻煩。

從程式設計師的角度來講,缺乏一個穩定的標準平臺,以便在此基礎上研發出來適合所有種類個人電腦系統環境的程式。

當時普遍的解決方案就是,根據個人電腦所使用CPU的不同,在小型機上模擬執行。

因為PDP-11具有高度正規化指令集的設計,使得程式設計師可以很容易地分別記住所有的運算碼,以及指定運算子的方法,所以深受開發者青睞,自然而然地就被微軟優先支援。

蓋茨研發出來Xenix,主要目標當然還是瞄準了個人電腦這個他耕耘了好多年的平臺。

只不過,微軟的技術力量著實有限,讓BASIC編譯器逐一支援各種各樣的個人電腦平臺就已經讓程式設計師們疲於奔命了,不可能孤注一擲地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需要面對CP/M的強勢競爭、收益不好預料的個人電腦作業系統領域。

就這樣,蓋茨給Xenix制定的銷售策略是,微軟並不直接把它銷售給終端客戶,而是以OEM的形式,授權給英特爾、唐迪、高圖斯、聖克魯茲作業等公司,讓他們針對具體的硬體結構,展開進一步的程式碼移植。

當微軟抱上IBM的大腿,相對輕鬆地僅需為IBM-PC一種硬體架構,研發功能簡單的作業系統MS-DOS後,蓋茨對Xenix的興趣明顯變淡了。

不過,藍色巨人也不是那麼好伺候的,當其發現MS-DOS無法在IBM-PC/AT平臺上提供對多工、大記憶體,以及越來越深入人心的圖形用戶界面的支援,導致被方圓個人電腦壓著打後,便決定另起爐灶地聯合研發一套功能更加強大的全新作業系統。

對此蓋茨自然沒有拒絕的選擇,與此同時,他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可能被拋棄的危機,於是趕緊尋找後路。

Windows是不可能了,雖然從蘋果公司那裡借鑑了不少的MAC經驗,但一直進展不大,之前為了打擊VisiOn可能對IBM-PC作業系統地盤的覬覦而放出來的釋出時間表,真的成了一顆煙霧彈。

好在個人電腦行業為了拉攏投資而湧現的大忽悠現象不在少數,蓋茨倒也不至於在千夫所指之下,羞愧得無地自容、不敢出門。

但也正因為如此,當蓋茨試圖向IBM建議,以Windows為基礎研發對方所計劃的全新作業系統,被對方毫不信任地拒絕了。

就當蓋茨認為自己找不到退路的時候,被折磨得頭髮掉得又向光頭境界邁進一步的史蒂夫·鮑爾默,建議他不妨關注一下之前被冷落的Xenix。

原來,短短幾年的時間裡,作業系統的元老——UNIX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早在1950年代,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便曾經打算躋身於轟轟烈烈的大型計算機時代,可那時就對它在通訊領域不可動搖的壟斷地位有所警覺但卻無從下手的美國司法部,以暫時縱容繼續壟斷的條件,阻止其染指計算機行業。

不過隨著1970年代末,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被拆分的命運越來越不可改變,做為一種補償,美國司法部開始允許它涉足計算機行業。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對此可謂雄心勃勃,這從它的拆分方案也能看出來幾分端倪,其保留了西部電氣公司,為的就是進軍計算機領域。

當唐煥尋求收購太平洋貝爾的時候,做為一個籌碼,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得到了方圓電腦的大部分授權,具備了硬體方面的基礎,軟體方面則自然而然地著落到作業系統UNIX身上。

微軟從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那裡獲得UNIX授權的1979年,也是UNIX可以自由散佈研究型版本的最後一年,貝爾實驗室釋放出了UNIX第七版。

在那以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便開始研發商業版本的UNIX,並在1982年基於UNIX第七版開發了UNIXSystemⅢ的第一個版本——一個僅供出售的商業版本,其中包括有限支援基於RISC架構微處理器Holder的方圓伺服器和方圓工作站。

到了1983年,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又釋出了UNIXSystemⅢ的增強版——UNIXSystemVRelease1,完全支援了基於RISC架構微處理器Holder的方圓伺服器和方圓工作站。

說句心裡話,對於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工作成果,唐煥並不滿意。蓋因這些老大哥們反應遲鈍,無法適應這個時代計算機行業爆發式的進展。

由於歷史原因,超級計算機、大型機、小型機上的UNIX使用者非常廣泛,人的習慣最難改變,何況這些計算機行業的精英。

所以,爭搶高階應用領域的方圓伺服器和方圓工作站,其所搭配的作業系統永珍,並不能得到所有使用者的歡心。

為了遷就他們,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UNIX就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可UNIX雖然移植過來了,但在功能上和永珍還是差距很大的。

為此,唐煥以私人名義資助伯克利加州大學同樣研發UNIX但使用者許可證非常寬鬆的BerkeleySoftwareDistribution——BSD專案,並保持抽血——不斷從這個團隊裡招攬人員進入自己的公司。

在這樣兩條線齊頭並進的發展下,UNIX對方圓伺服器和方圓工作站的支援日益完善,由此也帶動了UNIX對低端的方圓個人電腦的支援。

基於美國電話電報公司UNIXSystemIII的微軟Xenix,進展最為令人矚目。

在其授權名單上,高圖斯在1982年早期便推出了適用於自家Intel8086個人電腦的版本,其它公司也實現了對基於Zilog的Z8001,摩托羅拉的MC68000的個人電腦的支援。甚至就連蘋果公司賣不出去的麗薩電腦,也有人願意進行程式碼移植。

和微軟合作關係最密切的授權公司,當屬SantaCruzOperation——聖克魯茲作業即SCO。

這家公司由DougMichels——道格·米歇爾斯和他的父親LarryMichels——拉里·米歇爾斯,於1979年1月登記成立,以UNIX移植、提供軟體顧問為主要業務。

就在1984年初,聖克魯茲作業將Xenix成功地移植到了方圓個人電腦平臺上。

蓋茨在史蒂夫·鮑爾默的陪同下,去聖克魯茲作業確認了這一工作成果後,不禁有些瞠目結舌,心說對方的專業能力實在不吝於自己的微軟。

在震驚之後,蓋茨隨即喜上眉梢,這可是送上門來的大好機遇啊!

要知道,對於方圓個人電腦這個普及度最廣的第一大硬件平臺,蓋茨早就垂涎欲滴了。只不過,相比於FreeDOS,MS-DOS的底子實在太爛,他臉皮再厚,也沒勇氣立項,讓手下的程式設計師移植到方圓個人電腦平臺上。

可UNIX血統的Xenix就不一樣了,其架構先進性是眾所公認的。

在蓋茨看來,如果能把Xenix推廣到方圓個人電腦平臺上,那微軟就可以左右逢源了,不管將來方圓和IBM哪一方最後勝出,自己都穩賺不賠。

“IBM-PC上市的時候,提供了PC-DOS、CP/M-86、UCSDp-System三種作業系統,讓使用者自_由選擇,反響非常好。如果方圓個人電腦也能借鑑這個經驗的話,必然會收到不錯的回饋,至少可以吸引來那些對UNIX更有好感的使用者。”蓋茨殷勤地遊說起來。

唐煥臉上帶著微笑,頻頻點頭,聽得非常認真,似乎還很欣賞,但他心裡對蓋茨這套說辭的評價卻是“一派胡言,騙鬼去吧”。

此前IBM-PC確實提供了三種作業系統供使用者選擇,但那是因為加里?基爾代爾指責,IBM的PC-DOS,也就是微軟的MS-DOS,抄襲了數字研究公司的CP/M。

藍色巨人為了讓IBM-PC儘快上市,便從中和稀泥,讓CP/M-86也成了可選的作業系統,另外加上一個實用性不高的UCSDp-System,算是把全部法律責任甩給了使用者。

但不可否認的是,此舉給更多時候以壟斷市場形象示人的IBM加分多少。

由於價格因素,CP/M無法吸引使用者,UCSDp-System這個擺設也無人問津,MS-DOS理所當然地成了最大的贏家。

後來IBM都感覺這個花架子擺得實在沒必要,索性只提供PC-DOS一種作業系統了。

方圓個人電腦平臺清清白白,壓根就沒有這些爛事,自然無需做如此沒有意義的事情。倒是蓋茨所說的“吸引來那些對UNIX更有好感的使用者”,有那麼一點點借鑑價值。

唐煥真正考慮的是,如果讓微軟的Xenix登陸到方圓個人電腦平臺,那就可以讓有了很多選擇的蓋茨,在作業系統的研發道路上變得三心二意起來。

在唐煥眼裡,患得患失的蓋茨,要比背水一戰的蓋茨可愛得多。

原本時空裡,從1975年為牛郎星電腦開發BASIC編譯器,到1995年Windows95徹底結束桌面操作系統之爭的20年裡,微軟是在曲意逢迎IBM、同時和其它公司展開激烈競爭的逆境下,一步步走上了巔峰。

看看現今電子表格軟體市場,微軟的MultiPlan被蓮花的Lotus1-2-3擠得如何沒有容身之地,就知道它的處境如何艱難了。

讓Xenix給微軟一個念想,進而使得蓋茨處於無需背水一戰的狀態,那麼其縱然小有成就,也只能是一個被自己任意驅使的棋子。

想到此處,在蓋茨的期待中,唐煥終於點了點頭,“好,我原則上歡迎微軟的Xenix登陸到方圓個人電腦平臺。”

見蓋茨面露欣喜之色,唐煥隨即補充道:“不過,作業系統這種底層的系統軟件非同兒戲,Xenix需要透過方圓實驗室的PortableOperatingSystemInterface——可移植作業系統介面即POSI認證。”

唐煥的意思很簡單:想進我的地盤討生活,那就要遵循我的遊戲規則,滿足必要的資質認證。

POSI是執行在方圓電腦平臺上的軟體,所需遵循的一套包括互動介面在內的標準。

形象地講就是,方圓電腦平臺上的老大只有唐煥一個,誰也別想在這裡獨佔一個山頭自立為王,必須實現公開的數據交換通道。

一聽這話,蓋茨不禁面露難色,蓋因他可是領教過唐煥利用技術領先的優勢,搞出的那一套認證體系的厲害。

雖然透過認證後,產品的包裝和介面可以附帶上精美的哲儒、方圓徽標,極大地贏得了使用者的信任和歡心,但認證過程也是頗費心血,有時候甚至是一種企業文化的侵襲。

就拿微軟的工程師來講,每當研發出一個新版本的產品後,技術崇拜症便會不自覺地發作,惦記著是否要透過哲儒或者方圓的認證,好證明自己的實力。

“不知道,這個POSI認證的難度怎麼樣?”蓋茨硬著頭皮問道。

“微軟的BASIC不也是經歷過類似的認證嘛。所以你放心,我們始終抱著服務的態度,來推動此類工作。Xenix只是登陸方圓個人電腦平臺,所需時間應該不會超過三個月。”

唐煥安撫了一番後,又笑眯眯地激勵道:“32位架構的四代方圓個人電腦,也歡迎Xenix登陸。”

“哎呀,一面要和IBM聯合開發OS/2,一面要兼顧前景看好的Xenix,好像有點忙不過來啊。”心裡閃過這個念頭後,蓋茨不禁左右為難。

……

這個月是閏月,有29天,特殊得提醒了我,這本書已經寫了一年半啊,是不是又臭又長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