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農家子的古代科舉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168.檢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68.檢查

v章購買比例超過50%的讀者可以看到正文,否則要等1小時。  剛開始顧季山還覺得他在胡鬧,種苞谷就種苞谷,沒聽說和大豆一起種,兩個都能提高產量的。不過後來顧青雲說了幾次,他想了想,覺得這也沒見浪費什麼地,於是就打算試試。

主要是給孫子一個面子。如果關係到稻穀的話,他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結果那一年的苞米和大豆大豐收,每畝苞米比往年都多了一二十斤,八畝旱地還額外收了大豆00餘斤。

雖然如果賣出去的話只能多得0-60文錢的收入,但對於農家而言,這已經可以每月多吃兩次肉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自那以後,顧家覺得讓顧青雲讀書真是太明智了!

顧季山見此情況,就樂顛顛地跑去跟顧伯山說起這個情況,還埋怨他怎麼沒早點告訴他種地還有這麼一個方法。

顧伯山也很鬱悶,他從不下地,怎麼會看那些什麼農書?

一怒之下,第二天他就把顧青雲帶到縣城,詢問是哪幾本農書。

顧青雲熟門熟路地在書架上找出《泛勝之書》、《齊民要術》、《陳敷農書》、《王禎農書》這四本書給他看。

顧伯山趕緊拿出來翻了翻,看了好大一會,還是放棄了,搖頭苦笑道:“噯,大爺爺對這些實在是……”

顧青雲咧嘴一笑,拿出一本更厚的農書,笑道:“大爺爺,這本是前朝出的,內容很全面,我說的內容裡面就有。”

顧伯山接過來看了看,足有三指厚的書本重量很足,看看價格,呃,還不如不看呢。

兩人最後還是沒買,雖然知道這書對農業有用,可價格實在是感人,捨不得啊。最後,顧伯山給顧青雲買了一刀(100張)的紙,自己也買了兩刀。

另一個多出的收入就是出售雞和雞蛋的收入了。顧青雲並不是那種只顧著讀書,其他的事都不管的人。他每天總會抽出一定的時間餵雞、給雞找食物,打掃雞舍等。基本上,只要是有關雞的,都是他在幹,慢慢的,家裡人就預設雞是他在管了。

剛開始顧季山和老陳氏還不讓他幹活,但經他勸說後就預設了。這樣一來,二叔和二嬸對他的意見也沒什麼大了。

顧青雲覺得現階段還是團結最重要的,家裡的勞動力缺乏,10畝水田8畝旱地,三個男性勞動力放在平時還勉強可以,農忙時節就不行了,根本就做不過來,還得家裡的女人去幫忙。所以這個時候不能分家,大家有勁往一處使才行。

話說自從顧青雲四歲開始餵雞後,他就一直很注意總結養雞的經驗。剛開始他們家只有7只母雞只公雞,慢慢的,每當母雞要抱窩的時候,他就會讓它抱。

於是,不知不覺的,家裡的雞越來越多。顧青雲就讓顧大河專門起了一間雞房。材料不用多好,就是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

此時,他放好書本後,沒有打擾正在織布的大丫,直接向後院的雞房走去。今年他家雞的數量達到了5只,其中就有48只是母雞,能生蛋的有5只。

雞房建在後院的竹林處,專門用籬笆牆圍起來,讓雞有個活動的地方,也可以到竹子和枸杞、金銀花樹底下找吃的。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其他季節還好,多的是東西可吃,冬天雞的食物就少了,為此,顧青雲終於下定決心養蚯蚓,所以剛開始不成功,但後來慢慢的總結經驗,半年後就養成了。

這樣一來,雞不缺少食物,他們這裡地處南方,冬天雖然很溼冷,會下點薄薄的雪,但山上還是充滿綠意的,加上特意儲存下來的幹紅薯藤,也可以勉強應付過去了。

走到雞房就見二丫正在打掃雞糞,她今年已經1歲了,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身材非常苗條,只是被曬黑的臉蛋是圓圓的,她有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整個人的氣質卻看起來非常沉靜。

“二姐,你等我來再掃就不行了嗎?自己一個人要幹多久啊。”顧青雲埋怨道,雖然語氣急切,步伐還是不急不緩。

這是顧伯山教他的,得保持最基本的風度。畢竟一個書生不可能跟百姓一樣急切了就連蹦帶跳,拔腿狂奔的。這又不是演電視劇,一個本來風度翩翩的書生突然在大街上使勁地搖晃著扇子,大叫,“哎,我在這呢!”或者直接在街上抓住人家女孩子的手拼命地搖晃。

在這個時代,你試試?

顧青雲對這些都不懂,當然是顧伯山怎麼教,他就怎麼學了。

“我來做就可以了,剛做完飯食有時間。”二丫擦擦汗水,抿嘴笑笑,“你讀書都那麼辛苦,我在家有時間,可以多做點。”因為雞太多了,為了保持清潔,他們一天掃三次雞糞。

“爹孃和爺爺奶奶他們還沒回來?”顧青雲轉移話題,知道說不動這個勤快的二丫的。

“還在田裡呢,今天太陽不大,他們估計是想多乾點,準備要插秧了。二叔今天和二嬸回孃家了,家裡人手不夠。”二丫望望天,二嬸的四哥生了個兒子,今天滿月,把二嬸他們一家子請回去了。

顧青雲點點頭,聽二嬸昨晚上說起過,本來奶奶也得去的,可是現在是耕地的時候,關係到一個季度的收穫,就只讓二嬸他們一家去了。

“現在是春天,這些雞怎麼樣?有沒有發雞瘟?”兩人合力把雞糞掃進茅廁的糞坑,蓋上蓋子後,顧青雲才敢呼吸。

那個味道……不知道能不能把一頭大象燻暈?

“沒有,我仔細看過了,雞都很健康。”二丫很是欣喜。

顧青雲也很高興。

養雞不怕多,最怕的就是瘟疫。要不然村裡人都知道雞蛋可以賣出去,為什麼不多養一點?

為了防止瘟疫,顧青雲絞盡腦汁回想起前世下鄉時去看人家養雞大戶的做法,終於總結了幾條經驗,並一一實行。

雞瘟最主要是防疫,在冬春容易發生雞瘟的季節,顧青雲很注意消毒衛生。消毒是不可能做到的,醋的成本太高了,只能要求無關人員不得隨便出入飼養場,以防帶入病菌。

而無關人員也包括自己的家人。這麼多雞不可能是他一個養,他的最佳幫手就是年齡還小的二丫。大丫要做家務,學針線和織布,二丫的年紀稍小,能做的活少,所以顧青雲很早之前就把她帶在身邊,在他做事的時候也要求她一起做。

一個是因為顧青雲本來對這些就不太感興趣,要不是為了掙錢,他真的想靜靜地讀書,好早日考上功名;二是有人幫忙的話,他會輕鬆一點。

所以他就選擇了二丫。

除了不讓人接觸外,還要餵雞吃一點藥,主要起到預防的作用。

“開始喂藥吧。”顧青雲說完後,就和二丫一起把院子裡摘的仙人掌搗爛如泥,然後給雞喂下去。除了仙人掌外,他們還喂薄荷、生薑、大蒜等等,這些都是不花錢的,取材容易的。就這樣每日次,連喂天至天。

這就是對於雞瘟的防疫工作,也不知道有沒有效果。反正自從他們做了後,雞瘟的發生率比村子裡其他人家的都低很多。而且一旦左鄰右舍的雞群發生了雞瘟,他們就立即謝絕發生雞瘟的鄰居過來看,以免把自家的雞群傳染上了。

如果是自家的雞群發生雞瘟,就馬上進行隔離。病死的雞他和二丫都會進行深埋或焚燒處理,堅決不吃,即使家人很捨不得,可大家都怕自己染上病,那樣的話,花費的銀錢就更多了。

除此之外,雞舍、雞籠及飼飲具等都會用燒開的開水沖洗乾淨,然後放在太陽底下曬乾,或者乾脆就換新的。

這樣的措施下來,他們家的雞才會越來越多。

喂完藥後,顧青雲和二丫都松了一口氣,藥已經吃到第三天了,看來今年可能不會發病了。

“今天雞下了0個雞蛋。”二丫指指籃子說道,語氣很高興,“現在天氣慢慢暖和了,以後雞蛋會越來越多,我們也可以開始醃製雞蛋了。”

春天,雞蛋豐收,正是醃鹹蛋的最好時機。剛開始雞蛋多,顧家人都很高興,除了顧青雲可以一天兩個外,其他人也能隔三差五吃一碗韭菜炒雞蛋了。可是當雞群上了二十只後,每天的雞蛋越來越多,自己吃捨不得,賣了吧?在集市上蹲一天都賣不完,還要浪費一個勞動力。

剛開始顧青雲還出主意到縣城的酒樓去賣,可人家的酒樓都有自己的進貨渠道,根本不要你的。最後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要的,還沒高興呢,就發現店主把價格壓得很低,三個才一文錢。

要知道,在集市裡賣,一個雞蛋可以賣一文錢呢,這樣一來就不合算了,畢竟從村裡到縣城,雖然只要走路半個時辰,但那路都是在山中穿行,很狹窄,雞蛋即使有稻草墊著也有些被磕破。

如果從鎮上走到縣城,就需要一個時辰了。(8中文網 .8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