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農家子的古代科舉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49章 死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9章 死亡

在路上行走的時候,顧青明還問顧青雲何秀才把他叫去的事。

顧青雲把事情說了一遍。

顧青明一邊甩著手臂,一邊道:“讀書可真花錢啊,青雲我支援你繼續寫,反正我覺得你寫的比別人的好看,可是別人的文字看起來比你的更有內涵,好奇怪,我問過阿智他爹了,說還是你的話本賣得好。”

顧青雲微微一笑,說:“其他人的文字是很好,可他們的文字有些不適合讀話本的人的口味,你看那本什麼遇仙女,裡面景色的描寫是繪聲繪色的,用詞很典雅。”

他背了一段,“每至春時,紅綠間發,宛如西湖勝景。沿湖遍插芙蓉,湖中種五色蓮花。盛開之日,滿湖錦雲爛熳,香氣襲人,小舟蕩槳採菱,歌聲泠泠……你看,這句子是很美了,可是不符合人們的口味啊。”當時他抄寫過這話本,覺得作者描寫的景色很引人入勝,所以背下來了。

顧青明恍然大悟:“難怪,看到這些我都是跳過去不讀的。”他現在讀書很努力,話本偶爾才看一次,也不再沉迷。

畢竟他都快是要成親的人,得有個功名才能給娘子更好的生活。

“是這樣。”顧青雲耐心解釋一遍不說了,心想:問得那麼詳細,莫非大堂哥還想著以後自己創作話本?

回到家後,顧青雲度過了一個忙碌的假期,單是春節要幫別人寫對聯忙了幾天,再加上過年了,家裡要給何秀才、親戚們送年禮,當然,除了涉及到他的同窗同年外,其他的都是家裡在安排。

大年初一去拜見顧伯山時候,他說的話讓顧青雲深以為然。

“寧可不要這保費,也不可胡亂出具。”顧伯山叮囑道,“你遠在府學,不明情況,我這裡先替你篩選,凡是不符合規定的,都不會讓你出結作保。”

“那麻煩大爺爺了,我沒問題,這樣做最好。”顧青雲一聽,心下放鬆,這些天他在家,也遇到一些人上門想讓他出結作保的,可他不明底細,不敢輕易應承,為此還得罪了一些人。

不過顧家可不怕,做這種事情還是小心為妙,現在顧伯山主動把事情攬過去,顧青雲當然高興。

顧伯山是一村之長,和別的村也有來往,加上他們顧家的其他人,只要是這桃花鎮的人想讓他作保,他們都能把對方的家庭情況調查得清清楚楚。不過出了桃花鎮,顧家不敢輕易應諾了,除非是認識的人家。

大年初二,顧蓮回孃家。

得知大姐顧蓮已經懷孕一個多月,因為未滿三個月,所以還不能宣揚出去,不過家裡人挺高興的。

“你現在終於有孕了,娘放心了,之前八、九個月都還沒有訊息,可把娘給擔心壞了。”房內,小陳氏放心地說道,拉著顧蓮的手仔細把她看了又看。

顧青雲看著顧蓮依然扁平的腹部,想到八個多月後有一個小孩子出生挺高興的。

“娘,你放心了,之前沒懷孕的時候,婆婆也沒說什麼話,沒給過我臉色看。現在大嫂生了個男孩,我沒負擔,無論生男生女都好。”顧蓮的臉色紅潤,懷孕暫時沒有給她帶來什麼影響。

“還是應該生男娃好,這樣你婆婆會更高興,你在何家也算是站穩腳跟了。”小陳氏滿懷期待,“對了,他們家是大夫,有沒有什麼偏方可以生男孩的?”

“娘,你這是什麼話?這生男生女都是天意,如果能隨意決定男女性別,那我們桃花鎮不是早全部是男娃了?何大夫他們家早被奉為神醫了。姐,你可不能聽娘的,隨便吃什麼生男的藥,待會把身體搞壞了不好了。”顧青雲一聽,馬上反駁道。

“那你二嬸不是說吃了那什麼藥,才把你二弟、三弟生出來的?怎麼不能吃了?”小陳氏一聽,反駁道。

“她那應該是補藥吧,反正這事得聽我的。”顧青雲皺眉道。

“你是男娃,還來這裡作甚?趕緊的,到堂屋去。”小陳氏想了想,趕人。

“爺爺、爹和大姐夫他們在喝酒,我又不喝,跑出來陪你們說說話都不行嗎?”顧青雲很是委屈。

見自家兒子這樣看著自己,小陳氏的心又軟了下來,不再說什麼。

“娘,我都聽我相公的,叫我喝什麼我喝什麼。”顧蓮朝顧青雲眨眨眼。

顧青雲於是放心了。

“娘,二丫的婚事如何?可說人家了?她一過年十五了,看到有好的,也可以先定親了。”顧蓮趕緊轉移話題。

“是有一些人來提親的,其他那些不可能同意,現在只剩下三戶人家,我和你爹還沒決定,你也幫著打聽打聽。”小陳氏一聽到這個來勁了,趕緊說了起來。

顧青雲也集中注意力。

第一家是附近的小地主家的獨子,才十六歲,念過兩年書,現在在家幫忙,家裡有兩百畝地,爺奶爹孃都健在,兩代單傳,上頭有三個姐姐,都嫁出去了,還嫁得不錯。

“這家人是鄰鎮的,據說都是和善人家,和周圍的鄉親都相處得挺好,不過也不容人欺負,跟我們一樣,也是逃荒過來的,估計是有點家底,要不然不會置辦得了這麼多地。”小陳氏評價。

第二家是縣城的,家裡有個宅子,前面是賣豆腐和賣早點,後面住人,家中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前面兩個兒子已經成親了,女兒也早已出嫁,這次是替小兒子提親的,十八歲,今年考上童生,在近郊只有十幾畝地。

“我聽說他們家住的地方比較小,不過家中老人非常疼小兒子。”小陳氏其實不太滿意,不過一想到男方已經是童生了,又覺得有潛力,否則她也不會留下來。

第三家是顧青雲的同年,一起考上秀才的李同年,他雖然三十多歲了,但還有一個才十七歲的幼弟,只讀了兩年書不讀了,家中除了一個娘,只有他們兩兄弟,人口簡單,在縣城有一座宅子,一間鋪子出租,鄉下還有三十畝地。

“我聽說這家的老太太非常疼幼子,現在他不讀書了,管著家裡的庶務。”小陳氏有點猶豫,“也不知道這些媒婆說得真不真,所以我這才讓你爹去打聽打聽。”

顧青雲一聽,他覺得第一家挺好的,如果真的是性格和善的話,是嫁過去生子壓力大,可是這年代,你嫁到哪裡都有生子壓力。

“栓子,你怎麼說?”顧蓮覺得三家都不錯,問顧青雲。

“這種事你問你弟弟作甚?”小陳氏笑道,“他又不懂。”

顧青雲眨眨眼,看了一下窗外,微笑道:“娘,大姐,我覺得這三家都不錯,其他人我不知道,但李秀才我接觸過,他是一個很穩重、人品不錯的人,沒有酸腐之氣,他家幼弟如果不出差錯的話,應該也不錯,不過這個要仔細打聽。”

他見小陳氏和顧蓮陷入思考,繼續說:“不過我覺得,娘,你最好讓二姐自己選,反正我覺得無論哪一家,她都能過得很好的。”說著低下頭,手指輕撫桌面,低聲道,“是的,她會過得好的。”情商高、智商不低,只要不走歪路,顧荷肯定能過得好的。

“哪個姑娘家會自己選的?”小陳氏笑罵了一句,催促道,“趕緊去堂屋,和你大姐夫說說話。”

顧青雲應諾,到了堂屋後,見他爹、爺爺和大姐夫還在喝酒,從中午喝到現在,飯菜是顧荷熱了又熱的,不過仔細一瞧,發現都是他爺爺和爹在喝,大姐夫喝得很少。

二叔今天和二嬸帶著三丫他們回孃家了。

“大姐夫,聽說你要種血參?”顧青雲坐下來問道,他知道血參是田七的別名,當地人都叫血參。

何常春臉上微紅,眼睛明亮,他眨眨眼,點頭道:“是有這個準備,血參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現在山上的血參越來越難找了,我家的藥鋪也很難收到,所以我才想著是不是可以種植。”

“如果可以的話倒是一個法子,不過你懂種植方法嗎?”顧青雲覺得種植藥材可能比種糧食還要賺錢,不過前提是會種。而且何家是開藥鋪的,應該不愁沒有賣藥的地方。

何常春點點頭,很自信,道:“我見過外縣有人種,我也特意去看過了,再加上我平時上山的時候有觀察過,所以應該能成,即使不成,也可以記錄下來,多試幾次,總能成的。”

顧青雲一聽,大加讚賞:“姐夫這個法子好,開始可以先用一小塊地試試,等積累經驗了,再大面積種植。”

何常春見他同意,也很高興,忙點頭道:“是啊,我是這麼想的,只是血參種植要的時間長,估計要三四年。”

“慢慢來不急。”旁邊的顧大河大著舌頭道。

“把你爹扶回去休息,這酒量……”顧季山搖搖頭,倒是很清醒。

一頓飯這麼散了,何常春即使沒喝多久,腦袋也有點暈,家裡不放心他駕牛車,讓他在顧青雲的床上休息了半個時辰,等酒醒後才讓他們夫妻倆回去。

顧蓮走後,顧季山看著院子說道:“一轉眼都1年了,以前還覺得家裡很大,現在一看,家裡孩子越來越大,房子都不夠住了。”

“等還完債,咱們攢錢建房子。”老陳氏開口道。

“不先買田?”顧季山猶豫。

“先建房吧。”老陳氏卻很有信心,他家的那一半店鋪也租出去了,每月都有租子,自己也有賣雞蛋和小食鋪的收入,今年應該可以還完債,所以把房建好,住得舒服點有什麼不好?

顧青雲也同意,反正他們家還有副業,可以先改善居住環境,要不然以後姐姐們嫁了想回來住一晚都不行。

假期過後,顧青明留在家中讀書,等待二月份的縣試。

顧青雲獨自一人回到府學讀書。可出乎意料的是,方子茗請假了,當時到他家宅子找的時候,發現只有一家下人在守門。聽門房說老太爺病重,一家子都趕著到京城去了。

老太爺?顧青雲平時和方子茗聊天,很少聊到他的家人,所以對他家的情況不怎麼瞭解,只知道他爺爺和大伯在京城。不過顧青雲畢竟是八卦小能手,他還是在府學知道了方子茗的家庭情況。

方子茗家裡只有他大伯和他爹兩兄弟,他的大伯在京城做官,具體幾品不知,他爺爺跟在身邊,現在既然他爺爺病重,都要叫小兒子一家子去了,那說明病情已經非常嚴重了。

顧青雲現在也不能幫忙做什麼,只能祈禱他爺爺早日康復了。

剛開學沒多久,歲考的成績下來了,顧青雲排在一等,一等十個名額,二等三十個名額,他依然能保留廩膳生的身份,還得了五兩銀子的獎賞,讓顧青雲高興不已。

沒想到古代也有獎學金發,真是太好了。

方子茗的成績和他的一樣。

不久,他接到何謙竹和趙文軒的信,兩人也透過歲考,成為縣學的廩膳生,而現在趙文軒已經在備戰鄉試了。

春去秋來,一轉眼,幾個月過去了,時間又到了金秋九月。

這一年,顧青明和趙玉堂一起去參加科舉考試,成績出來後,兩人都考上了童生。

為此,大爺爺他們高興得很,起碼以後考秀才只需考院試了,只有這一關,省了好多麻煩。

院試三年兩次,今年不能考,只能等到明年。

顧青雲是第一個知道這個訊息的,畢竟顧青明考府試都是住在他這裡的,他也非常高興,說不定明年的院試考上了呢?是不上,兩人這麼年輕,總有一天會上的。

考上童生後,顧青明照樣跟在顧青雲身邊,他不想去縣學,即使他們家現在已經可以找關係到縣學了。

而在這天,顧青雲終於有了方子茗的訊息。

他爺爺去世了,他大伯要丁憂,按規定要守孝二十七個月,現在已經扶棺回鄉,所以他才能捎信給他。

自己既然已經收到訃告了,顧青雲向訓導請教兩天,連忙趕回林山縣,在船上正好碰到方子茗的舅舅王錦,他也是去弔唁的。

“看來老太爺這一去,子茗他爹明年不能去參加會試了。”王錦見顧青雲獨自一人,來找他說話。

顧青雲默默點頭,父母去世,官員丁憂,兒子不能應考是朝廷有規定的,肯定要遵守。方子茗作為孫子輩,也要守孝一年,不能來府學讀書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兩人到達林山縣分開了,顧青雲去縣學,王錦先到方家。

和何謙竹、趙文軒匯合後,相互檢查衣衫是否得體,三人這才準備好禮金,到方家弔唁。

這次方家辦喪事是在鄉下祖宅,方家村離縣城不算很遠,他們坐牛車也才兩刻鐘。

剛一進到方家村,看到一座白牆黑瓦的四合院,大門敞開,人來人往,遠遠的,聽到和尚們的木魚聲和唸佛聲,夾在人們的說話聲,顯得格外嘈雜。

顧青雲他們停牛車的時候,發現村裡的空地幾乎已經停滿了牛車和馬車。顧青雲還見到了劉縣令,此時他已經從門裡出來,上了馬車後走了。

其他人他大多數都不認識,不過應該都是林山縣有頭有臉的人。

在下人的引導下,顧青雲三人走進靈堂。

在靈堂再次見到方子茗,他身穿孝服,整個人已經瘦了一圈,臉色蒼白。他身邊的方舉人和王氏也是如此,神情疲憊。除此之外,還有一名四十多歲的男人神情哀傷地跪在一側,他低著頭,顧青雲沒有看清長相,不過看他待的位置,應該是方子茗的大伯了。

“節哀順變。”顧青雲三人看著他們一家子,也只能這樣說了。

死亡,永遠是很沉重的話題,除了這句話,顧青雲也想不出該如何安慰家屬了。

方子茗看著他們三人,木然地點點頭。

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三人簡單說了幾句,留下來吃飯後,可以走了。

一路上,三人都沒有說話,直到回到縣城後,何謙竹才問道:“你什麼時候回臨陽府?”

“我請了兩天假,打算明天回,今晚我和你睡吧。”顧青雲想了想,還是不打算回家,現在都已經是晚上了,他是今天下午才到林山縣的。

“我猜也是。”何謙竹當然同意,兩人都大半年沒見面了,即使平時有書信來往,也有很多內容不便在信上說的。

一旁的趙文軒神情鬱郁,他今年八月參加鄉試,前不久放榜,他名落孫山,如今受了打擊。顧青雲和何謙竹也勸過,可惜他自己看不開沒辦法了。

晚上和何謙竹一起睡覺的時候,兩人沒有躺在一張床上,何謙竹屋內還有另一張床榻呢,這是縣學給書童睡的,何謙竹沒有書童,現在正好適合顧青雲。

“師兄,這段時間文軒師兄還是這個樣子?”顧青雲裹著一張薄被問道。

“是啊,整天陰著臉不說話,我都快受不了他了。”何謙竹的聲音悶悶的,“不是落一次榜嗎?不可能每次都那麼順利的。他還那麼年輕,三年後再去考唄,偏他心裡鬱郁,我現在都不想和他說話了。”

顧青雲很理解,趙文軒是有這種傳染負能量的能耐。不過很奇怪,只要他們不理他,他過一段時間自己恢復正常。相反,只要他們對他百般勸解,百般安慰,他會越來越難過。

幾年的相處,他們已經掌握這個規律,所以現在都不稀罕勸他。

“對了,今天我看靈堂的設定,似乎方子茗的大伯是一個五品的官。”

“是的,工部的郎中,正五品。這次丁憂,也不知道以後是否能起復。方家在本地雖說是望族,但大部分都是靠方大人撐起來的,除了他是方舉人了。方家其他族人大都是普通人,而且他家在前朝也是元氣大傷,人丁不旺。”

何謙竹在縣學待的時間久一點,而且他還有裡正可以問,所以對各家的事情知道得很清楚。不像顧青雲,即使聽八卦,也只能聽到些眾所周知的,或者很淺顯的,一般的人也不會和他說方子茗的事,都覺得他和方子茗是好朋友呢。

所以顧青雲才對方家一知半解,先前他也沒在意,不過今天看到方子茗爺爺下葬的規格,才想起這個問題。

“一進士一舉人一秀才,他們家的人也太聰明了!”顧青雲感嘆。

“家學淵源吧,前朝他們家也是當地的書香門第,不過最多考到舉人考不上了,沒想到新朝初立,方大人一路考中兩榜進士,當時他還不到三十歲呢。”何謙竹很是羨慕,“十幾年前考科舉多容易啊,我估計以我的水平,在十幾年前都能考上舉人了。”

“別說這種不著邊際的話題了,我覺得,方大人回到林山縣,他要守孝二十七個月,你覺得會發生什麼變化嗎?對我們有影響嗎?”顧青雲問道,他也是剛剛腦中一個靈光,突然想到的。

何謙竹一聽,良久才說道:“大概教諭會請他出山來縣學上課吧。”朝廷鼓勵教育,鼓勵辦學,和前朝一樣,鼓勵丁憂的官員到縣學或府學教書,有一定的補貼,不提倡什麼都不做,只能宅在家裡。

這是對人才的一種浪費。當然,想要去教書只能過了一週年後。

不過,吃素、孝期不能生子、不能成親、不能做官等規定還是在的,只是朝廷鼓勵大家不僅行為上孝順,最主要的是認為最大的孝順是保重自己,不能糟蹋自己的身體,這樣才能讓地下的老祖宗安心。

不用想,這肯定是穿越者皇帝的手筆。

顧青雲越和這個世道接觸,越覺得穿越者皇帝的厲害,他真的能改變一些東西。

“他應該會去縣學吧,這裡離家近,那樣的話有進士給你們上課了。”顧青雲一想到這裡,真是妒忌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