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國劇宗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1章 不是重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1章 不是重複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小郡主柴玉釧被太后驅逐,從皇宮回到了雍王府。

小郡主回到王府之後,雍親王便準備把她嫁到北元,出嫁之前,柴灃還讓自己的女兒認東瀛的川島將軍為義父。

只是,與北元和親乃是大事,必須要得到皇帝的首肯。

皇宮正殿,雍親王糾集群臣,向柴淵上書了此事。

“不必再說,朕絕不同意!”

沈月樓從龍椅上霍然站起,義正言辭地對群臣說道:“北元不過一撮爾小邦,有什麼資格迎娶我天朝的公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殿中群臣面面相覷,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接話,只得紛紛轉頭看向雍親王。

周賀春上前一步,長嘆道:“皇上,今時不同往日了,撮爾小國尚有軍隊和領土,而我們大周卻早已無所屬之地,無可用之兵了。

如今袁賊已死,段、黎二人又出現了府院之爭,正是我們恢復大周正統的好機會。

府院之爭鬧得越來越大,金陵的張大帥不久就要入京調停,川島將軍已經跟我說了,張大帥曾與東瀛方面暗中聯絡,說他有意恢復帝制,想請陛下重登大寶,希望能得到東瀛方面的支援。

功成之後,他要的不多,只求陛下能賜他一個異姓王之位即可。

當然,在此之前,他需要陛下先迎娶他十二歲的女兒張文秀,並將其冊封為大周皇後。”

“異姓王?大周皇後?”

沈月樓淡淡嘲諷道:“這個張大帥的胃口還真是不小。”

嘲諷了這一句,他忽然轉頭看向周賀春,意味深長地說道:“皇叔最近和東瀛人走的很近嘛,他們連這麼機密的事都告訴你了。”

聽到沈月樓的話,周賀春飾演的雍親王頓時臉色一變。

他立刻跪伏在地:“陛下明鑑,臣與東瀛人並無私下交易,臣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大周的江山社稷。”

“咦,皇叔這是做什麼?”

沈月樓忽然一臉和氣地扶起周賀春:“朕從未懷疑過皇叔的忠心,只是,他們要幫華夏恢復正統必有所圖,朕不相信東瀛人會有這麼好心。”

周賀春皺眉道:“陛下的擔心也不無道理,不過,相較於東瀛人的謀算,從民國政府中奪回政權更重要,張大帥的那兩個條件,不妨先答應下來。

等陛下重掌天下,再料理他不遲。

有了張大帥的軍隊,再加上東瀛人和北元的支援,恢復正統指日可待。”

聽了周賀春的話,沈月樓沉吟半晌,慢慢坐回到了龍椅上。

“迎娶張氏之女的事朕可以答應,與北元和親之事卻萬萬不行。”

周賀春帶領群臣一起跪倒:“懇請陛下以大周的江山社稷為重。”

“退朝!”

沈月樓冷哼一聲,不理他們,直接起身離開了大殿。

見實在說服不了皇帝,大臣們也不再傻跪著,各自回家去了。

看了一眼皇帝離去的方向,雍親王眼神一閃,偷偷溜進了太后的寢宮。

原來,雍親王柴灃一直和郭太後有私情。

這也算是一樁宮闈秘事了。

一番溫存之後,郭太後同意替雍親王去說服皇帝同意小郡主去北元和親。

只是,這皇后之位,她要留給自家侄女郭婉儀。

她讓雍親王去和張大帥商量,張氏女只能封一個貴妃。

這件事並不難辦,雍親王一聽立刻就答應了下來。

柴淵可以不理會雍親王和群臣的上書,卻無法不遵從太后的話。在郭太後一番威逼之下,柴淵忍痛簽下了小郡主和親的婚書。

不過,他也和郭太後有約定,小郡主與北元王子的婚事他可以答應,只是,要以柴玉釧尚且年幼為由,暫時不嫁過去,等兩年再嫁。

柴淵心裡想著,只要自己做了真正的皇帝,這一切就都還有回還的餘地。

“咔,好,這條過了。今天就拍到這裡,大家都回去休息吧。”

張誠導演一說可以休息了,眾人立刻齊聲歡呼起來。

沈月樓也感覺有些疲憊。今天一共拍了四場戲,除了追小郡主的那一場,和蘭公公的對手戲,和雍親王的對手戲,以及與郭太後的對手戲,一場比一場繁重,一場比一場耗心力。

或許是考慮到昨天的出場戲太過繁重,第二天,張導給他安排的戲份不多,幾個過場之後,就讓沈月樓去休息了。

歇工後,沈月樓帶著自己昨天剛寫完的《香從何來》去找坂本一郎和朱國平,自是得到了二人的連聲讚歎。

又過了幾天,沈月樓終於拍到了第二場分量不輕的戲碼,新太傅入宮。

不同於首次出場時的不加限制,這一次,張導前一天晚上就將一眾演員聚在一起,講解劇本,對了一下臺詞。

張誠看著杜新知道:“你飾演的這個溫希疆本就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有固有的或者說是一般大眾認知的人物形象,但你表演的時候也沒必要太過拘泥於這些,可以適當發揮,挖掘出角色身上更多的可能性。

當然,主要側重點還是在人物的新思想和新文化上,他與柴淵所代表的舊文化算是對立面,你們要讓觀眾從這場戲裡看到新舊文化的那種衝擊。”

聽完張誠的話,杜新知點了點頭,沈月樓卻皺起了眉。

看到沈老闆皺眉,張誠不禁好奇問道:“沈老闆對此有不同看法?”

沈月樓點頭道:“嗯,誠如張導所說,本來柴淵和胡仕之的初次會面這樣處理也不錯,只是,故事有點太平淡了,人物刻畫也有些單薄。

我覺得未必要表現出那種對立,甚至可以故意模糊他們所在的立場。

溫先生代表新思想新文化,柴淵代表腐朽沒落的舊文化,這是一般民眾的看法。

可是,溫希疆從小是生長在大周,後來才留洋,他的思想未必就不受舊文化的影響,就算他倡導新文化,身上也肯定留有舊文化的痕跡。

要不要表現出來,也是一個問題。

而柴淵他雖然生長在皇宮,接受的也是舊式文化教育,但他的思想還是挺開明的,這從他之後主動剪去長髮,改革宮廷弊政的行動中也能夠看出來。

所以,或許可以不用對立,溫希疆在新派風格的主體下,適當表現出一點對皇權的敬畏。

柴淵則是自矜正統,刻意表現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但他心裡對瀟灑自由又受過新思想洗禮的溫先生其實是羨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