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異世之儒道聖院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五章 大夫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五章 大夫論

“這條件我可以答應,只要你不做損害南國利益之事,不將村子治理的民不聊生,我便不插手。如此,可行?”李堂言答應道。

夏弦拱手道:“太守大人既然已經答應,區區首書,我自然交出來。”

“甚好。”亞述喜不自勝,捧著精忠報國摩挲,他想了想:“只是你還要教一教大家,這五線譜是怎麼回事?”

“其實這東西說簡單也簡單,就是五條線。依據每一個音符的高度不同,寫在紙上……。”

夏弦講起課來,他將自己所知的東西全盤說出,但內中也有一些他不太清楚,那些問題只有留待慢慢解決。世上樂者何止千百萬,相信隨著五線譜普及開,有識之士會慢慢完善。

幾位隱士和官員聽的連連點頭。

“原來如此,為何千百萬年,卻沒有別人想到?”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東西,但是作用很大,一經說破幾位大人物立刻反應過來。

李太守笑道:“說來簡單,但也不簡單,若真如韓大夫所言那麼容易,早有人將此物作出來。”

一群人徹夜天明,不斷的討論完善,到得天亮時,暴雨已經小了很多。

濛濛一縷亮光刺破雲層,那是許久不見的陽光。

韓大夫抬頭看一眼道:“果如亞大夫所言,暴雨漸止,明天應該就會放晴。”

“這場大雨過後,不知死多少人,李太守還需注意,莫要放了瘟疫。”亞述小心收起首本,摸出一個卷軸道:“這是畫宗納物。裡面有白米一千萬鬥,李太守收好。”

李堂言鄭重接過卷軸,亞述再三叮囑:“國家近年收成不算太好,還要對外用兵,這點糧食也是從牙縫裡擠出來的,弄些野菜,加上白鹽,應該能對付到來年開春。”

他說的是熬稀粥,加上一些野菜,對付著過。

但是糧食真的太少,即便熬粥,也很難對付到開春。

“至於被大水沖毀的房屋,秋冬水未退,不妨等來年再修建。先建一些茅屋,將今年熬過去再說。”韓大夫出謀劃策,末了嘆道:“外有強敵環伺,內有大災大難。這幾年真的不容易,我看見謝儒,他老人家也白了發。”

他們所商議涉及城池治理,雖然學生們很想多聽聽,但是為了避嫌,一個個打著傘離開院子。

“最為頭痛的是如何安撫民眾。乾龍百年來多災多難,大乾虎視眈眈,要是一個不好激起民憤,那時候可不好收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堂言揉著太陽穴,實在想不出該怎麼應對。百姓無所事事,每日只等著喝一口粥,閒暇下會鬧出許多事情。

夏弦疑惑道:“李太守難道不知以工代賑嗎?”

“以工代賑?”李太守來了興趣,他問道:“何為以工代賑?”

夏弦也不推辭,他指著城牆方向道:“讓百姓知曉,咱們賑災不同以往,要想喝粥,就要出力氣,或修理城牆,或修建房屋。此來不止可防止民眾閒暇鬧事,還能將損毀的城牆修建起來,一舉兩得。”

亞述驚道:“豈不是和徭役無差別?百姓喝一口稀粥,哪來力氣幹活?需知道,修建城牆乃是重力氣活,不吃飽,哪有力氣?此策不行?夏秀士雖有才華,始終年輕了些,還需要歷練。”

“是極,若是幹活卻不能填飽肚子,民眾必然大亂。但多分一些於施工者,老弱婦孺分不到吃的,一樣會大亂。”韓得當輕輕對夏弦搖頭,表示不行。

前世見慣的東西,到了這裡怎麼會行不通?夏弦現在是白身,參與討論已經越界,他不敢多言,對著幾人行個禮告辭。

南律有載“白身可議論任何事,包括朝政,但不得擾亂治者行為。犯者,以插手朝政論處。”

白身,指的就是未曾為官。他不是官員,不好參與討論,更不要說反駁。

“對了,夏秀士,你雖已是秀才,但按照律令,不參與考試,考不中,一樣不能為官。雖然李太守已經答應你,讓你治理一村,可是,他也不能違背律令,你需好好複習。”

亞述的交待,夏弦點頭。

李太守道:“亞大夫你多心了,夏弦現在已經是秀士,秀才考而已,他應該沒問題。”

隱士們已經離開,只留下夏弦和李太守三人。夏弦是小字輩,在這些人面前,對方說什麼都只能點頭。

韓得當道:“雖說能考過,但不可大意輕敵。夏秀士既然有國士之才,何不爭一爭那榜首?名列榜首,有一件極大的好處。”

“榜首太難。”李太守搖頭道:“京城幾大家族的後輩,往往不遠萬里到偏僻地方參考,好爭奪榜首。”

“不過夏弦你有才華,這個榜首,興許是能爭一爭的。”

夏弦連連點頭道:“幾位大人說的我曉得,我必然努力,爭一爭榜首位置。只是,那好處是什麼?”

李太守笑罵:“你還沒考上,已經在惦記好處,倒是貪心。”

他從懷裡扯出一本書冊道:“好處就是此物,大夫論。”

大夫論?那是什麼東西。

亞述解釋道:“這是一份面向天下公開發行的書冊,半年一期。由吏部印發,一期百萬冊,分發到各地官家書院,所有讀書人都可購買。”

那不就是期刊?夏弦來了興致。他知道這世界有高速公路,運輸毫不比前世慢,就是不知道有沒有報紙。

“每一次考試,無論童生還是秀才,榜首之人所寫的文章都可以被印在大夫論上,名傳天下。”韓大夫笑道:“咱們讀書人,求的不就是個名聲?大夫論便可滿足此點。”

只是一個名聲?夏弦興致缺缺,他看重的是實惠,虛無縹緲的名聲,用來幹什麼?

李太守看出他興致不高,說道:“可不要小看了大夫論,在上面寫了文章的,會有大人物看中,收為弟子,謝儒的弟子多是這樣收來的。而且,在此落名,可分萬民氣願,待你成為大夫後就知道,那有多麼重要。”

“養氣在胸,李太守你說錯了,應該是成為大學士才用得上。”亞述指指韓得當:“你這樣說,可不是開我兩的玩笑麼?”

又有三位讀者評論,動力十足。感謝。必定加油好好寫。關於某位讀者在書評問我是刷吧?指著良心說,我沒刷任何東西。(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