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幸好一路上有你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章 軟硬體的測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章 軟硬體的測試

開學了。

這是袁媛和曹蔓的大四下半個學期,這也是她們最後一個學期學習書本知識。而其他學校的大四學生已經要開始一兩個月的實習和畢業論文了。

這學期的課程已經是她們能學到的最深奧或者最系統的大學本科課程了,要做的專案也是目前為止最複雜的,這也是為她們大五去實習、做畢業設計做的最後的培訓。

這個學期也會有很多能帶研究生的教授副教授們開始挑選種子學生。畢竟這個學期結束,學生們的學習成績就一目瞭然了,那些專業成績排名在前的學生就會成為爭搶物件。

之所以等到這時候才開始爭搶,一是是因為剛開始的兩年,專業課比重太小,二是很多學生進了大學收不住狂放不羈的自由,學習節奏失去把控,三是很多偏科嚴重的人有可能前兩年根本不好好學習,學習成績絕對沒有反映出他們真實的研究水平。

這些學生大一大二的成績不能看,大三一年的成績不夠看,但也不能抹殺其中一些學生的十足後勁,大四的專業成績好得讓人炫目。而他們挑研究生,那是要挑研究水平高的學生的,誰會去在乎學生其他方面的成績?

等到大五上半年,很多學生都會留在校內進行實習,哪怕是到校外或者外地單位去,也是老師們安排的,自有實習單位給老師們定期通報實習學生們的表現,等學生們實習結束,開始準備畢業論文時也到了考慮將來的時候,是上研究生還是找工作?想上研究生那就直接跟著未來的導師做畢業論文了。

還有一些想上研究生但成績不夠好的,就開始準備考研了,還有一些學生覺得自己的專業選錯了,想改換門庭的,本科沒辦法,也只能走考研究生一途,就像賈宏光誤會曹蔓一樣,覺得她對物理專業更感興趣才蹭物理課。他們這樣的人專業課都得自學,為考研究生做的準備就更早。

那些有追求的學生們都忙忙碌碌。

更多的學生是隨波逐流,大部分學生做什麼,他們也做什麼,每門課都八十分上下,實驗課也儘量認真做,談戀愛也沒耽誤,申請留校讀研出國留學也伸腳試試水。

大學校園,就像一個蟻山,學生就像一隻只小螞蟻,整天各有各的忙碌。

學期剛開始,功課還不算很重,學生會的工作在這半年相對比較輕鬆,畢竟只有五四青年節算是需要大操大辦的節日,還有一個春季運動會,那個有各班班幹部做大部分工作,只需要到時召集足夠的裁判、跑腿傳訊息的就行,這些剛開學還不用操心,所以袁媛準備多花時間在她們那個專案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系統各模組已經初具規模,他們準備這個學期把這些模組完善一下,好好整合在一起,就可以在校內推廣進入初步實用階段,在學校上本科就能參與民用專案的開發,是可遇不可求的機會。

他們的兩個指導老師相中的推廣單位當然是那些有著很多檔案材料的單位,比如校史館、圖書館,有些很有歷史儲存價值的紙質材料,很值得進行數字化,既方便儲存古物減少人員翻閱造成的損傷,又方便查閱,畢竟給查閱者展示數字化的影象就行了,而且數字化後方便很多人同時網上查閱,保護這些文物的同時也能提高這些它們的利用率。

而曹蔓在做她那份實驗助理工作之外,也從郭承峻那裡拿到了很多外文資料,他想在儀器到來之前儘量做好準備。

對大腦的研究絕對是對人體各部分研究中最難的。研究其他系統的可以有抽血、切片、收集體液、造影、內窺鏡等方法,這些對大腦細胞的研究卻不是特別有用。

目前對大腦細胞結構的研究主要是靠解破學來的,把分佈在各個部分的腦細胞分離出來切片,放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才構造出大腦細胞結構知識。

至於大腦細胞內部的動態變化,目前還沒有具體的測試方法,ct、mri、pet只能給出大腦區域層次大範圍的變化。所以對大腦方面的研究,除了細胞學專業外,其他十有九八是集中在功能層面的研究,比如藥物和物理刺激下大腦各部分供血、供氧、體積、容量的變化等,及各種刺激下實驗物件的肢體反應等。

曹蔓他們的最終目標當然是想知道當一條資訊進入大腦之後,它是如何在大腦內部流通、形成記憶節點、如何儲存的,在收到提取訊號時如何快速整合儲存中的資訊並反饋出來的。這個目標估計是很多大腦研究人員的夢想,可面對那麼複雜的大腦系統、那麼細小的腦細胞、那麼缺乏研究手段的情況,大量研究人員只能是八仙過海,各施神通,對著一個寶山狂轟濫炸,想找到一條進入寶山的小徑。

開學第一個週末,曹蔓來找袁媛。

她看著袁媛拆開計算機,換下幾個內存條,非常感慨,“挺羨慕你們計算機專業的,可以隨時把零件換一換,升級一下,比我們研究的活體方便多了。”

“以後大家都成機器人了,估計器官零件就可以隨便換了。”

“別開玩笑,我問你一個正事啊,你們做測試的時候,能把零件一個個拆下來測試嗎?”

“那當然可以。”

“我很好奇你們怎麼個測法。”

“我們沒做過硬體測試,學電路設計的時候,無非是對輸入埠進行各種輸入組合,然後看輸出埠的輸出是不是跟預先計算的結果一致。”

“如果是特別複雜的呢?比如你們這個大板子。”

“你說主機板啊。主機板上這麼多晶片,肯定是預先要測試的,然後上面插的這些內存條、顯示器、網路卡肯定也是要預先測試的,所以主機板的測試其實測試的就是整合後的功能。按照預先設計好的功能一條條檢測下去唄。”

袁媛覺得這沒什麼難理解的,曹蔓也覺得可以理解,他們對大腦的研究就是先區分出各部位的功能,然後再細分,再深入研究,跟計算機硬件測試過程剛好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