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幸好一路上有你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一章 細節很關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一十一章 細節很關鍵

看著曹蔓又要生氣,袁媛趕緊勸解:“對不起,蔓蔓,提起這個又讓你火大了。消消氣,以後你就顧著你爸媽就行了。再說了,他們過幾年都退休了,那倆兄弟也會成家立業的,你爸爸應該不會再管他們了吧?將來你把父母接到米國去,到時候天高皇帝遠的,你叔叔家想算計你們都算計不到,咱不生氣啊,想開點,忍一時之氣,過去就好了。走,咱們接著逛,剛好在這廟院裡拜拜菩薩消消火。那個建築是什麼?是不是存舍利子的玲瓏寶塔啊?我們去那兒看看。”

為了引開曹蔓的注意力,袁媛指著遠處的高塔問到。

“應該是齊雲塔,我剛看過介紹,那一片應該是個尼姑庵。據說裡邊大部分的尼姑都年紀輕輕的。”

“哦?我還沒去過尼姑庵呢,咱們趕快去看看。”

“你可別去尼姑庵,讓穆林怎麼辦?留在白馬寺當和尚?”曹蔓打趣她。

就聽剛剛從後邊走過來的穆林在旁邊說到,“沒關係,我們將來可以生個漂亮的儀琳小尼姑。”

袁媛推搡了一下穆林,臉上升起一片紅暈,“儀琳小尼姑是誰?你這說的都是哪兒跟哪兒啊?”

穆林問道:“你沒讀過金庸的小說《笑傲江湖》?”

“我也不知道儀琳小尼姑是誰,很有名嗎?哦,《笑傲江湖》,我想起來了,金庸的一本武俠書!你們倆在這裡那個什麼……,佛門淨地啊,沾汙不得。”

袁媛作勢要打曹蔓,“還不是你先瞎起鬨!”曹蔓趕緊往一邊躲,身子一歪,差一點撞到一個剛好低頭匆匆行走的和尚,倆人趕緊停止打鬧。

“怪可憐這些師傅的,咱們這麼多凡夫俗子在廟內活動,多擾人家清修啊。你說咱們倆把施密特教授和阿蒙都丟在後邊,他們會不會有意見啊?”

曹蔓看了眼後邊不遠處的那師徒仨還在對著兩旁指指點點地說著什麼,想趕緊過去彌補自己對導遊這個任務的疏忽。

“讓穆林去吧,剛好讓他表現表現,權當玷汙佛門清修之地的懲罰,再說了,他好像對佛教懂得好像比我們多。”

袁媛滿不在乎,把穆林支了過去。

“穆林的佛學知識不會是都從金庸小說裡來的吧?不過媛媛,你咋沒看過金庸小說呢?我可聽說坐在後邊的同學都看小說。”

當時袁媛由於個子高,上初中高中的時候,總是被安排在後邊幾排,後邊幾排的同學上課愛看小說。

“你先說說你什麼時候看過?至少高中畢業時我們倆一樣。”

“我沒仔細看過,大學裡看室友們借過書,經常聽她們聊人物,討論情節,有時候看她們聊得起勁,也會跟著看一下書。你不知道,我們宿舍那倆學心理學的,非常喜歡拿名著小說裡的情節分析心理問題,然後感慨,名著之所以成為名著,是對人性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你竟然還有時間看小說?我覺得你跟我一樣天天忙得團團轉。”

“誰讓你大部分時間都跟穆林膩在一起程式設計了?唉,給你個建議,回家罰穆林晚上睡覺前給你念一章金庸的武俠小說,他肯定樂意。“曹蔓一臉的賊笑。

袁媛往穆林那邊看過去,倆人停住腳步等著慢慢趕上來的四人。

就聽穆林一邊走一邊講解:“塔,也叫浮屠,佛塔大多作為安放佛骨舍利的紀念物,舍利子就是得道高僧屍體火化後留下的沒有化成灰燼的骨頭。佛塔起初是建立在寺院的中心位置,供佛徒頂禮膜拜,就像這座齊雲塔。隨著佛像的出現,供奉佛像的大殿逐漸替代了塔的中心位置。”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穆林看了一下手中的材料,接著說:“這座齊雲塔初建於公元69年,即建立白馬寺的第二年,當時為9層木塔,是華國最古老的佛塔。現在的這個塔為公元1175年建,是一座四方形密簷式磚塔,13層,高35米,造型別緻,玲瓏嫵媚。”

大家一邊說,一邊進入齊雲塔院內,與白馬寺的莊嚴肅穆不同,齊雲塔院裡亭臺樓榭、小橋流水,無不展現尼姑道場獨有的陰柔之美。

據說齊雲塔另有一奇,站在齊雲塔南約二十米處用力擊掌,便可聽到從塔身處發出“哇哇”的叫聲,和青蛙的叫聲十分相似。幾個人一下子來了興趣,分別去踩點擊掌,還真被他們摸索到了一點點似是而非的蛙聲,不過覺得啪啪的掌聲太擾民,趕緊適可而止了。

大雄寶殿裡的幾座佛像金光閃閃,大殿裡非常肅穆。

等大家出來後,曹蔓忍不住問:“你們誰知道為什麼佛像都這麼金光閃閃嗎?佛不都已經四大皆空了嗎?”

阿蒙說到:“佛本身沒有金身,也沒什麼金光四射,佛像鍍金是為了我們這些泯泯大眾。信徒在一個真佛旁邊,能感覺到他/她的精神上的輻射,但是不是肉眼能看到的,所以他們為了把這種無法表達的感覺記錄下來,讓其他人感受到,就用人們看得到物質代替了。”

他研究過東西方宗教,這一點跟天主教有些相似之處,一般天主教堂都建造得富麗堂皇,每扇窗戶上都有彩繪聖經故事,講臺上一些畫像也金光閃閃的。

曹蔓問到:“阿蒙,你怎麼知道的?”

“就是前些天在一個小冊子上看到的。”

“哇,真有心。看來你真的是對這些東西感興趣。”

“多花些時間,細細看這些雕塑,還是蠻有趣的。蔓蔓,你有沒有注意到那邊十八羅漢的雕塑,有些坐在蒲團上的羅漢,腳下還雕有一雙鞋子?那些鞋子雕得也不一樣。”

曹蔓很驚訝:“噗,這你都注意到了!”

袁媛也好奇:“阿蒙,你有沒有注意到那些佛像都半閉著眼睛?”

阿蒙在漠高窟的時候剛好學到了這一點,這時就可以拿來給大家解惑:“佛像的眼睛應該是二分開八分閉,寓意二分觀外八分觀內,二分觀世間八分觀自在。靜坐時,全閉容易昏沉,全張開容易散亂,半閉眼睛,有助於禪定。有一個高僧說過:‘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修道就是修自己為主的。我覺得挺有道理,就記住了。可惜不記得那位高僧的名字了,什麼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