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幸好一路上有你最新章節列表 > 第646章 好的習慣多重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46章 好的習慣多重要?

曹蔓知道老家的條件差,所以也不是特別糾結,明天早上換一套乾淨的衣服、好好洗洗這一身就是了。

讓她受不了的是這裡的廁所,不論是路邊的公共廁所還是家裡的,都是簡簡單單的蹲坑,路邊的廁所多幾個而已,她還記得小時候家裡和學校裡的廁所也都是蹲坑,但至少是可以用水沖走的,老家這裡的,就任由其流入下面的深坑。

看著那深坑裡的東西,她只能落荒而逃,回家去上廁所,雖然那個也是挖了個坑,放了個大尿桶,但至少沒有那麼恐怖。上廁所她都是忍著呼吸憋著氣,儘量速戰速決,她怕再住幾天都要便秘了。

好在現在天氣還涼著,廁所裡只是味道不好聞,還不用擔心蒼蠅蚊子,也不用擔心床上有跳蚤,她不由慶幸這次是初春回來的。

她本來還擔心大家會揪著她的戀愛和婚姻問題不放,非要問出個子醜寅卯來,好在聊天的人多的時候,她可以很容易忽略這樣的問題,人少的時候,她也可以避而不答。

雖然她心情放鬆了一些,心下卻也鄙視了一下自己,自己的應對都快趕上某些高階別的新聞發言人了,這可跟她這些年養成的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的習慣很不一致的。

這可能就是大熔爐的意義吧,不管你原來是什麼樣的性格和習慣,你到了一個新的環境裡,就得像達爾文的進化論裡論述的一樣,你得融入大環境,做到適者生存,要不然就要被淘汰了。

她現在已經非常不喜歡這種拿著“關心”的名頭來公開八卦別人的私人隱私的做法,也不太習慣很多老家和家鄉的生活尤其是衛生習慣,不過既然回來了,一些該盡的義務還是得盡到。

雖說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讓她不舒服的地方,她還是準備以溫和的方式提出來,讓家人意識到潛在的問題,生活中稍加注意一下,最好是能改掉或者改善,畢竟一些不好的衛生習慣平時可能沒啥事,萬一有傳染病流行的時候,小的壞習慣會引起大問題。

她還記得兩年前醫學院在一個公開研討會上討論HOVID在杭港的傳播和防治,她的一個朋友得了訊息,作為華人她很感興趣,想知道都有什麼樣的總結,就去聽了這個研討會。

主講人是一個研究HOVID病毒的教授。

HOVID病毒是可以透過多種方式傳播的,其中一個傳播方式是氣溶膠。

氣溶膠透過大樓的下水道系統從上到下感染了整棟樓的居民,所以杭港的居民從那以後養成了先蓋馬桶蓋再衝馬桶的習慣,這一個習慣的養成是以好幾千人染病為代價的。

當時教授問大家,誰有這個習慣?堂下舉手的學生寥寥。教授說,希望這堂課後,大家有了這個意識,以後養成這個好習慣,這樣下次再遇到有能透過氣溶膠傳播的病毒,我們至少可以減少很多被傳染的機會。

教授也希望大家回去把這樣的知識傳播給大家,讓身邊的親人朋友也樹立起這樣的防範意識和好的習慣。

教授順勢給大家講解了一下HOVID以及其他病毒和細菌的傳播方式。

很多是透過空氣傳播,比如流感,撥出的氣體裡就有流感病毒,旁邊的人吸進去就被感染了。空氣傳播和飛沫傳播有差別,飛沫傳播是指病毒和病菌透過咳嗽、打噴嚏和說話噴出的唾液去感染其他的人。

還有糞口傳播,就是HOVID那樣的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排洩物裡含有的病毒進入空氣或者沾到物品上被人接觸而受感染。

這幾種都是透過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傳播的。

還有透過血液或者體液傳播的,比如艾滋病。

還有母嬰傳播等,嬰兒在母體內就被媽媽帶的病毒感染,有可能胎死腹中,或者一出生就得趕緊醫治。

還有一些更細化的分類,但都走不出這幾種大的分類。

人類之所以對傳染病感到恐懼,一是我們對其所知甚少,二是我們對它的傳播束手無策,一旦我們知道一個傳染病的傳播途徑,我們可以做到有效預防,讓它傳染不下去,它的威脅就不會很大。

如果我們有有效的治療手段,我們也就不怕了,就像十四世紀約柔洲肆虐的黑死病,當時人們束手無策,約柔洲人口幾乎損失了三分之一,現在我們有很多的抗炎藥,還有疫苗,所以很多以前讓人類談虎變色的疾病我們都不再恐懼。

當臺下的同學們大松一口氣的時候,教授話鋒一轉,提醒大家。

我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全世界病毒的種類有很多很多種,它們的自然宿主遍佈各種生物,這不僅包括動物,也包括各種植物。

有時候病毒是可以跨越種族壁壘的,一旦越過壁壘,對新的宿主就是致命的打擊。就像黑死病就是寄居在一種沙鼠身上的病毒,透過跳蚤和蝨子傳到了人類的身上。

所以我們人類一定要對大自然報以敬畏之心,我們要反思人類有什麼文化傳承跟傳染病的關係,什麼是好的傳承,什麼是有瑕疵的傳承。

他還跟大家說起很多世界各地的文化和習俗,跟大家分析這些文化和習俗在流行病大爆發的時候會引起的後果。

那些內容也讓她聽得驚心,也驚醒。

很多好習慣是要有了意識才能主動養成的。

她還記得,教授提起過,約柔洲的許多國家盛行貼面禮,兩人見面,左臉頰碰一下,右臉頰碰一下,有人還啵一下,讓人覺得非常親切。

如果有透過接觸就能傳染的流行病爆發的時候,這種禮節就成了殺人利器。

很多國家注重一家人一起吃飯,顯得家庭和睦,其樂融融。但吃飯的習慣還是有細微的區別,比如說有些國家喜歡分享,把食物放在桌子中間,想吃啥就夾啥,另一些國家就喜歡分餐而食,有些是已經分餐好了的,有些是食物放在餐桌中間,但放了勺子或者夾子,需要取用的用這些公用的餐具放入自己的盤子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教授問如果有流行病的話,哪種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