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護國大將軍最新章節列表 > 207章 韓德壤的奇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07章 韓德壤的奇謀

韓德壤不愧是百戰名將,不愧是個老狐狸。

他明著派出的兩股兵馬,去順州的那五萬是實,去朔州方向的卻是虛。更沒有去雁山衛的防區燒殺搶掠。

那一股五萬人馬的蒙遼軍,貌似向西疾馳增援朔州,卻在夜間就改了方向。

蒙遼軍穿過鹿皮關到了太行山以北,甩掉鄭軍的哨探後,就順著太行山斜向東北一路疾馳。從白馬關再次進入太行山以南,沒有絲毫耽擱直撲順州。

不僅如此,從蒙遼大營內進進出出燕京的輕騎。卻每次均是進得多出的少,瞞過了鄭軍哨探的跟蹤窺視。

一日夜間即騰出了十萬人馬,從燕京城的北門出城,同樣是直撲順州。

這麼一來,韓德壤放棄救援朔州、寰州和應州,讓堅城重鎮雲州和蔚州的守城主將,只憑堅城死守即可,不與鄭軍野戰。

他卻偷偷騰出了二十萬兵力,圍殲順州、薊州和檁州的韓庚三萬人馬。

而這一切,王錚和代老將軍以及曹顯,全被狡猾的韓德壤瞞在鼓裡。

他們不知道,和鄭軍對峙的蒙遼大營內,三座大營已經僅剩了十萬人馬。

如果他們早能猜出韓德壤的詭計,也就能趁勢攻破敵軍的三座大營,圍殲那十萬蒙遼軍。

可惜,戰爭沒有如果。

韓庚等將士才三萬人馬,霹靂炮和火爆箭、三稜破甲錐等也已用盡。

加上城內的百姓視鄭軍如寇仇,不但不會配合守城,還必會趁勢反抗。

在這種情況下,韓庚等人不敢野戰,野戰必會被敵軍的二十萬人馬圍殲,就只能憑堅城死守。

可三萬人守三座城,每座州城才有一萬人,連城牆上都站不了一圈兒,更別說是防備城內的百姓了,是無論如何也守不住的。

於是韓庚無奈之下,下令焚燒順州和薊州城內的大庫,其他秋毫無犯,主動放棄順州和冀州,死守最北面的檁州。

他想等敵軍的大批人馬攻不破檁州,又不能長期在檁州城外駐紮,無奈退兵後。再從背後繼續騷擾蒙遼軍。

可檁州緊靠太行山,蒙遼軍從長城的古北口,出山增援的數萬援軍,和那二十萬蒙遼軍兩面夾擊,猛攻檁州一整天。

蒙遼軍攻打檁州雖然損失慘重,可鄭軍因為人馬太少,沒有兵員補充不說,還沒有霹靂炮等大殺器,死一個就少一個。也沒沾到太大的便宜。

僅僅是一天的激戰,鄭軍就折損了數千人,蒙遼軍想迅速拿下檁州回到燕京,免得燕京城外的大營空虛被鄭軍看出破綻。

就派出二十多萬大軍一天十二個時辰,一刻也不停歇地猛攻。

韓庚堅持不住,他不能讓這些大鄭的精銳,全都戰死在檁州。

再次無奈之下,他只得故技重施,下令焚燬檁州大庫,不給蒙遼軍留下一粒糧食和戰械,然後開啟城門,全軍向北突圍。

蒙遼軍南面堵著二十多萬人馬,唯有向北突圍才有一絲勝算。

檁州北門的蒙遼軍不過四萬人,根本就沒想到鄭軍會突圍,更沒想到鄭軍會向北方的死地突圍。

檁州距離古北口的數十裡路程,就是一片開闊的草原,被蒙遼軍二十多萬人馬,一旦包圍就再無生理,是個絕對的死地。

可韓庚卻反其道而行之,置之死地而後生,硬是從蒙遼軍的包圍圈中,殺開了一條血路。

因此,猝不及防下,蒙遼軍被拼死求生突圍的,兩萬

多鄭軍將士,殺了個措手不及。部分人馬被擊潰後狼狽北逃。

韓庚等銜尾追殺,後面又是蒙遼軍的二十萬人馬,對他們這兩萬多人不依不饒的追殺。

檁州距離古北口僅有數十裡,可謂轉瞬即到。

敵軍剛逃進古北口部分潰兵,看到鄭軍殺到還沒有顧得關上關門,作為前鋒的女將陳妍,手持亮銀槍上下翻飛連挑帶刺,已經一馬當先殺了進去。

眾將士邊殺邊走絕不戀戰穿城而過,直到逃進了太行山以北,進了茫茫草原,才算是甩拖追兵脫出了險境。

不過,這一切王錚都不知道。

等他知道的時候,圍殺韓庚的那二十萬蒙遼軍,已經返回了他們在燕京南門外的大營。

燕京本就距離順州和薊州二三百裡,蒙遼軍去的隱蔽,在順州和薊州也沒浪費時間。

檁州之戰也不過只用了一天多時間。蒙遼軍又均是一人三馬,回來的就也極快。

韓德壤此舉,給了王錚一個警告,使王錚對韓德壤更加的重視起來。

“呵!韓德壤不愧是一員老奸巨猾的百戰名將。我王錚從軍以來,這還是第一次被別人算計。如今悔之晚矣,就只能吃一塹長一智了。”

鄭軍大營的中軍大帳裡,王錚自嘲苦笑著說道。

“大將軍無需介懷,勝敗乃兵家常事。何況,韓庚也不算打了敗仗。他僅有三萬人馬,對戰二十四萬蒙遼軍,卻還能帶領兩萬多將士全身而退。即便敗了也是雖敗猶榮,他有功無過。”

曹顯開解王錚道。

“這個我知道,我懊惱的是,我竟然沒有看破韓德壤的詭計,竟然沒有抓住這一次絕佳的機會,大破蒙遼軍奪了他的三座大營。是我遲鈍了?還是韓德壤太厲害不好對付?”

“當然是韓德壤不好對付,要不然,我也不會不敢和他對戰。”

曹顯也垂頭喪氣地說道。

代老將軍先前分析的挺好,可韓德壤的做法,卻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讓代老將軍也是顏面無存,他現在也沒了別的辦法,連話都不敢多說了。

“那···以後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王錚答道:“戰機已經錯過去了,只能等下一次機會,繼續等,跟蒙遼軍熬,看誰熬得過誰?”

“論持久戰,蒙遼當然不行,他們怎麼可能熬得過我大鄭?”

曹顯語出驚人,不是別的驚人,是‘論持久戰’這四個字。

王錚驚訝地看著曹顯,他從沒說過這四個字,可現今曹顯卻說了出來,由不得他不驚訝。

“對,既然無法一戰而決,那就打持久戰。等機會,現今,衛晃在朔州、應州和寰州,威脅蒙遼的雲州和蔚州。韓庚在太行山以北的草原上以戰養戰,也可攻擊儒州、媯州、武州和新州一線之敵。”

“即便韓庚的兵力太少,不能摧城拔寨,但他只要能騷擾的蒙遼百姓不能種田經商,不能放馬牧羊,各城池之間斷絕來往,只能緊鎖城門,那也是勝利。熬不了太久,蒙遼軍這三十萬人馬沒有了糧草供應,定然崩潰,到那時再和韓德壤決戰。”

“燕京是蒙遼南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重鎮。城內的四座大庫儲存了無數的錢糧,足夠蒙遼軍三十萬人馬半年食用,短時間內,韓德壤還能堅持。”

“那就熬七個月。”王錚笑著說。

“哈!你這小子,和韓德壤耍無賴,他肯定不是對手。”代老將軍也笑道

王錚翻了個白眼說:“管他無賴不無賴,不管是陰謀還是詭計,只要能打敗蒙遼就行。”

曹顯也無奈說道:“也沒了別的辦法,那就等等看。我覺著,不出半月,蒙遼軍必會熬不下去,必會再次衝營,尋求和我軍決一死戰。”

“為何這麼說?”王錚問道。

“韓德壤不能任由衛晃佔據那三個州,也不會對韓庚在草原上的行動不管不問。他要麼從數千裡外的蒙遼盛京調兵,要麼就尋求和我軍決戰,擊潰我軍後,再分兵去圍殲韓庚和衛晃。”

“對,一切皆有可能。我軍現在就是以不變應萬變,看韓德壤會怎麼辦再說。”

三人計議已定,也就不再著急,韓庚和兩萬將士雖然流落草原。

但他有豐富的游擊戰經驗,也曾經在噠突三族二三十萬人馬的圍追堵截下,跟著曹顯在草原上堅持過四個多月,無需太擔心他和那些將士的安危。

“現今,我軍有幾門火炮?”

王錚在和蒙遼的這次開戰前,就已經改良出了新式火炮。不過,由於是剛開始建造第一批,也沒有大型的機械設備,造的就慢了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共十門,老夫來時帶來了四門,這一段時間又造出了六門。”代老將軍回答。

“太少了,造的也太慢了。寫封公文督促兵部,讓他們多派工匠,多開幾個作坊,加快建造速度,就說是我說的,破燕京城必用。”

“好。”曹顯答應後,馬上就安排文吏書寫公文。

“火油罐有多少?”

“火油罐製作簡單,只是運輸不易。從雁山衛的兵部作坊把火油罐拉到上京,再從上京送到此處。民夫還要運送錢糧戰械,現今運來的火油罐,僅夠一場小仗使用。打燕京,怕是不夠。”

“那就從雁山衛走草原,過代州和易州,直接送到涿州。”

現在,涿州已成了軍需物資的集散地,各地送往戰場的物資,都會經過涿州再發往大營。

代老將軍介面道:“可行,以前朔州在蒙遼軍手裡,不安全。現今,朔州已在衛晃之手,去封信告訴衛晃,讓他派兵護送即可。”

“善,從雁山衛直達涿州,至少節省了一千五百裡的路程,此法甚善。”

王錚起身思索著說道:“僅僅十門火炮,轟擊一座城樓還行,濟不了大事。火油罐也太少,和蒙遼軍決戰,這兩樣大殺器均有大用。這樣,最近,只要蒙遼軍不衝營,就催促兵部,儘快把急用的物資送來。”

“等物資齊備,稍有戰機,咱們就和蒙遼決戰於此地。此一戰,關係到我大鄭的國威和國運,更關係到燕雲十六州能不能收復,絕不可稍有疏忽。”

“好,我讓軍需清點物資,不足用的,就馬上給兵部去公文催促。”

如此過了半個月,蒙遼軍兩次衝營,仍無法奈何鄭軍。而衛晃卻又死戰三日攻克了蔚州。

現今,太行山以北的九座州郡,已有四座落於鄭軍之手。

歷史名城重鎮雲州,周圍數百裡的區域,也被衛晃派出的五千輕騎騷擾不斷,幾乎已經成了一座孤城。

因為有太行山的阻隔,還有各個關口的嚴格盤查,韓庚還是沒有訊息。

但沒有訊息就也是好消息,說明韓庚所部,至少還沒被全殲。

但又過了數日後,一個漢家商人冒死前來送信,說是韓庚出事了,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