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護國大將軍最新章節列表 > 336章 狄青和楊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36章 狄青和楊廣

第四卷 決戰西夏(寫了一百多萬字了,到現在我也不懂是怎麼分卷的,只能這樣了。)

王錚和陳琦韓庚一連研究了兩天敵情,可是他越是揣摩,就越是難以看出西夏軍的意圖。

現今已是三月二十四日,距離約定的奇襲興州和懷州的日期,僅剩下十天。時間不多,已容不得他在延州墨跡。

於是當日,王錚開始下軍令。

著雁山衛、隴西衛和劍南衛,即刻出兵西夏,試探性進攻西夏的城池。

不打打看,王錚的心裡就沒底,就看不出李昊的意圖,也無法側翼掩護,那三路兵馬奇襲興州和懷州。

之所以是試探性進攻,主要是牽扯住西夏的重兵,能打下來就堅決打,打不下來就即刻轉戰到其他的城池。無需和西夏的精銳硬拼。

兩日後,雁山衛和劍南衛都接到了軍令,三個衛鎮在年前就開始練兵和籌備,早已準備妥貼隨時待命。

三月二十六日一早,三路大軍近三十萬野戰衛軍精銳,近十萬邊軍作為輔兵馱運糧草戰械等軍資,浩浩蕩蕩從三地出發,直撲最近的西夏城池。

大戰起,風雲動,西夏王李昊,即將迎來強大大鄭的傾力一擊。王錚誓要誅殺了那個西夏的穿越者。

有他在,西夏和大鄭的邊境將永無寧日,他王錚也會受到極大的威脅。這一戰,不是那人死就是王錚亡,兩個穿越到這個時代的後世人,不可能並存於世。

所謂一山難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那人應不是女人,她即便是女人,王錚也不會憐香惜玉,容她存活於世。

為了大鄭的宣睿盛世萬國來朝,為了邊關安寧四海清平,為了讓百姓安居樂業幸福地生活。

為了他王錚,不再像上次那樣,生命受到威脅。

王錚不得不狠下心來,置那人於死地。

王錚親率隴西衛的十五萬戰兵,直撲距離延州最近的洪州。

洪州是西夏的邊城重鎮,城高牆厚易守難攻。

這是進攻西夏的第一戰,關係著大鄭將士的士氣軍心,必須一戰而克,王錚不得不加倍小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大軍過了長城嶺,據洪州已不太遠,王錚接連下令。

“傳我軍令:著韓庚韓柱國,親率兩萬兵馬,於洪州東的十里井設伏,圍點打援,務必全殲由龍州馳援洪州之敵。”

“諾。”韓庚躬身接令,立刻點齊兵馬直奔十里井。

王錚很清楚韓庚的能力,由他親率將士設伏,龍州之敵不出兵增援洪州則罷,龍州假如出兵,韓庚必會大獲全勝。

“著陳斌率三萬兵馬,由狄青為左先峰,楊廣為右先鋒,各率五千兵馬。繞過洪州,二百裡急馳,務必一戰而克烏延城南的定軍寨,死守此戰略要道,不得放過從宥州出來的一兵一卒馳援洪州。”

“諾。”陳斌躬身接令。

他很高興,王錚雖然罷了他的提督之職,卻還給了他帶兵之權,這樣他就有了一雪前恥的機會。

“陳柱國,我能不能打下洪州,全看你們能不能堵住西夏的援軍了。此戰,由狄青為主,楊廣為輔,你只需坐鎮中軍全盤排程即可,切勿意氣用事啊!”

王錚有他的小九九,他懷疑,他的親兵隊正狄青,就是北宋有名的將領狄青。

歷史上的狄青面有刺字,這個狄青也有。史書說他‘每戰披頭散髮,戴銅面具,衝鋒陷陣。’而這個狄青也有一個銅面具。

只是,現今狄青剛滿三十

歲,還是個小校尉,職不過七品。王錚也沒見到他打過仗,還不敢確定,他就是北宋歷史上的狄青。

因此,王錚對陳斌有此一說,他的意思,是讓狄青和楊廣試試身手,好確定以後怎麼培養他們。

至於定軍寨能不能奪下來守得住,王錚並不擔心。

定軍寨雖是個易守難攻的大軍寨,但因處於洪州以北,並不是邊境的關鍵所在,現在駐兵不過千餘。

狄青和楊廣,既然是曹顯派給他的親兵隊長,本事還是有的。他們倆一萬人馬,以十倍於敵的兵力拿下定軍寨,沒有一點問題。

何況,大軍現在還沒有到達洪州,他們繞城而過數百裡急馳,奇襲定軍寨,一戰而克的把握就會更大。

“大將軍,我倆都走了,你的安全···”狄青是王錚的親兵隊長,王錚在戰場上若有閃失,他的責任最大。

當然,王錚把他派出去執行別的任務不算。可即便是這樣,他對護衛寧王鄭銘的御林軍,那一幫看似人高馬大威風凜凜,戰力卻是較弱的老爺兵也不太放心。

“你倆且去,無需擔心我,十萬大軍都在我的左右,洪州才不過兩三萬人馬駐守,還能翻了天去?”

“好,大將軍,若有機會,可否趁機拿下烏延城和奈王井?”狄青沉聲問道。

烏延城和奈王井依山勢而建,前後僅隔二三十裡,在定軍寨北面不遠,扼守著宥州、夏州和鹽州通往洪州的唯一要道。

假如能趁勢拿下那兩個小城,和定軍寨互成掎角之勢,互相協防。

則那三個西夏的州城,就不敢出兵增援洪州,洪州的守軍知道後路已被截斷,必會軍心大亂,也就更容易攻克。

“如此最好,但你切記,只可智取不需力敵,代價太大的話,就還死守定軍寨。只要守住了定軍寨這個咽喉,我軍就無後顧之憂。”

王錚聞言大喜,他知道狄青有勇有謀,卻沒想到他考慮的更多,也是最穩妥的辦法。

王錚覺得,僅憑狄青剛才的謀略,他是歷史上那一位狄青的可能性就極大。

如果他真是那一位狄青,那就要對他好好培養,他應是比韓庚和曹顯,更善於領兵的將領,以後的成就更大。

不過,王錚想到的還有不足。

這個狄青,不但就是歷史上的那一位狄青。就連他的親兵副隊長楊廣,這位比他還小一歲的英俊青年,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北宋名將--楊文廣。

只是,這個大鄭和另一個空間的北宋,很多事情都是似是而非。

這一位楊廣,沒有一個叫楊延昭的老爹,更沒有楊無敵楊老令公那個祖父,也沒有佘賽花老太君那個祖母。

當然,歷史上根本就不存在的,他母親穆桂英和老爹楊宗保,就更不會有了。

楊廣家雖是世代軍職,但他的祖父輩,卻均是名不見經傳的下級將領。也是因此,王錚就沒想到,此楊廣,竟然就是北宋名將楊文廣。

王錚用人有方,狄青和楊廣接令後,各率五千兵馬,風馳電摯般繞洪州而過,直撲定軍寨。

西夏的哨探,早已打探到,鄭軍十五萬兵馬來攻打洪州。

可洪州的全城守軍嚴陣以待,卻見鄭軍的先鋒,沒有在洪州城外做絲毫停留,竟然繞城而過,直接奔向了正北的定軍寨。

洪州守將猜到鄭軍的意圖之後,當即就大驚失色。他急忙派出數股輕騎,四處報信求援。並想通知定軍寨的兵馬早做預防。

可狄青和楊廣,絲毫也不理會西夏的哨探和信使,不惜馬力一路疾馳,竟然比西夏的信使雙馬輪換,還早到了定軍寨一步。

待西夏信使來到定軍寨不遠時,狄青和楊廣,已經迅速拿下了定軍寨,留下部分兵馬等待陳斌的大軍。然後兩人各率四千五百輕騎,不做休整再次啟程,撲向了烏延城。

來到烏延城外時,天色將黑,狄青擔心奈王井天色黑透關上城門,那麼明日要想再打奈王井,就不是奇襲,只能是強攻,鄭軍將士的死傷就會加大。

烏延城和奈王井雖是城堡,可也和木柵建成的軍寨差不多,連縣城都算不上,城裡的兵馬也不會太多。只要能奇襲殺進城去,必可一戰而克。

“楊將軍,你去打烏延城,我去拿下奈王井可好?”

狄青一邊和楊廣縱馬疾馳一邊問道。

“善,烏延城彈丸之地,即使他關上城門,我也能在一個時辰內拿下。狄將軍且去,我攻克烏延城後就去幫你。”

“哈哈!好,將士們,隨我殺奔奈王井。”

“諾。”

狄青率領的王錚的部分親兵,轟然英諾戰意更強,打馬揚鞭繞過烏延城,直撲奈王井。

王錚的這五百親兵,幾乎均是原雁山衛,或者是跟隨王錚,收復燕雲十六州的老兵。是大鄭精銳中的精銳,千里疾馳連番惡戰,對於他們來說早就是司空見慣。

因此人人奮勇個個爭先,生怕落於人後,損了大將軍的威名。

楊廣的四千多人馬,旋風般就殺到了烏延城下。

此時天色將黑,烏延城在城外勞作的百姓,正是蜂擁回城的時間。

加之烏延城的守將,沒有料到鄭軍在一天內,會撇開洪州,拿下了定軍寨,更沒有料到,鄭軍要直接衝進城內奪城。

因此,烏延城準備不足,關門也不及時,楊廣已經一馬當先,撥開城頭的西夏軍,倉促之間射來的稀稀拉拉的幾支羽箭,拍馬就殺到了城門。

楊廣的鑌鐵點鋼槍,僅僅刺死了兩個守門的西夏軍士,餘者已被王錚其餘的親兵盡皆屠戮。

然後眾人大喝一聲,拍馬就殺進了城內。

由於西夏人口僅僅才三百多萬,養不起太多的軍士,所有的精銳又都跟著李昊,供李昊隨時調遣。守衛烏延城的西夏軍士,就尚不足一千,也均是類似大鄭邊軍的輔兵。

就像大鄭,衛軍和邊軍就有極大的不同。

衛軍幾乎皆是精銳,是給養最好配置最好的野戰軍。

而邊軍,幾乎和後世的預備役差不多,戰時守城或者是給衛軍運送糧草,閒時甚至還要開荒種地,吃的喝的皆不如衛軍,戰力就不強。

他們一旦遇到了鄭軍的精銳,特別是遇到了殺神王錚的親兵,根本就不可能是這些瘋子的對手。

更何況,鄭軍以四千五百虎狼,對戰西夏的一千準備不足、戰力不強的人馬,就宛如在砍瓜切菜。盱眙就把不大的烏延城殺了個通透。

“李強,留下五百將士肅清殘敵安撫民心,等待陳柱國的大隊人馬,其餘弟兄,隨我殺奔奈王井。”

“諾。”

於是乎,楊廣僅用了不足半個時辰的時間,就拿下了烏延城,然後直撲奈王井增援狄青。

王錚率領十萬衛軍十萬邊軍,趕到洪州城外十里,安營紮寨的時候,他不知道的是,他的正副親兵隊長,狄青和楊廣虎狼一般,已經連下西夏軍的三個軍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