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護國大將軍最新章節列表 > 445章 文明瑰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45章 文明瑰寶

“王施主是如何知曉藏經洞的?又怎麼知曉的那麼詳細?就像王施主所說的那樣,那些書冊均是我華夏數千年來的瑰寶,老衲擔心那些書冊被戰火焚燬,無奈之下,才極其隱秘地做的此事。知曉此事的,僅有我的幾位師弟,決計不該傳出去啊?”

方丈納悶兒地問道。他對王錚放了心,也就敢大膽承認此事了。

“呵呵!大師,我也就知道這麼多。大師放心,此事沒有傳出去,我是夜觀天象,猜出來的。”

王錚沒法解釋,他只得又開始胡說八道了。

方丈大師抬起頭看了看天,日頭扎的他睜不開眼。然後搖搖頭,夜觀天象純粹就是胡扯,天象能預測的,全是帝王變動政權更迭等了不得的大事,他藏起來一些書籍也能顯示天象?

即便方丈信佛,相信西天確實有極樂世界,但他也不相信王錚的鬼話。

但王錚大將軍的身份無比尊貴,他既然不想說實話,方丈也就不便再問。

“王施主,如今戰事已畢,沙州已歸女王施主統治,而西夏卻也是屬於大鄭的藩屬國。此後的戰事,估計已不會太多。王施主,是不是開啟藏經洞,讓那些書冊重見天日?”

王錚聞言,皺眉沉思了一會兒,他也不敢保證,沙州以後有沒有戰事。

沙州緊鄰西域,西域的大部分地盤,還不歸大鄭管轄。

再者說,沙州南有黃頭回鶻,東南有吐蕃諸部,西有西域的西州回鶻等勢力。王錚最擔心的,卻是吳三桂站穩腳跟後,會殺回西夏境內。

哪怕只是一小隊兵馬劫掠莫高窟,那也會給中華文明的瑰寶,帶來極大的損失。

唯一讓王錚放心的是,沙州周邊絕大多數的勢力,絕大多數的百姓,均是崇信佛教。莫高窟的善男信女極多。如果不是像吳三桂那樣的,沒有吃沒有喝的潰兵,是不會肆意劫掠莫高窟的。

吳三桂騷擾莫高窟時,卻也只是搶掠了一些錢糧,並且還給僧人留了一部分餬口。他也沒敢做的太過份。

西夏人更是崇信佛教,幾乎是人人信佛。吳三桂如果做的太過份,他的手下將士也不會同意。

但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意外,這些瑰寶是民族之魄,王錚不敢大意。

“大師,是這樣,為了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我覺得,還是先暫時這樣吧!待真正的天下太平之後再說。”

“施主說的是。”

“不過,方丈大師,我夜觀天象,在後世的八百年左右,這裡還會有一場大浩劫。那些寶貝存放的地方,會被一個名叫王圓簶的道士,在打掃沙塵時發現。這些寶貝,也會被異族的強盜劫掠一空。你還得早做提防啊!”

方丈聞聽王錚所言傻了眼。這位施主也太···太···哦!出家人不能口出妄言。

好吧!你胡說八道的夜觀天象,我也就不說你了。可你還能確定,在後世的八百年左右,這裡會有一場浩劫?還能確定是一名,名叫王圓簶道士發現的藏經洞?並且,還是被異族的強盜劫掠一空?

佛祖啊!這位王將軍,他到底是佛祖派來保護這些典籍的?還是純粹在胡說八道?還是個妖孽轉世啊?

王錚一看方丈鬱悶至極的神色,知道是自己的話嚇著他了。但他沒法和方丈解釋此事,只得繼續委婉說道。

“方丈大師,

你無需相信我說的那些話,你只需把我當成一個歹人。我已經知道了你的藏經洞,你就當我在若干年後,會來盜取或者是破壞這些寶貝,你還需妥善儲存就行了。”

方丈失魂落魄地說:“王施主,老衲看你的面相,你不是那種歹人。”

“你就當我是那種歹人。”

“當不了,不是歹人就不是歹人,出家人不打誑語,老衲怎能會把王施主當成歹人?”

王錚被氣樂了,這位方丈大師,怎麼也是一根筋?

“大師,不管我是不是歹人,但是這些寶貝,卻絕不能落於外族的強盜之手。那個地方肯定會被發現,大師以後還是要妥善安置才是。你聽我的話,要麼在那個洞窟外,再壘砌一座佛塔之類的建築,要麼就想別的辦法封死。那位道士,是打掃沙塵時發現的藏經洞,最起碼,不能讓人發現的那麼容易。”

“看來,王施主的確是為了這些典籍,老衲記下了。日後必會想辦法妥善辦理此事。”

“哈!這就對了嘛!大師,有任何困難都可以和女王說,我會給她去信,讓她全方位支援大師。有需要的錢糧工匠之類的,也別不好意思開口。和我說也行,只是,沙州距離上京太遠,來回的時間太長,我就難以及時幫得上忙。”

“多謝施主,我佛慈悲,降下王施主來拯救莫高窟,老衲和合寺僧侶,多謝王施主的大德。”

“大師言重了,我也是華夏人,我只是想為我華夏的文明程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僅此而已。”

“王施主,老衲聽你總是說華夏,而不是說大鄭。施主莫非認為,西夏、西域,南疆和北疆,包括大鄭等等各地,皆是華夏子孫?施主這次攻伐西夏,也只是想統一華夏,建立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使各地各民族的華夏子孫,從此後再無戰爭和殺戮,使百姓都能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麼?”

“是啊!不瞞大師說,我的理想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凡是生活在華夏地區的民族,皆是我華夏炎黃二帝的子孫。他們因為生活地區的不同,因為受到的教育不同,因為風俗習慣的不同,這才人為地形成了,許多個不同的民族。而因為民族的不同,又因為生活在荒涼地區,極少受教育的地區的那些民族,嚮往更加繁榮富饒的其他地區。還因為某些人對權勢的渴望,私慾高度膨脹,這才有了數千年來,我華夏境內永無止境的戰爭和殺戮。可凡是戰爭,最後受苦的,卻全是最無辜的百姓。”

“大師,漢末的戰爭,使我華夏的人口銳減,僅剩了七八百萬人。經過數百年的恢復,待到了大梁朝時,又因為戰爭,人口再次銳減。陳朝時得到了部分恢復,可陳末時期的動盪和戰爭,人口迅速下滑。到咱們大鄭開國時,人口還不足四千萬。大師,我華夏地大物博,養活數萬萬人還不成問題。可現今卻是人口稀疏,千里無雞鳴。所以啊!我為大鄭開疆拓土,就是為了建立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使我華夏所有的,各民族的炎黃子孫,全都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裡,從此後再無戰爭和殺戮。使百姓們都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方丈大師聞聽王錚所言,嘴裡唸唸有詞:“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多麼崇高的理想啊!”

片刻之後,方丈突然退後一步,規規矩矩彎腰垂首,對著王錚行了一個,雙手合十

的佛家大禮。

“王施主胸懷天下蒼生,實乃千古第一善人也!老衲受教了。請王施主放心,老衲必會依照王施主所說,妥善保管好此處的一切。”

王錚連忙攙起方丈大師:“大師無需如此,我作為大鄭的大將軍,開疆拓土掃平四海,只是我的職責所在。大師為了保護,我華夏近千年來的那些寶貴典籍,不也是費盡了神思,封存了藏經洞嗎?大師,你雖是出家人,俗話說,你是跳出了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可大師所做的事情,也不僅僅是為了你們佛家,你也是為了我們華夏燦爛的文明,不至於被某些禽獸付之一炬。大師的所作所為,才最值得世人尊重。”

方丈大師面有愧色。

當初吳三桂潰逃到瓜州,他得到訊息,急忙就封存了那些典籍。但是當時,他卻的確沒想那麼多。他只是覺得,那些涉及了華夏,以及周邊數千裡方圓的,無數大師和工匠,無數的畫師,經過數百近千年的辛苦,而留下來的典籍,不能毀於戰火。要不然,他就是佛家的罪人,僅此而已。

他當時沒有考慮華夏,沒有考慮什麼文明的瑰寶。他只是覺得那些東西如果毀於一旦,再找人作畫和書寫的話,會花費他大量的錢財。

可是今日,方丈大師和王錚的這一番暢談,卻使他宛如遭到了當頭棒喝。

他沒想到,這位大鄭的將軍,不僅只是愛惜黎民百姓,他的思想,居然也是這麼的崇高。只有他這樣高尚的人,才值得人們萬世敬仰。

保護藏經洞裡那些典籍的事情說完了,王錚也就開始,莊重地瀏覽起了莫高窟。

莫高窟又叫千佛洞,與山西大同雲崗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合稱為中國四大石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莫高窟不愧為,華夏西部佛家的聖地,經歷代的興建,此處已經形成了巨大的規模。

莫高窟現有洞窟六百多個,壁畫近四萬平方米、泥質彩塑兩千多尊,是世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

(注:後世是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此時是另一個時空的大鄭,就稍微減少。不過,西夏和宋元,也僅建了一百多座石窟。宋代以後,包括元朝時期,敦煌石窟已經不再大量興建,壁畫畫的也不多,明清時期幾乎都把敦煌忘了,就不提了。)

幾乎全部洞窟均是依山而建。只是,此地的土質較為鬆軟,也沒有適合雕刻的巨石,導致石雕佛像很少。

此處最大的佛像是彌勒佛,彌勒佛是釋迦摩尼的弟子,類似接班人。高達三十多米,最小的佛像卻僅有幾釐米。

此時距離後世還有一千多年,壁畫上的色彩還比較鮮豔。而此時的百姓崇信佛教,善男信女極多,對所有佛像和典籍的保護也是很好。

王錚不懂佛道,他甚至對儒家的思想也不是太懂。最可氣的是,他甚至都難以完全看懂,此時代那些晦澀的古文。

此時,他看著這些佛像和壁畫,基本也就是走馬觀花,看著都挺莊重大氣,他也不住地擊節讚歎。可如果讓他說出好在了哪裡?他卻絕對說不上來。

如果被逼急了,他就會耍無賴說:好就好在,我作為大將軍還認為好。

或者是說:它好就好在,我都看不懂它的好。我這位大將軍都看不懂它的好了,難道還不是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