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三分線真的太近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7章 華夏德比來襲!幸福的煩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7章 華夏德比來襲!幸福的煩惱!

在和馬刺隊的比賽結束後,勇士隊將馬不停蹄地前往德州的另一個城市,“航天城”休斯頓。

在那裡,他們要背靠背對陣姚明和麥迪領銜的休斯頓火箭隊。

放在以往,這本該是一場懸念不大、關注也不高的比賽。

畢竟實力擺在那裡,競爭也沒多麼激烈。

姚明的存在對於這支勇士來說和鄧肯幾乎沒什麼區別,都是無解的大殺器。

而現在的麥迪在大多數常規時間還是值得信賴的。

但就是這樣實力相差懸殊的較量,在張勃龍來到勇士隊之後,突然變成了聯盟最受矚目的一場比賽。

甚至比NBA的總決賽還要更加惹人關注。

因為這是一場“華夏德比”。

德比一詞,其實來源於英文的Derby,源自英國的德比郡。

由於當地盛產良馬,在歐洲各大賽馬場,一度都是來自德比郡的良馬互相競爭的局面。

因此,歐洲人就把這種賽馬活動通稱為德比之戰。

此後,人們又以此為喻,用德比來形容同一城市兩支球隊之間的比賽,“德比戰”一詞最終成為了同城或同地域對手之間較量的代名詞。

而如今,這個常用來形容賽馬和足球比賽的詞彙已經是隨處可見,在整個體育界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隨著姚明在NBA中成長為聯盟中的頂級球星,“華夏德比”也越發受到人們的關注。

這並不是NBA的第一次“華夏德比”。

回顧歷史,第一次“華夏德比”發生在2002年的3月4日,丹佛掘金主場迎戰達拉斯小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時,效力於掘金的巴特爾和效力於小牛的王治郅首次在NBA交鋒,美國媒體也將其稱之為一場“華夏長城”間的德比。

比賽中,巴特爾和王治郅在第三節還剩8分19秒時同時替換上場,這也是兩人在NBA賽場上的第一次正面交手。

最終,兩隊經過加時苦戰,實力更勝一籌的達拉斯小牛以116-110勝出。

但這場德比其實是有些名不副實的。

整場比賽打下來,華夏球員的印記並沒有留下多少。

王治郅累計上場9分鐘,得到5分2籃板,而巴特爾只打了3分鐘,僅僅有1個籃板入賬。

第一次“華夏德比”,不管王治郅還是巴特爾,都不是所在球隊的主角,國內媒體也對此不夠重視,沒有太多相關的報道。

相比之下,姚明和張勃龍的這次“華夏德比”就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雖然在賽季開始前的中國賽,二人所在的火箭和湖人已經有過交手,但那畢竟是季前賽。

基本屬於熟悉陣容,打著玩玩兒,開心就好。

可到了常規賽的賽場上,那就大不一樣了。

尤其是張勃龍在新秀賽季表現如此耀眼,又轉會到勇士正式成為了球隊核心,這兩人在各自隊內的地位已經遠超昔日的大郅和大巴。

這也讓“華夏德比”有了更高的含金量和更大的實際意義。

有媒體預測,這場比賽最終的收看人數可能會突破兩億這一驚人的數字,更有好事的媒體將這場“華夏德比”改稱為“華夏的比”。

人們期待著透過這場比賽來瞧一瞧,究竟是劍指聯盟第一中鋒的姚明厲害,還是初入聯盟就星光不凡的張勃龍更優秀。

就在外界各方為了這場比賽而瘋狂預熱的時候,又有一條新聞被曝光出來。

《詮釋勇士!NBA新秀暴揍歹徒,以傷痕為勳章!》——《雅虎新聞》

《城市的英雄?他已得到全城愛戴!》——《舊金山紀事報》

《又一起,奧克蘭的治安什麼時候能好起來?》——《灣區要聞》

《為何總是華裔?灣區背後的歧視現狀分析。》——《洛杉磯時報》

……

這次見義勇為的事件,讓即將上演的“華夏德比”的熱度一下衝到了頂峰。

就連燈塔國的很多球迷乃至平民大眾,也都聽說了這場比賽,並表示會進行關注。

這也讓原本就是新銳焦點的張勃龍變得更加耀眼,得到了“華夏之光”、“華人榮耀”的美譽。

國內的大領導、奧克蘭市的市長、NBA總裁斯特恩等人,都特地向他發來了慰問和鼓勵。

尤其是斯特恩,這個猶太小老頭一直在致力於聯盟形象的改善,但聯盟裡的那些混小子經常跟他對著幹,不是場上打架鬥毆就是場下違法亂紀。

而現在,他想要力捧的聯盟新門面不僅又帥又能打,更是個“品學兼優”的優質偶像,這頓時讓他如獲至寶。

也因此,他大手一揮,免去了上場比賽埃利斯等人從替補席入場的禁賽處罰。

和以往靠著打球積攢的人氣相比,這一次,張勃龍得到的是更加堅實的崇拜。

只不過無論是“華夏德比”,還是“見義勇為”,張勃龍此刻都無暇關注。

作為風波中心的主角,他正在手忙腳亂之中。

剛剛才掛掉茜茜的跨洋電話,另一頭,泰勒、科比、蘭棟樑等人已經發來了不知多少訊息。

泰勒:“我喜歡你像個英雄,但我不希望你成為英雄……龍,還好你沒事。”

科比:“別犯傻,不行就滾回洛杉磯來,我最多送你一輛摩托車,槍的事自己解決。”

蘭棟樑:“小龍,注意安全,照顧好自己,現在的你已經是國家的財富,凡是都要先考慮後果……”

挨個向他們的關心表示了謝意,

張勃龍揉了揉自己的眉間。

在方才的電話裡,茜茜這小姑娘委屈地都帶上了哭腔,跟張勃龍說她已經買了飛舊金山的機票,要來探望張勃龍的傷勢。

這可把張勃龍嚇了一跳。

一個不到二十的小女孩兒,遠渡重洋跑到人生地不熟、“槍戰每一天”的美利堅來,這給誰能放心得了?

即便不說安全問題,要是被她一貫嚴厲的媽媽發現,自己這段剛萌芽的情愫估計十有八九也得直接夭折。

好說歹說,向茜茜保證自己已經沒了大礙,並且許諾休賽季去接她來玩兒,這才勸得她把機票退掉。

放下手機,張勃龍在幸福的煩惱中喘了口氣。

和這個比起來,“華夏德比”的壓力根本不算什麼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