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之工業大亨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3章:應對措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43章:應對措施

歐美的制裁到來之後,沈丹青就立馬恢復上班了,處理公司突然冒出來的許多棘手的問題。好多問題不宜久拖,必須即時解決,以免造成連鎖反應。

第一個大問題就是工廠停工的問題,必須想辦法給他們找到新工作,繼續開工是不可能的,產品銷售不出去,製造越多就積存越多,牛逼如長勝投資集團這樣雄厚的家底,也沒有這麼多錢浪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首先就要下文安撫員工們擔心譟動的心,講明公司正在想辦法解決問題,公司不會裁員等明確承諾,請求員工們多給公司一點時間。

沈丹青考慮再三,就連忙向唐秘書下令,召集公司研究單位負責人和李想他們決策三人組開緊急會議。

會議在總部小會議室舉行,事情緊急,不到半個小時,與會人員就到齊了。當沈丹青一副嚴肅的面孔步入會議室的時候,大家一齊起身向他問好。

沈丹青走到主席位坐定,出聲道:“大家坐,我們公司又遇到了天大的麻煩,大家應該都知道了。以我的判斷,外銷基本無望了,因此,公司必須作出積極調整。

現在是生產力嚴重過剩了,不宜開新廠,但是卻可以調整產品結構,我之所以將你們召集,就是要求你們馬上停止具體產品的研發與設計。轉而全力研究科研裝置,醫療器械等非民用產品。這些裝置都是國內急需的,屬於剛需產品。

第二,向國內企業,出售產品零部件,助力他們開拓國外市場。以間接的形式創造產值。

第三,增大服務行業,基礎建設等領域的投資,為公司十萬下崗員工尋找新的崗位。

各位,公司正處在極其危險的邊緣,我希望你們積極行動起來,特別是科研部門,你越早研製出新裝置,就越能穩定人心。這件事情,以劉總助為首,集合全公司之後,先研製一種或幾種裝置,每增添一款產品,就能解決一部分就業崗位。

大家也不要悲觀,我一直堅信,我們真正的市場是在國內,而非國外。現在雖然還早了一點,但我們只要堅持五到十年,前路就一定會是一片坦途。

另外,NB商貿有限公司必須馬上裁員,縮小規模,裁下來的員工由中國聯通海外公司和中國匯通網路銀行海外公司消化。短時間內,NB商貿有限公司都只有港澳臺這一小片市場了。越早裁員,越能減輕他們的負擔。而且臺灣市場都不宜擴大了,只能縮小。

今年臺灣地區,有臺獨主張的民進黨主席陳阿扁,當選為臺北市市長,這向外界釋放了一個不好的訊號,臺灣的政局可能有變,國民黨有可能下屆就下臺了。如果是民進黨上臺,兩岸關係就有可能變壞。NB商貿有限公司是中資公司,這事全世界都知道。為防有變,最好是在明後兩年之內,逐步撤出臺灣的投資。”

沈丹青當然知道阿扁是000年就上臺了,他以預測的口氣說了這件事,就是想NB商貿有限公司能撤出臺灣市場,這是他找的一個藉口。他總不能無緣無故命令NB公司撤出臺灣市場吧!

NB公司深耕臺灣幾年,在臺灣有龐大的資產,真要有什麼損失,沈丹青也很心痛。

佈置了幾項應對方法,沈丹青就宣佈散會了,大家都沒時間,就不要再務虛了。

沈丹青的幾項應對措施都很有效,馬上穩定了員工譟動不安的心。說實話,下崗的員工就是怕公司會裁撤他們,畢竟公司是實實在在的限入了困境。如今知道公司不會裁掉他們,還答應將他們轉移到其它的崗位工作。每一位員工都是歡欣不已。至於工資是否會下降一大截,他們不會在意了。在長勝投資集團哪怕是做一個掃地的,都比到外面重新找一份工作強。

還有香港NB商貿有限公司的員工也是同樣的擔憂。公司都沒業務了,裁員就成了必然的選擇。可他們誰也不想離開公司啊!不講別的,單說提供員工福利房,這在香港就是蠍子拉屎頭一份。香港的房價有多高,大家都知道,大部分的普通人,一輩子省吃儉用也買不起一套房。現在有套免費的住,誰肯捨得放棄啊!當他們得知公司沒有放棄他們,而是將他們轉入中國聯通海外公司和中國匯通網路銀行海外公司之後,他們幾乎是個個都喜極而泣。什麼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保住了房子。

增加第三產業和基礎建設方面的投入,是沈丹青想到的開源方法之一,同時也安置了大部分的下崗職工。研發科研裝置與醫療裝置,就是他想到的第二種開源方法。同時,他也是對懟歐美,他打算在國內市場,要逐步將國外產品替代。

反正長勝投資集團已與歐美撕破了臉,他也沒有什麼顧忌,他發誓絕不會給歐美好果子吃。

當然,也僅僅是長勝投資集團與歐美撕破臉,中國政府還是保持一貫的積極的對外貿易政策。這對國家對長勝投資集團都有好處,正如沈丹青在會上所說的一樣,向國內企業提供優質零部件產品,也算是變相的賺了外國佬的錢。

損失肯定不少,但歐美想這樣就能打倒長勝投資集團那就大錯特錯了。當經濟體量到了一定規模,企業轉型並不困難,無非是多花費一點時間和金錢。不過,長勝投資集團的增速會放緩,那就是肯定的。

國家對長勝投資集團的補償還不知何時會下來,倒是長勝投資集團申請的全球衛星通信網和全球定位衛星網的報告被批准了。

第一是這次長勝投資集團的行動,向中央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政治立場正確而且堅定,歐美制裁它,國家反而更喜歡它。

第二是沈丹青提出的雙向數據鏈系統,需要這兩個東東,所以中央是毫不猶豫就批准了。

沈丹青也早就盼著中央能批准,時間非常寶貴。隨著長勝投資集團的崛起,歐美對中國的態度也越來越不友善。中國對歐美的依賴越來越小,特別是以前歐美對中國制裁,禁止輸入的科技裝置,現在不制裁了,中國好像也不怎麼想買了。現在中國差的也無非是經濟上的差距,需要與歐美進行貿易交往,增加出口創匯額。

中國與歐美的矛盾隨著時間的推移,只會越來越大。美國對中國的軍事封阻可能會提前許多年。

如果自己的軍事種田一切順利的話,沈丹青有一個大膽的想法,趁著中國暫時領先歐美十至二十的軍事科技,以沈氏王國出面,打一場局部戰爭,狠狠的威脅歐美帝國主義。

如果自己所料不差,有了長勝機工研發的六代機、潛航艦、臨時組合航母、非核微波武器、雙向數據鏈系統,他有把握打贏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到那時,中國就會取代美國,成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

這不是不可能,有了雙向數據鏈系統和六代飛機,他有把握攔截和摧毀美國的核力量。有了非核微波武器,美國來多少飛機都是送菜。而有了臨時航母,他有把握將戰場移至美國,而不損傷中國的元氣。

機會稍瞬即逝,現在中國軍事科技強於歐美,再過幾十年,可能就是掉了個邊。這事誰都說不準的,況且到那時,可能他也不在了,長勝投資集團缺了自己的指引,不一定還會有這麼多的科技發明。

這一點,沈丹青心知肚明。他的優勢不是重生者,而是他敏睿的直覺。從長勝投資集團的全新科技體系,大家就該知道。這些在他前世都是沒有的,他是創新而不是剽竊。如果他不在了,長勝投資集團肯定不會一直獨領風騷。

這次惡劣事件,雖然風波驟起,但日子總得接著過,隨著長勝投資集團的後續安排一一到位,公司的混亂總算是平息下來了。

而沈丹青也有了新任務了。不是別的,還是稽核產品。是幾款特別的產品:槍械。

說到槍械,不得不提一句,中國最新研發的九五式步槍,早在香港回歸前,駐港部隊就啟用了。九五式步槍是中國順應國際潮流,第一次釆用5.8毫米小口徑子彈。它是一款特別的無槍托自動步槍,樣式很精美,不過缺點也不少,因此後來才有九五改和0式步槍的問世。

至於什麼缺點,我就不方便講了。不過,正是因為這些缺點,沈丹青就沒有採用,而是選擇自己研製一款。

在國際上,槍械不是什麼管制產品,有錢就可以買到,設計圖紙在一些專業軍事雜誌上也公開刋登。因此常規武器項目組,與其它的項目組完全不同,他們不需要長達半年的理論研究。直接就開始設計,根據金屬研究所提供的特種材料,化學研究所提供的火藥效能,融會眾家之長,設計出了幾款步槍。

這是他們第一次試射,所以請他去鑑賞。並不是現在就可以使用了,恰恰相反,步槍的研製才真正開始。做出來很容易,一個普通員工人也可以製作出來。一款槍的好壞,主要還靠後期的實射改進、實射改進。可能要打上百萬發子彈,打壞成千上萬條槍,一款效能卓越的成熟步槍才算研制成功。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