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之鄉村養豬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一章: 釀酒的門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一章: 釀酒的門道

果然,大火將水燒開之後,又繼續蒸了半個小時,等到整個卓缸裡面熱氣大冒的時候,徐安國這才往裡面注入冷水。

接下來的步驟,就是保持灶裡面的火不滅就可以了。

接近三個小時,一大鍋的水才被燒開。

見此,徐安國急忙將剛才到的渣碳用一點黃泥調和之後將火封了。

“徐師傅,這就算好了是嗎?”

“嗯,今天暫時沒有事情了。接下來就要等晚上和明天了。不過,將這些玉米泡了幾個小時候之後便要將裡面的水排掉。”

“哦!”

聞言,劉小明沒再多問,明早起來看就知道了。

這時,周朝風和徐滿倉便可以回家了。

徐安國交代兩人凌晨兩點鐘過來,隨後兩人就離開了。

“凌晨兩點鐘,這麼早過來幹嘛?”

聞言,徐安國好笑的看著劉小明。

“劉老板,你沒有釀過酒,你不懂。釀酒,必須要在一兩點鐘的時候打開封住的灶火,然後開始蒸玉米。

不然的話,白天可沒有這麼長的時間幹完。”

劉小明尷尬一笑,隨後也不再理會。

這時,大姑喊兩人吃飯。徐安國先是裝了一碗飯回去給自己的老孃之後,才回到桌子上開始吃飯。

下午的時候,譚明兩兄弟開著大貨車過來了。

“劉老板,我們來了。”

“哈哈,兩位譚老闆來了,歡迎歡迎。”

說完,劉小明遞過兩包煙給兩人。二人也不客氣,接過去就開啟抽起來。

“今天兩百頭,全是好貨色。說實話,劉老板這次的價格可讓我們兩兄弟沒賺多少錢”

“譚老闆,不要說這種話,咱們都是明白人。”

說完,劉小明便安排過秤。修建豬場的時候,劉小明在豬場專門用鋼管焊了一個大鐵籠,並且是和地秤焊接在一起

只要將豬趕進專門留下的通道裡,然後把它們趕進鐵籠子裡面就可以過秤了。

這樣一來,省時省力很是方便。

“沒想到劉老板這才多久,竟然修建了一個這麼大的豬場,不得了啊。”

“譚老闆過獎了,這次雖然是給現錢,但是還是要有保證的吧。七天之後付賬,保證一個星期吧。”

“沒問題,七天之後收賬。”

雖然豬很多,但是半個小時就搞定了。

搞完之後,譚明兩兄弟急忙就離開了。

今天是不用餵食的,所以招的工人劉小明便沒有要求今天過來,只是讓他們明天早點過來。

明天過來的時候,劉小明需要教他們使用自動攪拌機,還有現在這個階段需要攪拌多少飼料,每個豬圈需要多少飼料。

明天劉小明還要去縣城,將聯絡好的母豬拉回來。

半夜的時候,劉小明被一陣聲音吵醒了。起來一看,只見下面的酒廠已經燈火通明了。

“這徐師傅,起來的還真早。”

抱著學習的目的,劉小明沒有再一次睡下,直接去酒廠看看。一進去,只見裡面霧氣滾滾的,到處都是水蒸汽。

“徐師傅,這麼早。周大叔,滿倉叔,你們來的可真早。”

此時,裡面三人正在熱火朝天幹活,聽到劉小明的話都停下了手中的活。

“劉老板怎麼也過來了。”

“嗨,過來跟著徐師傅學習一下。”

“那沒問題,有問題什麼儘管問。”

劉小明只見原本卓缸裡面的玉米好大一部分都被攤在一張大薄膜上面。

“徐師傅,咱們現在這是....”

聞言,徐安國開始解釋起來。

“這會兒,剛剛蒸好了玉米,裡面大部分的水分被蒸掉了。現在,就是出甑的時候了。這會兒,要將所有的玉米弄出來,然後撒上曲藥開始在地上做箱等著發酵。”

劉小明聽的迷迷糊糊的,也沒有深問。“

那你們先忙,我看著就行了。”

聞言,徐安國急忙招呼周朝風還有徐滿倉開始忙活。不得不說,這徐滿倉和周朝風兩人還真是幹活的好手。

劉小明修建的酒廠還是按照老工藝修建的,沒有用到現在的高科技。

一切步驟,都需要手工完成。

兩人用大大的簸箕,沒多久就將卓缸裡面的玉米全都弄出來了。接下來,就是徐安國的操作時間了。

只見他將早早秤好的曲藥端上來,然後在鋪好的玉米上面手腳靈活的開始揮灑。

這曲藥,就像是計算好了一樣均勻的灑在玉米上面。

一遍撒完之後,徐安國急忙用手來試了一下玉米裡面的溫度。

“徐師傅,這是做什麼。”

仔細感受了一下,徐安國走過來回答劉小明的話。

“這撒曲藥的時候,要兩面都要撒到,不然的話就有玉米接觸不到曲藥。這樣的話,會影響產量的。

但是,撒曲藥還有需要注意的地方。玉米的溫度不能太高,太高了就會將曲藥燙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且,也不能太低。如果玉米太涼的話,曲藥撒上去之後接下來的出箱就會比較麻煩,一直達不到發酵的溫度也會影響產量的。”

聞言,劉小明暗自咋舌,沒想到釀酒如此麻煩。

“那溫度需要在多少度合適呢?”

“一般來說四十度左右比較合適,也就是手伸進去不燙手。這時候,就可以撒第二遍曲藥了。”

說完,徐安國便再一次用手摸了摸。

“好了,朝風滿倉,現在將玉米翻過來。”

吩咐完之後,滿倉兩人便在徐安國的指導下翻玉米。翻過來之後,徐安國端起一邊的塑料盆,接著撒曲藥。

“這一手,沒有經驗是別想了。”

劉小明看著熟練無比的徐安國如是感嘆。

這時,劉小明在裡面呆久了感覺熱起來了。

第二遍曲藥撒完之後,稍微等了一會兒,徐安國便讓徐滿倉兩人將早就做好的一個四四方方上下空著的正方形的大框抬出來。

還是專門找周家灣的周大林定做的。只是,他一直不知道這個東西有什麼用。

在酒廠裡面的空地放好之後,徐安國招呼另外兩人將撒好曲藥的玉米倒進去。

隨後,用爬犁把玉米弄平整。

接著,就將這個四方形的框拿開。

隨後,原地出現了一個四四方方的玉米堆成的正方形,看起來格外的好看。

“劉老板怕是也不懂吧。”

聞言,劉小明坦然道:“這就需要徐師傅解釋了。”

“這個叫做做廂,用途就是將玉米堆的整整齊齊的。發酵的時候,它就來的均勻。

待會兒,上面還要撒上一層粗糠。本來,還要有配糟的,不過劉老板你現在是第一箱,所以便沒有配糟,只能七天之後的廂才有配糟了。”

“配糟?”

劉小明此時還真是七竅通了六竅,還剩下一竅不通。

“配糟就相當於人的衣服,起到保溫的作用。這樣一來,發酵的才能發的好。不過,現在沒辦法,只能將粗糠撒厚一點。

所以,酒廠釀酒的前幾卓都是最差的。就是這個道理,產量差口感差。”

七天,是必須等待的。玉米煮好之後,需要出箱之後在發酵缸裡面發酵七天的時間。

這也是為什麼酵缸需要七個的原因,七個剛剛好每一天都有酒產出。

所以,任何的行業,沒進入這個行業之前,都不知道裡面的水有多深。

特別是這傳承了幾千年的釀酒行業,更是如此。

一代代人的辛苦改良,一代代人的逐漸摸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