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外星*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五章 推廣難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四十五章 推廣難題

對於蓮花堆未來的商業推廣,杜克倒也不是特別擔心,馬爾地夫的基地原本就是用來做海外推廣使用的,如果實驗堆驗證成功,杜克就會在拉赫斯夫島生產大部分零部件,然後加上國內生產的高精密零部件,就能夠組裝成為核電站中最為關鍵的核芯。

按照現在杜克的設計來看,即使在儀器儀表、汽輪機組等核心部件採用外購,由於核島核心部分可以全部自己生產,所以在0萬千瓦以上核電站建設成本,現在就已經可以降低到一千美元以下,如果設計容量100萬千瓦以上,成本還能夠進一步降低到950美元左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由於設計安全方面天然的優勢,比萊姆設計的反應堆在建設復雜程度和建設成本都具有很大優勢,高度智能化的設計減少了不必要的環節,同時對於後期執行成本也大幅度降低,按照設計來看,一個百萬千瓦級別的核電站管理人員可以減少到100人以內。

對於常規發電部分的裝置來說,如果東方動力公司能夠收購下來,杜克可以推動其研發出新型大功率汽輪機來做配套,這樣成本將會更低,有了新城特鋼和希林頓複合材料公司,杜克現在根本不用擔心製作大型汽輪機的材料問題。

現在東方動力具備了批量生產0萬千瓦汽輪機的生產能力,研發60萬千瓦、100萬千瓦汽輪機已經有些時日,其中主要問題是加工工藝和材料方面還存在問題。而在這個方面,杜氏重工正好都可以配合解決。

對於杜克來說,這個具有相當研發和生產能力的東方動力實在具有很大的購買價值,只是現在不知道蔡思強同對方談得怎麼樣了。

不過這些東西,無論成功與否對於杜克來說都是錦上添花的事情,只是在成本上進一步增強競爭力而已,即便以現在的成本計算,杜克的反應堆也根本不用擔心賣不出去,杜克只擔心沒有賣出去的資質。

甚至於購買方有沒有錢都不是問題,只要確保發出的電力能夠賣出去,杜克就算完全提供建設資金都可以,採用BOT方式,然後以經營權轉讓或者自營收回成本獲利。

現在世界上缺電的地方很多,低成本電力在哪裡都很受歡迎。

只是銷售和生產資質這個事情,在國內基本上已經被關上大門,杜克需要等實驗成功後,看看能不能在其他國家或地區獲得這個資質。

現在具備核能研究資質的國家不少,如果杜克能夠以切實的證據證明自己的核能技術安全可靠,在付出一定的代價之下,應該可以找到一個同意發放資質的國家。

這些東西,杜克不過在腦海中一閃而過,現在,他主要精力還是投在這個實驗堆的研究和完善方面,先前的監控系統改進,已經取得了更多的資料用於研究。

從外圍到核心,這是杜克的改進研究思路,只是現在缺乏很多比萊姆設計核電站的原始資料,杜克不得不用地球上的已知核能知識去解釋和印證,如果實在找不到,還需要將比萊姆設計中得到的新知識進行驗證後,進一步豐富自己的核能知識庫。

這個雙向過程複雜無比,很多步驟杜克還必須設計模擬應用來研究驗證,等於是將比萊姆的設計重新用地球上的水平重新解析出來,這個研究意義非凡,如果真的能夠完成,不過對於杜克也好,還是地球上對裂變核能研究也好,絕對都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到了那個時候,杜克才真正能夠說站在了地球核能研究的最前列。

這個過程毫無疑問將非常漫長,杜克估計自己能夠在-5年中解析吃透比萊姆的這個設計,那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好在現在比萊姆在地球上玩得樂不思蜀,對於時間不在有迫切的需求,所以杜克並不太擔心時間問題。

說實話,能夠在-5年搞定比萊姆設計的精髓,越級成為世界核能研究的第一人,杜克已經足以自豪了。

沉下心之後,杜克內心不再糾結,他一邊根據蓮花實驗堆的實驗資料,致力於小幅改進研究蓮花堆的商業化設計,每天透過小小的改進,讓蓮花堆越來越成熟,一邊自己獨自研究比萊姆的設計,把比萊姆的設計拆分成為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去研究,每天也有新的所得。

由於基本上工作都集中在了基地,作息安排正常化後,舒雅辭去了飛虹的管理職務,趕到這個風景宜人的基地同杜克並肩工作,負責基地杜克團隊一方的管理工作。讓杜克不再為管理方面的事情操心。

不久,朱雲謙教授的建議得到了正面的反饋,透過軍方大佬的力推,上面同意暫停了新堆的國外引進審批工作,對於朱雲謙教授建議開發商業堆建議,南方核能公司更是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已經開始派人同杜克接洽。

對於經濟利益更加看重的南方核能公司來說,朱雲謙教授描述的蓮花堆在經濟性方面的優異表現打動了公司老總李世蘊,朱雲謙是核能研究界旗幟,李總相信這位老專家絕對不會信口開河。

建設成本每千瓦一千美元以內,設計壽命70年以上,單單這兩個指標在經濟性上就能夠將當今所有堆型甩開幾條街去。

所以李總派出了總工程師和發展部總經理專程來拜訪杜克,一方面探討技術上的可行性,一方面討論一下商業合作的可能性。

技術方面的問題,總工程師直接在主控機房全面瞭解了蓮花堆的執行情況,對於建設成本、執行維護情況作了詳細瞭解,實地檢視了整個實驗堆廠區情況,看完這些比起同杜克談還要直觀的事實,總工程師表示沒有問題了。

他從來沒有看到別的地方核電站有如此優美的環境和工業設計,同時也沒有那一座核電站有著如此智能化的管理控制系統。

可以說,在總工程師眼裡,除了執行穩定性和安全性現在還不能確定外,從其他方面看,蓮花堆幾乎就是一個完美的堆型。

但是面對商業推廣,問題就凸顯出來,發展部總經理提出,現在杜克這邊根本沒有生產和銷售的資質,南方核能只能夠以智慧財產權轉讓方式給予杜克一定的設計費用,但是建設、生產和運營等杜克不會再有獲利的可能性。

也就是說,核電站相關的絕大部分商業利益,杜克都沒有利益分享的機會。

對於這個結果,杜克笑著說道,“如果智慧財產權轉讓費用能夠達到核電站整個運營生命週期中,除去成本收益的三分之一,我也不反對這種方式。”

“杜克博士說笑了,你知道我們不可能採用這個方式計酬的。”南方核能發展部總經理尷尬地笑了笑說道。

“那就是說,我的這個成果,你們只願意付出象徵性的費用了?”杜克繼續笑著說道,“如果都是這樣,誰還願意搞科研研發新技術?”

對於這個依靠壟斷地位獲得鉅額利益的企業,杜克心中沒有一點好感。

“杜克博士,南方核能是國企,國企有國企做事的規範,對於這個設計費用,一般是不能超出整個建設工程投資的一定比例。”發展部經理看杜克這個表情,就知道今天這個事情是無法談攏了。

可是這也沒有辦法,核電工程設計費都有嚴格的規定,按照這種鉅額投資工程來看,通常不可能超過百分之二,這個同杜克的訴求差距實在太遠了。

如果蓮花堆真能夠實現建設成本在1000美元每千瓦,設計壽命70年,那麼整個營運期間,即便按照現在不變上網電價4毛錢每千瓦時計算,總收入差不多有700億人民幣毛收入之巨。

除去每千瓦時大概1毛錢的執行成本和初期投資利息等財務成本,毛利潤也有500多億元,再減掉大概毛利潤的三分之一作為稅收這個最大的支出,淨利潤也有00多億人民幣,杜克要求利潤的三分之一,那就是100多億人民幣了。

這怎麼可能,不管是分期付款還是其他方式,南方核能都不會付出如此鉅額的費用。

不過這也就是杜克隨口這麼一說,杜克真正的目的希望能夠分享到自己設計的一些利益而已。而不會真的獅子大開口,開出這樣的天價來。

要知道南方核電就算是採用其它型別的反應堆費用和價效比沒有這麼好,但是也絕不會付出如此高昂的代價。由此可見這個壟斷條件,南方核電的投資回報率是何等的暴利。

正是看到了這樣的巨大獲利空間,杜克的最終目的才會定位為擠入這個核電建設和電力供應市場當中,這才是一個未來流淌著黃金的大市場。

但是南方核電顯然不會也不能給出這樣的條件出來。所以,南方核電的這兩個高層雖然確認了杜克的蓮花堆的確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堆型,但是在合作方式上雙方差距太大了,完全沒有繼續談下去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