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外星*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動入局 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動入局 上

出口牽涉到的問題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一個保密問題,東西賣出去後監控是基本上沒有可能的,在這種情況下對手拿到你賣出去的東西進行研究,很快就會大致知道你現在的技術水平了,對手就能夠根據這些一手的資料制定更有針對性的戰術。

所以一直以來能夠出口的東西基本上都是選擇落後一兩代的產品,當前的主打產品是從來不會出口的。

本來我們國家在這方面就比較落後了,再選擇更加落後產品出去,在國際軍火市場等於就是低端產品的代表,銷售價格什麼的就不要指望太高了,基本上都是白菜價賣出去,透過軍工產品貿易賺到的錢並不太多,所以以軍工補貼軍工的這個初衷看上去很美,卻很難實現。

但是現在如果有了兩個不同的企業研發出來不同的產品,那麼在銷售上就可以進行一些權衡選擇了。淘汰掉的那一個型號往往也比老產品先進很多,進行一些改造之後用於出口也將會有較大的競爭力,這對於落後一方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研發貼補策略,只是不會全部賠進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劉老爺子這個思路大家還是比較認同,有了這麼一個共同認識,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越具體就越興奮,幾乎都忘了時間,討論了大半天時間,大家終於達成了一個比較大致的意見,那就是這件事可以搞試點,軍委這邊劉老爺子牽頭打一個報告。

當然利益分配上大家也基本達成了協議,軍火可是現在最賺錢的行業之一,雖然這個公司銷售要受到軍方控制,但是軍方控制的主要是銷售的物件和軍內裝備的成本,對於出口價格這塊不會干預太多,採用市場定價來執行,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真的研發出來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那麼這個公司就會財源滾滾。

毫無疑問這是一塊肥肉,劉老爺子將眼下這三人叫過來單獨溝通,除了統一意見,能夠推動這件事之外,這個利益的分配也是很重要的話題,這點大家心照不宣,很快就達成了協議。

軍方整合現有旗下兵工和兵裝所屬研究所在坦克研究方面的積累和智慧財產權,以及中航所屬無人機智慧財產權入股新公司,再加上李副主席、曹副主席、楊總長家族企業也分別入股一部分,他們背後的企業將來作為零部件提供廠家之一,都能夠從這個未來的軍工企業中分一杯羹。

當然,在這個公司中,杜氏重工將佔據主導地位,劉老爺子的想法是如果不讓杜氏重工佔據主導,要不了幾年就等於又會蛻變成為一家官辦企業,活力很難得到長效的保障,因此他建議杜氏重工佔有的股份為百分之五十一,而坦克和無人機智慧財產權佔據百分之二十五,剩下三家一家佔據百分之八。

當然,這三家不是靠這百分之八獲利,而是主要依靠之後零部件供應。這個帶有分賬性質的默契很快就達成,杜氏重工佔據的百分之五十一股份不是那麼好拿的,以後製造工廠、研究機構等開支大多要靠杜氏重工拿出真金白銀來,所以那三家能夠敲定以後的零部件供應就非常滿意了。

有了這麼一個結果後,劉老爺子先是同另外三位巨頭召開軍方內部會議統一了思想,然後親自操作這件事半個多月,同各位大長老以及一號首長頻繁協商做工作一一有了演習實實在在的效果擺在那裡,再說也不是完全沒有先例,只不過這次試點研發生產的東西要更加敏感一些,所以高層這塊總算讓劉老爺子走通了路子。

畢竟這只是一個新的試點,完全符合那位老人家摸著石頭過河的理論,何況這次劉老爺子沒有獅子大開口在軍費上再次提出要求,只是一個特殊政策,燒的是民營企業家的錢,如果能夠研發出來新產品更快提升這一塊的實力,那是意外之喜,如果不行,也無關大局。

這個是高度管制的特殊產品,這些大長老才不怕杜氏重工參與進來能夠反到天上去,從利益大格局來說,對於各大家族影響甚微,所以劉老爺子這個建議草案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杜克完全沒有想到,自己竟然還有涉及軍工產品的一個機會,而且又是“被入股”。

這個領域對於他來說相當陌生,雖然杜克已經參與了軍方的不少專案,但是都是在某個關鍵環節上參與,對於整體上的東西杜克是完全不清楚,也不想去搞清楚。根據他現在的瞭解來看,在國內能夠參與這個特殊領域的的民營企業可謂是鳳毛麟角。

坦克這塊是絕對沒有聽說過有民營在做,無人機倒是聽說有些民營資本在介入,畢竟在偵查、航拍、勘測等領域也有不少民用市場空間。

但是這些東西都是杜克眼下不想去碰的比較敏感的東西,杜克原來打算拒絕,他現在的目標是盯著核電這塊,準備在完成比萊姆計劃的同時,一舉成為世界核電能源供應的巨頭之一。

想想如果旗下擁有上百家核電廠,那將是多麼輝煌的時刻,不僅僅是經濟上具有巨大的收益,在政治影響方面也是無與倫比的,比起現在的石油巨頭們來說毫不遜色。

而且這個東西比起軍工來說敏感度要小得多,對於杜克來講,敏感度越小自己就越不容易陷入各大勢力傾軋之中。從利益上看,投入產出的價效比也不高,雖然軍工產品有些時候是暴利,但是那也得做出品牌和口碑來,以國內軍工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聲譽來說,賣出高價的機會不多。

真正賺大錢的產品都握在老美那幾家大公司的手裡去了,國際上一年大概幾百億美元的軍火市場,差不多一小半都被老美霸佔,其次是俄羅斯,國內銷售出去的產品只不過是起些點綴,只佔世界軍火市場的幾個百分點而已,更何況銷售還握在軍方手中,這生意就越發難住了。

所以杜克從劉老爺子口中聽到這個計劃,第一反應就是婉言謝絕,在他的眼中,這個事情麻煩而且沒有多少前景,攬過來等於是惹事上身,杜克才不想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