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剛在甲板上吹夜風,碰巧遇到了董先生,於是我們一塊兒回來。”
蘇煦解釋道。
“一塊兒回你的客艙?”
凌若絮心直口快問道。
“警方發來了一些資料,蘇煦說他不介意我也看看。”
董鶴軒平淡道。
唐希朵來了興致,問道:“蘇總,介不介意我們也看看?”
“只是一些基本的資料而已,與案件本身關系不大。”
蘇煦不失時機的賣了個順水推舟的人情,道:“如果你們有興趣的話,想看是可以的,記得別透露出去就行了。”
眾人來到蘇煦的客艙內,原本面積不小的房間忽然就變得有些擁擠了。
蘇煦用筆記本開啟電子郵箱,點開了姜婉發來的郵件。
第一封是關於兩年前在株江市舉辦的國畫展的,主題是“丹青入妙,水墨乾坤”,共有197位名家475幅作品精品亮相。
第二封郵件,則是關於三名失蹤者的生平簡介的,與之前的調查報告相比,並沒有多出哪些具體的內容,或許是由於現階段調查工作還沒有完全展開的緣故。
“一名教師,一名程式設計師,一名退休幹部……生活在不同的省份,出生地區不一樣,就讀的學校也不一樣,從檔案上看,找不到半點交集,要說他們有任何的共同點,恐怕也就是這三個人國籍一樣,性別相同吧。”
蘇煦匆匆掃了一眼郵件,攤手道:“發了和沒發一樣,我不覺得可以從中得出任何的收穫。”
施佳佳撐著下巴看了螢幕好一會兒,問道:“蘇總,這三個人都去過兩年前珠江市的那次美術展麼?”
“不,他們只是用各自的企鵝帳號買過門票而已,究竟去沒去,或者究竟是誰去,這些都是未知數,因為票買了可以不去,也可以不是由本人去。”
蘇煦道。
“那照你這麼說,這條線索,根本就一點意義都沒有?”
施佳佳問道。
“也不能說沒有意義吧……”
蘇煦緩緩道:“至少有兩個地方,是值得注意的,首先,從三個人在各自的日常生活中,都不像是藝術愛好者,也不會畫畫,更加不會畫國畫……而珠江市雖然不遠,但對他們來講畢竟是外地,這是其一;其二,你們再看這裡——根據企鵝公司提供的資訊,這三個帳號的購票時間,是在兩年前的同一天,再查一下網路上的資訊,該美術展的門票在當時不存在限時打折活動。亦即是說,這三個人去同一個美術展有很大可能不是巧合,而是在碰頭。”
“但也存在很小的可能性,是巧合。”
董鶴軒也認真看了一遍郵件,分析道:“因為不存在其它的佐證能夠證明,這三個人是互相認識的。”
“對啊,所以我的結論是——現階段,警方成立的專案組,算是白忙活了一陣子了。”
蘇煦微微嘆了口氣。
“就不能查清楚在兩年前,那三人究竟有沒有在美術展上碰頭麼?”
安小蘇問道。
“顯然這個是沒的查的。”
蘇煦聳了聳肩,道:“你問的這個問題,只有上帝知道,人們通常以為查案者是上帝,什麼都能查到,實際上不是的。假如警方願意深入調查這件事,或許可以透過他們的親友熟人來確定他們當時有沒有去珠江市的美術展,至於他們在畫展上跟哪些人交談過,又聊了些什麼,這些……是不可能查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