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末日遊戲幸運無敵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8章 歸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8章 歸途

在印堵的計劃出人意料的簡單,歸途也很簡單,直接被系統傳送回了羊城的別墅中。

楊陽一行五人消失之後,周圍的變異獸顯然松了一口氣。

“哞--”“咩--”“哼--”豬牛羊等變異獸同時仰天長嘯,然後衝向了喪屍。看似沒什麼變化,但實際上變化巨大。

因為三哥獨特的地域文化,土地上隨處可見悠閒散步的動物,儼然是動物的天堂。對動物來說,這裡是自由平等的國土,偶爾從三哥手中搶些食物都不是事兒。三哥與動物和平相處,這些動物幾乎不會主動攻擊三哥。

這樣優良的文化傳統在末日中得到發揚光大,末日中,大部分變成了喪屍,三哥忙著逃命,更沒時間管理這些動物。

同時,在系統的限制下,動物(變異獸)和喪屍和平共處,大部分變異獸悠閒地生活著,每天曬曬太陽吃吃草,生活十分愜意。除非它們的統領下令,或者某些變異獸腦子抽了,否則它們不會主動攻擊三哥和喪屍,即使是三哥和喪屍從它們眼前走過。

在變異獸眼中,無論是三哥還是喪屍都無關緊要,都沒有眼前一顆草重要。不過有了白雪的那句‘三哥不是好人’,情況就變了。

“他們不是好人?肯定要和我們搶食物,甚至還想殺了我們,把我們當食物。”那些已經埋藏在深處的畫面不斷湧現。同伴被殺,血被製成豆腐,肉被製成肉乾、香腸,骨頭被熬湯,就連都被製成了腸衣。

變異獸雖然智商不低,但剛開啟智慧沒多久,就像一個人腦子迷糊了幾十年,突然開竅了,想到的問題肯定是‘我是誰?我在哪兒?要去哪兒?’變異獸有些不一樣,它們按照自己的本能悠閒地吃著草曬著太陽,直到白雪那一句‘三哥不是好人’的引導,以前同伴的點點滴滴在腦海中浮現。

至此,變異獸對三哥態度只有三個詞--奪妻之痛,殺父之仇,亡國之恨。

當然,也只限於德力門周圍的變異獸。這也是楊陽思考之後選擇的搞事範圍。

如果花些時間,讓整個印堵的變異獸對三哥充滿敵意,三哥可能一兩天就完了,印堵區也就亡了,變異獸有著白雪的限制,不會對華夏構成威脅,但數量龐大,大約1億的喪屍很有可能在系統的引導下攻擊華夏,那不是楊陽想看到的。

而且,如果讓白雪引導全印堵的變異獸,可能還沒引導完,就會被系統制裁。

給三哥找麻煩,幾千只變異獸雖然少,但也夠三哥喝一壺,而且猴子等變異獸武力至上,說不定猴群還會擴大。

具體如何,已經和楊陽沒關係了。

......

回到別墅,天已經黑了,別墅外有野豬統領看門,不擔心擔心安全問題。

別墅中,楊陽五人討論著接下來的行動計劃。

“我和我姐準備回江城,你們呢?”

這個問題問和不問沒多大區別,因為答案很容易猜到。

龍靜想離開這個讓人痛心的地方,卻不知道去哪兒,很快就同意和楊陽等人一起去江城。

艾雨迷迷糊糊地,連自己的規劃都沒有,楊陽曾經問過她,有什麼目標,艾雨的回答讓楊陽很詫異,但又在很符合她的性格,艾雨說‘我想去盜墓,盜那些曾經在華夏搶過東西的郭家的墓。’

荊軻比較特殊,他肯定有自己的想法,楊陽不想去猜,也不想擅自替他做打算,所以才有了這次討論。

結果在楊陽的預料之中,荊軻和楊陽他們一起去江城。畢竟是兩千多年前的人,在日新月異的華夏,除了秦始皇陵中那群人,幾乎找不到熟人了,荊軻選擇和楊陽一起去江城也在意料之中。不過其中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原因,艾雨跟著楊陽,荊軻想看到艾雨把那些墓葬都盜了。

......

第二天清晨。

還是來時的那條路,只不過人多了。來時一人一馬,歸途卻是一大批人。

楊陽抱著姐姐大人騎著小白走在隊伍最前方,身後跟著一群山羊,山羊上分別坐著艾雨、荊軻、龍靜以及十幾位老人,隊伍的後方是野豬統領和它的兄弟姐妹。

和數百只野豬相比,山羊數量不多,只有二十只,這些山羊都是野豬統領帶著手下搶回來的。

因為人比較多,小白和小羽又十分傲嬌,不讓其他人騎乘。十幾位老人又不會開摩托,加上野豬背上有尖刺般的鬃毛,不適合騎乘,所以楊陽讓野豬統領去抓了一群山羊,用來當坐騎。

在數量龐大的野豬面前,這二十只山羊一點反抗之心都沒有,僅僅是野豬統領一聲豬叫,就讓它們瑟瑟發抖。

一百多頭野豬外加幾十只山羊,組成了綿延五百米的隊伍。山羊和野豬都是兩頭並列一行,一列大概有70頭,但架不住它們身體長,普通的變異野豬從頭到尾足有四米五長,更不用說那些體型更大的野豬了。

騎著小白,楊陽心裡有種不好的預感。

這種預感是什麼,他知道,從離開江城的時候,他就知道,只是當時並沒有去想這個問題,或者說,其實是在變相的逃避。

這個預感就是精靈城外的地下倉庫,也就是楊陽之前的家被人佔了,被誰佔的,楊陽大致也有猜測,就是當初那幾個局長副局長之類的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時他們只是想拉人,順帶蹭了頓飯,楊陽也沒將他們放在心上,準確地說,楊陽不想和他們這些人有任何交集。

軍人,楊陽願意和他們交流溝通,並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只因為他們是華夏的軍人,一群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災難事故都衝在第一線的人。

至於那些局長、副局之類的人,楊陽連交集都不想與他們產生。

楊陽對局長之類的人印象很差,其中的原因還要從他11歲說起。

11歲,六年級的暑假,那時村頭王大爺家建房子。

王大爺一家五口住著老宅,三間平房,三十年的老房子了,冬天漏風夏天漏雨,橫樑都有些彎曲。

剛好王大爺的兒子打工掙了些錢,再和親戚借一些,湊了些錢準備建房子。

建房子,先打報告,從村裡層層上報到城建局,據說花了兩個月。

好不容易開工了,沒兩天,城建局來人了,開著車。說是來檢視是否違建,隔三差五就來一次。

老實巴交的農村人哪見過這種架勢,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最後還是村長見識廣,暗示原因。

買了四條黃鶴樓,包了兩千紅包,就再也沒見過這輛車。

據城建局的人說,之所以查這麼嚴,是因為村子要拆遷。但究竟如何,誰知道呢?

過了幾年,村子是要拆遷了,但因為補償的問題,村民們拒絕拆遷。事情本因村民拒絕拆遷而告終,但並不是這樣,村子遭到了強拆,反抗中,十幾位村民受傷,楊陽的爺爺也重傷住進了醫院。

當武力衝突結束後,因路途遙遠,巡捕姍姍來遲,簡單記錄之後就離開了。

其中到底如何,楊陽不想知道,也不想猜,他只知道,從那以後,避開那些人。

‘不要以偏概全’,‘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加上自古‘民不與官鬥’,這些話楊陽都知道,但並不妨礙他自己的判斷。

將自己的想法和荊軻說了下,楊陽想聽一下荊軻的意見,畢竟有著千年的歷史知識,又是見過大世面的人,應該能給出很多建議。

荊軻思考之後,說了個生活小常識:“大米時間放久了,難免會生米蟲,將米蟲清洗乾淨,大米還是能吃的。當然,吃大米還是吃麵條,或者吃饅頭都可以,都是華夏的主食。”

楊陽笑了笑,沒說話,安心趕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