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寶藏海島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六章:離開復活節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六章:離開復活節島

放到現代,鑿刻這些石像算不得太困難的事情。

但在遠古,沒有鐵器的情況下。島上普通的雕像,按照考古學家推測,完成一個石像需要動用30勞工,每天8小時工作1年。這是沒有計算搬運石像的工程……

石像分佈島嶼各處,主要在海邊上,就人類文明來說,也算得上偉大遺蹟。

環島一週,傍晚時分回到城區。

莫凡今天看到了很多石像,並參觀了採石場,那裡還有製作的新的石像。

“馬特教授,您中午說過的人魚木乃伊、阿婆羅娜分身、鬼嬰木乃伊,那些是什麼東西?”度假村餐廳,莫凡喝了杯果汁,問道。

“這些是摩奧羅教授告訴我。”馬特兩手攤開,道。

“我說……你們都不相信我,真的有人魚木乃伊,它和鬼嬰木乃伊收藏在同一個地方,在努庫希瓦島的一個寺廟。你們不相信可以過去看看。阿婆羅娜在瑪塔爾語言裡是海神、海洋統治者的意思,阿婆羅娜分身在新加坡一位私人收藏家手上,我都親眼見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鬼嬰木乃是不是頭上長角的嬰兒木乃伊?”克羅教授問道。

“你知道?”

“日本很多寺院都收藏著‘鬼之骸骨’,也叫鬼木乃伊,我看過兩具。根據我的研究,這些木乃伊稱為活人木乃伊更合適……”克羅教授露出古怪表情:“日本那個民族太變態了,還有一種‘自行木乃伊’可以瞭解一下,製作過程相當恐怖。而所謂鬼木乃伊,我認為是一種病變。全世界奇怪的病例非常多少,有一種病變是身體長出角質,就有長在頭上的……”

這類話題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讓人心裡不舒服。

服務員送來餐前菜,莫凡便轉移了話題,聊起姆大陸文明。

這方面趙教授有比較深入的研究,摩奧羅教授以前也收集整理過相關方面的資料,其它教授都是海洋生物學家或者生物工程學家,對考古不能說沒有興趣,沒有深入瞭解肯定的。

聽趙教授和摩奧羅教授說起,其它人提出了反對意見。

“1.2萬年,一塊龐大的大陸被太平洋吞沒,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馬特教授搖頭。

“傳說,姆大陸沒有險峻的高山,只有平原和低緩丘陵。”趙教授看向安東尼克教授,這群教授裡,只有他對地址研究最深:“如果不是一整塊大陸,而是很多平原島嶼,它有沒有可能沉沒。”

安東尼克教授沉思了許久:“1.2萬年前,我以前聽學院一位地質學教授說起過,那短時間地球上發生過許多不可思議的災難。比如,大洪水、地址變遷島嶼沉沒……在弗羅裡達州東部和多明尼加東部海洋,1.2萬年以前,有很大一部分海洋可以確定是陸地。1.2萬年前,歐洲大陸還發生過物種大滅絕,懷疑和大洪水有關。”

大洪水的傳說,世界各地都有。

西方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大禹治水、美索不達米亞、印度、瑪雅、非洲等文明中,都有洪水滅世的傳說,並且都是非常古老的傳說。

“不過,也有些地方沒有大洪水傳說,比如日本、蒙古、朝鮮、中亞地區。他們也同樣有久遠的民族歷史……”

莫凡切了塊牛排,嘴角輕輕抽搐:“大洪水的時代,或許還沒有這些民族。”

安東尼克教授笑了笑:“朝鮮韓國就不說了,他們的歷史真的不算久遠。日本也是……但是蒙古和中亞地區。”

“大洪水如果來至海嘯,他們那些地方根本感受不到。”

安東尼克教授忽然一怔,點點頭:“哈佛大學做過相關的研究,最可能發生的時間在7000-8000年前。那個時間段的某一個時間點,全球的海平面曾經大幅上升超過一米。但大洪水的發生,已經不可考究了,事實上全世界範圍有大洪水的傳說很正常,就算現代世界各地也經常發生洪水。”

1.2萬年前,地球上還發生過隕石撞擊地球事件,亞特蘭蒂斯的沉沒,和隕石的撞擊多半有關係。不過那時候小白在沉睡,不知道外界發生了什麼。

在島上遊玩了幾天,莫凡聽導遊介紹了很多當地的傳說,還拜訪了幾位傳承古老的大祭祀。

原住民祭祀,不過因為基督教影響,已經不那麼純粹了。聽大祭司說,幾百年的復活節島並不是孤零零的一座島嶼,在周圍幾百公裡範圍內至少有三座島嶼,這些島嶼會漂浮,有時候多,有時候少……

聽起來越來越玄幻了。

如果在內湖,有浮島存在還能理解,也比較正常。但是海洋裡的浮島,就不那麼容易理解了。

“你怎麼對這些東西感興趣?”回到星海號,趙吉陽見莫凡還看著復活節島上翻譯出的各種資料看,問道。

“好奇。你說,世界上會不會存在漂浮的島嶼,在海上。”

趙吉陽瞪著眼睛,搖搖頭:“你入魔了吧。我知道浮石,但是浮島,肯定不存在。”

莫凡懷著好奇找到趙教授,他說了一段話:“東之南又南,有一小島,一小國。小島飄忽難尋,有炎鳥,有火蛇,有小人,有仙草食之力大……這是山海經,海外經裡記載的一篇故事。”趙教授看到莫凡抱著的資料:“你手上什麼東西?”

“我拜訪了島上一個原住民大祭司,他說了些傳說我讓導遊整理了出來。裡面說復活節島在幾百前不是孤島,周圍至少有三座島嶼,多的時候有十幾座島嶼,這些島嶼是會移動。其中一座島嶼和復活節島撞在了一起。”

“浮島?”趙教授怔了一下。

復活節島上面,有些石像頭戴禮帽。

禮帽就是一個大圓形的石頭,這些石頭的重量很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浮石。

浮石是火山石,裡面都是空的全是氣體,像蜂窩一樣。這樣的浮石很多地方都有,但是常見的浮石很小。而復活節島上的浮石,有些則很大。風乾的浮石能漂浮海面,但是長時間浸泡海里肯定會沉下去。用浮石形成漂浮的島嶼,開玩笑了呢。

趙教授接過莫凡手上的資料,連釣魚的興趣都沒有了,回樓上的客廳仔細看了起來。

傳說通常有誇大的成分。

那是在文字尚未發明的時代,人們要對歷史做紀錄只能利用口耳相傳的方式,因此傳說通常不可考,所描述的事件發生的年代,遠在文字發明前的遙遠過去。

復活節島之行本來是休息旅遊,放鬆心情,旅行結束,眾人心中卻更多解不開的疑惑。或許,來到復活節島看了這些偉大遺蹟的遊客,離開的時候心裡多會有各種各樣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