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傳奇海島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 捕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四章 捕魚

第二天早上,趙康先到水果和蔬菜超市預定了一批真空包裝水果和蔬菜。如果說什麼是在海洋中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資,我們想到第一位會是淡水。

離開水,任何生物都可能無法生存,對於出海的漁民來說,水就是生命。如果再讓他們選擇一種,那就是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中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礦物質。每天補充可以增強船員對各種疾病的免疫力,也會避免出現壞血病等症狀。

趙康要為即將來到海島的遊客準備一些生活物資。不然天天在周圍撈海鮮吃,估計他們以後都不會再想見到一切與海鮮有關的食物。

趙康預定好七八個人五天的份量,趙康交完訂金朝吳志鵬的碼頭冷凍庫走去。

“趙老弟,準備好沒?我們可以出發了!”吳志鵬在冷庫門口看到趙康說道。

“吳哥,我捎帶幾條大黃魚回SY。你小舅子什麼時候來收魚啊!”趙康說道。

吳志鵬笑著說道:“老弟放心出不了問題,我讓他下午一點多到,那個時候我們都已經捕撈完。”

趙康用泡沫箱把大黃魚封裝完後,對著吳志鵬說道:“現在快七點,那些技術員應該已經準備好了。”

趙康把封裝好泡沫箱和四張船票交給已經完工的四個技術人員,囑託他們把這個泡沫箱交給父親。

趙啟民會在碼頭等他們,之前來的時候還是趙啟民送的他們,所以他們之間也互相認識。對於一位大客戶的要求,他們也沒推辭。

“趙老弟的這幾處木屋不錯啊!有時間,也來住上一段時間。”吳志鵬把漁船停靠在金泉嶼的浮動碼頭上羨慕的說道。

趙康領著技術人員檢查了一下島中間的物資,發現沒有被水浸過。趙康瞬間松了一口氣。以後要詳細記錄一下潮水漫過的位置,不能夠這麼冒險了。

把所有的物品檢查了一遍,發現沒出現什麼問題!趙康和吳志鵬上了漁船,留下三位技術人員繼續工作。

漁船有三個重要的儀器探魚器、定位儀、避碰儀。探魚器主要有一個顯示器和一個聲吶探頭組成,不但能夠探測漁船周圍海域的魚群情況,還能夠測量海水的深度防止觸礁。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定位儀為駕駛員在航行中確保航線的正確位置,不然茫茫大海駕駛員可不知道要往哪裡行駛。而避碰儀顧名思義,就是防止碰撞的。主要是雨霧天氣防止周圍的其它的漁船撞到一起。

漁船離開碼頭後,吳志鵬和趙康就盯著探魚器顯示器上的一個個閃爍的小點。漁船捕撈大多數用拖網,發現那片海域出現魚群,就下拖網用漁船在海上拖行一兩個小時。

讓漁船拖著漁網前行,要比正常行駛更加耗油。如果出海一兩天,收穫的海鮮沒有個四五萬塊,那麼這趟鐵定是賠了,可能連油錢都不夠。所以船老大在放網的時候是非常謹慎的。

趙康他們的計劃是圍著海島轉圈,發現魚群再按照魚群的方向行駛。

順著金泉嶼南邊的礁盤行駛一會兒之後顯示器出現了密密麻麻的紅色亮點。這時漁船的位置已經距離小島有一千米左右了。

吳志鵬興奮的讓駕駛員調整方向,同時通知漁船上的其它船員各就各位,準備放網。

轉過身來告訴趙康,他們離魚群的位置還有三四百米。

在吳志鵬的指揮下,漁船在魚群的的上方已經拖行了半個小時。船速也明顯的慢了下來,說明漁網裡的重量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吳志鵬令漁船停止前行,啟動拖拽拖網的馬達。興奮的跑出駕駛室,到甲板上指揮船員收網。

趙康也跟著走向了甲板,不過沒有上前,而是在一旁看著。之前在自家漁船上待過一段時間的趙康知道,船員的每一個位置都是固定,貿然上去,說不一定會越幫越忙。

隨著漁網一點點的拉上來,吳志鵬的臉色忽明忽暗。整個網被提上來之後,趙康發現超過一半是很小的鯷魚,這種魚的經濟價值很低,多數漁船捕到後會賣給近海漁場的養殖戶,當做魚飼料。

這也是吳志鵬失望的原因,不過運氣也不是很背,這一網也捕撈到了四五百多斤的銀鯧魚。這些魚被船員大致的分揀了一下,送入了漁船自帶的冷凍倉。

“周圍應該有銀鯧魚和沙丁魚魚群,它們圍著鯷魚群一起進行遷徙。”吳志鵬分析道,又對著趙康笑著說道:“這一網雖然有點失望,但是收穫還是不錯的。現在野生銀鯧魚在五十元到六十元每斤的價格區間滑動,這一網銀鯧魚有五百多斤的。我們在周圍再下幾次網說不一定真的會碰到銀鯧魚群。”

趙康笑著說道:“在漁船上一切聽吳哥的。”

等到太陽曬到正頭頂,趙康他們一共又撈了三網。大致饒了金泉嶼兩圈。雖然沒有碰到預想的大黃魚群,還是捕撈到了四五百斤,最主要的是第三網終於碰到了銀鯧魚群一網撈上了來六七千斤。

趙康認為整個金泉嶼一至兩海里的魚類數量要減少一半。

吳志鵬估計這次銀鯧魚的收穫有個四五十萬,對著一起揀魚的趙康說道:“趙老弟,已經十二點多,我小舅子他們應該已經到了。何況冷凍倉已經差不多滿了。”

趙康看看時間,第一批遊客應該也到了,就說道:“可以,不過我們要給島上的三個技術人員留點食物。”

於是,吳志鵬吩咐漁船的兼職廚師開始做午餐並且向著金泉嶼的碼頭駛去。

“今天下午的收穫如果再有這麼多的話,趙老弟你可發財了,起碼把買島的錢掙了回來。”吳志鵬在甲板上說道。

趙康笑著說道:“同喜,同喜!吳哥的收穫也同樣不差,今天一趟應該抵得上吳哥出海好幾趟了。”

雖然,今天的漁獲趙康拿了大頭,但是自己這一趟也能夠分個二三十萬,比得上之前出三四趟。況且也不是每次出海都會有收穫,有時候老天也是很不給面子的。

吳志鵬嘆息道:“可惜了,這麼好的事情只有這麼一次。不知道以後魚群遷徙還經不經過這裡。”

魚群的遷徙路徑實際上都是在不斷的隨著洋流的變化而變化的。洋流的運動,帶動了海底的營養物質從而吸引大量的浮游生物。這些浮游生物吸引了一些小型魚類,在這個大魚吃小魚的世界裡,整個食物鏈都是綁在一起進行遷徙的。不是為了食物和下一代誰會沒事的到處亂竄呢!

給小島上的技術人員送去午餐後,漁船就開始返航。趙康告訴技術人員,下午就會回來,主要是去SS市碼頭售賣漁獲。

不然這些技術人員,還以為要丟下他們不管了呢!

到了SS市碼頭,吳志鵬吩咐人到碼頭冷凍庫拿更多的塑膠筐分揀魚。

“鵬哥,今天的收穫怎麼樣?回來這麼早!”一位年輕男子走到吳志鵬的漁船上打招呼道。

聽到有人叫自己,吳志鵬從整理的漁網堆旁站起來看見來人說道:“是金成啊!我一會兒還要給你打電話呢!”

說完又繼續蹲下來,翻扯漁網尋找掛在漁網上的垃圾。

“我剛去家裡了一趟見我姐了一面,回到碼頭就看見咱家的漁船了。”胡金成說道。

“走,領著你看看今天的收穫。”吳志鵬領著往漁船的冷凍倉走去。

“這是銀鯧魚啊!這麼多,怪不得你今天這麼早回來。這得有個三四噸吧,我可用不了。”胡金成驚呼道。

胡金成的東華食府開在SS市的鬧市中,由於聘請了幾個高階廚師,再加上一直供應的精品食材,客流量常常飽滿。但是一天也就用個幾百斤,而且是淡水魚和海水魚好個種類。雖然近幾年的漁業行情不好,可是出海次數多了總有鴻運當頭的時候,每次吳志鵬捕撈到的高檔海鮮都會送到胡金成的食府,用來招呼客人,提升食府招牌和名氣。

吳志鵬笑罵道:“我當然知道你吃不下,已經讓人去喊鴻運海產批發公司在SS市的辦事人員。”

吳志鵬常年捕魚,當然有自己的銷售渠道。SY市的海鮮批發市場是整個HN省最大的最具影響力的批發市場,而鴻運海產批發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吳志鵬捕撈到的海鮮經常時出售給了他們。

“吳哥,這邊還需要多長時間。”趙康從一側通道走了過來說道。

吳志鵬看到趙康還在打電話,就小聲的說道:“至少還需要半個小時!出了什麼事嗎?”

趙康就有對著手機話筒說了幾句就結束通話了,轉過身來對著吳志鵬說道:“有幾個朋友到SS市準備到海島上遊玩!不著急,我讓他們先在賓館休息,一會兒完事去接他們!”

吳志鵬點著頭向雙方介紹道:“沒事就好。這位就是那批大黃魚的擁有者,海洋國度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的老闆趙康。這是我小舅子,SY東華食府的老闆兼總經理胡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