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在清朝的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一章 災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七十一章 災情

展眼正月已出,轉至下月頭一日,胤禛再次動身至圓明園。期間,因憐惜幼子體虛,特命寧嬪武氏帶皇八子福惠隨侍圓明園。

時值二月,春意漸深。這日拂曉,慧珠睡意正酣,忽感一陣涼意襲來,片刻又聞嘈雜之音,遂半睜眼瞅了瞅,迷糊中見了素心身影在屋內晃動,意興闌珊的翻了個身,蹭著枕頭問道:“什麼時辰了?本宮乏力的很,就是醒不過勁。”話沒說完,已是呵欠連連。

素心笑道:“初二龍抬頭,得把上扇支了起來,倒把主子給吵著了。這昨日收拾院子,弄得大晚才歇,主子儘管再睡了一會,奴婢去廚房張羅些應節的吃食,想是晌午萬歲爺會過來用膳。”

一聽這話,慧珠頓時沒了睡意,咬牙發狠的回道:“皇上不來,合該咱娘三就不食了。”素心臉色一正,仔細的看了眼四周,見無外人,這才沒了好氣道:“主子發倔了,這話可不能給旁人聽了去。”慧珠哼哼唧唧的背過身去,不吭一聲。

到了午時,胤禛真是過來,素心喜得眉開眼笑,越發用心的備了一桌子菜式,除了應節的春餅、配菜備的俱是齊全,冷盤、熱盤、糕點也是樣樣都有。

慧珠往食几上掃了眼,喚了小然子到了隔簾子處吩咐道:“去廚房看看還備的有沒?本宮這晌午吃的晚,弘曆、寶兒又都沒回來,這才到了午時真有些食不下。”言畢,挑簾回了裡屋,見胤禛眼神淡漠的看來,有些持不住了,又極不甘心,只好一面卷著春餅,一面低頭咕噥道:“正月裡,親王福晉、郡王福晉的都來了景仁宮,說選秀壓了一屆,好些個小子沒得門親事,眼看年齡大了,是萬萬拖不得了。這一聽臣妾在理了選秀,便來託了事。所以,臣妾每日應付這些事,飯食自然是用的晚。”

胤禛順手接過春餅,就了一口,擱下道:“還有呢?”慧珠心下有些涼慌,可又見不慣罪魁禍首一副大爺樣,索性豁了出去,咬唇說道:“可好的也不能都給了宗室去,總要把素來得了名聲的,選了出來,留給皇上充盈後宮。”末了,看胤禛不語,越發覺得近月來委屈不少,人人都當她討了便宜,誰知她壓根不想攔了這事。不管她和胤禛是何般,名義上胤禛總是她的丈夫,弘曆兄妹的生父,她自問做不得給胤禛尋了妃子的事。

心裡越想越是窩火,臉上不由帶出幾分,胤禛看的分明,只道是女人吃醋,且他心頭又存了旁的事,兩頭遇到一塊,便不耐道:“當下朕也沒那個心思,你也少在那心口不一的,若真是心頭順服不了,宮裡隨便選個幾名就是,其餘不錯出挑的全配給宗室。”

聽胤禛這樣說,慧珠心倒是真舒坦了不少,卻又轉念一想,少不得心裡腹誹一番,話說得倒是輕鬆,誰不知京畿圈子裡,眾人是摩拳擦掌奔著皇妃的名頭來。不過在胤禛這裡,慧珠深知見好就收,又見胤禛眉頭深鎖,略也猜到最近諸事繁多,便也不再拿了事煩他,開始著手準備六月選秀一事。

後宮裡,慧珠因從未接手過選秀,難免費了心神在這上頭,一時倒心無旁騖,亦不知朝堂又起風雨。同月中旬,天出異象,上顯“日月合壁,五星聯珠”,欽天監視為祥瑞。朝廷重臣按照慣例,內外臣工皆上賀表。

其中,年羹堯自年前平定有功後,被胤禛留於京城,授命總理事務大臣,即與總理事務大臣馬齊、隆科多一同處理軍國大政;於天降祥瑞,年羹堯自是得寫了奏摺恭賀,不料年將“朝乾夕惕”語寫成“夕陽朝乾”。胤禛當即大怒,一改往日態度,對此事死咬不放,糾纏素日。

世上無不透風的牆,胤禛連日早朝皆借“夕陽朝乾”一詞發怒,久而久之就傳至後宮。一日,慧珠處理完宮務回到裡屋,見胤禛正在批閱奏摺,上面所書又是“夕陽朝乾”一事,以為胤禛對此忌諱,便暗自斟酌了話什,寬慰道:“皇上‘日月合壁,五星聯珠’是自然……是天降祥瑞,但僅因年大人上表有所偏差,而惹了皇上龍顏不悅,委實划不來。”說完,又盯了會硃砂打差的的摺子,輕“咦”一聲道:“有人上奏,說年大人是書寫有誤,將‘朝乾夕惕’筆誤成‘夕陽朝乾’,倒也是說得過去。”

“啪”地一聲,胤禛重合奏摺,冷笑道:“年大將軍盛名在外,世人卻忘了他是進士出身,曾在翰林院當值,如此頗為學識之人,豈會犯了筆誤之錯,只怕他斷非無心。”話裡冷絕,令人不寒而慄,慧珠心有所怵,轉念便知胤禛此舉雖是小題大做,卻是存了實心要對付年羹堯,不由納罕道:“筆誤雖是一處錯茬,但終究難掩悠悠眾口,又無其它實證,實難有所獲。”

胤禛眼裡精光大盛,莞爾道:“水至清則無魚,在朝為官,何來清官一說,實證又豈會少得了。”慧珠一聽,心裡泛了嘀咕,胤禛既然心知水至清則無魚,那重懲戶部一事,弄得人仰馬翻,又從何來?

但經此一談,慧珠倒隱有所察,胤禛八成事謀已成,要對年家開刀。如是,這以後慧珠除了繼續手頭上的選秀一事,也命了小然子去留心朝堂之事,若有波至後宮,他們也好心裡有底。

如此過了一月,年羹堯筆誤風頭漸消,皇八弟允禩一黨一月之內三次被貶,再加之弘時過繼的事,滿朝文武皆以為胤禛會接著重擊允禩一黨。不料這時風向又有變化,三月下旬整整半月,山西巡撫伊都立、都統範時捷、川陝總督嶽鍾琪、河南巡撫田文鏡等人相繼參奏年羹堯。至四月,見認證物證俱實,胤禛命年交出撫遠大將軍印,從京貶官調任杭州將軍,此事暫告段落。

隨著朝堂風波漸歇,慧珠籌備的選秀一事也漸進尾聲,只等眾閨秀進京,她動身回紫禁城便是。如是,這日子也跟著溜至五月,待初五端午過後,日頭是熱得沒法,即使待在通風陰涼處,也是渾身汗溼沾衣,暑熱之氣更勝往年。

好在異常高溫的天氣未持續幾日,一日午後,本是九九豔陽天,忽然陰雲密布,電閃雷鳴,轉瞬間就是大雨傾盆。

是時,慧珠正半眯著眼靠在涼炕上打盹,手裡持了一把團扇有一搭沒一搭的給胤禛打扇子,聽得外頭一下子喧鬧了起來,忙睜眼看,一看竟是譁啦啦的下起大雨,眼裡滿是驚喜;手裡撂了扇子,就去推胤禛一把,聲音難掩喜悅道:“皇上,下雨了,這暑熱定是下得去,您也能安生的吃頓飯了。”

胤禛自五月來,夜裡未得安睡,只得下午在慧珠這裡眯會覺,精神十分不濟。當此,他正剛入了睡眠,被慧珠擾醒心生不悅,卻聞話裡說是下雨,立馬睜開眼,目不轉睛地盯了窗外半晌。漸漸地,多日來緊蹙的眉頭舒展開來,眼裡滑過一絲笑容,籲了口氣道:“見了雨就好,否則照前幾日的勢頭下去,朕倒有些擔心會有乾旱。”

聽得胤禛似松了口氣的調兒,慧珠不由一怔,直至窺見胤禛眼裡幾不可察的喜悅,才會心一笑,柔聲說道:“皇上不用擔心,看這雨勢就知道今年雨水定是豐沛,莊稼也會長得好,倒是等了豐收,多了的糧食還可運去給棚民救濟。”

棚民指在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北、陝西、四川等地山區或丘陵地帶居住的外來農民。他們因生活所迫,到異地謀生,或開山種地,或開爐鑄鐵,或當僱工,因系搭棚而居,故稱“棚民”。棚民生活沒有保障,故而遷徙不常,一些地方還曾發生過棚民的起義。

棚民近來暴動不斷,胤禛為此煩不甚煩,這會兒經慧珠一說,彷彿棚民起義一事已被解決,臉上露了笑意道:“京畿周邊田地皆為良田,收成不錯。到時調了直隸、保定等地的糧食過去,想是可解決大半棚民的安置問題。”說完,臉色一沉,不大自然的瞟了眼慧珠,微咳一聲掩飾道:“熹妃,朕有些食慾了。唔……你讓廚房備些吃食過來。”

慧珠聞言一喜,也沒注意胤禛的彆扭,一心盤算著這七八天裡,胤禛每日就食幾口白粥勉強果腹,夜裡又不得睡眠,整個人消瘦的厲害。這會兒總算主動開口要用些吃食,慧珠自是一掃多日的擔憂,連忙去了廚房,親自張羅了吃食過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然,世間之事往往難料,一解燃眉之急的及時雨,一下就未又停過,直至半個月後,京畿之地發生災情。直隸大水成災,導致京城周邊良田被浸,家宅被毀,霸州、保定等七十二州縣廳廳饑民流民遍地,開始轉向京城乞討。

(這章是過渡,也算是寫慧珠與四四的親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