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巨星從港娛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大天王發展歷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大天王發展歷程

“我們可以爭取拍攝的時間短一點的。”

向老闆說道。

現在這段時間正是何勁熱度最高的時候。

熱度高就代表有票房,向老闆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打算趁這段時間儘快將電影拍出來,然後上映。

說俗一點,其實就是他想趁這個機會收割一波何勁的粉絲韭菜。

而對於這種情況,何勁自然不會願意。

因此,他搖了搖頭,“真的很抱歉!等開年以後吧!”

“沒事!那就之後再聊!”

向老闆笑了笑,舉杯跟何勁碰了碰。

“想找你的人好像挺多的,就不耽擱你了!”

向老闆看了看旁邊等著想上前的其他人,笑道。

……

整場宴會,何勁都在與人交談中度過。

來與他交談的人,有人類似永盛一般,想找他拍電影,這其中,不乏嘉禾與邵氏這樣的老牌電影製作公司。

他們的想法與永盛一般,都是抱著何勁紅,想找他拍部電影撈一筆的想法。

對於這種情況,何勁自然都委婉的拒絕了他們。

然後,另外還有些人則是華納、百代等唱片公司。

這些傢伙不知道從哪知道了何勁與寶麗金簽署的是合作合約。

在看到何勁唱片在歐美地區大賣以後,一個個都想將何勁挖到他們旗下。

這其中,下血本最大的無疑是華納了。

現任華納亞洲總裁黃柏高直接給何勁開出了只要轉投華納,他不僅替何勁付清所有違約金,另外還給付五千萬的天價簽字費。

說起黃柏高,這傢伙在當今香江樂壇的名聲可謂是響亮至極。

自他擔任華納香江地區總裁以來,僅僅兩年時間,他便將華納經營得有聲有色。

甚至,在今年來,華納一度力壓寶麗金,成為香江最大的唱片公司。

而華納能崛起的如此之快,除了今年華納總公司將臺灣兩個龍頭唱片之一的飛碟收購了,還有一個原因便是靠的黃柏高那堅硬無比的鐵鋤頭。

是的,他在香江業界就是靠挖牆角出名的。

1992年,“譚張爭霸”完全消退,“五大天王”應運而生,為了能更大利益化,在諸多資本以及五人強悍的人氣,五大天王成為了香江樂壇當之無愧的扛把子。

整個香江樂壇乃至華語樂壇,五大天王的風頭無人能及。

女歌手還好,畢竟受眾不一樣,而男歌手就不一樣了,除了少數幾人,比如周華健,亦或者曾經的浪子王傑外。

其他人,但凡撞上五大天王,那基本都是被按在地上摩擦的份。

而黃柏高看到這個結果是不開心的,因為這五個人當中,張學友、黎明是寶麗金的,何勁與郭富城則屬於華星唱片。

而劉德華於1986年與TVB解除合約之後,於1987年將唱片合約轉到了EMI百代,後續又轉到了寶麗金。

如此一來,聲名赫赫的五大天王基本完全和華納無關。

華納一沒有華星那樣的電視臺資源,二則沒有寶麗金那樣強悍的電臺資源。

這意味著,無論是新秀歌唱大賽還是業餘歌手大賽出來的新人都不可能進入華納,同時,華納造星的能力也會差一些。

想重新造一個頂級歌手出來與五大天王匹配,那幾乎不可能。

至於他們旗下的王傑,黃柏高上臺時,王傑與華納的唱片約已然到期,而王傑已經做出了不打算續簽華納,要自己開公司的想法。

因此,現成的浪子已然不能用。

正所謂,眼紅病犯了的人是瘋狂的。

眼睜睜看著華星與寶麗金一家坐擁兩個及三個天王,黃柏高自然不爽。

於是,從1992年中旬開始,黃柏高開始了他揮鋤頭的歷程。

五大天王之中,張學友與黎明對於寶麗金應該是絕對忠心的。

從張學友的角度看,1988年悲慘的唱片銷量本應該被拋棄,但是鄭東漢仍然選擇支援他,並於1989年為他出了《給我親愛的》。

其中林振強填詞的《Linda》當年成為熱歌,幫助張學友重回事業上升通道,所以張學友對於鄭東漢一直敬愛有加。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黎明情況也類似,雖然借新秀大賽出道並簽約華星,但是華星卻沒有為黎明發過那怕一張專輯。

隨後,在1990年黎明轉身投向了寶麗金,鄭東漢準確的認識到要走深情路線給黎明出歌,同年為黎明出了與英文名同名專輯《Leon》,其中的《相逢在雨中》、《無名份的浪漫》等歌也為黎明的經典名曲,黎明的音樂事業開始紅火。

另外,坊間甚至傳聞寶麗金為了推黎明,把原來給李克勤的資源轉給了黎明,受此訊息影響,李克勤於與唱片公司公開不和,所以轉籤了名氣與實力均低寶麗金幾個數量級的星光唱片。

綜合以上,張學友與黎明這兩個天王基本上是沒有機會的。

然後,五個人還有三個。

這三人中,何勁這邊的話,寶麗金知道並不會有太大可能挖到。

誰都知道,何勁算是寶麗金真真正正自己培養的歌手。

新秀歌唱大賽冠軍出身的他,一出道就受到了華星的重視,沒到三個月,便投入資金幫助何勁出了他一戰成名的專輯《青春少年何勁》。

這張唱片大賣百萬將近兩百萬,讓何勁從無人認識的小撲街歌手直接變成一線。

隨後,華星方面再接再厲,充分信任何勁,用何勁自己的歌曲以一張粵語專輯《不要迷戀我》徹底讓他站穩跟腳。

可以說,何勁就是華星的親兒子也不為過。

因此,黃柏高知道,想挖何勁,機率非常小。

不過,抱著嘗試一下的態度,他當時給何勁報出過豐厚的轉約條件,可惜,最終並沒有出現驚喜。

如此一來,五去其三,五大天王只剩下了劉德華與郭富城二人。

可能是上天眷顧他,他在偶然一次機會,聽到了1992年初已經發行了10張專輯的劉德華想換一換歌路,之前的情歌雖然唱的很受歡迎,但是他自己卻說不上十分喜歡。

黃柏高聽到了這個機會,立刻馬上主動找到劉德華,承諾給足夠的自由給劉德華。

劉德華與何勁是好朋友,他經常能聽到何勁說他在唱片公司製作自己專輯時的自由程度。

受此影響,他也非常渴望能得到唱片公司授權,讓他在歌路上能自由選擇。

如此一來,華納黃柏高的承諾,立刻讓他們一拍即合。

他很快決定轉到華納,並於同年發行專輯《真我的風采》,專輯同名歌曲《真我的風采》算是吐出劉德華的心聲。

有自我風采的劉德華當然開心,而黃柏高更開心,因為1993年初,五大天王的郭富城跟華星出現分歧了。

同為五大天王,同為一個公司,郭富城與何勁在華星時,華星為了抗衡寶麗金,讓他們二人搞了個華星雙傑的組合。

在那一段時間,華星雙傑的名號與寶麗金三劍客簡直就是針尖對麥芒,屬於強者對決,萬眾矚目的那種。

郭富城受這個組合的影響,人氣也是迅速的上升。

不過,這種情況沒有持續多久。

1992年初到中旬,五大天王的說法開始流傳,華星與寶麗金聯合諸多資本達成共識,不再相互對抗,轉而共同將五人推出,組成五大天王。

五大天王一成,什麼三劍客與華星雙傑自然就成了過往雲煙。

華星雙傑名存實亡,何勁與郭富城開始各走各的路。

不過與何勁在1992年成績大爆發,甚至第二張國語專輯《永恆的太陽》在發行幾個月後就突破五百萬,成為華語樂壇銷量記錄保持者不同。

雖然在這一年華星一樣為郭富城量身打造了幾張專輯。

但成績與其他幾位天王比起來卻是差了一些。

本來就算差點也沒什麼了,但外界媒體抓住這個問題不放,一直說他不配位列五大天王。

外界的輿論,再加上郭富城深感要是再待在華星,他或許要跌出五大天王之列。

於是,他拒絕了與華星續約,打算另找公司。

聽到這個訊息後,黃柏高簡直嘴都要笑裂開了,他立刻找到了跟郭富城頗好的香江作詞人小美,找她做中間人,一舉將郭富城簽到了旗下。

從無人可用,到五大天王的兩位落到華納,立刻讓華納在1993年這一年唱片銷量大增,為公司創造出大筆的利益。

吃到挖牆角的紅利後,在聽到何勁這個目前五大天王中最紅,被很多媒體公認為五大天王之首的何勁的英文唱片大賣,成為了一個殺入國際的歌手後。

他立刻便動了心思,何勁與華星當年籤的合約是三年合同,如今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年多。

合約結束以後,何勁會不會繼續在華星?

還有何勁的英文唱片。

何勁既然能跟寶麗金合作,那肯定也能跟他們華納合作。

於是,藉助這次宴會,他主動接觸了何勁,想探探他的口風。

說實話,這種在別人的慶功宴上挖人的舉動是真的很不地道。

但黃柏高才不會想那麼多。

要是能挖到何勁。

乖乖,亞洲目前第一個國際型的大明星,帶來的利潤,簡直是常人無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