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深度探秘:心理大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二章作者有話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二章作者有話說

這顯然不是作品本身的內容,但又與作品本身緊密相關,所以,算作作品的一章也未嘗不可。

《深度探秘:心理大師》的原書名是《心理諮詢師手冊》,曾經釋出在紅薯網,後來又發表在新浪原創,在新浪原創的時候這部書已經開始產生收益,作為作者沒有一位是不希望看到自己的作品得到讀者的喜歡,有讀者願意有償閱讀作品的。可是好景不長,後來因為新浪網受到舉報,說是大量黃文充斥其中,被迫要進行整頓,於是當時在新浪網連載著的《心理諮詢師手冊》也跟著遭了秧,無法進行更新。本來想整頓可能會三五個月而已,沒想到竟然長達年之久。後來來到鳳凰網,接受了鳳凰網編輯的建議,從吸引讀者眼球的角度,就把原先很像教科書的《心理諮詢師手冊》更名為《美男心理師》,後來又更名為了現在的名字,顯得更符合文學需求,又兼顧到了讀者的心理需求。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深度探秘:心理大師》本意是想透過心理師張宇晟的故事,探索社會中存在的不同情感故事和情感行為。我們都知道,自古以來情感就是人類賴以維繫的重要一環,無法想象,人類如果沒有情感會是什麼樣子。正因為如此,情感世界是最富魅力也最豐富的世界,多少年來,多少文人墨客的描繪都無法窮盡其形態。只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情感領域的許多行為也在發生著一些看不見摸不著卻切實存在著的變化。比如同性婚姻合法化在全球範圍內的不斷擴張,比如虐戀在一些特殊人群中的悄然盛行,比如多邊戀的事例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比如老少戀的世界也開始讓人們體會到年齡對於情感來說真的不算事,等等,這部作品把主人公設定為心理師,正是藉助他的視野,對有關情感的形態進行了或深或淺的探索與描寫,力圖讓讀者能夠更好地更純粹地從情感的豐富性上理解人的種種行為,不要一味地以自我知曉和體會到的情感方式去判斷和否定其他情感的存在性和合理性。

情感歸根結底就是身體的化學反應,人的生理狀態和精神狀態無時無刻不處於體內各種激素的調控之下,激素們演繹著複雜冗長的劇情,呈現出人生百態,多巴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多巴胺(Dopamine)是下丘腦和腦垂體中的一種關鍵神經遞質,能直接影響人的情緒,同時中樞神經系統中的多巴胺濃度又受精神因素的影響。這種神奇的物質可以使人感覺興奮,傳遞開心激動的資訊,激發人的情感。其實,我們的大腦中有一個愛情中心,就是下丘腦,下丘腦分泌的多種神經遞質,比如多巴胺,腎上腺素,就像丘比特之箭,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一見鍾情時,這些戀愛興奮劑就會源源不斷的分泌出來,於是我們有了愛的感覺,享受愛的幸福,甜蜜甚至眩暈,陷入其中無法自拔,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也是“多巴胺們”在發揮作用。正因為如此,從化學角度,我們知道同一種物質在同樣條件會發生同樣反應,不同物質在同樣條件下也很難發生同樣的反應,那麼,作為世界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兩個人的話,每個人見到另一個人會發生怎樣的生理反應實在很難相同,也就有了情感的千變萬化,也才有了情感世界的萬千風情。

不過,很遺憾,時代發展到今天,我們大多數人的思維還是停留在許多年前的認知,所以一些進步來的尤其不易。《深度探秘:心理大師》本來找到出版社,已經準備出版了,可是因為作品中有著一條同性戀線索,涉及到同性戀情節,編輯告訴說要修改,於是出於寫作還沒有產生重大反響,能先出版就好的心態,我專門修訂了一般純粹異性戀情的版本,可是最終還是沒能發表,我想這多半歸於自己目前依然籍籍無名吧,出版商總是要考慮到出版行情的。書沒有出版成功,自然是遺憾。可是讓我欣慰的是,後來在鳳凰網的連載和一些收益,以及讀者的一些肯定性的留言還是給了我一些欣慰。不過當時那些彌足珍貴的留言隨著鳳凰書城的改版已經無從可見。只是不甘心,感覺這部書應該有更多的讀者看到,無論是異性戀,同性戀,還是雙性戀,這部書從很客觀的角度描繪了一幅情感皆有可能的畫卷。我們不應該有偏見地認為哪一種戀就比另一種戀更高貴更優越,只是大多數人太習慣於從眾了,即使在應該別具獨特個性的情感領域,我們還是難以規避這一心理學領域的現象——從眾心理!有些人明明喜歡同性,卻不得不偽裝成喜歡異性;有些人明明與年齡相差懸殊的人戀愛了,卻不得不隱匿內心的情感,去選擇和自己年齡相仿的人結婚;有些人喜歡虐戀,只有虐戀才能達到高潮,卻把自己看成了異類,不敢追求只屬於他自己的獨特感受!於是,痛苦的靈魂到處都有,本就短暫的生命在種種不得不應付的虛與委蛇中度過。而這種境況常常懲罰到的不僅僅是他自己,與他相關,或者說無意中和他扯上關係的人也無形中成為了犧牲品,多麼讓人難過嗟嘆的事情啊。這種事情隨著文明的發展應該越來越少,越早越少才好,那勢必就需要有更多的人認識到情感的獨特性才好。而《心理探秘:心理大師》無疑會開啟人們對情感的多重認知,從故事裡悟出一些道理,這就足夠了。

有個現象特別有意思,無論你的見解多麼高明,當你還人微時,即使你的想法可能要高過某些大家,也只能是呈現言輕被忽略的結局。所以,我想,這也是我們普通人要不斷努力進取的理由之一吧,想讓世界有自己的顏色,自身就要足夠光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