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北宋生化危機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7章 鐵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07章 鐵礦

熱門推薦:、 、 、 、 、 、 、

84_84500其實在江州範圍內,那些士伸階層的損失也是極大,因為有大量的土地掌握在他們手裡,那些佃戶們租種的也是他們的地,屍禍一爆發,佃戶們死的死,逃的逃,將家當都帶走了,後來江州府組織了新軍去搶收,搶回來也就成了公家的,貴重的財物也基本上落到了新兵手裡,跟那些士紳們都再沒什麼關係了。

但士伸們的憂患意識也是最強的,在這段時間內,江州也召開了不止一次“人民代表大會”,當然參加會議的不是佃戶,佃戶算不上公民,只有士伸們才有資格討論時事,只有士紳才能影響政局。

經過一百年積澱,江州的名門望族已經習慣了唯柴家馬首是瞻,後來幾次會議之後,柴靖宇已經說服那些士伸階層們捐錢捐物,幫江州府迅速擴充兵力,這樣才能夠保證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其實古代士伸的思想覺悟並不低,並不像後世教科書裡面經常描述的那樣為富不仁,他們或許很*,或許很奢靡,或許也習慣了作威作福,但是他們一點兒也不傻。

有條件受到更好的教育,他們的眼光自然會比尋常人高出一些。

只不過,往常的時候,就算士伸們有覺悟,也肯定會討價還價,不至於這麼主動慷慨解囊,主要是接連四次的大清洗,將他們給嚇住了。

清洗確實很血腥,因為殺掉的只有不到一半是喪屍,更多的卻是活生生的人,而受到震懾的,不光是那些不法分子,還有這些家財萬貫計程車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官府一旦有了大量殺人的膽魄,有了殺人的藉口,那麼就有了破家滅門的能力。破家縣令,滅門府尹可不是鬧著玩的,見到大街上死了那麼多人,誰不擔心自己要是不聽話的話,那些兇悍的差人會不會提著刀,直接撞開自己的家門?

所以……花錢消災吧!

有了財力支援,柴靖宇就開始籌劃著召集人力,開始徵力役和雜役。

其實可以給災民劃一塊地方,將他們安置下來,然後像電視劇中演的那樣,每日在固定地點,支上幾口大鍋,給那些災民們施粥……這幾乎是所有人能夠想到的應付災情的方法,那些有錢的大戶人家也正好能夠藉此來搏一個慈善之名。

但柴靖宇並不想這樣做。

這樣看似是對災民好,其實卻有兩大害處。

第一是會給災民一個錯覺,讓他們覺得這裡能夠讓他們白吃白住,留在江州城就能有人管,在這個年代,真正的勞動人民負擔都是很重的,在平日裡,如果不辛勤勞作,很可能就會吃不上飯,但在逃難的時候,家裡的田地已經丟了,他們失去了為之奮鬥的希望,再加上有人救濟,就會變得好吃懶做起來,整日就等著別人施捨了。

第二會引起城內居民的不滿,畢竟江州城裡的這塊地方,是城內百姓的居住地,災民來了,為災民騰出來的地方本是屬於他們的,供給給災民的食物是他們捐獻出來的,而災民還在那裡無所事事,閒了就惹是生非,造成各種各樣的麻煩,城裡人自然會各種找別扭。

所以柴靖宇就主張徵力役,物件就是這些災民,江州城給他們庇護,卻不能讓他們白吃白住,他們得幹活!

剝削?

沒錯,就是剝削!

徵兵役之後,又徵力役,幾乎將災民之中的精壯男子都一網打盡了,但即便如此,這位宣國公還是不滿足,那些婦女們,也被指派了活計,為新兵老兵趕製衣服的任務,自然都是她們的。

當然官府給的待遇是很不錯的,相互監督,按勞分配,這個年代的百姓對兵役力役本來就習以為常,倒也沒有什麼怨言。

這場生化危機,對於江州附近的村落絕對是一種災難,但對於江州城來說,卻未必純粹是糟糕的事情。

不僅城牆失修的一些地方很快被修好了,江州城內的一些基礎設施,也開始完善起來,比如說洩洪工程,下水工程,防火工程。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項工程,也已經在籌劃之中。

那便是開鑿鐵礦。

柴家在六年前發現的那個鐵礦,在柴樹德死後,就被柴家老太君派人給封住了,後來被人發現,上報了當時的江州知府蔡德章,蔡德章意圖用這個搞翻柴家,結果很不幸地碰上了屍禍,然後那個鐵礦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而現在,柴靖宇已經有了一個極好的藉口,可以開鑿這個鐵礦;也有了一大批廉價勞力,可以開鑿這個鐵礦!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之所以不能立馬帶這些徵來的役夫去開鑿鐵礦,是因為現在江州城外,局勢愈發嚴峻了,數百裡方圓內,已經不是十室九空,而是十室十空,江州城外,到處都有喪屍出沒,而那鐵礦卻是在城外數十裡之外,冒然帶大批役夫過去,不能保障安全的話,實在是太冒險了。

所以在正式開鑿鐵礦之前,必須有兩個準備工作,第一是儘可能清除江州附近和鐵礦附近的喪屍,第二卻是在清除這一帶的喪屍之後,在鐵礦周圍建立防禦工事。

因為喪屍是不可能一下子清理乾淨的,一次清理只能保證在短時間內,不會有喪屍侵擾,但過一些日子,肯定還會有喪屍跑到這裡來,威脅到開礦的役夫。所以想要長期開鑿鐵礦,就必須保證防禦。

而暫時清理喪屍的任務,便只能交給新軍了。

新軍只有三千多人,這相比於數萬難民而言,人數並不多,招兵的時候,都是經過嚴格的體檢的,柴靖宇本來很想讓韓世忠來帶這支新軍,韓世忠這樣的名將,他帶出來的兵也絕不會差到哪裡去。

但這時候的韓世忠,還沒有完全成熟起來,而且他還有自己的部曲,也有自己的職務,童貫召集各路軍隊,韓世忠是應召的將領之一,雖然在童貫眼裡不起眼,但還是得服從調配,參加即將開打的那場平叛戰爭。

而且柴靖宇還知道,韓世忠在這場戰爭中,就會建立不世功勳,最終擒下那個自稱聖公聖帝的賊酋方臘。

所以韓世忠很早就跟柴靖宇告辭了,不能跟他多接觸,柴靖宇也很是遺憾,不過韓世忠給柴靖宇推薦了一個人,說那人可以帶這支新軍。

那人便是張志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