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我家學霸是鍵盤俠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7章 咖啡館問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7章 咖啡館問題

鍵盤應用學的專業課不全是挖坑套路,很多課程還是偏實用性質的。

按照教學大綱的規劃,同學們日後會被培養成各行各業的實踐家,為社會發展增磚添瓦。

這點從考試內容就能窺見一二,初級全是基礎知識,以積累為主,中級上升到理解運用層面,要求對所學知識活學活用。

而到了高階資格考試,開始涉及到各種實際案例的解決措施,簡單的諸如擬定一份商業策劃書、對商業區旗艦店開展月度資金管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稍難的有對衛星城進行區域功能劃分,根據現有航空網路編制一條最經濟的航線並預估一年內的收益。

至於特級考試….

沒有固定的章法框架,亦沒有統一的評分標準。

它是由楓巢單獨出題,按照人工智慧的說法,特級考試充滿了意料之外,這也是開創這門學科以來從未有人能奪得該榮譽的緣由。

過了初級後,陳博明顯感覺到專業課變多了,兩撥人宛如走向了不同的分岔路口,學渣們還徜徉在各種新奇體驗中。

而自己則身處於另一片無盡地獄,接受著殘酷的花式教育。

“為什麼咖啡行業不景氣,而星巴克卻能一騎絕塵?這個思考題我給大家五分鐘,請各位抓緊時間理清頭緒。”

徐劍仁在課堂上優哉遊哉地煮起咖啡,攪豆的噪音尖銳而刺耳。

“我去,劍仁同志的刷臉頻率明顯增加了。”陳博在動筆前還不忘和王旭閒侃兩句。

王旭感慨說:“劍仁挺忙的,一個人要帶四個年級,不容易啊。”

“咱們學校就沒有其他能教鍵盤應用專業課的老師嗎?”陳博問。

王旭搖搖頭,造成目前這一困局的成因主要在於付出和報酬不對等,要想教專業課,最起碼老師本身得有相關資質吧。

能招募到高級職稱者固然最優,可每年考過高階的就二三十號人,多數還得回去繼承家業,無奈之下校方只得把門檻降低到中級職稱。

即便如此,符合要求者依舊寥寥可數,如果按市場價支付薪資,淵大每年估計要少蓋兩棟教學樓。

況且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當老師,品學皆優是好學生的標準,好老師得在這個基礎之上更上一層樓。

學院本來還有幾名教師,可終歸是抵擋不住外界的利誘,人才接二連三的流失,又缺乏新鮮血液補充,如今只剩徐劍仁一個孤家寡人。

為了保住這棵獨苗,校方對此頗為重視,別的老師申請課題請個假什麼的還要走走程式,他只需要提前五分鐘打聲招呼,沒人敢為難他。

家長層面的博弈就更複雜了,徐劍仁總喜歡說:“我放棄了一個成為淵魚首富的機會,只為了造就無數個淵魚首富。”

為什麼星巴克能賺錢,陳博很容易就聯想到因為這傢伙賣得貴。

通貨膨脹了三十年,從當初的一杯四五十漲到六七十,星巴克在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較量中無疑是贏家。

“這個邏輯….買星巴克還能實現資產保值?”陳博思維相當發散。

王旭慢條斯理地查起各種資料,開始在空白的寫字板上逐條羅列。

“這種題目考試會考嗎?”

王旭理所當然地頷首說:“當然會啊,應用型設問,一般是文字+資料,最好結合圖表。”

“我去,考試又不讓上網。”陳博心涼了半截。

“無需擔心,進入大題部分的時候會開放網絡設備連結。”

陳博舒了口氣,不過難度還是因題而異,明面上是開卷考,可實際考察的是同學們搜尋整理分析資訊的能力。

“有時設問不一定是對的,你要指正。”王旭又提到一點值得注意的。

“什麼?我靠?”

陳博把素質話憋在嘴邊,還得先判斷題目對不對再作答,出題老師的心也忒黑了吧。

不過和那種連設問都要自己猜的….

其實兩者對於陳博而言都差不多坑。

“就像徐老師剛剛問的問題,咖啡行業不景氣,這個依據是什麼?是增長率?或是消費群體人數?”

“如果是絕對值的不景氣,那麼反駁資料中應該提到增長率受限,市場進入飽和。”

“但若是相對值的不景氣,有可能是咖啡行業在增長,但茶飲行業增長更快,相比較給人們帶來一種主觀誤區,以為咖啡行業不景氣。”

“那星巴克一騎絕塵也能挑毛病啊。”陳博玩起了拿手的抬槓手藝。

王旭對此早有準備,“對啊,所以我把星巴克近十五年的資料也統計了一遍。”

“是在下輸了。”陳博甘拜下風。

“好了,時間到,隨機抽人回答。”

徐劍仁不知道從哪裡搞來了一個小程式,裡頭是砸金蛋遊戲,他挪動滑鼠,把錘子對準金蛋,連擊了幾下,碎掉的蛋殼中攤開了一張寫有名字的紙條。

“恭喜王奎法同學。”徐劍仁嗓音嘹亮,像是真的在慶祝這位幸運兒。

現場不知是哪位同學起鬨鼓掌,陸續有人附和,陳博是沒敢接茬。

王奎法插著腰起身,捏了捏鼻子說:“根據資料顯示,90%的女生都夢想開一間咖啡館,有陽光花房、書本貓咪、咖啡甜點。”

“這似乎已經成了優雅文藝的代名詞,只要開一間咖啡館,既可以實現理想,又能賺錢。”

“等一下,你這資料來源是哪?”徐劍仁打斷道。

“自媒體號上說的。”王奎法老實交代。

“是官方號還是營銷號,引用營銷號的資料作為結論,在考試大題中是沒有說服力的。”

徐劍仁適時的和同學們普及了考試技巧,營銷號喜歡製造噱頭,很多時候危言聳聽,採信相關內容,立論站不住腳。

“不要提具體比例,提了就要有第三方權威機構或是論文期刊為你背書,寧願模稜兩可,你這裡可以這麼修改,把咖啡和文藝青年扯上關係,補充幾句漂亮的抒情話,懂了嗎?”

“好的,我懂了。”

“做個題那麼麻煩,跟八股一樣。”陳博抱怨連連。

“我們的規矩比八股多得多,講究生動性與真實性兼具,要把枯燥無味的論文改寫成自媒體爆款。”

“借你的答案瞅瞅,我怕他等下點到我。”

沒等王旭答應,陳博便把腦袋探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