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我家學霸是鍵盤俠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0章 新秩序的構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50章 新秩序的構建

在陳博所處的時代,雖然人們對遊戲的印象已經大為改觀,可遠沒有達到能與股市樓市這兩大吞金巨獸並駕齊驅的地步。

縱使是強如手遊界的扛把子,麻花藤最愛的印鈔機——王者榮耀,每日流水數以億計,所貢獻的年收入也不足千億,和股市動輒萬億的日成交規模相去甚遠。

制約遊戲發展壯大的原因有很多,政策導向是一方面,心理因素也是重要考量,在同等條件下,幾乎沒有人會放棄傳統的金融計算去投身電競事業。

嘴上說著百無一用是書生,但那多數是白丁的嫉妒與大佬的自嘲,真到了我有一頭牛的時候,每個人的行為都十分坦誠。

玩遊戲嘛,小打小鬧可以,但真要當成一門營生的手藝,那還是別了。

把興趣和工作相結合是一種最完美的狀態,可當興趣成了餬口的工具,難保還能維持曾經的百分百熱情。

股市和樓市的蓄水池理論由來已久,無數的學者寫過無數篇論文期刊,調研建模列資料給推斷的比比皆是,翻來覆去也玩不出太大新意,無非是結合當下背景做做時間線的延伸,因此老師的筆墨並沒有在這停留太多。

老師畫了個歪歪扭扭的直線,在.asxs.標記道:“遊戲蓄水池理論最早是在5G時代提出,經過了數十年的論證,逐漸被主流大眾所接受,在隨之到來的6G時代大面積推廣,我們現在上課所用的就是6G技術,我不是實時和你們面對面分享,但依然能做到不同時空的同步互動。”

陳博頓時對這句話起了興趣,如果真如老師所言,自己或許能和過去某個時空的人產生某種聯絡,但這應該滿足某些必要的條件,不然就像缺乏排程的飛機,遲早會亂成一團。

“我們雖然說遊戲是第三大蓄水池,可這裡並不指代任何遊戲,你們可以簡單的理解成《虛擬人生》,目前能充當蓄水池功能的有且只有這一款。”

接著這位老師又開始介紹虛擬人生所取得的市場成就,從面世之初發展至今,橫跨二十多年,覆蓋全球43%的人口,96%的訊號接收區,光是增值業務所取得的稅收每年就要向各國繳納上萬億。

關於《虛擬人生》的實際收入,各方的統計口徑不一,有的人簡單透過各國公開的稅收清單測算出其收入為80萬億,但考慮到各國的稅賦情況不一,而且存在稅收籌劃現象,實際的收入可能遠不止這個數。

也有的人從官方市場的活躍資料反推得出117萬億,但依舊不能讓人信服,因為黑市的資料沒有考慮進去,而後者才佔了整個收入的大頭。

《虛擬人生》的秘密遠不止此,當年大洋彼岸的燈塔國信用破產,由於高昂的負債使得其每年必須透過超發貨幣支付利息,財政赤字猶如滾落的雪球不斷變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直到有一天資本市場上不再認可其貨幣地位,昔日霸主彷彿一夜之間灰飛煙滅,在討論如何處理皿煮燈塔留下的鉅額債務問題上,各方發生了分歧,不知道是誰提出了這一天才構想,這筆爛賬被完美打包進了遊戲裡。

正如同當年發行的金融衍生品,這套看似荒誕的邏輯平穩地執行了十餘年,雖然中間出現了幾次小插曲,但整體保持著前進的趨勢。

你可以說《虛擬人生》只是一款遊戲,可它不僅是一款遊戲,《虛擬人生》身上承載著很多現實世界的理想與願景。

這是目前唯一一個能和各國行政司法體系互通有無的遊戲,你在遊戲裡殺人放火,會被現實裡的國際刑警通緝,猝不及防的上門抓人,然後把你請去喝茶,乖乖讓你穿戴好裝置回遊戲裡的警局自守。

同樣的,如果在現實世界破產,不幸成了老賴,在進遊戲的時候也會給你貼上老賴的標籤,走到哪裡都免不得被人鄙夷。

自由與公平一向是遊戲宣傳的口號,但自由並不是無序的自由,玩家們要在不影響他人遊戲的前提下,公平也不是追求結果公平,更多地是一種機會公平。

與傳統的樓市股市不同,年輕人對遊戲向來有天然的好感,在前兩者中,他們可能是貨幣超發的受害者,買房子掏空六個錢包,一腔熱血扎進股市被割得死去活來。

而在遊戲裡,他們對於那些墨守成規的老家夥們來說更加有主觀能動性,更容易把握住機會實現階級跨越。

每一次的技術進步對於底層來說相當於多了次洗牌重開的機會,如果沒有網際網路的繁榮,那些目不識丁的人大概只有在流水線上幹一輩子,而現在他們可以透過網紅直播帶貨、主播才藝表演謀得一份更加體面的收入。

讀書時老師經常強調:“高考是改變人生命運的一次契機”,現在又多了個選擇,只不過在遊戲裡,玩家依舊要高考。

為了照顧學生的考試狀態,兩者考試的時間完美錯開,遊戲裡的考試頻率也更高,並且側重於長期的整體發揮,而不是某一次的人品爆發,更能反映考生的真實情況。

不少沉迷其中的玩家表示,這給了我重獲新生的機會,讓我能在另一個世界裡體會不一樣的人生。

現實世界的完美映象,這是某位測評博主給出的評價,不同的是,鏡世界的還要更文明些,少了很多虛偽卑鄙,少了很多勾心鬥角,社會秩序在一行行程式碼下完美運轉,似乎預示著人類的終極願景。

“就像《頭號玩家》電影裡描繪的景象一樣,大家平時什麼也不幹,就戴上裝置沉迷遊戲,如果不是肚子要吃東西,怕是能一輩子不出來。”

老師說這話是雲淡風輕,可陳博卻不這麼認為,如果有那麼多脫產者,除非生產條件極度發達,物質基本能按需分配,一個幹活的能負擔起七八個懶漢,否則必然會給社會造成動盪。

但現實情況是,一個幹活的能負擔起二十餘個懶漢,如果不是人口太多,一定要給國民安排點事做,免得大家都在遊手好閒,當權的真想統一規劃圈養起來,正如當年的美利堅用炸雞食品券讓窮人放棄思考。

“差不多到考試時間了,這次題目不多,下課前應該做得完吧。”

老師拎起試卷,是張A4紙,他左右翻面,只有前面零星有幾道題,大概是故意把字距拉得很寬,後面那面雪白無暇,證明他所言非虛。

“快點,抓緊時間,不然中午飯又得吃其他同學的剩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