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三章 宮廷(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三章 宮廷(中)

了公主相邀,袁世凱心裡咯噔一下,他可沒有認為自力”能得到公主的青睞。固倫公主是什麼人?恭親王的生女,慈禧的養女,一個敢於婉勸,甚至直柬太后的人,她的心計與才學是何等厲害!而且即便這老處*女看上自己,她也不會冒著被“圈禁”的危險來公然“勾搭”自己。

在袁世凱的猜測與思量之中,太后的戲癮終於過足了。看著有些出神的袁世凱,慈禧問道:“袁大人啊~你這是……”

慈禧的問話讓袁世凱一驚,連忙找個藉口道:“回太后,臣方才說了一通洋文,因此想起了這次出使之事,正在心裡琢磨如何辦差,請太后見諒!”

慈禧笑道:“呵呵……無妨,無妨,難得你一心為國啊~這次出使可還有什麼難處?說出來我幫你解決!”

袁世凱跪倒,“感動”的說道:“多謝太後掛念,臣深感太后與陛下之恩,本不應該再向太後提要求。無奈此次出使事關重大,為了這次出行更加順利,臣還要斗膽問太后要三樣東西!”

別說袁世凱,哪個大臣辦差前不得爭取更多的權力,以方便自己行事?所以對於袁世凱來提要求,慈禧早有準備:“說吧!只要是為國,一切都好說!”

袁世凱說道:“臣要問太后要的三樣東西是:權、人、名!”

一個有心計的人會如此提要求嗎?袁世凱的直白讓慈禧一笑:“袁大人倒是直白,你這權、人、名何解?”

袁世凱答道:“啟稟太后,臣此次出使各國,難免要與各國政要商談今後結盟、通商事宜。那時我與太后遠隔千山萬水,而且中法戰局每日變化。若事事來往通報,定會耽誤時日,誤了最佳的縱橫時機。因此臣請求太后給予臣一定的自主權力,讓臣能與各國政要從容應對!”

慈禧琢磨下道:“準了!不過你簽約,必須參照我大清與洋夷已有地條約!不可逾越!”

慈禧的意思無疑是讓袁世凱簽約的時候,一切參照現有的通商條例,即便對洋人作出讓步,也不能過以前的有過的最大幅度——賣國的程度不能過以前!而以前的通商條例是誰籤的呢?絕大多數是李鴻章。所以慈禧還是希望在兩人之間設定一個權力的平衡!

“謝太後!”袁世凱心道:怎麼在民間造你的反!”

看袁世凱會意,慈禧繼續問道“你要的人呢?”

袁世凱道:“此次出使。臣一個人必定力不從心,所以希望太后能讓臣舉薦幾個人一同前往!”

“袁大人要舉薦的是誰啊?”

袁世凱答道:“臣此刻只想到幾人:前駐英公使郭嵩燾,前英國使館三品翻譯馬格裡,還有一個微臣的至交,此人如今已入美國籍,與美利堅商界人事頗有來往,他名叫候晉!”

聽了三個名字,慈禧笑道:“哈哈……袁大人與李中堂手下的人倒是很熟啊。這個候晉我先準了,讓他任個通商副使,領六品銜。不過這郭嵩燾和馬格裡……他們可都是李中堂一手提拔。袁大人能請得動?別象上次你推薦的劉銘傳一樣,聖旨到了都不來覆命!”

啥?劉銘傳沒來?歷史上不是說劉銘傳自己上書。要求守臺灣嗎?袁世凱問道:“劉大人怎麼會……他可是一心想著要為國出力的啊?”

慈禧道:“哼!為國出力,我看他是為自己出力!那劉銘傳接到聖旨竟然上書稱耳疾復,說難以覆命!而且其中還提及什麼‘不掌臺灣軍政,難以禦敵’,這不是藉機索要實權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聽了慈禧的話,再聯想起那日殿上左、李二人對他出山的反對,袁世凱頓時知道了劉銘傳此舉地意思。劉銘傳可是李鴻章身邊的老部下了,要是當年沒有李鴻章地提拔,劉銘傳也不會以一個“通緝犯”的出身,最後升到負有鎮守京師重任的直隸總督一職!那日看了堂上左、李二人對他的態度。便可知他到臺灣鎮守的難度。想必這劉銘傳是怕左宗棠因他是李的老部下而刁難,而李鴻章反戰,也會從中阻撓,所以才提出來要權力這麼一說!只有手中有了臺灣的軍政實權。劉銘傳才能安心的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守臺灣!相通此節,袁世凱暗示道:“太后,要委人以重任。理當先附人以重權。如今劉大人有心為國出力,但無奈‘多方’阻力讓其不敢出山。若是他真有才學,能為我大清守住臺灣這懸於外海之島嶼,委他實權又如何?”

慈禧道:“如何知道這劉銘傳是否能保臺灣?”

袁世凱道:“太后若是不放心,不妨讓其寫個《保臺方略

來,這不就知其能力了嗎?”

沉思片刻,慈禧道:“他倒是寫了個什麼方略,而且其中也確實深符保臺之要點。不過左堂部已經保舉臺灣兵備道劉璈以巡撫銜署理臺灣軍務,而且他對劉大人可是反對得緊那~”

袁世凱笑道:“太后,這也無妨,大不了讓二人都寫個《保臺方略》,公平競爭,取優者為任。這不就各方都無異議了嗎?”

慈禧笑道:“袁大人你可真是才思敏捷,什麼難事到了你這兒都變得不難了。”

袁世凱道:“臣那是什麼才思敏捷,一切都是天佑我大清,都是陛下與太后洪福!”

慈禧道:“袁大人總是這麼會說話,衝你這話,最後一點要求也呈上來吧!”

袁世凱笑道:“謝太後~臣最後一點,也是最想要的一點。如今我大清太需要盟友,而民眾卻不理解外交地重要。當年郭嵩燾大人出使英國,回國後被人冠以‘洋奴’、‘洋鬼子’等等罵名,所以臣想出一策,可解民眾對外交之誤解!”

慈禧道:“恩,袁大人又有什麼好法子啊?”

袁世凱施禮道:“臣想辦一份報紙!”

“報紙?!什麼是報紙?”

袁世凱笑道:“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將一些各地趣聞或者時政要事,刊印在紙張之上,然後讓其流通民間,藉以傳播訊息……”

慈禧道:“不行,不行,這報紙與當年手抄本有何區別?只怕到時候會散播些不利於朝綱之言論,豈不是更加……”

袁世凱笑道:“太后,這報紙刊印什麼內容全掌握在陛下與您的手中,要說些什麼還不是由您說了算?何況這民間手抄書籍屢禁不止,既然不能禁絕,那我們也來個官辦報紙,與之抗衡。相信若是以朝廷的旨意辦理,其威信要比那些民間手抄強上百倍。今後還可以讓民間知道陛下的英名……”

慈禧道:“這怎麼行?陛下九五之尊,怎麼可以刊上這等民間傳播訊息之物?”

袁世凱道:“如今太后每日為國為民地操勞,可民間知曉幾何?而且最可氣的是有不軌者挑撥民眾,意圖造反。這都是因為太后的恩德無法傳播啊……報紙刊印陛下與太后施恩於民地德政,這樣一來可以讓民眾知道太后為國為民的辛苦,二來嘛……更能體現太后博大親民之心胸啊!今後,若是民間知曉太后恩德者多了,那麼造反、愚昧者自然就少了,豈不是一舉兩得?我記得美利堅的報紙,似乎也每天都要對他們的總統歌功頌德一番。”

聽了這話,慈禧思索片刻問道:“袁大人啊,你曾經遊歷美利堅,他們那裡掌權的為何不叫皇帝,而叫總統?這總統是不是就等同於皇帝啊?”

這問題你讓袁世凱如何作答?若回答不是,豈不是還要解釋一番共和制度?而一旦知道了共和制度,這慈禧還會對這些國家如此“親善”?袁世凱連忙答道:“是差不多,不過他們的總統當然沒有陛下權勢大了……”

慈禧接著問道:“那為何我聽說他們的總統還要由民眾進行什麼‘選舉’?”

“這……太后,洋人本就是不開化之人種,他們哪裡有什麼高貴血脈,只得由民間選出相對合適的人掌權。而我大清卻不同,自開國以來一直有正統的龍脈,因此一直由陛下這等身具龍脈之真命天子君臨天下,所以才會有如此區別!也正是因此,洋人才需要報紙來向民眾說明總統的身份高貴,而我大清則不需要。不過如今民間愚昧者越來越多,因此我們也要透過報紙向民眾說明陛下乃真命天子!太后乃大清樑柱!”

袁世凱的話又一次點中慈禧的脈,老佛爺權力如今已是天下第一,國庫跟她自己口袋差不多,想拿就拿,她最想要的就是在民間提高自己的聲望——這報紙無疑是一個好途徑!而且強國的“皇帝”都上報紙,自己上去也不丟臉。想到這裡,慈禧看著恭敬的袁世凱,心裡覺得沒白提拔這個年輕的縱橫使:“袁大人你果然是有經天緯地之才,這報紙一事就全權交給你打理!呵呵,別讓我失望啊……”

袁世凱道:“謝太後……臣覺希望郭嵩燾能與微臣一起辦理這份報紙!”

開心的慈禧笑道:“哈哈……袁大人倒是大公無私,準了!不過今後報紙刊印之前要送到宮中稽核……”

袁世凱心裡冷汗直流,媽的,總統等於皇帝?今天雖是險險過關,不過今後大清民間媒體可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