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章 權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章 權臣

這天,袁世凱跟平日一樣在畢德路書房內看書,李經方面有喜色的進屋道:“慰亭!有個訊息要告訴你!”

此時兩人已經相當熟悉,因此袁世凱抬頭看看李經方,打趣道:“哈哈,看伯行兄面帶喜色,難道是兄臺又要納妾了?”

“誒~你又拿我開玩笑!我前幾日聽你說要投身朝廷洋務,所以向家父推薦了你。不料家父對你十分欣賞,希望你能到府中先任職,不知你意下如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袁世凱有些“不敢相信”的答道:“是嗎?多謝伯行兄了,走,今晚我做東,請你好好吃一頓……”

如此快的打通了走向李鴻章幕府的道路,袁世凱自然十分興奮,他相信憑藉自己的才華一定能夠引起李鴻章這個當今第一重臣的重視,只要有他提攜,自己將來在官場豈不是一馬平川?到了約定的日子,袁世凱興致勃勃的乘車趕往李府參謁李鴻章。遞上名帖之後,便有下人引他至一個小廳內相候。袁世凱本來是懷著激動的心情來見李鴻章的,不料從早上到中午,一直等了近三個小時,李鴻章依然沒有召見他。長時間的等候讓袁世凱洩氣無比——一直拿自己當個人才,沒料到人家根本不把你當根蔥!

若說早上的等候讓袁世凱洩氣,那午後的等待就讓他有些沮喪了。求見不能加上腹中飢餓讓躊躇滿志的袁世凱變得銳氣全無,難道自己在李鴻章眼裡就這麼不值一提嗎?是不是李鴻章有什麼事情把這個茬給忘了?袁世凱正要出門找人相詢的時候,一個李府僕人進屋道:“袁大人,中堂大人有請!”

袁世凱此刻早以按耐不住,當下緊跟著傳喚他的人前往會客廳。還沒入廳,在遠處袁世凱就看見一個身著官服的老者端坐廳內。這個老者身形瘦長,顴骨突起,下巴上留著小山羊鬍子——不用問,這就是李鴻章!袁世凱走進廳內行禮道:“下官給中堂大人請安!”

李鴻章屬於那種城府極深,性格內斂的人,在他臉上看不出什麼表情。李鴻章淡淡的道:“你就是袁保恆的侄子袁世凱?”

袁世凱不敢怠慢,態度恭謙的答道:“正是下官,沒想到中堂大人還認識下官的從叔,真是讓下官覺得越親近了。”

這樣套近乎的言辭李鴻章不知聽了多少,只見他依然一副冷冰冰的表情道:“聽說你還在上海跟馬格裡辦了個工廠?”

袁世凱道:“是的,不過下官這點事情怎能跟中堂大人開辦的洋務工廠相比。下官只是響應中堂大人大興洋務的號召,為振興我大清盡一點綿薄之力罷了。”

聽罷袁世凱的馬屁,李鴻章點了點頭道:“恩,很好,很好。”本來袁世凱還想侃侃而談一番,不料老頭此時端起一個茶杯。袁世凱自小跟隨袁保慶混跡官場,他哪能不知這個動作的意思,見下人前來送客,袁世凱也知趣的起身告辭。出到李府外,袁世凱不免有種壯志全無的感覺。徒步走在天津街頭,他思前想後,覺得自己今日會見李鴻章並無什麼失禮之舉,而那個馬屁不過也是恭敬多過討好啊,怎麼會寥寥數語便被李鴻章下了逐客令呢?想來想去毫無答案,而畢德路又外出公幹,無人傾訴。袁世凱覺得鬱悶無比,只得買了壺酒,回到畢德路府上豪飲一番,以此來沖淡心中的不快。

袁世凱正借酒澆愁之際,李經方突然來訪,他看著已有幾分醉意的袁世凱不禁問道:“慰亭,你今日不是去見家父了嗎?為何面露愁容?難道是父親拒絕你了?”

袁世凱苦笑道:“伯行兄,你就別取笑於我了,方才我到府上去過了。估計是我哪裡沒有做好,僅僅聊了幾句話,中堂大人便下了逐客令。”

不料李經方一聽,哈哈大笑道:“慰亭,你多慮了。家父接見來賓,器重其人者不作敷設語。近日北洋事務繁多,家父正當用人之際,如果不信,三天內必見委札。”

聽了李經方的話,將信將疑的袁世凱也琢磨是這個道理。李鴻章是什麼人?那可是日理萬機的朝廷重臣,自己不過是想到他府上求一職務的小官吏,他能親自接見已經不易。不過袁世凱又轉念一想,才現這李鴻章的厲害之處!

李鴻章身兼直隸總督與北洋通商大臣兩職,而且還管著北洋水師與淮軍系統,可以說是日理萬機。府中選一幕僚,李鴻章必定不會親自對每個人選進行考核,這人才的挑選和考核工作自然就是由他的助手來完成。李鴻章府上選幕僚是什麼事情?那是關係到中堂大人工作質量與效率的問題,給中堂大人挑錯了人可不是單純的丟了飯碗那麼簡單,所以那些參與挑選、考察人才的助手自然不敢馬虎,他們會盡責的完成自己的使命。正因為李鴻章深知這些原因,所以他才不會擔心這些經過層層篩選的人才是否有能力,就算這些人不合適,大不了試用一段時間換了便是。不過話說回來,李鴻章幕府中又都是些最接近他的人,因此他們的忠誠與收服就成了最大的問題。

但凡敢到李鴻章府上求一幕僚身份者,都不是什麼簡單的人物,而且上門之前必定作了很多準備。就像袁世凱一樣,在去拜見李鴻章之前,他對洋務、對時政作了充分的研究與準備,準備工作比他參加科考前做得還要充足。有才學的人往往也是最不易收服和歸心的人群,讓他們心服,就必須先打掉他們的銳氣;要他們忠誠,就必須給他們很大的“恩賜”。因此李鴻章接見“求職者”的時候,先讓“求職者”等上一天,讓這些人等得銳氣全無,讓他們對自己的分量產生懷疑,然後再以寥寥數語將其打。當一個自比天高的人從天上被摔到地下,再高傲的性格也會被摔得粉碎,這個時候就是最好收服他的時機。

其次,經歷了從天上到地下的過程,這些“人才”們自然能擺正自己的“位置”。當李鴻章對這些人才試用合格後,他可以慢慢再委以他們重任,經歷了從天上到地下的過程,而後又被人從地下捧到天上,這時誰能不對提拔自己的人死心踏地、感恩戴德呢?這一摔一捧就將一個人才收為己用,果然是高明手段!

想明白了其中原委,原以為自己深知官場之道的袁世凱才體會到天外有天,並且將原來那些自負的想法收斂了不少,他心裡嘆道:僅僅一個幕僚招聘就整出如此多的彎彎繞——這李鴻章不愧大清第一權臣,而這李府恐怕不那麼好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