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我以詩歌斬妖除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章 策論與閱卷【為ZHUHONGJI加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九十章 策論與閱卷【為ZHUHONGJI加更】

卷子收走之後,會試的第二場考試,策論,便接踵而來。

宋穆再次收到了一個紙卷,小心展開之後,看清楚了上面的策論題目。

“且論運河漕運之事。”

十分簡短的一句話,宋穆當下看完,微微皺眉。

會試的策論,其實已經無限接近於各級官員現實之中處理的各種實際事情。

而且會試的策論,和殿試的策論有一定的聯絡,這等細緻的詢問,那麼也說明到時候殿試策論,當是差不多的題目了。

宋穆不由的思考了一番,那到底是怎樣的殿試題目,才能稱得上是古今未有?

宋穆看著手中的卷子,此刻也是微微思索了起來,一如既往養成的習慣,宋穆首先對這個題目的背景進行了仔細的深挖。

漕運,本來指的是一種經濟制度,包括河運和海運,但是與這裡,卻是列明了運河漕運。

那便是狹義上的漕運了。

那便是圍繞著長江、黃河和大運河所組成的漕運之事。

運河的存在,成了溝通南北的存在,也令整個文朝有了不一樣的面貌。

既然是論運河漕運之事,必然是要議論其利弊,除此之外,更多的還當是對於這些利弊仔細的分析以及對應的處理措施。

宋穆這一年多來的四處遊歷,尤其是一路向北,也多是仰仗了這漕運的便利,畢竟自己作為文朝文人的身份,也享受著其中的便利。

所以這一路上,宋穆也多與那些經營漕運之人交談,無論是漕運官員,還是漕船之船工,亦或是那些漁民,碼頭小販。

當初的初衷既是為了瞭解各處風土人情,也是為了給自己的《百姓諸事》新增一些東西。

所以這機緣巧合之下,卻是正入自己懷中。

漕運本是古代極大的一個工程,這個工程讓文朝南北連線緊密,也讓文朝在這種特殊的年代,維繫著南北兩方的各種連線支援。

與此同時,漕運也養活了數百萬的人口,沿途看去,無數人家,便是靠著這漕運生活。

至於其中利弊,於官於民,甚至於妖魔,宋穆心中也早就是有所明細。

所以說這文章,卻是正中自己的下懷。

但宋穆轉念一想,若是說只是去講其中利弊,羅列解決措施,這般文章,作為會試策論,卻仍是不夠。

除了這個,自己還需要寫出一些其他的方法。

只是這些方法,又當是些什麼?

還有,這些方法便也只能解決漕運本身的一些問題,那對於整個漕運,乃至於漕運對於文朝來說的促進與拖累,又有什麼能去解決的辦法呢?

這一番思慮下來,宋穆此刻思潮活絡,腦中的想法此刻層出不窮,倒也是覺得有了幾分信心。

於是宋穆立刻開始在書上做草稿,想著三日下來,當能夠打磨出一篇不錯的策論文章。

這邊宋穆已經開始為會試策論打草稿,那邊貢院之中,此刻卻是一片繁忙。

過往會試之中,閱卷多是在九日考試結束之後再做,偶爾也有主考官見到各種文星震動,便也及時提出幾篇文章一觀。

但是今日,貢院諸位大人的臉上都帶著幾分急不可耐了。

昨晚引動的景象實在是駭人,更何況引動這異象的文章題目十分的特殊。

議論儒學之道的文章,這種寫出儒學之道的真切文章,此刻就在這一堆卷子之中,由不得眾人不激動。

甚至嚴甫此刻都站在桌前,看著面前堆疊的這些卷子。

“且先不做罷卷,只找那一份奇卷,立刻鋪開看去!”

嚴甫這般說著,當下也甩袖上前,幫著整理卷子,小小院落之中,數個小吏將一疊疊的卷子搬入其中,然後到了那些貢院大人的手中,在這些人的手中緩緩鋪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個個此刻都有些迫不及待的往著上面看去,心中似乎也焦急萬分。

“是不是這一份?”

一位大人當下說道,指著上面的句子緩緩的說了起來。

“古今大家以心立傳,以行著言,所言萬千之句,皆為人族將來……”

他這麼讀著,當下卻是聲音越來越小,不多時自己便微微搖頭,神色帶著幾分慨然。

“這文章足以引動文星,但絕對達不到那種程度。”

眾人便繼續埋頭尋找,但是這裡的卷子足足有五千份,如何是頃刻便能夠完成的。

期間還有人不斷的舉出一兩篇文章,但讀完之後卻都是被嚴甫否定。

那些文章雖然有血有肉,但是缺少了那麼一份獨特的氣息。

那種氣息,是一種渾然天成的氣質,這場中的諸位大人心中都明白這種感覺,但是卻是無法言說,只是繼續埋頭在這裡尋常找。

過了許久,待到華燈初上,也仍舊沒找到那份卷子,眾人微微嘆氣,那嚴甫此刻卻是有些不甘,坐在椅子上喝了一口茶水,仔細的思索著。

忽的,他把目光看向了那些一直站在旁邊等候的小吏,當下心中一動,開口問道。

“你們剛剛去收卷之時,可察覺收的卷子有什麼不同?”

一眾小吏當下面面相覷,卻是紛紛搖頭,正在嚴甫覺得有些頹喪的時候,卻有一個小吏走了出來,舉起手看向嚴甫。

“回大人,我在收卷的時候,差點被那一份卷子壓住,那卷子,當有萬鈞。”

這麼一說,嚴甫頓時站了起來,其他貢院官員也停下手中動作,紛紛看向對方。

“那卷子你在哪裡收取到的?”

“在最外層的癸圈,大約是兩百號到四百號之間。”

小吏這麼說著,嚴甫大手一揮,讓這些官員加快速度,有了目標,他們很快找到這些卷子,開始仔細的審視起來。

嚴甫也加入其中,仔細的查閱著這些卷子。

就在各種譁啦啦的聲音四處而起的時候,那其中卻又一人突然將手中卷子放在桌上,然後深深吸了一口氣,面色極其驚訝的看向四周。

“這不可能。”

這麼一說,其他人紛紛停下動作,看向對方,嚴甫更是直接走了過去,奪下了對方手中的那張卷子。

那官員還有些神情恍然,此刻喘著粗氣,當下沉聲說道。

“這等卷子,就是翰林,也難寫出!”

“難道真的給出了解決之法?”有人連忙問道,對方卻是苦笑。

“我也不知是不是解決之法,只知道讀到那最後一句之時,我心中震盪萬分,昨日那種感覺,又回來了。”

這麼說著,眾人紛紛一驚,覺得真的找到了那張卷子,此刻看向旁邊正聚精會神讀著卷子的嚴甫。

周遭落針可聞,只見到嚴甫嚴肅的看著那份卷子,神情卻是逐漸的變得有些吃驚。

下一刻,只見他忽然神情鬆懈了下來,然後緩緩的將那張卷子放在了桌面上。

眾人剛要說話,卻見到那嚴甫忽的朝著這張卷子鞠了一躬。

“大人……”

眾人不知所措,卻聽得嚴甫長長的嘆息一聲。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此等卷子,解我心中多年困惑了!”

眾人當下一驚,卻聽得這句話,場中眾人都是猛然一聲驚呼,只覺得一重厚重的使命感,從這一句話之中撲面而來。

嚴甫垂目看著面前的卷子,抬頭掃視眾人,沉聲說道。

“諸位!”

“此卷,當為經義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