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帶刀後衛最新章節列表 > 第68章 李歡引起的辯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8章 李歡引起的辯論

從德國回來之後,阿森納成為了英國媒體的寵兒,受到的讚譽甚至超過了當年曼聯奪冠,難怪當年弗格森爵士對媒體讚譽阿森納感到吃醋,他認為阿森納沒有贏得任何冠軍,卻能夠贏得這麼多的讚譽,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一心只看成績的弗格森爵士忘記了球隊的打法同樣重要,阿森納的打法是整個英超最漂亮的,甚至在世界足壇來說,也僅僅只有巴薩和他們相提並論。一旦阿森納成績上也拿得出手的時候,受到媒體和球迷的追捧也就正常了。

不過也難怪弗格森吃醋,媒體對阿森納的讚揚實在是非常的過分,甚至都有些肉麻了。《太陽報》把阿森納說成是英超第一支把藝術與勝利,個人和整體,成績和觀賞姓結合在一起的球隊,認為只要阿森納能夠贏得一項冠軍,就完全可以冠上夢幻球隊這個稱號。就像著名記者羅伯特說的,“既然0506賽季的巴薩能夠稱為夢二隊,阿森納如果能夠奪取歐冠,他們也完全有資格叫夢一隊。”

《泰晤士報》把霍芬海姆主場輸給阿森納看成是新老霸主的權杖交接儀式,“夏季轉會的時候,霍芬海姆把他們的國王送給了兵工廠,但是直到現在,霍芬海姆才在自己的主場萊茵內卡競技場向阿森納進行權杖交接。”《泰晤士報》認為李歡的加盟改變了阿森納的傳統打法,提高了阿森納的攻堅能力,讓阿森納從一支花拳繡腿的球隊變成了一個犀利的劍客,一個亨利讓阿森納贏得了聯賽冠軍,現在阿森納又從遠東找到了他的新酋長,贏得歐冠的條件已經成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每曰郵報》對李歡幾乎是頂禮膜拜,認為李歡即便一個冠軍不拿,他在阿森納的表現也將成為一個傳奇,對於一個後衛,經常上演進球帽子戲法是非常恐怖的,《每曰郵報》說李歡顛覆了傳統足球理論對於球員的認識,在足球進入21世紀10年的時候,隨著全攻全守足球曰益成為主流,對球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球員越來越全能,而李歡就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攻全守型的球員,如果一支球隊有10個李歡這樣的球員,按照米歇爾斯的全攻全守理論,這支球隊必將無敵於天下。

《每曰郵報》的全攻全守球員的理論在英國媒體之中率先引起了爭論,《泰晤士報》認為像李歡這樣的天才一百年出一個,是不可能量產的,所以《每曰郵報》提出的觀點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每曰郵報》卻認為,既然能產生一個李歡就能夠產生更多的李歡,21世紀的科學技術更加發達,運動科學研究也越來越深入,李歡這樣的天才是能夠透過訓練產生出來的。這也是為什麼米歇爾斯時代的全攻全守理論到現代才越來越被運用到實踐之中的原因。

隨著這兩家媒體的辯論和互相攻擊,更多的媒體發現了這個吸引讀者的熱點,也都加入了進來,英倫三島竟然因此引起了一場關於“天才能不能量產”的大辯論。

隨後阿森納的主教練溫格和曼聯主教練弗格森也加入了這場爭論之中,隨著兩位世界著名教頭的加入,“天才能不能量產”這個寬泛的命題也隨之具體化深入化,變成了“全攻全守足球需要不需要全攻全守的球員”。

溫格對自己的弟子李歡喜愛有加,李歡請假他準,李歡的緋聞他開口解釋,但是對他並不認為李歡這樣的天才球員不能透過科學的訓練產生。在接受《每曰郵報》的採訪的時候,溫格教授認為雖然透過訓練不可能複製小李飛刀,但是訓練出像李歡這樣能攻善守的球員並非不可能,而李歡就是下一個時代球員的模板,全攻全守的球員和全攻全守的戰術,這是打造一支全攻全守球隊的必要條件。

作為溫格老對頭,弗格森爵士對溫格的見解不以為然,弗格森爵士說:“米歇爾斯所闡述的全攻全守理論要求除了守門員之外,所有的球員都能夠進攻也都能夠防守,這是違背人類自身的特點的,每個人都有長處短處,都有自己的特點,讓所有人都變成全能,結果是哪一樣都平庸,真正的進攻足球並不一定要求每一個球員都像李歡一樣能攻善守,如果足球場上都是李歡那樣的球員,教練也就該失業了。”

英國老一派足球的代表人物博比查爾頓爵士對此也談了自己的看法,查爾頓爵士認為李歡這樣的天才球員不可能透過訓練產生,天才如果透過科學訓練就能夠產生出來,那就不能叫做天才了。查爾頓憑著他對米歇爾斯的認識,認為米歇爾斯的全攻全守並不是要求每個人都像李歡那樣神奇,只是要求球員在專精的基礎上技術更加全面。

很快這場起源於英倫三島的爭論又蔓延到了歐洲大陸,西班牙人認為英國人不配談全攻全守,只讓球在天空飛的英國足球不可能打出全攻全守的足球來,他們只要好好的把自己的身體鍛鍊的更好就可以了。只有西班牙人才能夠領會全攻全守的精髓,而巴薩就是全攻全守足球的代表。

義大利對英國人討論全攻全守感到很好笑,在意大利人的眼裡,足球就是涇渭分明的攻和守,守住自己的球門,並且不讓對手守住球門,比賽就贏了,比賽贏了就好,能夠贏得漂亮點,吸引球迷更好,至於用全攻全守、長傳衝吊,還是防守反擊,都無可厚非無可指責,也都是無所謂的。

不過義大利的媒體還是談了關於全攻全守的認識,義大利媒體認為米歇爾斯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所以他提出的全攻全守理論也是很理想化的,實際上就連米歇爾斯也從來沒有建立過一支真正的全攻全守球隊。

浪漫的法國人對這個話題倒是很感興趣,他們的媒體,國內的媒體、球迷各執己見,爭論不休,有的認為沒有全攻全守的球員怎麼能談得上全攻全守,有的說全攻全守指的是打法,而不是球員。

關於這個話題的爭論絕對少不了巴薩教父克魯伊夫,這位荷蘭飛人是米歇爾斯的足球思想的繼承者和實踐者,對這樣的話題他絕對不會無視,他在自己的專欄上談到了對這場辯論的看法和自己的觀點。

“將進攻始於後衛,在開拓全面進攻格局的同時,讓前鋒參與中場工作,又讓中場球員協助後衛的職能。這就是米歇爾斯的全攻全守理論,這是足球的巨大變革,也造成了技術足球的迅猛發展。

有11個像李歡這樣的球員組成球隊是全攻全守的完美境界,這些球員既有高超的個人技巧,同時又是整體機器上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這樣的球員很難找齊,所以現在所有的球隊都還無法完全做到全攻全守,其中包括巴薩和阿森納,他們都是米歇爾斯主義者,我希望未來有球隊能夠做到。”

和克魯伊夫齊名的德國凱撒大帝貝肯鮑爾卻有不同的看法,貝肯鮑爾認為像李歡和自己這樣的球員只是一個特例,進攻和防守需要的身體條件和思維方式大不相同,一個球員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能夠成為某個位置上的佼佼者已經不容易,不可能做到攻守兼備,前鋒中場後衛全都能勝任。而且貝肯鮑爾認為,世界上不僅有全攻全守一種打法,即便由11個李歡組成了球隊,也不一定能夠擊敗11個不全面,但都是各個位置佼佼者組成的球隊。貝肯鮑爾把足球比作戰爭,認為通訊兵、炊事兵固然也能殺敵,但是他們最大的作用不是殺敵,而是配合隊友作戰。

兩位威名赫赫的足球前輩的話為這場辯論做了了斷,雖然依然沒有結論,但是人們也知道這個命題再爭論下去也沒有什麼結果。足球從來就沒有一種固定的打法。都是很多種戰術不斷對抗和滲透的過程。

這次爭論結束,最大的受益者除了媒體之外就是李歡了,辯論之後,李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又大大的提高了,很多人現在已經把李歡和貝肯鮑爾、克魯伊夫這樣的天皇巨星相提並論,認為李歡在退役之後,就算是沒有參加世界盃也能夠在世界足壇的名人堂裡佔有一份立足之地,而且地位不會比荷蘭飛人和德國凱撒差。

外界的爭論再激烈,也影響不到阿森納的訓練和戰鬥準備,這些關於戰術理論的辯論阿森納的球員也就是聽聽,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還是週末和西漢姆聯隊的聯賽,就算是下週中的聯賽杯都比全攻全守、自由人等戰術重要。這場聯賽並不難打,也不算重要,但是有一點卻讓阿森納的球員不能不重視,因為這場比賽是阿森納14連勝之後的第15場,只要贏了,阿森納就又創造了一個連勝的新記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