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北齊最後一位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67章 交換俘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7章 交換俘虜

權景宣此舉不僅把自己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而且化解了野狐嶺大敗後士卒心中的怨氣,徹底提升了周軍士氣,可算得上是一舉三得,很像當初曹操借糧草官的人頭,消除士卒缺糧的抱怨之氣一樣。

野狐嶺之戰結束後,王琳沒有按照權景宣想的那樣,趁著大勝之勢繼續進攻,而是略作調整之後,王琳一面下令抓捕北周當地的百姓,一面從郢州一帶繼續徵調了兩萬新軍。

野狐嶺之戰和權景宣一樣,王琳的損失也一樣不小,最後死傷的數目報上來一看,齊軍在野狐嶺一戰中損失在兩萬之多,傅伏的漢軍作為抵擋權景宣周軍的主力,傅伏的漢軍損失近乎一半,有五千多士卒死亡,剩下的四千士卒裡有一半帶傷。

相反損失最小的是鐵浮屠和鐵鷂子,鐵浮屠死了一個,受傷十個,死的那個是戰馬受傷,被坐騎直接壓死的,倒是鐵鷂子除了一匹戰馬受重傷不治外,作為騎兵倒是一個也沒死。

不過對於一萬新軍的突然潰敗,王琳一樣沒有手軟,王琳透過當年南梁時戰敗的經驗,懶散不守軍規的士卒,根本不堪大用,王琳在收攏潰兵以後,當場砍了五百士卒的腦袋,直接掛在柵欄上以示懲罰。

當兩萬新軍從郢州趕到王琳大營後,一排掛滿首級的木柵欄就立在入營大門口,看著乾枯的血跡,皺巴巴的皮膚,驚恐的面容,死魚一般的眼睛,兩萬新軍每個人路過時腿都會打哆嗦,彷彿將要進入的不是軍營,而是殺人不眨眼的屠宰場。

大營門口站著一排軍主,手裡持著鞭子,指著木柵欄吼道:“這就是戰場臨陣脫逃的下場,你們這群新兵蛋子要記住,死在敵人手裡你的家人還有撫卹,死在自己人手裡下場你們也看到了,只能被別人當作逃兵”

被警示過後的新軍,在接下來的訓練中異常刻苦,王琳為了提高大軍的戰鬥力把傅伏麾下活下來的漢軍,整體全部提拔一級,連處於最低階的士卒都被封為伍長。

隨著王琳擄掠北周百姓的訊息不斷傳到權景宣耳中,周軍上下群情激憤,紛紛請戰要跟王琳決戰,救回自己的親人,權景宣雖然為周軍高漲的戰意而高興,但是心裡也明白真要打敗王琳,最先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消滅這批詭異的騎兵。

就在權景宣不知道如何辦時,王琳開始統領大軍四萬向襄陽進發,其中也包括沿途擄掠的北周百姓,王琳的打算很簡單,你權景宣不是把郢州的百姓抓走了,我也抓你山南一帶的百姓,論不要臉大家也算扯平。

當七日後王琳率領浩浩蕩蕩十二萬隊伍趕到襄陽城下時,權景宣站在襄陽城頭上是徹底沒了主意,城下有八萬被王琳驅趕的北周百姓,哭聲震天哀嚎遍地,有些百姓的親戚在襄陽城裡當差,有些人開始站在城下呼喊自己親人的名字。

一時之間襄陽城頭軍心不穩,周軍士卒都嚷嚷著去救自己的親人,權景宣明知這是王琳的詭計,不斷用這是齊軍的毒計來安撫士卒,可是自己的親人就在城外,一時還好但是時間長了誰能忍得住。

有些周軍士卒開始順著繩子企圖救自己的親人,結果被齊軍的弓箭手當成靶子全給射死了,權景宣心裡暗罵王琳這傢伙歹毒,但是誰讓他也擄掠了北齊郢州的百姓,所以應該是半斤對八兩。

王琳雖然看起來比較卑鄙,但是一天一頓飯管著,沒把事情做絕,到了第二天一大早,王琳親自帶五千步卒城下挑戰,當然不是攻打襄陽城的,他來是想和權景宣談判的。

“將軍,敵將王琳請求談判”一旁站崗值班的將軍搖醒了權景宣,這幾天權景宣擔心王琳趁軍心不穩偷城,吃住都在城頭之上,權景宣剛打了個盹就被搖醒,迷迷糊糊瞭解清楚後,權景宣在親兵的保護下透過城頭垛口往下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結果王琳真是來談判的,在盾牌手的保護下向襄陽城頭張望,在權景宣發現王琳時,王琳也一樣發現了權景宣,王琳笑了笑轉頭吩咐親兵道:“大聲喊,告訴權景宣,本將軍是來交換回郢州百姓的,要是不答應就把八萬北周平民押回大齊全充作奴隸”

王琳的親兵點了點頭,幾個人一起把王琳的意思喊了出來,確保襄陽城頭上的士卒統統聽見,當王琳的意思被周軍士卒聽到後,周軍士卒紛紛上言勸說權景宣。

“是呀,將軍答應他吧,我老孃還在裡面”

“將軍,我兒子也在裡面”

“將軍,我兄弟姐妹也在裡面”

……

聽著身邊周軍將士的請求聲,權景宣很苦惱,擄走郢州的百姓是權景宣出征郢州後,現在唯一稱得上功勞的成績,本來還打算呈報給長安,作為贖罪的砝碼,沒想到王琳這傢伙野狐嶺之戰勝利後,作了和自己一樣的事情,權景宣現在有些進退兩難。

見權景宣這邊遲遲不回話,王琳心裡等的有些不耐煩,吩咐道:“告訴權景宣最好快點決定,不然一會攻城拿這些百姓當第一波肉盾”

王琳的話剛講完,一邊的傅伏開口問道:“將軍,如果不答應真要如此?”因為在兩國打仗,驅使百姓當肉盾攻城,這種行為輿論壓力很大,不僅敵國恨不得噬肉挖骨,而且本國的文臣也會在皇帝面前一頓狠參,搞不好皇帝會殺人以平眾怒。

雖說現在不像春秋時期打仗還講究一個禮字,但是儒家文化世代流傳,白起屠盡趙國二十萬降兵,被史學家稱為“人屠”,身上背的罵名估計永遠也洗不清。

如果王琳真作出這種自斷生路的決定,高偉就算再愛惜王琳的才華,在眾怒難犯的情況下,罷官免職還屬於最輕,因為每個人都有底線,就算你是最優秀的將軍,但挑戰世人的容忍限度,不管是誰都不會有好下場。

“嚇嚇權景宣,權景宣現在是驚弓之鳥,不嚇一嚇這老家夥,他肯定還想拖一下,我們這段時間糧食消耗很大,在呆在北周境內,估計接下來得搶劫百姓了,陛下下令不準劫掠百姓,老夫可不敢觸陛下的黴頭”

見王琳如此一說,傅伏松了一口氣要是王琳真的要這樣作,傅伏還真的沒有權力阻止,但是王琳會被傅伏深深不齒,人這一輩子誰會不在乎名聲,不然活得跟畜生有什麼不同,作為人到底比動物高階一點,生活在人群當中,受到倫理道德的束縛。

果然當王琳把堪稱絕戶的威脅說出之後,還在猶豫的權景宣立刻妥協了,因為他發覺自己真的沒辦法應對王琳這種無恥的攻城策略,一旦王琳趁亂把士兵混在百姓之中,一窩蜂衝上城頭,他乾脆自盡算了。

聽著周圍將士不斷的叫罵聲,權景宣心裡一嘆道:“罷了,罷了,還是守住襄陽要緊”旋即權景宣命令答應王琳的要求,派出使節討論換俘的細節。

終於經過多方談判,權景宣終於跟王琳達成一致,在襄陽城下分批換俘,每批五千透過襄陽南門,權景宣為了防止王琳趁亂偷襲,在南門口部下重兵。

為何選在襄陽城下,因為權景宣擔心要是在野外換俘,再被王琳的詭異騎陰了,估計他連守城的兵力都沒有,那可是真的一敗塗地。

王琳也沒耍歪心眼,換俘結束後立刻帶著郢州的百姓原路返回,權景宣不敢派兵追擊,一路上派輕騎沿途護送王琳大軍到郢州,權景宣發現北齊的詭異騎兵雖說衝擊力十足,但是因為披著重甲的關係速度不快,輕騎兵打不過跑還是來的及。(未完待續)